制定多样化的教案能够满足学生对不同学习方式的需求,优秀的教案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58汇报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坐井观天优秀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坐井观天优秀教案篇1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谜语:大眼睛,宽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
2、质疑课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二、整体感知,多样识字。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
小朋友们,下面大家就自己读读这个小故事。(鼓励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可以拼读拼音、查字典、问老师、问小朋友……)
(在刚刚打开课本的时候,我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着读课文,争取读正确。具体要求是不认识的字可以读拼音,可以问前后桌的同学,可以查字典,生字要多读几遍。)
2、同桌读。
同桌两个互相读课文上的生字,要相互交流一下识字方法,再多读几遍。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随机评价。
小朋友们刚才读得非常专心!哪位小朋友能勇敢地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
(二)多样识字。
1、带拼音读生字。
通过刚才的朗读,大家现在一定能准确叫出生字宝宝的名字了吧!瞧,他们正向我们招手呢!谁先来?(点击课件:带拼音读生字)如果小朋友读对了,我们就跟着读一遍。
2、去掉拼音,自读生字。
这次,摘掉了拼音帽子,你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点击课件:去掉拼音读生字)自己读读看。谁会读?
3、交流识字方法。
大家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生交流:通过观察插图,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用熟字加偏旁认识了‘际、观’;际和观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忆……)看来大家掌握的识记生字的方法还真不少,真是些细心的好孩子!
4、魔方游戏巩固词语。
老师快速旋转魔方,学生抢读魔方上的词语,看看谁读得又对多快。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认识了生字,我们再来读课文一定会有新的收获。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a、学生交流:课文写了小鸟和青蛙争论天的大小的事。(引导学生明确小鸟与青蛙所处的位置,在黑板上用简笔画表示出来。)
b、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板画:一口井,引导学生明白青蛙与小鸟的的位置。直观地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这样学生既巩固了字音,又理解了字义。)
C、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共进行了几次谈话?(三次)
第一次对话:(课件出示)
小朋友们请看插图,读读青蛙与小鸟的对话。(师适时点评:青蛙应读出问的语气,小鸟应该读出又累又渴的感觉)
过渡:青蛙对小鸟的回答赞同吗?来,我们一起读读他们的第二次对话。
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
1、小朋友们,从他们的第二次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相机知道理解“大话、无边无际”。——大话是什么话?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
2、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
第三次对话:(课件出示)
1、请小朋友们读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
2、哪位小朋友来读读青蛙的话?
交流:“天天”是什么意思?(每天)
3、青蛙和小鸟对话时,他为什么笑呢?(青蛙坚信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读出青蛙的自信,谁愿意试试?展示朗读。
4、我们再来听听小鸟的回答。最后小鸟是怎么做的?读读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而诚恳的语气。
过渡:刚才,我们读了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了解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观点。谁来评价一下故事中的青蛙与小鸟?(生交流,通过交流理解故事中蕴涵的道理:我们要向小鸟学习,看问题、认识事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更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四、写字教学。
1、出示要写的生字,读一读,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信、抬、蛙”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答”上下结构 。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注意书写姿势。
五、拓展。
想想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坐井观天优秀教案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新词。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什么。并从中受 到启发。
3.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生字新词和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
2.揭示寓意,理解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l.观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底看天)
3.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它的看法对不对?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读生字、词语。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听准生字的读音,看看课文分几个自然段?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4.这是发生在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它们为一件什么事争论?谁的意见对?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第1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井沿是指哪里?(看图理解井沿。)
2.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说说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些什么?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次对话。你从哪儿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我从天上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语调要平缓。
3.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大话是什么意思?课文里的大话是指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多大?
4弄错是什么意思?小鸟说谁弄错了?弄错了什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小鸟为什么会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因为小鸟飞了一百多里。)
5.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朋友,别说大话了!··有那么远吗?要读出劝告的语气,第二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你弄错了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6.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7.青蛙为什么笑?(它认为自己的意见对,是小鸟错了。)
8.小鸟笑什么?它为什么劝青蛙出井口看一看?(小鸟笑青蛙的确是弄错了,还自以为是。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到天的范围只有井口那么大,看不到井范围以外的天,这就是它看错的根本原因。如果青蛙能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就能看到天到底有多大。)
9.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表现出青蛙很自信的语气,小鸟耐心劝告的语气。
四、朗读全文,思考: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争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对方错了,你认为谁对谁错呢?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卡。
2.《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熟读课文,理解成语。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了争论,它们各自的看法是怎样的?找出最能代表它们各自看法的一句话读一读。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马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青蛙和小鸟它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找出课文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青蛙: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看见了天。小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4.它们的看法谁对?为什么?
5.揭示寓意,理解成语。
坐井观天优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随文理解和掌握“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等词语,识字“沿际”,学习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
2、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研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理解他们不同观点的原因,从中明白道理。
4、展开想象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教学重点:
1、随文识字,随文理解和掌握“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等词语,识字“沿、际”,学习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
2、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研读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对话,理解他们不同观点的原因,从中明白道理。
2、展开想象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教学方法:
新授讲解法读书指导法示范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青蛙、小鸟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利用数字教材播放动画《坐井观天》,这个故事。
2、学生观看,思考:这个故事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3、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板书课题。
4、理解课题和教学生字“观”,动画播放“观”的笔顺,引导学生批注“观”及课题的意思。
5、理解语言: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什么是寓言呢?课件出示,教师解释。
二、利用优学派课前检测预习情况
1、课件:小青蛙过河,认读生字。(给读得好的同学点赞鼓励)
2、课件:我会读。
3、课件:找朋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完成任务。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用“__”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
(3)想一想,青蛙和小鸟之间一共有几次对话。
2、检查初读情况。
(1)课件出示已标出的自然段,让学生对照。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3)回答问题:说说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它们在争论什么?青蛙和小鸟之间一共有几次对话?
(设计意图: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三、感悟对话,角色朗读,领悟寓意
1、学习第一自然段,借助课件理解“井沿”。
2、学习第一次对话。
(1)指名读课文第2-3自然段。
(2)重点理解“一百多里”,这“一百多里路”,小鸟都飞过哪儿呢?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说话。
(3)教学“渴”及“喝”两个生字。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请男孩子扮演小青蛙,女孩子扮演小鸟。
3、学习第二次对话。
小鸟说它飞了一百多里,又累又渴,青蛙信吗?
(1)指名读青蛙说的话,理解“大话”(就是不切实际,夸张的话)引导学生批注意思。
(2)课件出示,比较句子。
a。“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b。“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标点,语气不同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谁来说一说?
(3)教学反问句,谁来说一个反问句。
(4)小鸟又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小鸟说的话。
(5)重点理解“无边无际”生活中你都见过那些“无边无际”的事物?课件出示填空、草原、大海等图片,引导学生说话。
(6)引导学生把握角色朗读
4、学习第三次对话。
(1)指名分角色朗读。
(2)理解青蛙和小鸟的“笑”(小组讨论交流:青蛙:取笑小鸟的夸张,误认为小鸟弄错了。小鸟:取笑青蛙自以为是。)引导学生批注“笑”的意思。
(3)青蛙为什么会有这种观点呢?
(4)引导学生把书卷起来,做成纸筒,捂住一只眼睛看黑板,体验青蛙的感受。你喜欢故事中的谁?
(5)引导全班分角色朗读。
四、展开想象,续编对话
1、组织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
1、组织学生讨论:在这则寓言故事中,你认为谁错了?错在哪里?你明白了什么?
2、引导学生谈谈从这个故事中获得的启发,相机点拨,让学生体会“坐井观天”中蕴含的道理。
六、课堂练习
1、根据画线部分的意思选择词语(截屏反馈)。
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河沿
(1)小鸟说:“天很大,大得看不到边际。”()
(2)一只青蛙坐在井里看天。()
(3)朋友,你言过其实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4)我站在小河的边上,看到鱼儿游来游去。()
2、推荐寓言故事
坐井观天优秀教案篇4
【复习】
1、读题。
2、复习第一节。
【新授】
一、正确、流利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2~7节,要求正确、流利。
2、个别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点评
二、再读课文,质疑
1、再一次自己读课文,想想有什么问题要问。
2、把你的疑问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解决估计:
⑴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⑵ 无边无际什么意思?
⑶ 大话什么意思?青蛙为什么觉得小鸟的话是大话?
⑷ 青蛙为什么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⑸ 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
⑹ 青蛙和小鸟为什么都笑了?
⑺ 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
3、及时解答一些疑问。
三、精读课文,解疑
1、同桌学着青蛙和小鸟的样子争论,思考没有解答的疑问。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⑴ 无边无际什么意思?
找到句子读一读。
(多媒体)跟小鸟飞上天看一看。
解答疑问。
练习说话:是无边无际的。
⑵ 比较句子:
天无边无际,很大很大。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⑶ 指导朗读小鸟的话。
⑷ 大话什么意思?青蛙为什么觉得小鸟的话是大话?
找到句子读一读。
(多媒体)跟青蛙到井底去看天。
解答疑问。(用练习本做实验)
⑸ 比较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⑹ 指导朗读青蛙的话。
⑺ 分角色朗读2~5节,思考: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为什么?
解答疑问。(多媒体)
(板书:飞得远,见识广。)
⑻ 小小组读6、7节,讨论青蛙和小鸟为什么都笑了?
交流讨论
⑼ 指导朗读6、7节。
四、读后感悟
1、读全文。
2、讨论:听了小鸟的话,青蛙会跳出井口去看一看吗?为什么?
(多媒体)
师小结:青蛙将永远成为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
3、现在你知道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了吗?
(板书:坐井观天,见识短)
【读前质疑,读中解疑,读后感悟】
以读为主,从粗读到细读,通过不同层次地读,层层深入,理解课文,体会祖国的语言文字。先在读中找出质难点,然后在读中解疑,并通过反复朗读解决课文重点、难点,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悟出寓意,并展开争论,发挥想象,更深刻地体会寓意,以达到语文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自我求和的目标。
坐井观天优秀教案篇5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则寓言,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 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3. 初步理解寓意,通过续写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4.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
【教学重点】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白课文的寓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懂得青蛙错在哪里。
【课前准备】
课件ppt 小鸟和青蛙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知道了故事发生在一个井边,认识了两只小动物,它们是?青蛙在坐在?小鸟落在?同学们的记性真好。今天,我们再一次去认识它们,看看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
3.听写。
4.检查听写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检查学生上一节的学习情况,让学生重温上一节的学习内容,为开新课做铺垫。】
二、指导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 出示朗读要求:青蛙和小鸟为( )而争论起来,青蛙认为天( ),小鸟认为天( )。
2.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3. 让学生完成填空,并朗读一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为的是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充分朗读的情况下完成填空,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 过渡: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到底谁对谁错?我们去读读它们的对话就知道了。
(二)再读课文,找出对话。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 ”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
2. 检查完成情况。
3. 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画一画,读一读,让学生初步认知谁对谁错,让学生初步认识青蛙的无知,为让学生弄懂寓意做铺垫。】
(三)指导学习三次对话,认识故事的寓意。
1.指导学习第一次对话。
(1)指导读好对话。
(2)了解“一百多里”有多远。同学们,一百多里有多远呢?“一百多里”是很远很远的,也就是围着我们的跑道跑250圈。同学们想象一下,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它都飞过哪些地方,都见到了什么?
(3)出示图片,让学生明白“一百多里”有多远,小鸟都可能见过什么。
(4)过渡:小鸟真厉害,飞过那么多地方,见识那么广,它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明白“一百多里”有多远,也让学生指导小鸟飞过很多地方,它认识的也就很多很多,让学生知道小鸟说的话是可信的。】
2.指导学习第二次对话。
(1)学生相信小鸟的话吗?(学生:不信)
(2)出示:“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3)从哪里知道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大话)
(4)“大话”什么意思?
(5)青蛙认为小鸟哪一句话是大话?(飞了一百多里)
(6)出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能不能给句子换个说法,但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大话”是什么意思;通过句式训练,让学生知道同一个意思的句子有不同的说法。】
(7)小鸟是怎样回答青蛙的?出示:“朋友,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的很那!”
(8)指导读好小鸟的话。
(9)“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10)句式练习:无边无际的 。出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明白“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对话练读,让学生明白天是无边无际的,通过句式训练和图片展示,让学生明白“无边无际”的意思。】
(11)它们俩的看法为什么如此不同?
(12)让学生做实验,把音乐书卷起来,从小孔中看黑板,让学生亲身体验青蛙的眼光狭窄。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白小鸟见识广,所以知道的也多。通过实验,让学生能够明白青蛙之所以有如此看法,是因为它见识的少。】
3.指导学习第三次对话。
(1)出示第三次对话,指导练习读好对话。
(2)青蛙和小鸟都笑了,两个动物的笑各是什么意思?(学生:青蛙的笑是愚昧的笑。小鸟的笑是友善的笑。)
(3)从哪里看出青蛙是愚昧的?(学生:“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4)指导学生用“一……就……”说话。
(5)面对青蛙的无知,小鸟为什么还能那么友善地对待青蛙那呢?
(6)指导读好对话。
4.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5.出示填一填,让学生明白小鸟见识多,所以看待事物比较全面。从而让学生明白故事的寓意。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白青蛙和小鸟之所以有不同的看法,是与它们的见识有关系的,从而让学生明白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三、拓展练习。
1.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什么?它会怎么说?
2.指名回答,教师加以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练习,让学生明白世界是很大的,也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寓意的理解程度。】
坐井观天优秀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过程中,借助拼音可以准确地读出京、关、燕、尧、农、武、冀、黔、祥这10个新单词的语音。能在语言环境中阅读这10个新单词。在老师的指导下描述嗯,不,边,举
2、 能在拼音的帮助下通读课文,从而不添加单词,不省略单词。能根据标点符号读出句子的语调。
3、能够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故事的内容;懂得坐井观天的寓意,懂得如何做一个博学的人。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根据标点符号,读出青蛙和小鸟说话时的语调,从而体会故事的寓意。
2、 阅读新单词,尤其是well, lang, wrong这三个新单词的发音。根据正确的笔画顺序描述好吧,边,没有,举。
3、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录音机、磁带、新字卡、课文插图、鸟和青蛙的头饰。
2、 学生准备:每位学生一张纸。
4、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程
1、 观察图片,介绍场景。
(1)展示一口井,让学生指出井的位置,井的边缘,井口和井底。
(2)添加青蛙的图片,然后说:青蛙在哪里?
2、 揭示主题:坐在井里观察天空。
3、渗透学习敬、关的读音和形制。
4、 阅读和解决问题。
5、 提问过渡: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坐在井里看天空是一个成语故事,其中包含了一个可以在学习课文后知道的真理。
(2)先阅读课文,整体感悟
1、 看着这些图片,听着磁带录音,心想:除了青蛙,这个故事里还有谁呢?
2、 回答并交流,展示鸟的形象。
3、引导自读课文:青蛙和鸟之间的争论是什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通读课文,发音准确,不加不留。
4、 检查自学效果。
5、 交流感情:青蛙和鸟在做什么?(争论;(今天的辩论有多大?
黑板:今天有多大?
(3)学习课文和理解
过渡:青蛙和鸟说什么?
1、 自由、安静地阅读2-7页。阅读并思考。青蛙和鸟分别说了什么?
(1)报告沟通,展示相关句子。
(2)小组学习句子中的生词。
(3)交换生词学习情况。
2、 男孩和女孩阅读第2-5节来理解青蛙和鸟的不同观点。
青蛙认为天空有多大?这只鸟认为天空有多大?
学生回答后,黑板:嗯,头好大
无限的
(2)了解无限、无限的含义吗?这本书说什么是无限的?(天)那么,我们可以说:无垠的天空。我们还能说什么无限呢?
3、教学生读2-7节经文,并朗读其中的语调。
(1)指导学生用标点符号读声调。
青蛙说:朋友,别吹牛了!天空没有井口那么大。你需要飞这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没有尽头。它非常大!
b看标点符号,自由练习阅读,试着读语调。
读名字,让老师及时指出学生的情绪。
飞那么远吗?这是什么意思?比较别飞那么远。飞那么远?语气不同,最好读自以为是的语气。
男生和女生分组阅读,共同提高。
(2)分角色阅读2-7节。
在同一张桌子上一起练习朗读。
b报告与沟通,及时引导学生理解语境中big words的含义;感受百余里有多远。
什么是吹牛?青蛙认为鸟说的什么是吹牛?
我在找远处的水。
c.角色的名称和阅读。
(3)练习分辨是非:关于青蛙和鸟,你认为谁是对的?
a让学生把纸卷成一个管状,看着天花板,然后放下纸看着天花板。比如说:两个不同的场景。体验青蛙如何坐在井里看天空。
讨论问题和答案:谁是对的?
4、 以不同的角色阅读和表演课文。
(1)独立分配角色和选择角色。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增加动作,佩戴头饰,扮演不同的角色。
(4)对全文进行总结和扩充
1、 引导想象:如果一只青蛙听一只鸟的话,我会吗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海棠优秀作文6篇
★ 文明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