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汇报网 >工作汇报

语文教案模板推荐6篇

教案的设计要考虑到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教案可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参与度和兴趣,下面是58汇报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语文教案模板推荐6篇,感谢您的参阅。

语文教案模板推荐6篇

语文教案模板篇1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2、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感受兄弟亲情。

一、课堂学习

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弦既不调”说明了什么,你理解“人琴俱亡”的含义了吗?

2、王子猷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物吗?

3、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 “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

二、课外拓展:结合材料探究魏晋风度

材料一:《伤逝十二》郗嘉宾(郗超)丧,左右白郗公:“郎丧”既闻不悲,因语左右:“殡时可道。”公往临殡,一恸几绝。

材料二:《雅量谢公》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子在前线与八十万秦兵作战,这一战关乎国家危亡,大胜后派人急来报捷。谢安当时正与客人下棋,看完后若无其事的继续与客人慢慢下棋,客人问起也只淡淡地说小儿辈破大敌了。——这一战关系到国之兴亡、家之存绝,谢安不可能真的无动于衷,只是越是激动的重要时刻越平静,才是超脱的风度。

明确:《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结合其余十八篇来看,《人琴俱亡》作为其中一篇还是较为集中的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某种思想性格特点及其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注重情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魏晋风度。所以子猷的不悲不哭正好体现了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思想情感追求——他们注重真性情,追求个性的自由飞扬,同时又力求能摆脱世俗的一切利害得失、荣辱毁誉,寻求一种超然的`风度。为此,尽管子敬很悲痛,却还是要强自抑制。

二、课后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乙)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1、给下列字注音

猷()笃()恸()舆()

2、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子敬素好琴()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乃英雄也()

3、用现代汉语疏通下列句子的意思,加点字的意思要力求译准。

(1)语时了不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索舆来奔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便径入坐灵床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植有一首《七步诗》,和(甲)文都是写的,请你把它工整地写在下面。

5、(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乙)文中的魏武就是曹操。文中的他是怎样的形象?

语文教案模板篇2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作品中的象声词、对话以及“小熊还在睡觉”和“小熊睡得很香”两句话。

2. 启发幼儿体会作品中的母子情感。

活动准备

1. 熊宝宝一个,动物图片。

2. 幼儿操作材料“小熊醒来吧”。

活动过程

1.分别出示熊宝宝和动物图片,教师富有激情地朗诵,一直讲到“地都震动了,小熊还在睡觉”。

师:小熊在干什么呀?有哪些动物在叫?是怎么叫的?帮助幼儿学习有关象声词,指导幼儿边学习边表演该动作的动作,幼儿教案《幼教小班语文教案《小熊醒来吧》》。

师:小熊有没有被吵醒?谁会吵醒小熊呢?引导幼儿通过想象,说出熟悉的动物及发出的声音,如小鸭呷呷,大狗汪汪等。

3. 幼儿想象后,老师继续朗诵下一段。

师:小熊醒了吗?谁叫醒了它?妈妈是怎么说的.?带幼儿一起学说妈妈说的话,体验妈妈说话时的亲切、温柔的语气。

4. 启发幼儿思考问题。

师:为什么那么多的声音没有吵醒小熊,妈妈只说一句就叫醒了小熊?(那是妈妈的声音,每个孩子都对自己的妈妈的声音最熟悉)

5. 让幼儿完整的欣赏一遍故事,请小朋友一起学说象声词、对话以及“小熊还在睡觉”和“小熊睡的很香”

6. 启发幼儿思考:

师:小熊爱妈妈吗?妈妈爱不爱小熊?小朋友爱不爱自己的妈妈?怎样爱自己的妈妈呢?

小结

今天我们小朋友都不错,我们小朋友应该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语文教案模板篇3

拼音教学:

i u ü y w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激发喜欢学习拼音的兴趣。

2、图文结合,正确读写i、u、ü及其四声音调,记忆yi wu yu三个整体认读音节及四声音调,了解a、o、e、i、u、ü是单韵母,y w是声母。

3、拓展认识汉字"单韵母""声母""音节",了解生活处处有语文,初步激发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学情分析:

由于学前教育,一部分孩子对这部分比较熟悉,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显然没有新鲜感;而另一部分的孩子如华侨子女等却对拼音教学甚至母语的学习毫无感觉,对他们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教学中将教材进行了重新处理,以新故事贯穿始终,以求兼顾两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i u ü的教学

一、 复习

1、上节课认识了几个好朋友,看老师的口形猜一猜,我说的是什么音?

2、教师示范书写三个单韵母,学生书空。

二、 新授

(一)学习i、u、ü

1、认读

①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

②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在图片相应位置出示拼音:原来这副图中藏着这么多的拼音宝宝,小朋友真能干,都找出来了。

③图文对照,认读拼音。注意口形,准确认读。

2、书写

(1)仔细观察,发现书写规律。

(2)示范书写,学生练写

(二)学习四声声调

1、结合故事,展开教学

①小i羡慕aoe有帽子,还可以不断地更换着变化着戴,也想有一顶帽子。

出示i的四声音调,让学生发现变化,想办法编编故事帮助记忆(如i有礼貌脱掉自己的帽子等)正确读读

②u的四声教学同上,但教学中教师只是引导的作用

③ü的四声教学放手让学生自主上台标调,互相帮忙,在碰撞中有助于记忆。同时可引导学生通过编一个故事帮助记忆。

2、多种形式,读记拼音

运用多种形式:如闯关大比拼,读卡片、打气球等

3、亲手实践,练写拼音

可直接写在书上。

三、

1、这六个字母连在一起,成了一家人,称为"单韵母"。

2、赠送"字宝宝"(单韵母)(即教师送给每个学生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单韵母"三个字,让学生储藏起来。)

(一年级学生刚进小学,对学习生活充满了好奇,此时,教师用"送字宝宝"的方式,使孩子们觉得识字、学知识就好像天天受到礼物一样,体验到学习的愉快,而且,送的"字宝宝"也正是对今天学习内容的一个。)

四、 作业

1、认:读读认人单韵母及四声卡片,并把"字宝宝"存放到"储字罐",读读认认。

2、做:做做正确的写字坐姿、握笔姿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y、w、yi、wu的教学

一、复习导入

(一)认读单韵母

(二)故事导入:自从得了四顶帽子后,i、u、ü很想很想出去,让大家都看一看自己的迷人风采,可是他们那么小,妈妈怎么放心呢,于是就找了一对大哥哥来带他们。

二、探究学习

(一)学习y、w

1、看图说话,从图中发现y、w字形,用彩色涂出。

(挂衣服的树杈上有y,屋顶上有w.)

2、图文结合,准确认读。

3、示范书写y、w,学生练写。

(注意四线格位置.)

4、了解y、w是声母。

赠送今天的"字宝宝"(声母)

(二)读写整体认读音节yi 、wu及四声

1、继续故事:这对声母大哥哥一人一个带起自己的小弟弟(出示:yi 、wu),这样一个声母和韵母在一起,我们叫他"音节"(跟读),人家一看就认得他们,叫出了他们的名字,(开火车认读),所以他们又叫"整体认读音节"(跟读)。

2、认读四声

三、延伸

师:小ü没人带,他哭呀,哭呀,这两滴眼泪就一直流呀流呀,怎么办呢,我们下节课再想办法。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yu及y、w与其他单韵母的拼读

一、复习导入

1、认读单韵母及四声卡片,声母y、w

2、承接上节课故事,引发兴趣,巩固整体认读音节yi、wu及四声音节。

二、学习yu及四声

1、以编故事的形式记忆yu。(可以根据故事续编"小ü檫掉眼泪笑嘻嘻地出去玩。"也可以根据书上的图片续编"小ü脱掉帽子行个礼。"或其他个性化的创造。)

2、正确书写

三、练习声母y、w与单韵母的拼读

四、

赠送今天的"字宝宝"(音节)

五、作业

1、拼:将声母和单韵母卡片组成音节拼拼读读。

2、认:认认积累的"字宝宝",比比谁积累的多。

语文教案模板篇4

核心提示:这篇课文讲述了郊游归来妹妹要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而快乐回家的故事。文中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描写自然景象。截取生活片段,以对话展开情节叙述,解答课题设置的悬念,“一匹出色的马”其实是爸爸拾起...

这篇课文讲述了郊游归来妹妹要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而快乐回家的故事。文中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描写自然景象。截取生活片段,以对话展开情节叙述,解答课题设置的悬念,“一匹出色的马”其实是爸爸拾起的一根柳枝。作者灵活地运用叙事、写景、抒情的手法,表现孩子在自己的想象与游戏中获得的快乐,创造了感人的`童心世界。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适时的关爱与正确的引导能使我们的童年更快乐。

优点之处: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在读中感悟。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细品,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内涵,还在无声中告诉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阅读”这种基本有效的读书方法。同时,我在课堂上还注重了双基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不足之处:

读文较多,写字时间不够。

改进措施:

设计随文识字,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同时加快上课的节奏。

语文教案模板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

生字的识记与书写。

教学难点

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和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没有花草,土地干涸,有花有草,但花草都干枯了)

大家看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如果你是这些枯黄的小草,现在你最需要什么?

2.别急别急,瞧,谁来了?(看动画)

(点出:雨点儿)谁愿意和雨点儿打打招呼?

“点”字是一个生字,你读得真正确。

多可爱的雨点儿啊!如果我们把“点”和“儿”读得快一些,舌头卷起来,就更好听了,再来试试吧(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再来叫叫它吧!(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究竟讲了雨点儿的什么事呢,让我们赶快打开书本,翻到105页,请拼音朋友帮忙,自由地大声读读课文吧。边读边完成老师的几个要求:

(1)给自然段标上序号,(2)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三、检查反馈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请大家用手指表示。

把书本合起来,放在书桌的右上角,我们来看看大屏幕。

2.这些句子挺难读的,你能读好吗?自己先试一试吧!(自由读)课件出示

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那一句,读给大家听!

a、读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认读“数不清”“云彩”“飘落”

师:你愿意读哪一句?。请你来试试吧!

(1)理解“数不清”。

a、正音“数”“清”字,读“数不清”

b、找一找,文中什么数不清。

c、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d、一起再来读读这个词语吧!

(2)理解“云彩”。

(出示“云彩”)这个词你能读吗?

a、正音读“云彩”(注意把平舌音读准)。

b、同学们看到过云彩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多幅云彩的图片)

c、多美的云彩啊!你能说说,这是()的云彩吗?(出示:的云彩)

d、一起再来读读这个词语吧!

(3)理解“飘落”。

a、出示“飘落”这个词谁能读?

b、“飘落”是一个动作,你能说说什么“飘落”下来吗?(出示:飘落下来)c、一起来读读吧。

(4)检查整个自然段。

这三个词语你都会读了,再来读读这句话吧,相信一定会读得更好,自己练一练吧!我们一起来读读吧。(自由读齐读)

b、读句子: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认读“半空”“问”

1.第二句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你来试试吧!

2.学习“半空”注意“半”是前鼻音,“空”是后鼻音齐读。

3.出示生字“问”读一读。

4.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吧!

c、读句子:小雨点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认读“回答”“方”。

1.最后一句你会读吗?自己先来试一试吧!

2.读“回答”“地方”(指名3人读,提示“方”在“地方”一词中读轻声齐读)

3.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吧!

d、检查生字词

师:这么多词语从句子中跳出来了,你还会读吗?我们来开开小火车吧!(开2列小火车齐读)

四、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1.师:课文中的词语宝宝都认识了,那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呢?他们去干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想一想吧。(自由读课文)

2.学生反馈:课文讲了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故事。

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3.师: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在去的路上还打过招呼呢,你能把他们说的话找出来吗?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出示3句话)

4.师:请自由地读读这3句话,边读边想:你愿意当谁啊!能说说原因吗?(指名说)

板块一:小雨点儿

生自由说喜欢当小雨点的理由。

师:小雨点儿很了不起,因为他给有花有草的地方带去了更加美丽的色彩。

指名读,读出高兴、自豪的感觉齐读。

板块二:大雨点儿

自由说喜欢当大雨点的理由。

师:是啊!大雨点儿多不容易啊!让我们一起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去看看吧!

(出示图片:光秃秃的山岭、荒芜的沙漠,干涸的土地)

师:说说这是一个( )的地方(指名说)。

师:是啊!(推荐好词:寸草不生、光秃秃、荒凉)快来读读这些词语吧!(自由读当当小老师读)

师:大雨点儿,大雨点儿,我想问问你,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这么荒芜,你还来干什么啊?

师:多么有爱心,多么善良、多爱帮助人的大雨点儿啊!

师:愿意当大雨点儿的一起来吧!让我们来一起读读大雨点儿的话!读出这份自豪、自信和无比的光荣。 (指名读--齐读)

师:现在再来读读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吧!相信一定能读得更棒了!指名读--男女生分读--齐读)

五、检查生字,书写练习

1、指导书写“方”。

2.打开书本107页,观察“方”的笔顺。(指名书空)

3.(出示方)“方”跳到了田字格里,想想,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师范写“方”。

5.学生写一个,写好对照范字找差距,再写第二个。

6.进行写字评价。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雨点儿

小雨点 有花有草

大雨点 没有花没有草

语文教案模板篇6

教学要求:

1 理解词语含义。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明白成语的含义。

教学难点:

1 理解词语含义。

2 明白成语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

1 播放龙的动画片,(三条上下飞舞的龙,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让学生对龙有一个整体感知。

2 谈一谈:动画片中的动物你见过吗?在什么地方见过?你喜欢它吗?

3 古时候有位画家也很喜欢龙,就他画龙这件事还引发了一则成语,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4 板书——画龙。认识龙字,你看一看他和那个字很像?你可以怎样记住它。

?意图:直观形象的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究

(一)听读识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用铅笔在不认识的字下面点个点儿。

2、找到了不认识的字,同学们有信心学会它们吗?(有!)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解决。

3、在小组成员的互相帮助下,你们是不是又多认识了几个字?(是)下面我想请相邻同学互相当小老师,如果同学还有不会的你就主动帮帮

他,如果他读对了,你就在课题旁给他画个。

4、大家读得可真认真,愿意读的同学请站起来读课文。

?意图: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能保证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三、共同探究深入学习

1 轻声读第一段,找出画家在哪里画的龙。(出示词语:墙壁。你来指一指教室的墙壁在哪里,观察一下这两个字都有什么?你会认了吗?)

2 现在请你来当小评委,评一评画家的画.(课件演示)生即可以评论画家的画,也可以评论画家的技术。(你真是个合格的评委,即评论了龙

的样子,又评论了色彩,看来你也可以当一位小画家啦)

3 当时围观的人们是怎样评论的?(课件出示词语:赞不绝口。板书赞不绝口)谁能站在这幅画前来表演一下这个词语的意思。通过表演理解

词语的含义。(你真是一位表演家,这么容易就让我们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谢谢你)你能试着读一读这句话吗?

4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画家的画技很高,请你再仔细的观察这几条龙有没有缺点?(观看课件,没画眼睛)这时你想对画家说些什么?

5 是呀,眼睛是最重要的部位,难道是他真的忘画了吗?你觉得奇怪吗?你认为应用什么语气来读这几句话,自己试着读一读。

6 全班齐读第二段,要读出夸赞和惊奇的语气。

?意图:给学生创造一个多角度的想象空间,打开思维的大门,激发表达的欲望,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做到有感情朗读。】

7 面对大家的质问,画家是怎样回答的?你相信他的`话吗?为什么?(板书:点睛)

8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画上眼睛后龙有什么变化?说一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意图: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合作中互相交流想法和看法,给每个学生一个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9 汇报合作学习结果:

a 读一读,画上眼睛后的有关句子。(动画演示龙腾空而起。理解词语:张牙舞爪。看了动画你能表演一下什么叫张牙舞爪吗?告诉学生根据

词语表演也是理解词义的一种好发方法。提示:爪是多音字,在这里读zhǎo)(板书:腾空而去)

b 能用你甜美的嗓音读出人们的反映吗?(读的太棒了,你真是位小小播音员。)

c 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认为是画龙重要还是点睛重要?(理解两个都重要,如果没有形象逼真的龙,即使点上眼睛也不会飞。点睛是很重要的

一笔,它给了龙生命。)

10 填一填

_____________________,墙上的龙腾空而去。

11 从此有了画龙点睛的成语。现在的生活中也常用到它,你想知道人们用它表达什么意思吗?请你先来读几个句子就知道了。

12 出示练习:

读句子比较有什么不同:

这里很美,赛过天堂。

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美丽的景色赛过天堂。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使句子意思表达的更具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13 总结:画龙点睛常用来形容在说话或做事的关键处加上一笔,使句子或事情更加出色。

四、识字游戏

同学们刚才经过积极发言,激烈的讨论,形象的表演学懂了这篇课文。下面我们一起放松一下,老师请大家吃水果,愿意吗?(课件出示水果果图片)课文中淘气的字宝宝藏在了每个水果后面,你要先读对了它才能吃到水果,想吃的同学请快举手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有关雪的中班教案模板6篇

幼儿活动教案模板精选6篇

幼儿园语言《桥》的教案模板6篇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模板6篇

八上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模板6篇

二年级上语文工作计划模板6篇

2023年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模板6篇

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2023模板6篇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最新模板6篇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模板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383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