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撰写过程可以让教师更加准确地估计每个环节所需时间,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我们需要在教案中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任务,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下面是58汇报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排队的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排队的教案篇1
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按数字大小排队和边点数边朗诵的方法。
2、感受儿歌带来的趣味性。
准备:
小鸡图片、1—7数字卡片。
关键点:
学习边点数边朗诵的方法。
环节:
一、教具导入,引起兴趣
1、出示小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图片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2、交代学习儿歌的要求。
二、欣赏儿歌,理解掌握
1、教师完整朗诵儿歌
2、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1)儿歌名称叫什么?
2)妈妈买了几只鸡?我给小鸡起了什么名字?
3)你们会数吗?请幼儿边点图片边数数。
4)啊呀,小鸡走散了,怎么办?
5)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数数吗?
三、学习儿歌,帮助记忆
1、带领幼儿轻声学念儿歌。
2、以多种形式练习儿歌。
三、组织游戏,体验情趣
1、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要求。
2、请幼儿八人一组进行游戏,一人扮演鸡妈妈,其他幼儿扮演小鸡,体验儿歌带来的.乐趣。
3、小结: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小朋友。
幼儿园排队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排序的乐趣。
2、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述排序的结果。
3、感知5以内数量的数序关系,并能由少到多,由多到少进行正逆排序。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按物体数量的正逆排序,正排序是由少到多一个比一个多,逆排序是由多到少一个比一个少。
活动难点:在理解正逆排序的基础上能够接着排,或填空排。
活动准备:
动物卡四套;幼儿用作业纸人手一张、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口吻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刘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很多动物朋友,你们看,它们排队进来了!
二、幼儿观察范例,找规律。
1、出示小动物排队范例(正排序),请幼儿数数卡片上的动物,找出最多的和最少的。
2、引导幼儿讨论:
——小动物是按什么方法排队的?(由少到多,一种比一种多)
3、 出示小动物排队范例(逆排序),讨论:
——这次小动物按什么方法排队的?(由多到少,一个比一个少)
三、幼儿学习按规律排序。
1、教师出示一队错误排列(正排序)的=动物图片,请幼儿观察并纠正,集体检查。
2、再次出示一队错误排列(逆排序)的动物图片,请个别幼儿纠正,并集体检查。
四、幼儿分组操作。
1、教师出示范例1,请幼儿说说规律,接着往下排。
2、教师出示范例2,请幼儿排出空白部分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数学活动中老师的活动环节十分流畅、清晰,教师的语言简练,清楚,提问的有效性非常好。但是整个活动中教师讲的过多,没有真正的放手,导致活动缺少了孩子们积极主动探索的氛围。
幼儿园排队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排队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排队方法:不插队、不拥挤、保持肯定距离。
2、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友好相处,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活动预备:
1、小熊玩偶,小动物的图片:小熊、小猪、小狗、小猫、小羊。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日我们小四班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吧。(出示小熊玩偶)
小熊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叙述故事《小熊买冰淇淋》,感受排队的重要性。
1、叙述故事《小熊买冰淇淋》。
2、依据故事进展提问。
(1)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2)小熊去买冰淇淋,它排队了吗?它是怎么做的?
(3)小熊买到冰淇淋没有?为什么?
(4)买冰淇淋的时候应当怎么做?
3、教师出示小动物图卡,请幼儿给小动物排队。
三、师幼共同争论,说一说应当怎样排队。
1、师:小动物都学会排队了,那么小朋友会排队吗?
2、师: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引导幼儿争论、答复)
3、播放ppt,结合图片叙述。
4、小结:排队要一个跟好一个排整齐,排队时不能插队、不拥挤、前面和后面的小朋友之间要保持肯定的.距离。
四、大家一起来排队。
师: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都会排队吗?接下来我们就排队喝水来比一比,看看谁是会排队、讲秩序的好宝宝。
幼儿园排队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 将收集来的种子进行排列,并能进行分析比较。
2、 能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养成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种子(蚕豆、花生、黄豆各8颗)。
2、人手一张操作卡,一支铅笔。
3、每组在备有同样的种子一盆。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小朋友,你们的.桌子上都有哪些种子呢?请你们来说说看?(有蚕豆、花生、黄豆)
二、第一次排队。
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种子,排列的长短不一样。
1、 小朋友‘这些种子都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蚕豆是扁扁的,黄豆是圆圆的;蚕豆大,黄豆小等)。
2、 说的很对!小朋友们,这些豆子的形状不同、大小也不一样,你们想??
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三样种子哪个多、哪个少?哪个大、哪个小呢?(可以让它们排队)
3、 对呀,排队是一个好办法,排好了队还可以数一数。
4、 幼儿第一次操作记录
师:好吧,那我们就用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看看这三样种子哪个多,哪个少,(出示操作卡),问:这上面三条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每样种子排在这个线上)
5、 那每条线的开头有面小红旗是表示什么呢?(就是从红旗开始排队)
6、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小朋友排队的时候,每颗种子都要紧紧挨着,不把种子洒落在地上或桌子上,排好后数一数每排有几颗,并在每排种子的后面的第一个方格里记录。
7、 集体分析比较。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把你的记录表拿上来给大家看看?小朋友,你们看,从这张操作卡上你们看出了什么?三样种子的数量都是多少?(都是8颗,一样多)
8、 你还发现了什么?它们的队伍都一样长吗?(不一样)那哪个最长,哪个最短呢?
9、 提问:为什么种子数量一样多,排列的队伍都不一样呢?(因为这些种子的大小不一样)
10、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都被你们发现了这个秘密,原来啊,种子的数量相同,大小不同,排列起来的长短是不一样的。
三、第二次排队。
感知大小不同的种子,排列的队伍相等时,种子的数量不同。
1、小朋友,如果用这些种子在一样长的线上排队,种子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呢?
2、幼儿第二次操作。请幼儿接着往下排,排好队伍后数一数,用数字宝宝记录在后面的第二个方格里。
3、集体分析比较
师:从这张操作卡上你们发现了什么?数量还一样多吗?(不一样)为什么排列一样长的队伍,有的种子少,有点饿种子多呢?(因为种子有大小)
4、说的真好,又被你们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排列的长度相同时,种子的大小不同,数量也是不同的。
四、第三次排队。
感知排列的疏密与队伍长短之间的关系。
1、明确要求:小朋友,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在排一次,就是不管疏密方法排队,都要使每样种子的数量一样多,每样种子都是8颗,排列的队伍也是一样长,记住哦,它们的队伍要排的一样长。
2、幼儿操作。师: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把小的种子变得和大的种子一样长呢?或者把大的变得和小的长呢?
3、展示操作卡,集体分析。
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每样种子要一样多,队伍是不是排的一样长呢?你是用什么方法让队伍变得一样长呢?(把小的种子排的稀一点,大的种子排的密一点就变得一样长了)
4、还有谁觉得自己排的比他更好的,请你上来。
结束语: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会了给这些种子排队,还可以用其他的种子来排队,小朋友晚上回家可以跟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排队哦!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和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
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我们投放幼儿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种子材料,创设问题情景,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操作、思考、探索。通过种子排队、层层递进的环节,感知物体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一种互逆关系。本次活动,发展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学习习惯。活动中,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说出自己的理解,让每位幼儿都有自己的操作空间,让幼儿对数学活动充满兴趣,并为入学前增添了兴趣。
幼儿园排队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标记为种子分类,知道队伍的长短和种子的大小有关。
2、活动中能自己探索寻找答案,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图谱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看看,桌上有什么?
(2)小种子齐心协力造了间三层小楼,你猜猜第一层谁住?住几颗?
(3)第二、三层呢?住了几颗?
(4)教师小结
二、玩“分家家”的游戏
第一次操作:
看看从那里起排队?
从红旗处开始排,一个跟着一个,整整齐齐的排在线上。
你来讲讲有什么新发现?谁地队伍长,谁的队伍短?
讨论:一样长的队伍,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
教师:因为花生最大,所以队伍最长:黄豆不大也不小,所以队伍不长也不短;红豆最小,所以队伍最短。
第二次操作:
房间太大了,变小一点。
请你猜猜如果在一样大的房间里来队,哪个种子用的多?哪个种子变的'小?
请你自己动作操作,寻找答案。
活动结束:
脚跟对脚尖,一起从起点走到终点,看看谁用的步子多?谁用的步子少?为什么?
幼儿园排队的教案篇6
游戏目标:
1、通过游戏发展幼儿手膝着地爬,尤其是单臂匍匐向前的动作灵敏性,协调性。
2、巩固发展幼儿咎,平衡等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协作配合的能力,发扬团结互助品德。
3、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情感,克服困难的精神。
游戏准备:
1、蚂蚁头饰30个,垫子三组,平衡木3条,钻栏3个。
2、“粮食”背袋若干,音乐磁带一盒,场地布置
游戏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听节奏走圆圈做跷跷板游戏。
2、律动“蚂蚁搬豆”
(二)基本部分:
1、学习找粮食途中各种本领,教师示范爬行动作,尤其是单臂爬行。
2、幼儿分散练习,要求每个幼儿在不同地方,练习爬、走、钻的本领,着重单臂爬行,教师巡加指导,并提醒注意安全。
3、幼儿集中一次,从“家”出发找“粮”途中钻过山洞,爬过草地,走过小桥,发现“粮食”不很大,每只“蚂蚁”各背一袋回家后,数数“粮”爬山得快的幼儿介绍经验。
第二次出发找粮,发现“粮”挺大,引导幼儿想办法,合作抬回家,抬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要求幼儿互相配合,抬到家后,互相评价。
第三次出发后,发现“粮食”更大了,引导幼儿互相商讨办法,找伙伴一起搬,要求协同配合。
(三)结束部分:
“粮食”堆好,教师简单讲评“小蚂蚁”围着“粮仓”狂欢,师生同做放松运动。
活动延伸:
小朋友要学蚂蚁爱劳动,爱团结和中教师一起将垫子、平衡木、钻栏、背袋运回教室去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