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汇报网 >工作汇报

512中班教案通用7篇

通过教案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引人入胜,激励学生学习,准备充分的教案,教师才能在课堂上灵活调整教学策略,58汇报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512中班教案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512中班教案通用7篇

512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记住自己家人的电话号码,知道几种常用的特殊电话号码,初步了解电话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记住一个家人的电话号码。

3、有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愿意与更多的朋友交往。

活动准备:

1、老师的电话号码,电话。

2、电话号码调查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你们看到王老师了吗?有什么办法能最快找到王老师?王老师的`电话号码是多少?我来打个电话!(礼貌用语、你好、再见等等)。

小结:我们给王老师打了电话,很快找到王老师,电话真方便。

二、拿出调查表,说出与家人联系的电话号码。

你知道谁的电话号码?上次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发了一张电话号码调查表,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你了解的电话号码。

1、请个别小朋友上前,这是谁的电话号码?你能记住这个电话号码吗?

2、电话可以方便和别人交流,有了电话号码要怎么打电话?(拨通电话号码、你好、再见)。

3、现在,你们都知道怎么跟别人电话了吗?想不想给爸爸妈妈打电话?(随便抽取一张记录,用手机打电话给她,可抽取两次)。

4、小结:有了电话真方便,找不到人的时候可以打电话、找别人有事的时候也可以打电话,除了这些,遇到困难的时候,有危险的时候也可以打电话。

三、了解特殊电话号码。

比如:着火了,该打什么电话?(火警119、报警服务110、医疗急救120、交通事故122)。

小结:这个特殊号码可不能随便乱打,只有发生危险的时候才可以打。

四、游戏结束。

512中班教案篇2

冬至(天冷,这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由此,白天开始一天天变长,夜间开始一天天变短。),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这一天,全国人民都要吃饺子“以防天冷冻掉耳朵”,为让小朋友既感受到冬至的节气,又能感受到自己动手包饺子的气氛和乐趣,培养小朋友集体生活的乐趣,我们特举行了本次集体活动。

一、目的:

1、锻炼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力更生的意识。

2、感受集体劳动的快乐。

二、时间:

冬至日,12月22日。上午:9:0011:30。

三、过程:

1、准备阶段:(30分钟)

①、肉(已绞好的)、芹菜、葱姜、调味佐料、面团、刀、案板、小擀丈两个,小碗若干、小勺若干、盛馅盆、淘菜盆、锅排等。

②、各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挥下,在各自教室用桌子组合操作台,小朋友分坐在操作台的四周。小朋友们表演手指操《包饺子》,为即将开始的包饺子活动营造气氛。

③、生活老师把芹菜(每班一颗葱姜)分配给各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摘去菜叶,老师把分摘后的芹菜整理后,在小朋友的监督下淘洗干净。(此过程老师应组织得有趣。如:有关芹菜颜色、生长、葱姜的气味、菜叶的收集和处理,小朋友选出监督员监督干活的质量等。)

④生活老师把收集上来淘洗干净的芹菜、葱姜(在活动室)进行切碎。班级老师请小朋友逐个观看切菜的过程。

2、拌馅阶段:(10分钟)

生活老师把切碎的菜和肉放进盛馅盆并依次加入盐、味精、五香粉、饺子调料、酱油、鸡蛋等,进行搓和、拌馅。请小朋友依次参观。(并说明鸡蛋的用途为增强黏度,酱油为调色,好看、增强食欲)(地点:活动室)

3、擀面皮阶段:(30分钟)、(与包饺子同步进行)

生活老师和班级老师进行分工,擀面杖,切成小面团。老师先示范,请小朋友依次摁成面片并成擀饺子皮。(2个/人次)(地点:活动室)(开始前,请班级老师给小朋友们洗手)

4、包饺子阶段:(50分钟)

生活老师把饺子皮分给小朋友(2个/人次),班级老师把饺子馅分别放在小朋友的.饺子皮上,然后,班级老师进行示范,小朋友依示范进行包饺子。(评出包得又快又好的饺子,对小朋友进行奖励,奖小礼品一份)(各班根据自己班级包的饺子进行数数)(地点:各班教室)

5、水煮阶段:(30分钟)

生活老师集中包好的饺子,放进开水的锅里。水煮开添凉水一勺,共三遍,至直饺子熟透。请各班选出代表两名到厨房参观。回班后讲给小朋友们听。

6、吃饺子阶段:

生活老师把煮熟的饺子分发给各班的餐盆中,老师进行配餐,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此阶段气氛应更为活跃:这是谁包的饺子?盛的数量?)

四、回顾:

下午上课后,请小朋友们进行讨论包饺子的过程,老师总结。

512中班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活动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桃花盛开的春天,很多优美的景色对于中班的孩子恐怕很难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果用传统的绘画方式,有些孩子可能又不太感兴趣。在《桃花瓣儿》这节活动中,我尝试运用借形想象的方法让孩子将拓印的桃花瓣儿进行添加想象的,这一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是本节活动的特色。幼儿只有对感兴趣的活动才会注意力集中,主动参与,本节活动旨在让幼儿充分体验绘画乐趣的基础上,掌握新的技能,例如:我会用“调皮的”、“捉迷藏的”等语言引导幼儿初步的感知“出穴”和“遮挡”的表现方法,提高幼儿审美水平和艺术表现力。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借形想象的方法将拓印的桃花瓣儿添画成各种形象。

2、能用语言大胆地讲述自己的作品,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背景音乐。

2、纸、水粉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现在是什么季节?

2、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粉色的水粉,春天什么是粉红色的? 3、我们用这些粉色的'水粉在纸上印出美丽的桃花瓣儿吧!

二、自由拓印

1、教师边说儿歌边示范。

(通过儿歌将拓印的规则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幼儿)

技法学习:拓印出“出穴”和“遮挡”的桃花瓣儿。

2、幼儿尝试拓印

(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合理的安排画面的布局)

三、经验积累

1、课件播放:刚才故事里的小动物把桃花瓣儿变成了什么?如果你也捡到一片桃花瓣你会把它变成什么?

(启发引导幼儿大胆的想象讲述)

3、一起看看刚才我们拓印的桃花瓣儿都能变成什么?

四、借形想象

1、出示部分拓印作品,提问:你觉得这片桃花瓣儿的形状像什么?

2、我们换个角度看看,说不定有其它的发现?

3、教师示范“借形想象”。

(要求幼儿按色快的形状勾出轮廓并加以添加想象)

重点指导:(1)色块的勾边(2)眼睛的画法

4、请你把你的发现也画出来。(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让我们给桃花瓣儿送去春雨吧!

技法学习:用两支笔沾上颜色,贴近画面轻轻敲打,让颜色“洒”在纸上

五、讲述作品

我们来欣赏一下自己的作品,请你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它在做什么?

教学反思:

刚开始借助语言和动作带领幼儿感受桃花的优美意境,非常的合理。我只带领幼儿做了一遍桃花飘落的动作。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觉得在创编动作的时候可以让个别幼儿上前示范,但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把握,毕竟还要节约更多的时间用于散文的欣赏。

512中班教案篇4

一、设计思路: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很好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契机,中班的孩子很喜欢听故事,因此我利用老奶奶给孩子做帽子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老人对孩子的喜爱,激发他们尊老敬老的情感。这次活动中我还选用了三幅老师的范例,是希望通过一些具体图像引发幼儿对已有经验的重现,而不是成为划一的图像标准给孩子,引导幼儿善于采用线条和图形的变化进行装饰。

二、活动内容:

小花帽

三、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采用变化线条、图形间隔的方法进行装饰。

2、激发幼儿关心老人,愿意帮助老人做事的情感。

四、活动准备:

范例三张、双面胶、剪好的帽子、水彩笔、蜡笔等。

五、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敬老院有一个好心的老奶奶,想为幼儿园的小朋友每人送一顶小花帽。

1、老奶奶花了半天时间做好了第一顶小花帽,这时正好有一只小鸟飞过老奶奶的窗口,小鸟衔着帽子飞到幼儿园,告诉小朋友们,老奶奶正在为他们做帽子,小朋友们都非常高兴,跑出来看小花帽。(出示紫色帽子)问:这顶帽子上有什么花样?上边和下边是用什么线条变成的花纹?有些什么颜色?可是只有一顶帽子怎么分呢?于是,小朋友开始等奶奶再为大家做帽子。

2、第二天,老奶奶花了一天的时间做了一顶更漂亮的帽子,小鸟又把这顶帽子送到了幼儿园,当小朋友们一听小鸟的叫声,就马上跑了出来,他们想看看,今天的帽子和昨天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样?(出示第二顶帽子):你们一起看看,昨天的帽子和今天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样。

3、老奶奶知道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她做的帽子,就做得更认真了,这一次,她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做了一顶比以前更漂亮的饿帽子。小鸟又飞快地把帽子送到了幼儿园。这一天,小朋友们早早地等在了幼儿园的门口,当小鸟飞来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欢呼起来,一个小朋友说:"我从来都没有看见过这么漂亮的帽子。"(出示第三顶帽子)问:这顶帽子什么地方更漂亮?除了颜色在排队,还有什么地方在排队?是怎么排的?

4、第四天,小鸟没有把帽子送来,小朋友们问小鸟:"老奶奶做的帽子呢?"小鸟说:"今天老奶奶没有做帽子,因为老奶奶生病了。"问:小朋友,你们想想,老奶奶怎么会生病的呢?(引出老奶奶做帽子太累了,所以生病了。)可是老奶奶躺在床上很难过,因为她送给小朋友的帽子还没有做好,这可怎么办?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帮老奶奶。

(二)尝试与操作今天我们大家一起都来自己动手,做一顶帽子。

重点指导:

1、引导幼儿大胆创造,介绍不一样的作品。

2、鼓励幼儿能改变颜色与线条,表现多种排列方法。

(三)制作与交流画好的小朋友用双面胶粘上帽檐,把做好的帽子戴在头上,下次去看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

故事《一朵云帽子》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故事《一朵云帽子》,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通过观看图书和表演活动,理解小鸟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的原因。

3、体验与朋友交流和关心他人的欢乐。

活动准备:

1、大帽子一顶,云帽子和小鸟图片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顶帽子,引出主题。

1、教师:夏天,火辣辣的阳光照在头顶上,好热好热,怎么办?

2、教师(出示一顶帽子):天热了,我们戴一顶帽子就可以遮挡阳光,使自己凉快一些,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一朵云帽子》。看看云帽子给谁戴好呢?

512中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2、活动难点:认识不同摆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活动室内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画,布置出图形王国形象。

2、教师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长方形娃娃梯形娃娃各种图形。

3、幼儿用具:包含有梯形的图画若干张(空白没涂色的)活动过程:

一、感知梯形的特征1、情景:(出示请柬)小朋友们,你们瞧,这是什么呀?这呀是图形王国的国王给老师送来的请柬,说图形王国要举行聚会,邀请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去参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老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2、通过寻找,让幼儿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教师带领幼儿边走边观察图形,引导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引出梯形。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呀?它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

二、观察了解梯形的特征1、出示梯形宝宝,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跟什么图形象呢?22、比较长方形与梯形的异同点(出示正方形)那他们是不是一样的呢?引导幼儿去比较相同点: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异同点:正方形,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四个角也是一样大的。

梯形,一条边短,一条边长,两条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你觉得它的斜边像什么?

3、小结:这种形状的图形,名字叫--梯形。

4、梯形宝宝可调皮了,它一会儿翻跟斗,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

(教师演示)这样还是不是梯形呀?

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躺着放,不管它们怎么放,都是梯形。

5、认识不同的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听说梯形宝宝还有许多兄弟姐妹呢,你们看看,它们是不是也叫梯形,(出示直角梯形)提问:这个图形只有一条边是可以当滑梯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出示等腰梯形)提问:这个图形它的两条斜边是一样长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小结:梯形宝宝的家人可真多,有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三、小组操作,让幼儿巩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图形国王还想考靠小朋友们,出了一些难题,摆放在那边的桌子,我们有没有信心接受考验呀?

涂色:让小朋友在很多图形中找出梯形,并涂上漂亮的颜色折一折、剪一剪:让小朋友用正方形或长方形进行折、剪出梯形来装饰梯形:从很多图形中将梯形找出来,进行装饰(如梯形饼干、梯形杯子、梯形池塘、梯形楼梯、梯形花盆、)(教师巡回指导)

2、反馈:共同检验小朋友的操作四、通过寻找梯形,加深对梯形的认识国王说,我们小朋友这么能干,都通过了他的考验,所以请我们去参观图形娃娃们的表演,你们开心吗?那就出发吧!

1、让幼儿在活动室能张贴的图片造型中找找、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2、鼓励全体小朋友寻找,跟同伴或老师们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四、结束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为了表扬小朋友今天的表现,国王决定将这些图形造型送给我们,大家开心吗?那我们一起将它们带回我们的活动室吧!

512中班教案篇6

设计意图:

打击乐演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通过打击乐教学能帮助幼儿掌握乐器的演奏技能并发展节奏感。通过中班的学习,幼儿初步能学会看图谱,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在大班这阶段我们主要让幼儿继续学习有控制地演奏并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演奏的乐趣。《郊游》是中班幼儿学过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aba结构的歌曲,表现了幼儿在郊游中轻松愉快的心情。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节奏型上适当地提高了一些难度。这对刚进入大班的幼儿来说是一个挑战,这也是打击乐活动的一个新的尝试。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

2、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2、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的动作节奏师:“刚才这歌曲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它是什么结构的歌曲吗?什么是aba?(前面和后面的乐曲是一样的结构)现在我们请个小朋友说说a段做了什么动作?怎么做的?(师哼唱,请一个幼儿示范)

二、引导幼儿看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1、观看a段图谱:我们先看a段,上面有什么?(脚印、手)表示什么?(可以踏脚和拍手)你怎么用这些动作表现节奏?(请一幼儿示范)全体幼儿学习a段的节奏型。

2、分析b段节奏型:这是什么符号?(出示波浪线)可以怎么表现?(摇或晃的动作)请一幼儿示范。

3、引导发现结束句不同的地方后面的a段和前面的a段是一样的,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请个小朋友来示范一下可以怎么做?(全班幼儿练习一次)4、视情况而定:哼唱,幼儿做动作一次或跟着音乐做动作一次。

三、启发幼儿探索乐曲的`配器方案

1、启发幼儿说说乐器特点师:“瞧,我请来了三种乐器(出示铃鼓、双响筒、圆舞板),你们说说,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的特点?(铃鼓:可以拍或摇、晃。比较延长、抒情;双响筒:高低音,象脚步;圆舞板:声音短促)

2、为乐曲配器师:“你们觉得a段适合用什么乐器呢?a段脚步的适合用双响筒;(贴上双响筒的图标)b段的比较抒情,可以延长的,适合用什么乐器?(铃鼓)最后的部分我们要让歌曲更热闹些,可以怎么做?(用上全部的乐器)

四、幼儿尝试用乐器演奏

1、师哼唱,让幼儿学习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

师:“请小朋友轻轻地请出小乐器,我们试试把乐曲演奏一遍吧。请认真看图谱,注意什么时候要轮到那种乐器演奏。”

2、指出演奏的不足,连贯地演奏一遍。

3、跟着音乐,看图谱完整地演奏1—2遍师:“我觉得小朋友可以听音乐来演奏了,我们来试试吧。”

4、幼儿看指挥演奏1—2遍师:“小朋友真棒,现在我有个更难的,请小朋友不看图谱,眼睛看着老师的指挥把乐曲演奏一遍,行吗?”

五、结束活动师:“请小朋友带好自己的小乐器,不发出声音,到教室轻轻地放好小乐器吧”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由于整个活动设计的结构设计比较完整,思路清晰,通过引入、让幼儿发现歌曲的动作节奏、引导幼儿看图谱表现等等循序渐进地递进,所以活动中相对较为紧凑,幼儿整体地掌握情况比较好。活动是初步地探索、学习有控制地演奏乐曲,所以活动显得比较紧凑。而因为是第一课时,在今天的活动中只给了幼儿固定的一种打击乐器演奏,不象平时让幼儿更换不同的乐器演奏,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在下次的打击乐活动中应放手让幼儿创造,可以让幼儿多看图谱探索,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幼儿成为自主进行打击乐编奏的主体。

512中班教案篇7

教学目的:

1、认识各种冬眠的小动物,并知道他们的名称。

2、做游戏,会运用礼貌用语。

教学准备:

熊、蛇、乌龟小动物的家,音乐

一、做游戏,吸引幼儿兴趣。

1、叫小动物起床

老师:春天来了,冬眠的小动物该起床了,我们一起把他们叫醒好不好?

带领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动动,走走。

老师:我们一起瞧一瞧,这是谁的家?小朋友是如何知道的?

这是小熊的家,因为小熊家门上贴着小熊的照片。

老师:我们来到了小熊家,应当怎样敲门?如何叫小熊起床?

幼儿讨论。

二、叫小动物起床

1、叫小熊起床

请几位幼儿演示如何叫小熊起床。

老师:“小熊答应我们了吗?我们应该怎样说呢?”老师来试一试。

老师做示范:“咚咚咚,小熊在家吗?春天来了,该起床了。”老师接着播放小熊的回应。小熊打开门走出房间。

老师:“瞧,我把小熊叫醒了,小朋友们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么说的?”师生共同回忆,说一说。

2、叫小蛇起床

老师:“还有哪些冬眠小动物没睡醒呢,我们一起去把它叫醒吧。”老师出示小蛇家,让幼儿观看门上面画的小动物是谁。请幼儿尝试敲门,并运用礼貌用语。

3、叫小乌龟起床

同上

三、做游戏

小熊、小蛇和小乌龟这三个冬眠的小动物,要用礼貌用语把他们叫醒了,现在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音乐找朋友教案中班教案6篇

幼儿语言儿歌教案中班教案6篇

马路安全教案中班教案5篇

中班过新年教案8篇

中班美术脸谱教案6篇

中班语言游戏化教案6篇

中班表演游戏教案6篇

中班科学沉浮教案5篇

大家来看灯中班教案5篇

中班玩水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891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