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汇报网 >工作汇报

幼儿园大班去郊游教案7篇

好的教案应当包括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教学策略的思考,教案的提前准备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进度,下面是58汇报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大班去郊游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大班去郊游教案7篇

幼儿园大班去郊游教案篇1

设计意图

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为了加强中班幼儿在跳、快跑等方面的协调性,结合近年来我园在“快乐体育”教学方面进行的探索,我设计了体育活动《我们去郊游》。整个活动以轻快的音乐和有趣的游戏贯穿,在材料的提供方面有意识地运用了园本课程资源中的农村教育资源之一“稻草”及其制品,让幼儿在别具一格的玩稻草制品游戏和自制稻草制品活动材料中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发展幼儿的运动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到参与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充分展示了“快乐体育”的魅力。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制稻草制品的多种玩法,在此过程中掌握双脚跳、跨跳的技能并能在宽20厘米的平衡线中间走。

2、通过玩“打老鼠”等系列游戏,加快奔跑的速度,提高动作的灵敏度性和协调性,发展平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自制游戏材料与同伴参与体育活动的快乐,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已有包纸球的经验,对稻草及其制品较为熟悉。

材料准备:

1、稻草若干把,各种花式的草墩若干个,用草编织的小路若干条,草球若干个,大小稻谷若干袋,颜料、丝带、彩带若干。

2、麻雀头饰2个、老鼠头饰2个、望远镜2个、田野场景图片、录音机、录音带。

3、场地设置:见活动过程中的图示。

活动过程

1、师幼讨论,进一步认识和熟悉活动材料。

(1)师(出示稻草)巩固对稻草的认识:“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稻草。)你知道它是从哪里来吗?(田里来的。)它是什么形状的?(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的。)它有什么用处呢?”(幼儿自由表述。)

(2)巩固对稻草制品的认识,引发对利用自制材料进行游戏的兴趣。

师(展示各种样式的草墩和草绳):“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如果用这些稻草、草墩、草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让幼儿自由商量讨论,在老师的协调、启发下,幼儿自由分组开展操作活动。

2、幼儿分组自制游戏材料,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1)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第1组:包草球。

①指导语:“我们怎样才能把稻草包成一个球状呢?可以借鉴我们以往学过的包纸球的办法。”

②幼儿尝试将稻草包成草球状。

第2组:涂染和装饰。

①指导语:“选择你自己喜欢的颜色把它们涂得漂漂亮亮,同时也可以用各种彩带、丝带帮它们装扮,活动时请小朋友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不要让这些稻草制品掉眼泪呀。”

②幼儿对草墩、草垫等制品进行涂染和装饰。

第3组:变造型。

①指导语:“我们可以把稻草制品变成各种形状,请你们来变一变。”

②幼儿利用材料的特殊性对稻草制品进行重新变形。共同分享变废为宝成果的快乐。

3、利用自制游戏材料进行多层次游戏,发展跑、跳、平衡等多种运动技能。

(1)花样玩稻草制品。

①鼓励幼儿观察、设想并讨论:“请小朋友想一想,用刚才自己做的草球、草墩和草绳可以玩什么体育游戏?有多少种玩法?”

②幼儿尝试以多种花样玩稻草制品,同时进一步熟悉活动材料。

③请玩得好的幼儿示范表演花样玩稻草制品。

幼儿想到尝试用单、双脚跳过草墩;跨跳、侧跳过草绳;把两条长草绳摆成小路快速走;把草球直接扔到筐里或朝某个方向扔等。

(2)系列游戏:“我们去郊游”。

①请幼儿设想并表述自己玩游戏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去郊游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编的故事。

2、引导幼儿在理解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排列图片。

3、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排图讲述能力。

教学准备:

大图片一套,幼儿用的小图片人手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注意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排一排图片,好吗?

二、引导幼儿在理解1~5幅图片意思的基础上学习排图1、出示第一幅图片,请幼儿说说图片说的是什么。

小结: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歌,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去郊游。

2、引导幼儿理解2~5幅图片的意思。

①它们在郊外是怎么玩的.?这儿有几张没按顺序排列的图片,谁能够看懂?

②小猫在干什么?它是怎样跳高的?(撑竿跳。)③小狗在干什么?(学习词语:竖蜻蜓。)3、引导幼儿给图片排序。

①现在请你们把红色边框的五张图片拿出来排一排,然后连起来讲一段故事。

②幼儿动手排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③幼儿根据自己排列的图片讲述故事,教师排出相应的大图片。

三、引导幼儿为故事的后部分排图1、小动物玩得正高兴,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们拿出蓝色边框的三张图片想一想、排一排。

2、幼儿排列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3、个别幼儿排图片,请其余幼儿说说是否同意这样排列。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及时作出正确引导。

4、这几张图片讲了什么?小刺猬为什么帮小动物们晒衣服?谁会用一段好听的话来说?

5、教师小结。

6、现在图片已经排好了,请你们把图片上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附:小动物去郊游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歌,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去郊游。

小刺猬在地上打滚,小猫在撑竿跳,小狗在竖蜻蜓,小兔在跑步。

哗啦啦,天下起了倾盆大雨,把小动物的衣服都淋湿了。

不一会儿,雨停了。小刺猬说:“我来帮你们晾衣服吧!”它把小动物们的衣服都挂在自己身上。

衣服晾干了,小动物们围着小刺猬说:“谢谢你,小刺猬!”。

幼儿园大班去郊游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理解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排列图片。

2、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排图讲述能力。

3、幼儿活动时遵守秩序的观念。

4、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

大图片一套,幼儿用的小图片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注意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排一排图片,好吗?

二、引导幼儿在理解1~5幅图片意思的基础上学习排图

1.出示第一幅图片,请幼儿说说图片说的是什么。

小结: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歌,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去郊游。

2.引导幼儿理解2~5幅图片的意思。

①它们在郊外是怎么玩的?这儿有几张没按顺序排列的图片,谁能够看懂?

②小猫在干什么?它是怎样跳高的?(撑竿跳。)

③小狗在干什么?(学习词语:竖蜻蜓。)

3.引导幼儿给图片排序。

①现在请你们把红色边框的五张图片拿出来排一排,然后连起来讲一段故事。

②幼儿动手排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③幼儿根据自己排列的图片讲述故事,教师排出相应的大图片。

三、引导幼儿为故事的后部分排图

1.小动物玩得正高兴,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们拿出蓝色边框的三张图片想一想、排一排。

2.幼儿排列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3.个别幼儿排图片,请其余幼儿说说是否同意这样排列。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及时作出正确引导。

4.这几张图片讲了什么?小刺猬为什么帮小动物们晒衣服?谁会用一段好听的话来说?

5.教师小结。

6.现在图片已经排好了,请你们把图片上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附:

小动物去郊游

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歌,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去郊游。

小刺猬在地上打滚,小猫在撑竿跳,小狗在竖蜻蜓,小兔在跑步。

哗啦啦,天下起了倾盆大雨,把小动物的衣服都淋湿了。

不一会儿,雨停了。小刺猬说:“我来帮你们晾衣服吧!”它把小动物们的衣服都挂在自己身上。

衣服晾干了,小动物们围着小刺猬说:“谢谢你,小刺猬!”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幼儿园大班去郊游教案篇4

设计背景

孩子们由于受到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特别是我们都是县城周边农村孩子多,缺乏各种必要的感性经验,尚处于直觉形象阶段的思维方式的局限,使他们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复杂的音乐材料,对歌词记忆也不能很快的理解记忆。以前我总是先教幼儿跟着我按节奏念几遍歌词,再分句教唱,但一节课下来,还是不能很熟悉的唱歌曲。所以我想:象图谱这样的视觉符号就起到了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的作用,图形谱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内容和旋律风格,同时,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等等,让孩子主动愉快的学习,让孩子们的音乐活动不再枯燥,也让我上音乐课不再单调。我选歌曲《郊游》,是因为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为小朋友所喜爱,歌曲描写了小朋友结伴去郊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我们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新明了,首尾点题。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唱会歌曲的基础上,感受aba段不同的情感,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2、掌握x x xx x这一走步节奏,并且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展现郊游的游戏化情境。

3、在音乐和游戏的情景中,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感受到郊游时的轻松愉快。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

1、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

2、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活动准备

录音带,录音机,歌词图谱,节奏型卡:x x xx x。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入室律动。组织幼儿做课前手指游戏坐好,

2、复习歌曲《茉莉花》;复习节奏:x x xx x。

二、基本部分:

1、谈话引入:小朋友你们跟家人去郊游过吗?(幼儿自由回答)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

2、教师出示歌词图谱以讲故事形式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并引导幼儿按照图谱说唱歌词。

3、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4、教师边指图谱边范唱一遍,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歌词,熟记歌词。

5、学唱歌曲。

(1)教师以分句教唱法并结合歌词图谱带幼儿唱歌1—2遍。

(2)教师以整体教唱法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

(3)教师弹歌曲旋律,幼儿根据图谱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有感情的

唱歌曲。

(4)分小组接唱。女孩唱a段,男孩唱b段。

(5)放歌曲录音,教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6、音乐游戏:《去郊游》

教师与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听歌曲音乐进行开火车状等不同动作进行游戏,还引导幼儿去邀请其他老师一起游戏。

三、结束部分:

1、小结。

2、出室律动,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郊游》这首歌曲的前两句与最后两句要求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唱,而中间则适合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处理。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辨别区分不同的声音。

在活动中我一开始对于两种不同的歌唱方式进行讲解,但很快我发现孩子们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接受,于是我立刻想到了一种方法:为了让幼儿理解并准确地把握,我设计这样一幅图:用一组小兔子的耳朵形状表示“轻快、跳跃”,用一组柔和的波浪线表示“优美、抒情”,按节奏的形式出现。根据这幅画,幼儿可以很快地分清出哪几句需要唱得活泼欢快,哪几句需要唱得优美抒情。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教师单调的讲解记忆要有趣得多,并且印象更深刻。

活动中我借助了比较形象的图,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让幼儿看着图片演唱,根据图孩子们正确的对两种歌唱的方式进行演唱,从而突破了活动的难点。教师的范唱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最后让幼儿分组接唱,在每一次唱完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评价,让他们明白如何接唱才算唱得好,从而突破活动重点。

在这个音乐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我没有在活动前考虑到活动方式的改变,而是在活动中及时调整,对教材的分析应更加透彻;还有就是在活动中的教师的语言应该更加精炼。我还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在活动中我为了让他们更熟练的唱歌,就请他们再唱一遍,而我的语言组织也不够精练,所以孩子们就感觉不是很有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想办法,让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进行得更自然更有趣,让孩子不知不觉轻松的游戏中完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幼儿园大班去郊游教案篇5

活动目标:

共性目标:通过大带小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激发幼儿积极的参与活动的兴趣。

分层目标:

大班目标:激发幼儿的创意想象拼摆出不同的山洞造型,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发展幼儿相互合作、相互谦让以及大班幼儿的示范带动作用。

小班目标:通过大带小的活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对大班幼儿的模仿力以及幼儿的钻爬能力。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见面打招呼

介绍每组的爸爸、妈妈与宝宝。

一起去郊游:提醒爸爸妈妈照顾好宝宝。

1.怎样走过有荆棘的小路。

2.怎样躲过大风?怎么保护宝宝避雨?

3.郊游的路上有水坑,宝宝与爸爸妈妈应该怎样过去?

4.全家用力爬大山。

二、终于爬过大山我们坐下休息一下吧,玩个什么游戏?

引出钻山洞的游戏。

1.单组“家庭”宝宝搭山洞,宝宝钻山洞。

2.为每组家庭的山洞拍照,教师并用图谱小人记录下来。

小结:幼儿用身体搭出不同造型的山洞。

3.请一位宝宝选择一种山洞其他的“爸爸妈妈”集体为宝宝搭好山洞让宝宝集体钻山洞。

小结:在钻山洞时存在哪些山洞是不安全的,提醒宝宝要注意安全。

4.请宝宝们选择一种最安全的山洞供所有的宝宝钻。

三、放松整理

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了这么多游戏都累了,请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放松一下吧,爸爸妈妈也要轻轻为自己的宝宝放松一下吧。

四、结束

育英旅游的团员们,瞧!前面有好多漂亮的鲜花,我们一起去采花吧。

幼儿园大班去郊游教案篇6

【教材分析】

春天来了,我们周围的一草一木都在发生着变化。本次远足活动带领幼儿走进自然、亲近自然,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发现春天花草树木、小动物、天气的变化。通过“和春天合个影”、“快乐露营”等活动,让幼儿在大自然的课堂中学习,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小伙伴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春天天气及花草树木的变化,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和人们在春季里的活动。

2、能用语言描述春天花草树木的明显变化。

3、感受春天的美好,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有过远足的经验

2、帐篷、水壶、照相机等;请个别家长担任志愿者配合活动组织。

【活动建议】

一、师幼谈话,帮助幼儿了解出行安全知识,激发幼儿远足兴趣

1、教师讲故事《春天来了》引发幼儿探索春天变化的兴趣,讨论找春天的办法。

2、观看视频,了解远足的要求及注意的安全问题。

小结:小朋友,去春游,排好队,手拉手。你在前,我在后,跟紧了,不回头。不怕累,大步走,美丽风景在前头。

二、开展“找春天”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春天

1、用眼睛找一找: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花、草、树、木、昆虫的变化。

提问:用眼睛看一看,春天有什么变化?什么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引导幼儿说出小树发芽了,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花儿开了,小

蜜蜂飞来飞去采花蜜等。可随机丰富词汇:飞来飞去

2、沐浴阳光下:引导幼儿通过闻、听、身体感受等感知春天。

提问:用鼻子闻一闻,春天有什么气味?用耳朵听一听,春天有什么声音?用身体感受一下,春天给我们带来什么感觉?

引导幼儿说出花儿香香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身体感觉暖洋洋的等。

3、人们的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人的活动。如放风筝、春耕等。

三、开展“我和春天合个影”活动,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发现的春天

1、引导幼儿和迎春花、柳树、小草等合影。

2、请幼儿结合照片交流自己发现的春天。

提问:你找到的春天在哪里?它有什么变化?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对春天的发现,说出:我找到的春天是柳树,柳树发出了嫩芽等。

小结:春天来了,天气暖喝了,树枝发芽了,花儿开放了,地上长出了嫩嫩的小草、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四、开展“我和春风做游戏”活动。请幼儿选择风筝、风车、彩条、泡泡枪等玩一玩

鼓励幼儿想办法让风筝飞起来,让风车转起来,引导幼儿观察彩条和泡泡网什么方向飘。

小结:风能让风筝飞起来,让风车转起来,小朋友跑动也能让风筝飞起来、让风车转起来,风向什么方向吹,泡泡和彩条就往什么方向飘。

五、家长志愿者与教师共同搭建小帐篷,请幼儿在帐篷中休息、喝水吃食物,感受在春天远足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去郊游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的基础上,能感知ab两段音乐的不同,并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2、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

3、产生热爱音乐、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录音机、磁带等。

2、 经验准备:谈话活动:了解什么是郊游,初步对郊游的活动产生向往。 活动过程:

一、 激发

兴趣,游戏导入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

二、学唱歌曲,体会情绪

1、教师范唱或放歌曲录音

2、歌唱:《郊游》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引导幼儿说唱歌词。

(2)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3)学唱歌曲,教师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

(4)教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大家唱得真棒,我们想想春天的天空是怎样的?春风吹拂在身上是怎样的感觉?在这样美好的季节我们去郊游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歌唱? 重点提示幼儿注意:白云飘飘,春风柔柔…….的唱法,要求声音轻柔、甜美。

4、教师用琴反复教唱,指导幼儿找出歌曲相同部分。

5、随音乐伴奏带演唱歌曲

三、创编表演,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1、 刚才我们高兴的唱着歌,来到了这么美丽的地方,此时此刻你们想干什么?(游戏)

2、听音乐即兴表演:划船、钻山洞、拍手、过小桥……等等,教师适时指导

3、分组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在旋律相同部分做相同动作。

四/结束部分。

大家玩的很开心,可是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乘火车回家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师大班教案6篇

幼儿教案大班安全教案优质5篇

大班幼儿园教案优质6篇

大班幼儿园教案模板5篇

幼儿园大班小乌龟教案6篇

幼儿教案大班安全教案最新8篇

幼儿教案大班安全教案推荐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空气教案最新8篇

大班幼儿园教案通用8篇

大班幼儿园教案推荐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055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