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汇报网 >工作汇报

小学数学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教案5篇

教案的精心准备能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教案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不同水平的学生,58汇报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数学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教案5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初步学会用乘法 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尝试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探索中提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乘法口诀,你还记得吗?我们试一试背出乘法口诀表。(学生背出乘法口诀。)

(1)用口诀算出得数。

6×3=2×4=4×5=2×3=

(2)填空。

3×( )=63×( )=9

4×( )=12( )×3=12

( )×4=205×( )=15

说一说( )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

2、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呈现教材第18页例1情境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提出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学生交流自的分法及写出的除法算式。

教师板书:12÷3

2、探讨计算方法。

(1)引导:我们可以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

汇报交流,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

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可能方法有:

①把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第一只分3个,剩9个,再分给第二只,剩6个,再分给第三只,剩3个,第四只分3个,正好分完。

②1只猴子分3个,2只猴子分6个,3只猴子分9个,4只猴子分12个,正好分完,那么,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4只小猴。

③摆一摆。

每只猴对应摆3个,4只猴正好分完12个,12被分成4个3,根据3乘4等于12,三(四)十二,,那么12除以3的商是4.

这样的方法是直接用乘法口诀计算,我们在计算12÷3时,想3×( )=12,三四十二,就可以直接得出12÷3=4

……

(2)教师引导:刚才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第三种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比较简便,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进行计算。

算一算:12÷4=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出示教材第18页“做一做”的习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是几?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如:求12÷6的商,想6和几相乘得12,因为“二六十二”,所以商是2。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1题。

让学生根据画面信息,说说6÷3表示什么?(把6个气球每3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或把6个气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6÷3等于几,让学生自己计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2题。

(1)让学生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有12盆黄瓜苗,4个花盆,平均每盆种几棵?)

(2)组织学生交流。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哪句口诀求商。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老师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小学数学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用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用乘法宽口径求商。

2、经历探索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尝试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法:

实践探索法和演绎概括法。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重从具体到抽象的提升,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说出口诀。

4×2=6×5=2×9=6×3=

5×5=3×4=2×4=5×4=

20÷4=35÷5=12÷3=10÷2=

学生口算,说出得数,并说说计算时用的是哪句口诀。

2、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中的新知识。

二、互动新授

1、谈话:同学们,王师傅包子铺今天开张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例2图)

(1)谈谈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观察并收集信息。)

师:每屉蒸笼装4个包子,有6屉,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吗?(学生回答。)

教师追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怎样列式?(求一共有多少个包子,表示6个4相加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4×6=24)

师:我们在计算这道算式时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

(2)教师提问: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把这个算式转变成除法算式?

学生看图,改变题目,教师出示:一共有24个包子,每4个一屉,可以装多少屉?

怎样列式?(24÷4=6)

你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

(3)师:还可以怎样问?(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出示题目: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每屉装多少个?

怎样列式?(24÷6=4)

你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

2、探究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师:观察黑板上的3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乘、除法间的联系,要从算式的变化和算理上理解。)

教师小结:通过观察,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发现了一些规律,都有4、6、24这三个数,这三个数表示的意思一样。虽然4、6、24在三道算式中的意思完全一样,但条件和问题不一样,算式也就不同,请大家想一想,4、6、24在乘法算式中分别叫什么?在除法算式中又分别叫什么?很多同学也都发现了刚才我们计算的这三道算式其中有一道乘法,两道除法,都用了哪个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一道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三道算式,如“四六二十四”:4×6=24 24÷4=6 24÷6=4

3、出示一道口诀,让学生写出三道算式。

三六十八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转换成两个除法算式,相应的问题可以变成求其中的一个乘数。这三个数,其中两个数相乘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除又等于另一个数。

三、巩固拓展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计算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想出商。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观察每组中的3道题,想一想:怎样很快求出各题的商,每到题的口诀各是什么。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5题。

让学生根据小朋友参加“二人三足”游戏的情境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注意让学生口述图意,提出问题,再写出算式。

交流方法。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根据乘法口诀想商,加深对乘、除法关系的了解。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同时,还发现了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每一组算式里的三个数,其中两个数相乘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除又等于另一个数,这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算式里和除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找到这样的关系,我们在计算除法时就可以想乘法算除法了。

小学数学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熟练掌握所学表内乘、除法的知识。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

教学难点:

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法:

练习法。注重多样练习的设计。在练习中巩固新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旧知巩固,引入新知

1、谈话:我们学过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6题。

谈话:同学们都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了吗?出示情境图,试一试,算一算,你能得几个玩具?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4题。

(1)谈话:6÷6等于几?5÷5等于几?

学生计算,交流结果。

提问:观察第1列,并想一想,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发现?

促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你能写出几道像这样的算式吗?

(2)观察第2列。

2÷1 3÷1 6÷1

让学生体会一个数除以1,结果还是这个数。

你能写出几道像这样的算式吗?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7题。

提问:计算时你用的是哪句口诀?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8题。

(1)出示题卡,请学生列乘、除法算式,并说明计算方法。

(2)谈话:刚才我们在计算时用乘法口诀求商,一个乘法口诀可以求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但也有特别的,有的只能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这是什么原因呢?

明确:两个乘数一样的时候。

你还能找出哪些只能算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的口诀吗?

学生汇报:二二得四、三三得九等。

三、巩固迁移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9题。

出示第9题的表格,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看清表格,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10题。

出示3个蘑菇房子的贴图。帮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教师谈话激趣。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11题。

请学生把用同一句口诀计算估算式做上相同的记号,再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4、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12题。

(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2)怎样列式呢?同桌交流想法。

(3)汇报,教师板书列式。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3页例1、第24页例2做一做,练习五第3题、第7题。(也可以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把例1、例2安排在两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求商方法的过程,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了解乘法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用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求商的方法,正确求商。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课件、奖励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齐背1-6的乘法口??

2、乘法口算并说出所用的口诀:6×32×54×63×45×6

3、填空并说出所用的口诀:()×4=28()×6=30

5×()=25等

二、探索求商的方法

1.看图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算的这么好,猴妈妈要请大家帮助他解决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课件出示例1插图,猴妈妈在干什么?从图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一共有12个桃,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3个)

师:根据你们发现的这3个数学信息,谁能编一道除法解决的问题?(12个桃,每只猴子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或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学生在编题时要重点强调“平均分”

2、教学多种求商方法

教师:可以分给几只猴子,怎样列除法算式?

(12÷3=)

教师:12除以3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小组商讨,求出商。

学生1:我是想,1只猴分3个,2只猴分6个,3只猴分9个,4只猴分12个,正好分完。所以12÷3=4。

师小结:(课件展示这种算法)他是用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推算出来的。

学生2:我想3和几相乘得12呢,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

教师板书:12÷3=4(只)想:三(四)十二

师小结:这种方法是直接利用一句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求出商是4的。

当学生采取用乘法口诀直接求商的方法时,可以用教师语言夸夸学生“他多聪明,直接用口诀这么快就算出来了。”

师提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你们想知道小猴是怎么算的吗?

课件展示:第一只分3个,12—3=9;第二只分3个,9—3=6;第三只分3个,6—3=3;第四只正好分完。

师小结:这种方法是从总数里3个3个往下减的,直到把桃分完。

师提问: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这么短的时间就想了这么多好方法来帮助猴妈妈。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选择哪个方法呢?为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师总结:直接用一句乘法口诀就能又快又准确地求出商来。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比较三种求商方法时,可以问问学生“你们喜欢哪种算法,谁和他的算法一样?”这样征求一下其他同学的意见产生大家一同交流的氛围。

3、解决另一道题,再次巩固求商方法。

教师:我们再一起看看这道题“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你能列出算式吗?

教师板书:12÷4=

教师:商是几?你是用那句口诀算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黑板算式补充完整。

教师板书:12÷4=3(个)想:(三)四十二

三、闯关游戏,巩固求商方法,教学例二

师:猴妈妈还给大家带来例一套闯关游戏,叫新发现,要求同学们不仅要算对上面的题还有在题中有所发现才能闯过去,你们愿意试试吗?

第一关:求商并说出所用口??

10÷2=12÷2=8÷2=

10÷5=12÷6=8÷4=

观察每一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第二关:送信

观察送进1号房子的信封,4÷4=2÷2=你有什么发现?

第三关:乒乓球比赛(练习五第四题)

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利用这些信息,你能先编一道乘法解决的问题吗?怎样列式?

板书:3×5=15(人)用哪句口诀算出来的?三五十五

谁能编一道除法解决的问题?怎样列式?

板书:15÷3=5(人)用哪句口诀算出来的?三(五)十五

谁还能编一道不同的除法问题?怎样列式?

板书:15÷5=3(组)用哪句口诀算出来的?(三)五十五

观察这三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能说出几组像这样的乘法算式吗?

例2三道算式的想法可以不必板书了,说出答就可以了,因为例1已经板书很清楚了。

第四关:根据口诀说算式

根据二六十二,你能说出几道算式?四五二十,谁再来试试?

想一想:哪几句口诀只能说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四、全课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例1和例2,聪明的小朋友们还帮助猴妈妈解决了这么的难题,你们真了不起,我们下次数学课堂再见吧。

小学数学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掌握5的乘法口诀,提高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并应用5的乘法口诀。

突破方法:通过自主观察,列举生活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难点:探究并掌握5的乘法口诀。

突破方法: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自己感知形成过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孩子们,每天上课之前我们都进行口算练习,看到你们表现得那么出色,老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谁敢和老师进行一下pk。

2、师生比赛

口算:

3+3+3+3+3= 9+9+9+9= 7+7+7+7+7= 8+8+8=

6+6+6+6+6= 6+7+8= 7+8+9= 5+5+5+5=

3、趋势引出课题: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学生们满脸困惑)那是因为我有一个法宝——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我国的一大发明,中国小朋友比外国小朋友乘法算得快得多,就是因为中国小朋友会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今天我们就学习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问:看,这是我们20xx年在北京召开运动会时的吉祥物,福娃,可爱吧?现在咱们就和福娃一起来学习新知识。

(一)初步感知:

1.教师:一套福娃是几个?就是几个5?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教师板书)

教师:两套福娃有多少个?用算式怎么表示?(教师板书)

2×5=10 5×2=10 (教师板书)

教师:三套有多少个福娃呢?四套呢?五套呢?你能自己算一算吗?(出示福娃图片及算式,生试算)

2.汇报交流

教师:谁来读一读你的答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二)深入理解

1.观察,这两个算式都表示有2个5,而他们的结果都是10,可以用一句口诀来表示。二五一十 (板书:二五一十)

2.那么1×5=5 5×1=5 口诀怎样编?(板书:一五得五)

3. 教师:那3×5=15 5×3=15的口诀你会编了吗?(板书:三五十五)

教师:利用这句口诀可以算出哪些乘法算式?

看看我们刚才编写的口??

4.教师: 请你打开数学书52页,快看看福娃下面的`每一行点子图,都有多少个?你是怎么数的?再看看右边让我们填什么?

我们刚刚总结了一部分5的乘法口诀,请你把点子图右边的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

5.汇报交流:

教师:咱们一起来把五的乘法口诀补充完整。(教师板书: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四五二十这句乘法口诀可以帮我们算出哪些乘法算式?

你怎么算出五五二十五呢?(“五五二十五”这句口诀的推导过程)

6.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5的乘法口诀,你们看5的口诀共有几句?( 5的乘法口诀有5句)。上面的乘法算式,可以用这些口诀来计算。

(三)识记口诀。

提出问题,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五句口诀,一边读一边想,这里面藏了什么小秘密,怎样才能很快地把它们记在心里呢?

小组内讨论(指名回答)

生1:口诀的第一个字是一二三四五,从小到大,第二个字都是五。

小结:这样很有顺序性,我们记口诀就容易多了。

生2:口诀的第二个字都是五。

师:所以这些都是5的乘法口诀(补充课题)

生3:每一句口诀的得数都增加5。

仔细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小结:

口诀中“小数在前,大数在后”。

一句口诀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只有五五二十五就可以写出一个算式。

5的乘法口诀一句比一句多5。

乘法算式中都有一个乘数是5,另一个乘数不同,积就不同;一个乘数是5,另一个乘数增加1,积就增加5。

(四)熟记口诀。

师:同学们真能干,发现了那么多的秘密。下面老师给你一分钟的时间,把这五句口诀记住,行吗?(行)

(学生自由背,同桌互背)

4、教师:你们用了什么好办法很快就记住了这些口诀?

利用规律记:5、10、15、20、25;

如果忘记了四五( ),怎么办?

可以用三五十五加上一个五,15+5就是20;或者用五五二十五减去一个五25-5=20。

三、深化记忆,强化5的乘法口??

(一)把口诀补充完整

一五( ) 三五( )

五五( ) 四五( )

二五( )

(二)计算并说出口??

5×3= 5×5=

2×5= 4×5=

(三)看口诀写算式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二五一十 五五二十五

(四)小游戏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记住5的乘法口诀了吗?

课堂作业

第53页练习十第1题、第5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二年级周工作总结5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个人总结模板5篇

小学二年级周工作总结参考5篇

小学二年级周工作总结优质5篇

二年级小学生发言稿范文5篇

分数乘法一教案5篇

分数乘法教案推荐5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教案模板5篇

二年级数学老师教学总结7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工作计划优质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192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