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汇报网 >工作汇报

关于蚕的教案优质7篇

教案中要设置合理的课堂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教案的编写过程促进了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从而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下面是58汇报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蚕的教案优质7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蚕的教案优质7篇

关于蚕的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四季的划分,以及生日在什么季节。

2、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的意义。

3、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体验调查方法的多样性。

4、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并能进行合理的推测。

5、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体验调查方法的多样性。

2、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体验调查方法的多样性。

3、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并能进行合理的推测。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统计的必要性。(播放音乐)

1、以国庆节为契机,引出生日月份

2、学习季节及季节的.划分。

为了方便,我们约定,三、四、五月是春季,六、七、八月是夏季,九、十、十一月是秋季,十二、一、二月是冬季。

3、小结导入新课,生日——统计

(二)亲历统计,收集整理

1、回忆调查方法。

(板书:排一排、举手、递纸条、起立)

2、明确小组合作内容及要求

3、小组合作调查,完成统计图或者统计表

巡视并提供帮助,适当评价激励。

4、汇报交流

注意检验统计结果是否正确

5、全班生日情况统计

(三)分析统计结果,提出并解决问题

1、请根据统计图提供的数学信息提数学问题

(补充)

2、如果你们班某个同学的生日你不知道,猜猜他最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拓展延伸(机动)

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能把统计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

3、反馈本课学习效果

四、板书设计:

生日——统计

调查方法:举手、起立......

关于蚕的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

3、使学生懂得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教学重点:

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

教学难点:

有关的交通法规。

教法:

讲解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步行或乘车,最主要应该注意什么?

生:交通安全

师:怎样注意交通安全呢?

二、教学内容

师:怎么样做才是注意交通安全呢?

生:听从交通警察的指挥

师:为什么要听从他的指挥?

生:因为他交通安全的维护者

师:每天上学、放学都能看到交通警察叔叔在交通岗上指挥来往的车辆,请你上来表演一下并说出手势的作用。

生:上台表演

师:除了听从交通警察的指挥,还要怎样做才是注意交通安全?

生:看信号、标志、标线

师:(板书:信号、标志、标线)

师:(出示图片)请你来指出哪些是信号、标志、标线,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生:信号-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缓行)

标志-禁止鸣笛和道路转弯

标线-黄色的纵线和白色的斑马线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交通标志图,你能指出在哪里见过,并说出其作用?

生: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

师:今后同学们走在街上多多注意道路两边就会看到这些交通标志。

师:(看黑板)以上老师讲了两种交通警察,一是人、二是物,也就是永不下岗的交通警察。

师:我们走在路上时常会看到交通警察叔叔在扣压一些违章的车辆,他们为什么被扣压?交通警察依据的是什么?

生:违反了交通法规,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师:(板书:交通法规)

师:读第六十三条

师:读完后你最熟悉的是以下哪一款?

生: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要靠路边行走。

师:(出示投影片图1、图2)这两幅图符合以上哪个条款,他们做的对不对?

生:过马路走人行横道,图1做的对。

不要在火车通过时,横穿铁路,小哥哥做的很对。

师:读六十五条

师:(出示投影片图3、图4)这两幅图符合以上哪个条款,他们做的对不对?

生:做公共汽车时,要先下后上,他们做的对。

做货运机车时,要坐在车的后面,不要站起来,会有危险,他们做的对。

师:通过这两条的学习,请你说说你都知道哪些违反交通规则的事例?

师:违反交通规则会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你能说说发生在你的身边,听到或看到的这方面的事例?

生:畅所欲言,自由回答

师:(出示照片传阅)这些都是违反交通规则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照片。

三、教师总结

可见交通安全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要向你的亲人或身边的人宣传交通法规,共同维护好我们良好的交通秩序!

关于蚕的教案篇3

一、教育目标:

1、阅读经典,体验感恩,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学生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

3、通过活动增强同学的合作意识,为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二、制定依据

现在的学生,就其心灵的一翼——“情”来看,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对父母之恩,熟视无睹者有之,麻木不仁者有之,贪得无厌者有之,以怨报德者亦有之,唯独知恩图报者鲜有之。那么对父母无情无义之人,对师长、集体就更不会有情有义了。因此.通过本次班会,努力唤回学生回报爱心的良知,并引导学生通过抒发真情实感的习作来重新构筑健全的人格,懂得爱的无私、伟大、纯洁,激发学生爱的情感。本节班会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畅谈并体会父母的爱。

二、准备过程:

1.通过班干部会议进行拟订活动的计划,明确分工。

2.拟订主持人的发言稿,准备歌曲,诗朗诵等节目。

3.先让学生进行感恩问题调查卷的工作。

4.进行问卷的统计工作。

5.同学们编排小品。

6.全班观看视频材料。

三、活动过程及内容

(一)在配乐中主持人上场,宣布班会开始

(二)出旗

(三)配乐诗朗诵《感恩父母的爱》

(四)班长总结调查问卷结果

(五)感恩的故事

(六)学生畅谈自己的感想与体会

(七)小品《怎么办》

(八)学生发言《我与父母的故事》

(九)今后怎么做

(十)配乐诗朗诵《妈妈您是我的最爱》

(十一)写出你想对父母说的话

(十二)歌曲《感恩的心》

(十三)班主任发??

(十四)退旗

(十五)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关于蚕的教案篇4

教学要求:

教育学生外出郊游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单独行动,也不能喜欢干舍就干舍,做一个守纪律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

教给学生郊游要注意的事项,有紧急情况要尽快告知父母或老师。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旅游到疲劳时应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为了减轻疲劳,可以适当喝点醋,也可以吃些水果。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学生看课文。

二、让学生把下面有关的说法涂上红色。

(1)出外郊游千万不要单人行动,这样会十分危险。

(2)外出郊游就要潇洒自由,喜欢干舍就干舍,最开心不过了。

(3)难得野外一游,我一定得找棵树刻上自己的名字,证明"到此一游",作个纪念。

(4)外出活动是认识新朋友的好机会,新旧朋友多接触,就能锻煅自己的.交际能力。

三、指导学生填空。

有关郊游要注意的事项。内容看教科书。

四、让学生懂得旅游到疲劳时应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为了减轻疲劳,可以适当喝点醋,也可以吃些水果。

五、给学生一些有紧急情况要尽快告知父母或老师以及小常识。内容看书本。(用投影片出示)

(1)擦伤或剌伤时,用碘酒或者红药水消毒,贴上止血贴。

(2)蚊虫叮咬时,涂清凉油或驱风油。

(3)被蛇咬伤时,挤出毒血,扎紧伤口以上部,防止血液上行,用时送医

(4)有紧急情况要尽快告知父母或老师,或打120电话及时送医院。

六、小结:同学们,春游活动既能使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还能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但千万要注意安全。

关于蚕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并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2、知道防火的重要性,要爱护生命爱护森林树木。

3、尝试了解森林防火一系列措施。

活动准备:

初步认识各类标记图案(关于火的有关标记)、有关消防灭火短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

1、出示各类标志图案。提问:宝宝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2、教师小结:消防标志是一种指示性标志。它是由带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活文字并配以一定的颜色所组成的。

二、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

1、出示图片:标志分类

(1)火灾报警和手动控制装置标志:消防手动启动器、火警电话等。

(2)紧急疏散途径的标志:紧急出口、疏散通道方向等。

(3)灭火设备的标志:灭火器、消防栓等。

(4)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地方或物资的标志:禁止火灾、禁止用火灭火等。

(5)其他类型:禁止带火种、当心触电等。

2、投影标志

说说你认识什么标志?这个标志的`图形怎样,有什么含义?(消防手动启动器;发声警报器;火警电话;紧急出口;地上消火栓;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安全通道;禁止吸烟、烟火、燃放鞭炮、放易燃物)

3、讲解幼儿园的消防栓。

三、关看灭火短片

大家认真观看后讨论:

1、宝宝刚才影片里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发生火情应该怎样与消防队取得联系?

打火警119、讲清出事地点详细地址、火势情况

2、总结:影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知识。还有什么情况可能发生火灾?

发生火灾怎么办?怎样防火?打什么电话求救?

四、小组讨论森林里如何防火

1、分组讨论:森林里能否点火?为什么不能?。

2、小结归纳森林着火的危害性

五、巩固总结

1、匪警、火警、急救中心电话各是什么?

遇坏人打110,着火打119,急救中心120。

2、遇到火情,危险情况时,要保持镇静,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关于蚕的教案篇6

第一课时

同学们,下面我们上《劝学》。

?劝学》是我们这个学期要上的最后一课文言文,这一课是我们特意留下来的,对于我,是早有预谋的,对于大家,不知是否是有备而来?-----(回答可能是:是或不是)

(回答是):既然大家是有备而来,那么我们就给众多的领导教师检阅我们的成果!

(回答不是):既然大家没有准备,或者准备不好,那就让我们使出浑身数解,希望我们能不让各位领导老师失望!

1、 诵读课文

下面我们先大家先将课文下面的注音及通假字移到正文上,然后读一下课文,注意停顿: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3分钟)

2、解题:

①下面我们看题目《劝学》是什么意思?

勉励学习,劝是勉励、鼓励的意思。

我们以前学过这个意思吗?--学过,“果行,国人皆劝。(《勾践灭吴》,课本p90,注解第22)

为什么要勉励学习呢?

--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时尚口号:知识改变命运)

--学习可以弥补先天不足;

--学不可以已

②作品作者简介

本文节选自《荀子劝学》

?荀子》是部什么样的著作?(--见《创新设计》文学常识及学法指导之课文导读)

--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约bc.313-bc.238)所著,一小部分出自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劝学是《荀子》开篇之作,本文节选部分出自文章开始几个段落。

荀况是诸子百家的哪个流派?其思想如何?

儒家,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另两位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西汉董仲舒,南宋朱圣人朱熹)

他是战国末期赵国人,当时人称之为荀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洵之讳,写作孙卿。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有人曾评价,庄子、荀子瓜分了中国文化:

荀子在其两大弟子手上赢得了庙堂中国--韩非成了帝国的教父,李斯成了秦帝国的宰相;

庄子赢得了江湖中国,成为中华文化尤其是中华艺术的宗师。

荀子的思想主要有哪些呢?(--见《创新设计》文学常识)

1)认为人定胜天。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认识掌握它,利用它。

?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

2)他主张与时俱进。“与时迁徙,与世偃仰”,万物得宜,事变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

"法后王"、"王道""霸道"并用,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

3)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此与孟子的“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相对。

强调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主张“明礼义而化之”。“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3、课文讲析

正因为后天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所以要“劝学”。

下面我们来看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请同学们再齐读一下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

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下面请一个代表上来板书一下练习一,把提示的比喻句也一并写上,并标上序号,中间的字可用省略号表示。

再请一个同学上来给二、三、四段的比喻按练习一提示的分论点进行分类。

组内就练习一及两位同学的板书进行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师:请同学们根据填写好的练习一背诵本文

(生集体背诵)

师:自读全文,然后合上书背诵全文

师:下面分析第二段,本段一共用了5个比喻,论述了什么内容?

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两个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

①作者以青胜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板书:青青于蓝,冰寒于水)

生: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

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

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句式特点:a.+于=比较,可译为:比……a.

成语溯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师:对。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

(板书:直木为轮)

通假字: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头之间的“有”,常通“又”。

如碑文上常有的“享阳某十有几”《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生:说明事物可以后天改造。

师:对。谁能说得更全面、更具体些?

生: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一个人如果不断地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

师:很好。“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

(板书:金就砺、木受绳)

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板书:知明而行无过)

推理方法:类比推理, 以类比排列的方式,引物连类,取譬设喻,从而非常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知识能力

类比例证:蝴蝶花开蝴蝶飞,鹧鸪草长鹧鸪啼。门前种得相思树,落尽想思人未归。

师: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

生:“学不可以已。”

师:对。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第一课时结束前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练习二三,下节课抽查

第二课时

1、 抽查两人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2、 请不点名由五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上黑板完成练习二五组加点词的辨析

3、 请7位同学自觉得上黑板完成练习三的通假字

4、 分析课文三至四段

1)、分析第三自然段

先请一名学生背诵第三自然段。思考一下本段写了几层内容?

生:分三层。第1句为第一层,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第2、3句为第二层,具体阐述“假于物”的重要

第4句为第三层。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

师: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 分总关系。

师:思考“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 外物,各种客观条件,这里指学习,学到的知识。

师: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类比: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

(板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善假于物,可以成就自己

善假于学,可以弥补己之不足)

师: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类比,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

词语分析:而:①表修饰:终日而思, 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

②表并列: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表转折:而青于蓝,而见者远,而闻者彰,而至千里,而绝江河。

④表假设: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恂恂而起,而吾蛇尚在。

2)分析第四段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四段。

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

生:这段主要论述学习态度。

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到“无以成江海”,阐述学习要善于积累;

第二层,从“骐骥一跃”到“金石可镂”,阐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

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习要专心。

(板书:学习态度-积累、恒心、专心)

师: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

生:比喻。

师:第一层的前面两个比喻句与“积善成德”一句是什么关系? 类比关系。

第二、三层主要用什么论证方法进行论证?对比论证。

师:为什么要专心?一心不能两用,专心致志,才能把事情办好。

作者在课文节选之后作了明确回答: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特殊句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特点:n.+ 之 + a.(句末)=a.+ n.,又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词类活用: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活用为状语)

3)小结:

师: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故曰:学不可以已。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人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我们需要学习。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一口不能吃成胖子,一眼不能看遍九州。一心不能两用。

所以,学习需要积累,需要坚持,需要专心。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希望我们的同学好好珍惜现在,以学广才,立志成学,争取做一个于国于家于己都有用之人。

4)作业布置

①课外收集一些古代有关劝学的名言名句;

②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劝学文字

③有条件去阅读荀子的《劝学》全文。

关于蚕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110、119、120、122,初步了解它们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解决一些特殊问题。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激发幼儿对消防队员、警察、医生等辛勤工作的人们的敬佩之情。

活动准备:

1、写有110、119、120、122号码的'卡片,一套4张,每个幼儿一套。

2、电视录像片,有关灭火、急救病人和抓小偷等内容。

3、操作卡片每人一套,模型电话机若干台。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请幼儿观看电视录像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1)录像中有哪些危险的场面,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

(2)“有什么样的办法能最快地找到帮助的人?”(打电话)

2、请幼儿讨论有哪些电话号码是在紧急的时候拨打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的用途。(不同的紧急情况可拨打不同的号码,紧急电话的共同特点是特殊、易记、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

3、请幼儿边操作卡片边说出应拨打的电话号码。(如:看到火灾的图片,说出119的号码)

4、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正确拨打紧急电话的方法。

(1)游戏:报警(提醒幼儿应在报警时说出自己的姓名,所在的位置,发生了什么事?)

(2)分组在模型电话机上练习拨打紧急电话。

5、教师小结:这些报警、急救的电话一定要记住,是我们国家规定的,没有紧急的事情决不能随便拨打。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小班关于健康的教案7篇

关于蛇的美术教案7篇

关于蛇的美术教案通用7篇

有关于手的教案通用7篇

幼儿关于球的游戏教案优秀7篇

幼儿园小班关于光的教案通用7篇

关于足球的作文优质7篇

关于友谊的作文500字优质7篇

关于想象的作文优质7篇

关于爱的人作文优质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740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