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迹材料中,我们应该真实地描述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的问题,我们所写的事迹材料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以下是58汇报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邓清明的事迹8篇,供大家参考。
邓清明的事迹篇1
在接受“飞天”任务之后,邓清明表示:“很多人问过我,当了20多年的陪练,为什么还要坚持呢?我想说,无论是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任务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这些年来,邓清明目送一个个队友脱离地心引力、遨游太空之间,他见证了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与此同时,邓清明始终勤勤恳恳坚守于一个航天员的本分,因为他的心里始终揣着一飞冲天的豪情与壮志,恰如他挂在书房里的那幅字——“清寒枯苦飞天路,明净坚贞报国心”。
20多年前,邓清明还是一个英姿勃发的年轻人,他用24年10个月的时间呵护梦想的种子不断向上生长。如今,邓清明即将以最璀璨的方式绽放出梦想之花。回首过往,每一份坚持都是值得的,每一种历练都是一种成长,邓清明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不必在意留下逆行的背影,因为我们始终在逐光而行;梦想一定要有的,只要我们坚信它一定会实现。
壮志满怀逐梦苍穹,归来仍是翩翩少年。“飞天”在即,让我们为邓清明和他的队友们送上最深沉的祝福,同时向那些“影子航天员”们致以最真切的敬意:祖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跃升,都凝聚着他们不可磨灭的贡献。无论他们的工作分属台前还是幕后,逐梦前行的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真心英雄。
邓清明的事迹篇2
从我记事起,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传来过许多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返航、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让我们仰望星空的时候又多了一分惦念。在闪烁的镁光灯下,举国上下记住了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王亚平这些造访太空的“回头客”,也认识了叶光富、汤洪波等初登征途的新面孔。只不过,群星璀璨的宇宙中总有一些星球的光芒鲜为人知。在英雄辈出的中国航天员中,也有这么一位看似默默无闻却是毫不逊色的传奇。
他叫邓清明,今年56岁。在这次神州十五号的3名航天员中,他格外令我感动。在我国首批的14名航天员中,邓清明是唯一一位没有执行“飞天”任务却仍在现役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备份英雄”。现如今,追梦者终圆梦!
“不管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
邓清明在媒体见面会上说:“25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为航天员,坚守飞天初心、永不停歇训练,是我的常态,更是我的姿态。很多人问过我,当了20多年的陪练,为什么还要坚持呢?我想说,无论是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任务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
自2009年起,邓清明连续当了3次“备份”航天员,多次备份、多次与梦想擦肩而过。幸运之神不会邓清明因为努力就降临到他身上。每一次他都以微小的分差与飞向太空失之交臂。当他失落时,他会想到他的战友翟志刚也不止一次的当过“备份”航天员,但最终还是迎来自己生命绽放的时刻。所以,他及时清空自己的思想,迎接下一次挑战。在离梦想最近的一次,他已作为备份梯队成员模拟训练一个月,但最终组织却未让邓清明执行此次任务。看到自己的战友飞天,邓清明会责问自己:“为什么别人能飞天,我作为一名航天员却没有执行过一次任务不是我的失职吗?”但每次他都来不及责问自己太多时间,他没有时间责问自己。每当这时,他赶忙放空自己,重新归零。因为他的脑海中总有自己的战友陈全在离开航天大队时紧握着他的手对他说的一句话:“老邓,不管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服从组织安排,以大局为重,这是一名立誓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的航天员应有的格局。
永远忘却不了的遗憾
199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邓清明和其他13名战友一起,经过全面考核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首批航天员。那一天,邓清明的母亲不远千里到北京探望他。母亲说,在有生之年,希望能亲眼看到儿子飞上太空。邓清明的女儿在小时候看到记者采访同在航天城居住的其他小朋友时(他们的爸爸现在正在太空执行任务),眼眶泛起了晶莹的泪珠。据邓清明女儿回忆:“您心疼地对我说:‘让我们一起努力奋斗。’”家人的期盼无不给邓清明增添了许多压力。但命运弄人,此后的20多年,邓清明最终都与飞天失之交臂。直至母亲去世,他都无缘太空。他在一次演讲中说,母亲的心愿,成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
“一飞冲天”的背后,是无数“邓清明”的坚守
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我们有杨利伟们的开疆拓土,也有邓清明们的默默耕耘。中国航天员,是精锐中的精锐。备份越强大,越说明主份的强大。而主份的梦想成真、为国出征,背后是一股强大的推力,这股力量也包括了备份们矢志不渝的航天理想。或许,我们已经听过太多这样的故事,乃至于总有人心生疑惑。他们不相信,真的有人一生只干一件事、圆一个梦,哪怕此生无缘也能此生无憾;他们不相信,真的有人视功名如尘土,心系天下、胸怀苍生;他们不相信,真的有人甘当阶梯,为这个国家和民族日拱一卒奉献所有。正如电视剧《功勋》中的于敏、张富清、黄旭华、袁隆平、孙家栋……这样的许许多多人,掌握着影响时代进程的知识、拥有着改变发展命运的能力。不是不懂得“出名要趁早”的道理,也不是没有更舒适、更优异的选择,但他们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毫无怨言、毫无保留、毫无例外,开创了无与伦比的事业,塑造着怀瑾握瑜的人格。正是这群“貌似傻傻的人”做着“看似天真的事”,像邓清明一样,默默坚守在一线,毫无怨言,成就了国家民族的“一飞冲天”,成为你我每个人的骄傲谈资。
邓清明在自己的追梦路上永不放弃,坚守自己的赤子之心。每次神舟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迎接航天员的是无数关注的目光,而属于邓清明的欢迎队伍只有特意穿上红色衣服的妻子和女儿。家人眼里的盖世英雄,何尝不是我们心里的无名英雄,您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您的奉献我们都记得。此刻,让我们一起向最美航天人邓清明致敬!向为了祖国和民族能“一飞冲天”坚守在一线岗位的“邓清明们”致敬!
邓清明的事迹篇3
11月29日上午11时,记者来到邓清明老家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东陂镇,天空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小镇却显得格外热闹。“邓清明,你是东陂人的骄傲。”红色横幅格外显眼,小镇上的人们都在为航天英雄邓清明而欢呼,“他为我们村争光啦!”“作为老乡,感到非常自豪!”“今晚一定守着电视机前看他圆梦太空!”……
?坚持】
24年追一个梦
航天梦一直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追逐。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8年,14名飞行员经过层层筛选,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而这14人当中,就有邓清明,他也是截至2021年,首批现役航天员中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
但他从未想过放弃,24年来,坚持做一件事,追一个梦。连续当了3次备份航天员,次次落空,有人为他感到遗憾,而他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心态转变,“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准备好”,“宁可有备无用,绝不用而无备”。
?家书】
解读成功的密码
邓清明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同时,也是这么勉励家人的。
在邓清明妹妹李赛英家中,记者见到了他的妹妹和弟弟等家人。提起哥哥,给弟弟李清华的第一印象便是“他很坚韧!”李清华说,哥哥一次又一次与梦想擦肩而过,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归零”的心态转变,这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但是他做到了,并且梦想成真了。
说着,李清华拿出哥哥邓清明写给他的家书,数百封泛黄的家书,依旧可见清晰的字迹。“天生我才必有用”“你之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那是因为你跪着。”“人生就是不断地等待和坚持”……再读时,李清华依旧深受触动。
李清华告诉记者,哥哥入伍后,便通过书信的形式表达对家人的惦记,几乎每周都会写一封。在这些家书里,仅写给自己的便有百余封。如今细读起来,能清晰看出,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一直都是哥哥的人生姿态,而这种精神,也是他如今能圆梦的关键。
?榜样】
弟弟妹妹的坚强后盾
实,在弟弟妹妹心中,邓清明始终让他们感觉非常贴心,很是依赖,像榜样一样。
邓清明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兄弟姐妹5人,他是老大,在弟弟妹妹眼中,打小就特别会照顾人,砍柴、打水等重活累活都是抢着干,这让弟弟妹妹们都特别依赖他。
“特别是哥哥读高中时,13公里的上学路,每次都要走两三个小时。但一到周末,他都会回家干农活,就是为了让我们轻松点。”李赛英回忆道,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机,为了看一场电影要到十多里路外的地方,有一次自己跟着哥哥一起,结果没走多久就累了,哥哥便背着自己去,看完后又背着自己回来,而那时候的邓清明只有12岁左右,对待弟弟妹妹就格外贴心。
在邓清明入伍后,时常寄钱回家给弟弟妹妹买文具。在弟弟妹妹心中,邓清明给自己一种长兄如父的感觉,虽然他从不曾责骂,但通过他的言行,能很快领悟到他是否真的生气或者失望。“记得那年我高考没考好出去打工,回家正好碰到哥哥回来探亲,他就与我深聊,叫我不要放弃,他说‘打工的机会随时有,高考的机会只有这几年。’”正是在邓清明如慈父般的谆谆教导下,李清华不负所托,考取了大学。
?成功】
不放弃是唯一秘??
与邓清明长久保持书信往来的,还有他的老师罗震,由于两人年龄相差不大,他们之间早已亦师亦友。对于邓清明,罗震的第一印象就是“不仅爱劳动,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罗震说,那时候学生们都要扛柴火供给食堂做饭,同龄人扛60斤柴火已是极限,而他每次都能扛回80斤柴火。这都为他过硬的身体素质打下了基础。
在学习上,邓清明也是非常聪明。罗震说,课本上的知识点只要讲一遍,他就能记住,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在招飞行员文化考试时,他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当邓清明被录取到空军航校后,就一直与罗震老师保持书信往来,在书信中,罗震对邓清明的经历也是十分清楚,得知他在训练期间抓住了几个关键的机遇,在理论考试、单飞等重要的考核中,他都是一次性通过,这为他成为航天员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每一项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夜以继日的奋斗与努力,即使他三次当备份,都未圆梦,但他从未放弃,也从未抱怨命运的不公,在他看来,只是自己还不够优秀。作为他的老师,我感到非常骄傲!”看着曾经邓清明和教练机合影照片,罗震激动地说,这次他终于可以踏入浩渺星河了!
“神州与苍穹同高 天宫会日月争辉”在邓清明妹妹家,记者看到了这幅邓清明曾亲手写下的书法,24年10个月的漫长积淀与等待,如今,终于托举着龙的轨迹直上浩瀚苍穹。
邓清明的事迹篇4
邓清明能够入选神舟十五飞行乘组,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位年满56岁的“航天老将”,能够初心不改,多次成为备份,不让飞一次,对不住他的这份坚持,否则于情于理说不过去。
一,神舟十五号是中国空间站建设阶段的收官之作,后面将进入正式运营阶段,所以神舟十五乘组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安排,一是通过有飞天经验的费俊龙当指令长,“老带新“”,”带着还没有飞天经验的邓清明、张陆执行任务,积累飞天经验。
二,后面多年我国空间站将每年安排至少2个乘组6人进入太空,这其中包括飞船驾驶员、载荷专家等。由于这两年空间站验证和建设,第一、二批航天员高频次参加飞天任务,回来还要长时间地适应、康复和恢复训练,所以已经选拔的航天员有机会就要抓紧飞天,这样才能满足后面的乘组需求。可以预见,第一、二批选拔的航天员还会陆续轮换担任指令长,同时带领已经选拔训练好的第三批航天员新兵执行任务。
三,大家不要觉得邓清明老了,快退役了。不是这样的,前不久中国首位飞天航天员杨利伟在接受采访时说到“我们还在坚持训练,仍然是合格的航天员,随时准备接受祖国的命令和安排”,这说明什么,和杨利伟同批入选的邓清明,也依然是航天尖兵。
四,给后来人做榜样,坚定信心,一位航天老兵能够坚持24年训练,还能够满足飞天任务要求,这必然会让第三批乃至第四批选定的航天员信心大增。
邓清明的事迹篇5
是对梦想的崇敬,让他如此坚持,在工作的过程中,从未想过放弃,始终在坚持着高强度的训练,只为实现自己的理想。
邓清明24载终圆梦。
在2024年11月28日神舟15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名单确定,费俊龙,郑清明,张陆三名航天航天员将执行神舟15号载人飞天任务。据悉,邓清明是我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的一个特别存在。我国首批航天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选拔20年已经过去,这批航天员中8人,已经成功飞天,5人光荣退役,邓清明是唯一没有执行过飞行任务的首批现任航天员。
机会从来都是留给始终准备着的人。
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邓清明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持续25年,无论训练有多苦有多累都坚持多练一会,正是这种高强度的训练,让他的身体素质易于常人。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他表示自己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绝对不会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之前,没有准备。对于邓清明来说,任务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邓清明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我国载人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背后,有鼠不尽的衬托一夜的存在,将是其多年不变的姿势,也是其不放弃的追求,星辰大海就在眼前,希望他能有更加亮眼的表现。
苦心人,天不负。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有记忆可循的,邓清平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不断的努力,从未放弃,这是他成功的秘诀,我们也应该从他的身上汲取经验,无论从事何种行业都应当学会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这是一个令人振奋引人欢呼的消息,同时也印证了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在不断的发展。
邓清明的事迹篇6
11月28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确定,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于29日出征。其中,航天员邓清明为圆航天梦坚守24年,如今终圆梦!
邓清明是我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的一个特别存在,其被称为“影子航天员”。我国首批航天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选拔,如今20多年过去,这批航天员中8人已飞天,5人光荣退役,邓清明是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首批现役航天员。20多年的时光中,邓清明4次入选备份乘组,却4次与飞天失之交臂。不管是备份还是主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邓清明始终将这句话记在心上,不管飞天梦想有多遥远,他从未想过放弃,始终在坚持着高强度的训练,为梦想而不懈奋斗。
邓清明的此次圆梦并非偶然,机会从来都是留给始终准备着的人。近25年来,无论训练有多累有多辛苦,邓清明都坚持多练一会,始终保持着高强度的训练。2024年神舟十一号任务,邓清明再次成为备份航天员,在最具挑战的33天模拟验证实验中,他与另一名航天员在不足10平米的密闭舱中生活了33天,完成了大量验证实验,取得了宝贵的数据。这是邓清明距其飞天梦最近的一次,然而其再次遗憾落选,但仍旧坚持高强度训练。他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
邓清明的事迹篇7
当天,他在航天员与媒体见面会上说,25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为航天员,坚守飞天初心、永不停歇训练,是我的常态,更是我的姿态。”
1998年1月,邓清明入选中国首批航天员。如今,当年并肩进入航天员大队的首批14名航天员中,8人已经“飞天”圆梦,5名没能执行任务的队友,也已在2014年正式停航停训,邓清明是其中唯一没有执行飞天任务又仍在现役的航天员。
从加入航天员大队那一刻起,邓清明就对神秘的太空充满向往。
2010年,邓清明成为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备份和主份航天员的训练科目、时间、内容、强度以及考核标准都是一样的。神舟九号任务中,邓清明最后落选,但他相信这种积累是为下一次任务打基础。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后,邓清明在地面按照手册,跟天上的航天员一起走程序,做到哪一步就打一个钩。他说:“不是从基地回来,任务就结束了,我的队友安全回来了,这才是做备份的结束。”
如果说神舟九号任务落选后,邓清明相信自己还有机会,那么梦想与神舟十号任务再次失之交臂,止步于发射塔前,则让邓清明更感遗憾与难过,“因为我不知道‘神十一’是什么时候,那个时候已经年纪不小了。”
2014年,首批航天员中5名航天员正式停航。在停航停训仪式后,同是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的备份航天员陈全在鼓励邓清明不要放弃时说,“不管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这句话让邓清明印象深刻。
即使多次与梦想擦肩而过,邓清明依旧坚持训练。2018年,邓清明首次公开航天员身份,进入大家的视野,他20多年来多次备份,却屡屡与梦想擦肩而过的故事令许多人动容。然而,邓清明明白,“太空不会因为故事感人就向我张开怀抱。人生能有几回搏。”
他直言:“25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一次次与任务擦肩而过,有过失落,也有过泪水,但我从没有彷徨过、更没有放弃过。作为航天员,坚守飞天初心、永不停歇训练,是我的常态,更是我的姿态。”
这些年来,他一直坚信“宁可备而无用,决不用而无备”,“对我来说,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不允许在任务来临的时候,我却没有准备好。”得知自己被确定为神舟十五号乘组航天员时,邓清明坦言,当时内心十分平静,想得更多的是珍惜机会、扎实训练,做一个让乘组放心的人。
正如一位记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见面会上所说,“大家一直在这里等你”,许多网友在名单公布后发出“追梦者终圆梦”的感慨和祝福。
29日晚上,邓清明将出发,去亲身体验队友曾向他描述的精彩的太空生活,他也与家人约定,当他们的眼睛,带他们看一看美丽的宇宙、蓝色的地球。
邓清明的事迹篇8
在航天员的序列里,就执行飞行任务而言,有主份和备份之分。这绝非是为了分出“高下”而设置,而是为了保证任务的圆满完成而做出的科学部署。“宁可备而无用,决不用而无备”,就是对这一部署意义的精准说明,这也是“邓清明”们所思所想所诠释的核心价值。他们是战场上的“预备队”,是先锋身后的“后援团”,是具有“即插即用”功能的神秘力量。我们为有着如此铁血如此优秀的备份而感到骄傲。
备份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一次次落选,也难免会有失落的心情。当组织上宣布由景海鹏、陈冬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时,邓清明说自己当时的确懵了一下,但他还是转过身面对景海鹏,紧紧地抱住了他,说了一句:海鹏,祝贺你!而这一幕,令在场的许多人流下了泪水。真诚、无私、不矫情,大局为重,这是一名立誓为祖国载人航天的航天员应有的格局。
中国航天员,是精锐中的精锐。备份越强大,越说明主份的强大。而主份的梦想成真、为国出征,背后是一股强大的推力,这股力量也包括了备份们矢志不渝的航天理想。真可谓,“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邓清明所言“作为备份的任务,不是从基地回来了,任务就结束了。我的战友安全回来了,这才是做备份的结束”,这是心有蔷薇的生动写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