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汇报网 >思想汇报

电影八佰观后感6篇

观后感是大家在欣赏完一部电影后非常有必要准备的一种文体,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观后感才是最具参考价值的,以下是58汇报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电影八佰观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电影八佰观后感6篇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1

我们历来有“压力下传”的习惯。

2012年,我坐火车回山西,下铺是一个70多岁的退休老干部。一老一少,不可避免的聊起他年轻时的事。

那些年,风起云涌。

他是老牌大学生,很年轻就做到厂长的职位,在各种风波中感受颇深。

在最大的一次风波中,原本目的是发动工人监督领导,也就是下克上。可慢慢的,部分厂领导团结起来,挑动工人互斗。

把自己的压力传导到下层,然后坐山观虎斗。

老先生说的时候,无悲无喜,云淡风轻。

当初年轻,不太能对此感同身受,但是时代很快就让我明白,什么叫做特么的惊喜。

原本针对大人物的规定,却把普通工作人员的福利,剥夺的一干二净。比90后大的人,自然经历过这些。

其他事,也不方便多说。

回到《八佰》的命运,也是“压力下传”的影响而导致。

国共曾因理念、现实而打的你死我活,多少家破人亡、多少妻离子散都与此有关。

后来,国民党、将领、蒋介石......都在教科书中臭名远扬,也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我是绝对赞成的,毕竟他们经常不干人事啊。

但做为阵营中的一份子,普通士兵也受到区别对待,多少国军抗战老兵、远征军老兵都贫病而终。

他们年轻时没享受到半点福利,中年后却背了所有黑锅。

而那些作恶的上层呢?

四行仓库英雄们的上司、贪财好色的88师长孙元良,把26万军费收入囊中,导致淞沪会战中的工事质量极差,豆腐渣一般。

而他的儿子孙祥钟化名秦汉,和秦祥林、林凤娇、林青霞合称“二秦二林”,演艺事业风生水起。

后来,孙元良居然活了104岁。

魔幻现实主义,就是如此讽刺。

四行仓库的战士、电影《八佰》,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固有传统的映照。

成王败寇,只有区区4个字,却埋葬了多少应该被铭记的英雄。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2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

10月26日晚,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8师第524团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

这是一项死亡任务。

当时,大势溃败,为了保住大部队撤退,留下了这400余人,他们都是乱世中的小人物,也是日后无名的英雄。

指挥官谢晋元接到的命令是: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

最后的阵地,便是后来的文具市场,曾经的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始建于1931年,五层楼高,曾是4家银行共用的仓库,毗邻苏州河,河的另一边是租界。

站在最高处,可以看见国际饭店。

1936年3月初,卓别林携带新婚妻子宝莲·高黛等一行四人到亚洲蜜月旅行,与梅兰芳和电影明星胡蝶等100多位上海文艺界人士就在那座国际饭店谈笑风生。

没成想,一年后的上海,已陷入硝烟之中。

1937年10月,上级对谢晋元说:你们是孤军,没有后援。

这句话,等于间接的判了他们死刑。谢晋元带着400多名士兵在四行仓库里宣誓:此地就是我们埋骨之处!

10月27日,日军开始进攻四行仓库,但毗邻租界,日本人不敢使用重型武器疯狂轰炸。

悲壮的一幕出现了,对岸的上海市民隔着苏州河亲眼目睹了这场战争,成群结队的人站在那里为对岸的将士们呐喊、助威。

有人举着大黑板高呼,告诉将士们日军的行动,当一个日本兵被击毙后,岸那边就会响起阵阵欢呼声。

这是历史上少有的一幕悲怆,多年后,每当听到上海的老人提起,那眼神里除了泛着泪花,还有一种坚定且无法言说的力量。

往事藏着吾辈之气节和精神图腾。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3

从影片公布的信息来看,电影《八佰》耗资逾5亿,于20__年底在苏州拍摄,历时230天。其中,剧组为1:1还原真实场景,挖了一条长达200米的“苏州河”。论布景花费,《八佰》在近代华语电影史上可算是名列前茅了。虽然影片中有多位知名影星参与,但鉴于出品方华谊兄弟、影片题材以及戏份的关系,我们认为明星片酬并不是《八佰》预算的大头。另从影片预告来看,战争场面相当震撼,预算确实是花到了实处。

但是考虑到电影《八佰》临时(因技术原因)撤档,对于影片本身重新剪辑(为了过审)带来的剧情缺失、立意表达不明确等风险,我们认为电影《八佰》的票房下限大约在10亿左右,并降低了影片的票房上限预期,调整至20亿元。

显然,《八佰》是华谊兄弟的一步险棋。若是电影原版顺利上映,从题材、制作、卡司班底来看,20多亿票房基本没得跑了。但是考虑到为了上映而进行的妥协,确实是给片方带去了一定风险。

因此,我们预计电影《八佰》的票房大概率在15亿元左右。若影片经过撤档风波后依然没有丢掉本来的立意和精髓,那么有望冲击20亿朝上的票房成绩。只是即使达到这个成绩,对于华谊兄弟来讲,也只有30%左右的利润空间。毕竟5亿成本太高,而且话题又过于沉重,还放在这个贺岁档上映,想要票房超预期真是太难了。

另从电影《八佰》的拍摄历程来分析,我们判断该片的原预算应该在3亿左右,由于布景等因素大幅延长了影片的摄制周期,导致影片成本有所上升。

若是3亿就能拍出《八佰》,按照15-20亿的票房预期计算,华谊兄弟则有望收获67%-122%的收益空间,而不是现如今最多怕是只能赚30%的窘迫境地了。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4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国民革命军为守住上海最后一个阵地---四行仓库,与相差十倍的日本进行血拼。在这场战斗之中,仅仅只有四百多人的524团却要面对30万日军。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但那四百多人却让我们看到中国人誓死保守祖国的心。在这部影片中,没有主角,但每一个人物都让我们记忆深刻。

陈树生,在敌军的猛烈攻击下,他选择在身上绑了七八个爆破弹,视死如归,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与敌军同归于尽,他说,必须要有人去打开一个口子。那一瞬间,我哭了,陈树生他不是没有犹豫,他有母亲在家,怎么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没有选择,自己的牺牲会带来更大的胜利。还有端午,原本只是湖北保安队的一员,以为来上海只是清理战场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战乱结束一起去英国看看。但他为了国旗能够顺利升起,也冲出去英勇杀敌,最终中弹而亡。

整部影片导演并没有想当然的把主角定为铭记历史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团附谢晋元,而是用了一个长的篇幅来描绘524团的战士形象。其实在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逃兵,他们一开始并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险时,他们会逃会怕死,但正是这种形象,让我们知道了战争的残酷。可最后他们不还是站了起来嘛,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们不再退缩了,他们站了起来,去和敌人拼命!所以中华儿女都是好样的,中国必胜!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5

20_年8月31日,__组织了教职员工观看了《八佰》,我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电影以淞沪会战为背景,把灯光聚焦到了苏州河边的四行仓库上。看完整部影片,让我感动的是一群普通人的成长。自古我们觉得英雄就是天地生,他们是耀眼的明星,但是这样的英雄离我们太远。这部影片展示了一群普通人的成长,正是这群普通人,才让我们感受到原来英雄就是这样造就的。

湖北保安团的几个“逃兵”,他们被迫来到了四行仓库,他们不想成为英雄,他们甚至就想跑回家;老兵油子王拐,他当兵就是为了赡养母亲,也许还有娶个老婆的终极心愿;四行仓库的南面,苏州河对岸那些“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普通民众,他们仍然唱大戏、开赌场,对岸的一切似乎与他们无关……

端午的成长,源自一次逃跑,逃跑时候遇到了从河道进来的日本武士,于是逃跑成了预警,从对岸人的夸赞声中,端午不得已回到了四行仓库,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残酷斗争,他最终跑出去勇敢护旗,向飞机开枪,被敌人射中胸膛,肠子都流了出来,英勇献身。老兵油子王拐,从明哲保身到最后主动留下报名敢死队,下辈子娶个老婆依然是他的最后心愿。苏州河对岸的人们,从观看到参与,日益激发的爱国情绪,他们也在成长。

我并不特别想辩论历史,但是在影片中这些普通人的成长最为动人。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人,也许我们都曾胆小,也许我们也曾懦弱,但是只要我们在成长,我们一定就是别人心目中的英雄。

时代需要英雄,时代更需要不断成长的普通民众,而我们,就是这些人!

祖国需要每一个人不断奋斗,只有努力奋斗,不断强大,才能不让受凌辱、被践踏的悲惨历史重演。历史不会忘记为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流血牺牲的人们,让我们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做出自己尽有的贡献,唯有祖国强大才有静好的岁月、美好的生活!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6

电影开场就布局了两个场景,充满和平和喧嚣的苏州河对岸以及形成强烈鲜明的宛如废墟,荒无人烟的四行仓库。很明显,河的一端是充满希望和繁华的“天堂”,而另一端则是遍布残缺楼房,荒凉的“地狱”。

我想,影片中贯穿全程的一个线索,就是白马。白马的出现,是四行仓库人们心中的一道光,照亮了人们心中的希望。白马的白,新,亮和四行仓库的黑,破,旧产生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在四行仓库这种黑暗,破旧,充满绝望的逆境中有了一丝照入的希望。这也象征着人们内心开始从对死亡的畏惧转换成不惧艰险,奋勇向前的决心。而最后,纯亮雪白的白马,身上染上了鲜血,在路上奔驰,这难道不是人们用献血染成的希望吗?希望从头到尾都没有消失过,反而因为人们的英勇奋战,不惧艰险更加熠熠发光,重燃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唤起人们心中的家国情怀!

影片从开始到结束,展现了我军几百个人防守四行仓库四天的经过,见证了士兵们从刚进来的稚嫩敏感到了成熟勇敢的蜕变。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害怕死亡的那一面,但是当家国破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所有害怕都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满腔热血。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团附谢晋元在面对坚持防守两天和升起国旗面对日军更加猛烈的进攻时,毅然决然选择了后者。显然,在谢晋元眼中民族荣誉感和唤起民族危亡意识比单纯的防御更有效。而之后用鲜血护住不倒的国旗,也正向河对岸展示了正如何香凝先生所说: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的壮言。

而影片最后,接到了撤退命令后,在日军的猛烈射击下,四行仓库的士兵撤离到对岸的途中,我们也看到了对岸人民密切注视着民族同胞的生死存亡,纷纷献出自己的努力,这一过程也是唤醒民族同胞同仇敌忾,团结对外的高潮。尽管看似并不成功的撤退,却带来了最成功的结局。士兵们所展现的精神给中华民族的病打了一剂良药,只要有活着的士兵冲出重围,就能唤起部分中华民族的精神意识,而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这种意识势必是大势所趋,也势必会带来最终的胜利!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20234到6月思想汇报最新6篇

2023年6月的思想汇报最新6篇

2023年6月的思想汇报6篇

党2023年6月思想汇报通用6篇

2023年6月的思想汇报参考6篇

《家》心得体会500字最新6篇

五四精神心得体会300字6篇

五四精神心得体会通用6篇

参加军训心得体会6篇

阅读心得体会500字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17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