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思想汇报越发具体,职场人需要保证其字句精准,不管是谁在写思想汇报的时候,都要注意不可以长篇摘抄党章,下面是58汇报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思想汇报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思想汇报篇1
在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发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
洞察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汲取前行力量。
当历史的指针指向2021,矢志复兴的中华民族,行进到关键一程的关键节点。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建党百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重要会议。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先后召开会议决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成立文件起草组起草相关文件。
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历史关头,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在新时代更好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
回望来路,风雨如磐。党在重大历史关头,制定重大历史决议,拨正了航船前进方向。
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上,在1981年改革开放大潮初起、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历史转折时期,我们党先后制定两个历史决议,都对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天,我们距离第一个历史决议制定已经过去76年,距离第二个历史决议制定过去了40年。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大大向前发展,党的理论和实践也大大向前发展。
今天,我们来到又一个应当总结而且能够总结的重大历史关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既有客观需要,也具备主观条件。
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重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党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是党的成功之道。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
建党百年之际,如何写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总结?
一系列庆祝建党百年的活动安排意味深长:
2021年7月1日,举国欢庆,北京天安门广场万众欢腾。
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党领导人民在新的伟大征程上继续前行的必然要求——
登高望远,党团结带领人民已经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接续奋进中,更加需要借鉴百年历史经验、指引新的航程。
审视前路,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广泛影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繁重艰巨,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汲取百年历史伟力,开启新的伟大征程。
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清醒坚定,是全会主题的必然选择,也是新的历史决议诞生的时代呼声。
把方向——深刻认识文件起草工作的重大意义。
今年是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在这一重大历史关头,全面总结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统一全党思想、坚定信心、开创未来,对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对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对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提要求——科学总结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要按照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的要求,把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好,把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好,把我们党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总结好,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砥砺奋进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好。
亮主线——准确把握党的百年奋斗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
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立原则——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聚精会神搞好文件起草工作。要认真学习要深入研究要发扬民主要严明纪律。
题定纲成,乘势而进。
——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
——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评价注重同党中央已有结论相衔接。
——系统学习党中央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文献,研读思想理论界最新研究成果、海内外最新舆情信息;
——围绕全会文件框架方案,安排具体起草任务分工,抓紧起草,反复研讨,修改完善……
一册册重要文集和文献选编、一摞摞厚重的参阅资料、一页页画满条线的文字素材、一份份精心整理的专题报告……文件起草组成员勤勉工作、夙兴夜寐。
早在4月1日,党中央就发出通知,就全会议题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内组织讨论、广泛征求意见。
20多天内,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的109份意见建议汇聚而来,文件起草组整理形成75.3万字的汇总本。
这份汇总本是发扬民主的生动注脚。继承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此次文件起草工作征求意见建议的范围、规模堪称空前。
在党内,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到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从按程序下发各地区各部门征求意见到以适当方式征求党内老同志意见……文件起草各个阶段,始终凝聚着全党智慧结晶。
在党外,广泛征求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来自各方面的真知灼见,成为贯穿文件起草全过程的重要参考。
根据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对决议征求意见稿反馈的1600余条意见和建议,决议稿初步增写、改写、精简文字共计547处,反馈意见吸收率达24.6%。
发扬民主的过程,也是文件不断精进、日益完善的过程。
从春暖花开到秋实累累,决议稿在夜以继日的反复打磨中日渐成熟。
11月8日上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开幕。凝聚了全党智慧和意志、吸收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讨论稿)》,摆在了与会同志面前。
从8日下午开始,与会同志分成10个小组,围绕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和决议讨论稿深入讨论、提出意见建议。
经过两天半的充分讨论,与会同志共提出修改意见138条。文件起草组根据这些意见,建议对讨论稿作出22处修改。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决议草案全面回顾了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凝练概括了党的百年历史经验,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政治站位高远、思想方法科学、内容系统全面、历史脉络清晰,必将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奋斗的强大力量。
把握历史主动的伟大宣言——决议融汇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铸就世纪伟业的壮阔史诗,揭示百年辉煌的深远影响和创造奇迹的核心密码
通过!
3.6万余字,字字意义深远,句句高屋建瓴。
一个世纪波澜壮阔的征程,浓缩进这部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皇皇巨著。
这是一份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总结历史智慧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充分彰显了百年大党高度的历史自信、高度的清醒成熟。
这是一份百年大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接力奋斗的优异答卷——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纵览决议,一个主题贯穿始终、分外清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决议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部分,一脉相承、层层递进:
从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从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一棒又一棒的接力跑中,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进入了不可逆转的航道。
这是一个百年大党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和再创辉煌的根本保证——
回望风云激荡的百年路,聚焦气象万千的新时代。
决议把新时代置于民族复兴的历史长河中观察,更加彰显了其历史特点和历史地位,标定了新时代在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中的标识性意义。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
决议从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重点总结9年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这些伟大成就、深刻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
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
这是历史的选择,是实践的证明,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这是一个百年大党世纪伟业的深远影响和弥足珍贵的经验启示——
从一派衰败凋零到一派欣欣向荣,党和人民的英勇顽强奋斗,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最恢宏的史诗。
决议以宏阔的历史视角,从五个方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才能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决议以深厚的历史智慧,从十个坚持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这十条经验系统完整、相互贯通、有机统一,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
这十个坚持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是一个百年大党迈向未来的进军号角和继续奋斗的行动指南——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美好未来奔去。历史之问,亦是实践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未来之问。
决议向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出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的号召:我们一定要继续考出好成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
……
这份决议,是一个百年大党总结历史、面向未来的宣言,映射出一个矢志民族复兴伟业政党的强烈责任与历史担当,它的真理之光,将耀射未来、日久弥新。
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全面贯彻落实决议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11月16日,随着新华社发向全球的电波,《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外公布。
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极具象征意义的总结,为中共自信地看待过去、当下和未来奠定基础新历史决议体现的历史观,将塑造未来数十年的中国国内民意中国进入新时代之后又一集结号与动员令为中国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海内外纷纷对决议的重要内容和重大意义予以高度评价。
浓缩百年征程不朽史诗,开启伟大事业崭新篇章。
历史不会忘记,1945年,在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关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原则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深刻总结了建党以来特别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结论。
百年党史中的第一个历史决议,标志着整风运动胜利结束,成功解决了党的历史问题,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增强了全党的团结,促进了人民革命事业的迅猛前进和伟大胜利。
历史不会忘记,1981年,在我们党改革开放新时期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历史转折之中,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前党的历史,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了评价,特别是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
百年党史中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分清了是非,统一了思想,胜利完成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沿着决议指引的方向,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成功地探索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每一个历史决议,都铭刻下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自觉,都记录下一个古老民族坚定不移奋进的身影。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决议既是中国共产党世纪征程的回顾与致敬,更是千秋伟业的动员与宣示。
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汲取着党百年奋斗创造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贯彻落实决议精神,牢牢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昂首迈向新的伟大征程。
再出发,中国共产党人自信自强——
这份自信,根植于我们党带领亿万中华儿女创造的伟大奇迹,升华于党同人民血脉相连、生死与共、勠力同心所凝聚的磅礴之力。
这份自信,熔铸于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的强大能力。历史的关口,历史的决议,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又一次自我革命、自我完善,彰显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独有的常青之道。
再出发,中国共产党人团结一心——
制定历史决议,其目的就在于增强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高度团结,凝聚全党思想和共识、统一全党意志和行动,为我们党开启新征程奠定更加扎实的思想基础和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再出发,中国共产党人奋斗不息——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何等宏伟的愿景,又是何等美好的期许!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中国共产党人深知,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再出发,中国共产党人风华正茂——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最大的优势。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在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从而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奋力前行,中国共产党人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百年奋斗激风雷,如椽巨笔著华章。每一个历史决议,都预示着党进一步成熟、进一步坚强,也预示着党的事业将迎来新的辉煌。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squo;雄关漫道真如铁squo;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squo;人间正道是沧桑squo;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squo;长风破浪会有时squo;。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思想汇报篇2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文件。抗日战争期间,党从一九四二年开始在全党进行整风,这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收到了巨大的成效。在此基础上,一九四五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接着举行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历史的经验,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政府依赖美国帝国主义的援助,拒绝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党在全国各解放区人民的全力支持下,在国民党统治区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各阶层人民斗争的有力配合下,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积极合作下,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和渡江作战,消灭了蒋介石的八百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按照会议议程,首先由学校党支部书记马凌同志发言,马书记对两个历史决议进行了再次解读,为全体教职工的后续交流研讨进行铺垫引领。
(马书记:1945年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我们党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个历史决议。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入剖析了历次右倾或“左”倾错误路线的具体表现和社会根源,并对毛泽东同志灵活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践问题给予了高度评价,为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等伟大胜利提供了保证。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历史决议。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经验教训,重新表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指导意义,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正确道路,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交流研讨分为高段年级组和低段年级进行,在段主任的精心组织下大家有序发言,认真倾听,认真思考。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思想汇报篇3
坚持敢于斗争,开拓前进道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风霜而生生不息,靠的就是敢于善于斗争的精神。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杀出一条血路,中国共产党靠着苦干实干、不懈奋斗冲破了无人区、蹚过了深水区、按下了快捷键。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面对外部环境的不断恶劣、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肆虐、极端灾害天气多发频发、内部改革发展任务繁重等多种考验,新时代的年轻党员要始终增强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多啃硬骨头,多接烫手山芋,以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作出贡献。
不负明天,从伟大梦想中书写崭新荣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光荣和使命。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前进道路上充满着风险挑战甚至惊涛骇浪。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一切事业胜利的核心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就一定能把牢风雨无阻的前行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不管道路有多么曲折,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就一定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阔步前行,书写共产党人的崭新荣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思想汇报篇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发展史、中华民族文明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激励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再接再厉,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奋勇前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充分发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我们党以初心聚民心,以使命汇众力,团结带领人民把一个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旧中国建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新中国,日益走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比光明的前景。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思想汇报篇5
通过一段时间阅读有关党的历史,重温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的不朽功勋,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坚持初心、保持进化、以终为始,才能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一、坚持初心
从初心出发,去完成崇高的使命和夙愿。每一个人在寻找前进方向的过程中,已知的东西就是眼前充满未知。党的领袖能够不被眼前的迷茫所困惑,他的内心是笃定的,他所看到的是未来10年、20年,甚至跨越自己的生命。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坚持初心就是关注自身使命和责任,做出符合价值观的选择。
二、保持进化
机会主义者往往重视一时的成功,会给由运气或偶然因素造成的机遇赋予很大的权重,结果影响了自己的认知和判断。保持进化的价值在于竞争对手自己会消失,而自己才是真正的竞争对手。我们着眼长远,做好自己的事,才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保持进化就是通过不断的与时俱进、自我革新,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三、没有终局
人类历史从来没有真正的终局,只有以终为始,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共产党人永远在路上,从今后的发展中,我们既要想到阶段性的总决赛,又要想到长远的未来,要按照永远争冠军的决心排兵布阵,步步为营。只有这样思考,我们才能始终勇立潮头,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
: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思想汇报篇6
三是为了规范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解决突出问题。纪检监察机关既对党组织和党员开展监督,又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实施监察,这是党中央对纪检监察机关的信任和重托。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范围扩大了,权限丰富了,风险和考验也增加了,纪检监察干部更容易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围猎”的目标。纪检监察机关不是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不具备天然免疫力。如果纪检监察机关自我管理跟不上,很容易出现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问题,损害党的形象,透支党的信用。制定《规则》,就是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把纪检监察机关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通过健全内控机制,严密工作程序,严格规范和约束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工作,促进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做到行使权力慎之又慎,自我监督严之又严,防止被“围猎”,防止出现“灯下黑”。
本书紧紧围绕《规则》的相关内容设置问题106道,以问答的形式对《规则》的立法精神和立法原意进行了宏观阐释,对理解适用《规则》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了详尽分析和解答。本书提问简洁明了,回答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权威性、科学性和指导性,是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学习贯彻、理解适用《规则》的重要辅导和参考。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