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作文是文字的艺术,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传达共鸣,58汇报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北京的胡同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北京的胡同作文篇1
今天真是令我难忘的一天,你猜我要去哪?当然不是回老家啦!对!——就是和爸爸一起去游北京的老胡同,哈哈!
公鸡还在打呼噜的时候,我就已经在床上幻想着今天会看见什么,是一条条窄小的美食小巷,还是人山人海的老字号大街,可不可能是一户户古老的人家,到底有没有各种古代的名画和服装……谁也不知道我脑子里有多少个幻想。
终于起床了,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今天的我尤其的积极,平时里穿衣服、吃饭、刷牙、出门都是在爸爸催促下完成的,今天我居然像闪电一样的速度干完了早上所有的事情,因为我知道,绝对不能错过风和日丽的早晨。
现在已经早上九点了,艳阳高照谁也想不到我有多么开心,什么?你想到了?但这件事情你绝对想不到——我下一秒的心情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我忘带帽子了,哎!
把帽子“捉”回来以后,坐上了公交车,一路向南,到了东单路口下车……
然后,该坐120了,可不是救护车呀!哈哈!是公交车啦!下次,我一定要坐110去玩!哈!
到了前门下车,第一个要去的胡同是北火扇胡同。北火扇胡同比较长,可以说是站在云上都看不到头,不!是站在云上都看不见饭店,我的肚子现在开始“发动起义”了,可是,北火扇胡同一家饭店都没有,爸爸便带我去找大栅栏,爸爸说那里一定会有很多好吃的。
终于到了大栅栏。跟我想得一样,刚进大栅栏,就看见了一家火烧店,二话不说,便走进了那家火烧店。
我和爸爸进去点了一份火烧,不一会儿,火烧便出炉了,咬一口,一阵醇香在嘴里回荡,啊!多么的美味。
填饱了肚子,继续出去逛美景喽。
大栅栏人山人海,这让我很难看见各种景物,但我还是看见了一些景物,雄鹰壁画就是其中之一。画上有两只雄鹰,第一只张开翅膀,目视前方,好像随时都要冲下去呢!另一只则站在松树上,整理着自己的羽毛。画上还有一座山,那座山十分高,并且很陡峭,我敢说,就连习武之人也不敢爬这座山。
除了雄鹰壁画,我还看见了成龙的蜡像。
那尊蜡像做得很逼真。从远处看,还以为成龙真的站在那里呢!走近一看,那尊蜡像很精致,连衣服上的钮扣都做得十分细致。
除了这些,我还看见了都一处、五人上书雕像等。
天色已晚,我们该回家了。
时光飞驰,一天就这么快结束了。
北京的胡同作文篇2
今天是大家在北京的最后一天,大家一就像前几日通常兴奋,兴奋里却还携带点不舍,路过天安门,急匆匆地瞧上一眼,来到什刹海的胡同口,这里与我想象中的热闹大不同,而是静谧的,甚至可以用清幽来形容。
两人结伴,排队有序乘上具备北京特点的人力三轮车,随着着悦耳的车铃声,车子驶入胡同,大家一边赏析着沿途的风景,一边听着张师傅讲有关胡同的故事,他告诉大家北京的胡同最早起来自于元代,最多时有6000多条,当时胡同最开始的意思是水井,大家的生活不能离开水井,打水的时候放木桶下去,就会“咕咚”的声音,这就是胡同的来由。大家环顾四周,凹凸不平的青石地板召显着它的历史,绿瓦红砖,阳光照在胡同里的几棵树上,从叶隙间漏下来,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鸟儿蝉儿默默无言,宛若被太阳热的说不出话来,胡同离得远远的了闹市,好似隔了世般。
霎时,张师傅身上那湿透了的白背心吸引了我的目光,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稠乎乎的空气仿佛凝住了,惹火的太阳照得他汗流满面,我的心触动了,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人物,生活贫穷,靠拉车为生,天天辛苦干活,却换不来应得的回报,拉完客后也得不到一声谢谢,再想想自己,从小在爸爸妈妈的疼爱下长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不懂啥是辛苦啥是累,真是惭愧极了。
徜徉在胡同里,看路两旁的房屋都刷上了青漆,有的地方青漆掉落了,露出了斑驳的墙壁,是的,北京的胡同正在衰败,一部凝固的历史,百年京城的人文缩影,就如此一点点地被高楼大厦蚕食着,仅有那些刻意保护的文物还比较漂亮,还有些只剩门前模糊的石墩,失去了棱角的棋盘和参天的古树记录着胡同昔日的繁华。
结束了胡同之旅,大家的游学活动马上就要接近尾声了,我的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怀恋,相信我,北京,我肯定还会回来的。
北京的胡同作文篇3
这里曾是我的家。我、爸爸、爷爷,我们一家都曾与它发生过或难忘、或温馨的故事。
小时候我就觉得,家在的胡同可以通向任何地方。无论是大路还是小商店,这条胡同仿佛拥有魔法一样,可以通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这个胡同叫做五道弯胡同,正如它既形象又生动的名字,它真的有五个拐角,最终通向大路。而我家就在第一拐的尽头,是个小小的四合院。
转过拐角,是一条十五米左右的小道。两侧的房顶上都铺着摇摇欲坠的瓦片,脚下是“此起彼伏”的砖头路。第二拐开头有两个圆形的石墩子,半镶在墙壁里。一个躺着,一个立着。犹记得小时候,还没有石墩子高的我,嚷嚷着让妈妈把我抱上“瞭望台”,装模做样的四处查看,再从高处跳下。那是小孩子的乐趣。如今我已经长大,再经过那里时,只会听爸爸说起那石墩原来是某某家用来磨面的,然后仔细努力去辨认那石墩上已然模糊不清的花纹。
第三拐很短,不过五六米的样子。但在那本就不宽敞的过道中间,直挺挺的长着一颗菩提树。夏天时我经常从小商店买一根冰棍,跑到那棵有着宽密枝叶的树下去吃。但这棵树也为人们带来了一些小麻烦。爸爸有一次在经过这里是跟我说过,在他小时候,他和同学经常骑车经过这条胡同。有一次骑车,他在拐弯时没想起来这里还有一棵树,就那么直挺挺的冲了过来,竟然生生从树和墙壁之间的缝隙中穿了过来。事后回想也是一身的冷汗。
我是比较害怕单独一个人走第四、五拐的。因为第四和第五拐的拐角处各住着一户人家,还养狗,经常敞开大门让狗自由出入。
以前五道弯胡同前连史家坑胡同,后连录科胡同,但现在,前后胡同都不见了,只剩下一个五道弯。可能再过不久,它也会消失的无影无踪。不单单是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同样是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的不仅仅是一个胡同,还有它的名字,它曾经拥有的记忆,以及潜藏在胡同深处的北京文化。这个胡同从我爷爷的时代起就一直存在,可能我爷爷的爸爸,爷爷的爷爷也来过这里,这里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家的每一代也都曾在这里嬉戏。
若是五道弯胡同消失了,那将是我一生中的遗憾。儿时的时代不复返,要是烙印着记忆的五道弯不再存在,多少年后,我还能想起它吗?
胡同传承记忆,传播文化,传递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民俗。这就是我曾经的家,五道弯胡同里的故事。
北京的胡同作文篇4
“卖冰糖葫芦啰!卖冰糖葫芦啰!”听到这样的吆喝声,你是否会想起大街小巷,以及那些把大街小巷就串联起来的北京胡同?
非常有幸,春假期间,我跟随旅游团走进了北京胡同。看似普通的巷子,可是如果你仔细去品鉴的话,就会发现其浓厚的人文底蕴。北京的胡同,有数百年的历史,胡同里的四合院,大部分建于清朝初期,规模宏大。轻轻触摸每一块砖,每一片瓦,似乎都能感觉到穿越历史时空而来的那种神秘气息。
胡同,也叫里弄或巷,用于联结不同的居民区或四合院。其中的南锣鼓巷,是一条非常著名的胡同,在北京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天晚上都是人满为患,巷子里头儿卖的风铃、镜子、手镯、手链等等小玩意儿,生意好得不得了。北京烤鸭、涮羊肉、爆肚、炒肝儿、炸酱面等等北京特色小吃在这儿也均有卖,整条胡同飘着阵阵香味,令人垂涎三尺。
我比较喜欢的有冰糖葫芦和涮羊肉。冰糖葫芦甜甜的、酸酸的,外酥里嫩,非常美味!涮羊肉味道微咸、肥肉几乎没有,嚼感十足,越涮越美味!
我曾想,一条普通的巷子是如何流传到今天的呢?也许,是人们喜欢这儿丰富多彩的玩意儿,或是这儿美味的小吃。也许,大多数人喜欢这儿是因为这里的热闹气氛,能带给人们留下深深的回忆。也许,这就是胡同里那小小的狭窄地儿的奇妙之处吧。
行走在北京胡同,亲身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体验难以用文字来描述的奥妙,实在过瘾!
北京的胡同作文篇5
十五年前,我降生在北京前门旁一条贯通南北,联系着千家万户生活的胡同里。具体的名字已经想不起来,但邻里融洽的气氛仍印在我脑海中。
它不比“史家胡同,三眼井胡同”来得出名,它只是一条平凡的胡同,似一根纽带,将人们聚集于此。我两岁时,由于家长工作压力大,一直生活在姥爷家-----这条胡同中。我时而去对门玩,有时又跑到隔壁去。只记得邻居有理发的----不是金碧辉煌的高级店面,而是路边几元几角前一次的摊位;也有卖蔬菜水果的----也不是干净整洁的水果店,而是一辆破旧载人三轮车平着搭几个木板改造成载货车骑车去卖。清晨,天边刚显出些鱼肚白,他们就随着不知哪家的公鸡鸣声早起劳作了。写到这里尽是些平凡人,平凡事。散到人群中都认不出的平凡,放到回忆里再忆不起的平凡。
一个夏天,风和日丽,正是出门游玩的好机会。姥爷去了相隔几条街的报刊亭,姥姥在院子里与邻里话家常。我不甘心就这样在家里,望了望大门的锁----实属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悄悄推开门,钻出了院子。
两岁多的我走走停停,直到眼前变得陌生起来才停下。我溜进路边一家小商店稍作休息。优哉游哉,岂不美哉!
老板闻声而来,见只是一个出来玩的小孩也就退回屋内。时不时抛来目光,确认我是否还在。
正当我悠然小憩之时,家中的两位老人已是满头大汗,紧张焦急。顶着夏日骄阳,在炎炎烈日之下,他们四处询问左邻右舍,寻找线索。他们倒是很热心,一直送到小路转角才离去。终于,他们在那里找到了我。后面发生了什么已不清楚,只是还时常能听到姥姥念叨的邻居们有多么热心,多么乐于助人。说话间眉头也舒展了几分。我心中常漾出一种对他们的愧怍。
平凡胡同里的平凡人做的一件平凡小事却成为了我心中挥之不去的不平凡。
读《骆驼祥子》时,有很多关于胡同的京味描写,出自老舍笔下的文字是那样逼真,那样栩栩如生。但它离著作很近,距离回忆却很远很远。
最近一次去胡同已是今年寒假,小组4人来到南锣鼓巷。在我眼中,它也不过是一具徒有“胡同”名称的空壳罢了。这个胡同有了美食,有了动漫店,却少了那些平凡,那些平凡人,平凡事。但它一举成为旅游胜地,变得不平凡了。
北京胡同里的故事还在上演,还在续写。但是随着岁月更迭,很多事已经淡出视野。有多少个平凡,才能堆叠出不平凡,我无从得知。我只知道属于我内心的那份不平凡亘古长存,铭刻于心。时隔十三年光景,我想大声对当年的老邻居们说一声:“谢谢!”
北京的胡同作文篇6
“呦!王大爷,您忙着呢!”“嗯,忙着呢!小王,你这么早回来,带孩子吧!”“嗯,最近比较忙,难得有时间去照看孩子,淘淘长大了,没人照看可不行。”说罢,小王便忽忽忙忙地骑自行车走了,路上不忙和那些邻居们打招呼。
串子胡同历史不长,但人气儿旺,随处你都能见到人,不论是什么时候。早上来来往往的上班族,中午溜湾儿的大妈,晚上就更不用说了,小王一回家,只见一个小孩子在四合院里面奔跑,但由于跑得太快平衡没找好,摔在了地上。不错的,眼前的这个孩子便是淘淘,大名王学亮,当小王看到自己的孩子摔在地上,万分心疼,跑过去一把抱起来,问道:“疼不疼啊?”“疼!”“没关系啊,揉揉就不疼了!”“来来来,奶奶给块糖。”这位说话的正是王大爷的老伴儿孙大娘,因为他们膝下无子,又恰好小王是孤儿,所以,孙大娘自然是把这爷俩当亲儿子和亲孙子一样,虽然不是一家人,但却是已胜似一家人了。就这样“一家人”活在欢声笑语之中。
十年过去了,孙大娘得了病,王大爷变卖了全部家当,给孙大娘治病,可钱还是凑不够,小王也给了钱,都希望孙大娘早点好起来,可天不遂人愿,孙大娘去世了。在她去世前,她对小王说:“小王啊!我这把身子骨我明白,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但是在死前,我想回一趟串子胡同,小王照做了,而孙大娘也很高兴。在那一天她走了,走得很安详。没过几年,王大爷也去世了,许多胡同里的邻居也都搬走了,而他们的愿望,都是想回去看一眼。
二十年过去了,胡同开始拆迁了,而小王也不再是小王成了老王,淘淘也长大了。一天,淘淘扶着爹回老胡同看了一眼,那里早已不现人来人往的景象,而墙上面红红的“拆”字,老王看了不住叹息,便回去了。那天晚上,老王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他仿佛回到了当年的那个胡同,看到了孙大娘和王大爷,他们笑得是那么安详……
北京的胡同作文篇7
我从小就生活在奶奶家的胡同里,虽说在胡同里发生的故事总是琐碎的,但说起来总能使我的心中暖洋洋的。
小时候,在胡同里来来往往住着许多人,小孩儿拿着吃的乱跑,老奶奶聚集在一片荫凉下聊天儿,几家的爷爷和大爷则在一块石桌上下棋……。每当奶奶把我从幼儿园接回家,路上总能听见人们间永恒的对话,什么“三婶儿,接回来了!”“啊,吃了吗?”,“正做着呢,您来吗?”……。几位老奶奶看见我总是乐呵呵的,奶奶就会一一告诉我怎么称呼,我就大声的喊出来,她们则更加高兴,亲切地应着“哎!”。现在想来,人与人之间可以这样亲如一家。
有一次,我在家里过暑假,傍晚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谁知到了晚上下的更大了,伴随着“啪”的一声,奶奶根据多年的经验推断是掉闸了,急忙派遣爸爸去抢修。我急忙趴在窗台上着,不一会却看到手电筒的灯光中出现了另一个人的身影,他的雨衣显然穿的有些仓促,身上已有几处被雨水打湿了,但他只是专心致志地查看摆弄着电箱。后来,我看到他长吁了一口气,麻利地从梯子上攀了下来,挥了挥手就向胡同深处走去了。后来,奶奶告诉我他是前院的伯伯,现在想来,人与人之间可以这样无私地相互帮助。
记得有一个周末,我骑着小自行车在仅容一辆轿车宽的胡同里飞快的驰骋,谁知一个石子长得突兀了些,我一不留神摔了个人仰马翻,我向奶奶聊天爷爷下棋的地方哭喊,却谁也没有听见。这时,身边的门开了,二奶奶走了出来,她看到我的样子,急忙赶过来,一边掸着我身上的土一边把我搀扶起来,她的手已经布满了皱纹,两鬓已经发白,扶我已十分吃力,但她还依然奋力抬起了我身边倒下的自行车,缓缓地把它立到墙边,还不住地关切道:“摔哪了?疼不疼?”,边说边领着把我交给奶奶,随后,她摇着手中的扇子踱着步子回家了。在奶奶的数落声中,我看着她夕阳下蹒跚的背影,久久不能忘却。现在想来,人与人之间可以这样自然和谐地相处。
北京胡同里的故事有很多,但都是真的、善的、美的。因为居住在这里的人都能亲如一家、相互帮助、自然和谐地相处。在北京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胡同总是充满着温馨和幸福。
北京的胡同作文篇8
也没有什么比在北京胡同走走更惬意了。
有人说,柏油马路多宽,比胡同强多了。
人们偏见胡同,不公平!你瞧瞧柏油马路那沥青路,地像龟裂似的,味儿,太俗、样儿,太土、还那样盛气凌人,像自己非常标志!真是劳民伤财!抬头是路标,低头是白线,太死板了。
走在胡同,上边是绿树倾泻下的绿荫,隐隐约约,旁边有青石块砌的墙,色彩程度不一,脚下踩的是石头印出的路,路面有的深,有的浅,多么温柔,有微风流动,连带着生意人的吆喝声,都是原汁原味。运气好?有可能会遇上卖糖葫芦的,竹串上有红的山楂,有棕的山药,有橘的橙子,一串一串,五颜六色,真是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花五块钱买下一串,又香又甜又脆,边吃,边走,再加上胡同的凉爽,太舒服了!
胡同千变万化,有的宽,有的窄,有的长,有的短,它是柔和的,不同柏油马路一根一根的,而是像妈妈的手,轻抚四合院,很慈爱,因为是它最开始孕育的北京,它是北京的母亲啊!北京人的性格也同胡同一样温柔、大气,因此胡同是北京的标志,它神圣!伟大!
让我们去依恋胡同吧,它是北京最后的见证,那么京腔京韵的事物已经为之不多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刀老师的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