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让我有机会思考和分析书中的内容,写读后感是一种对知识的整理,让我们更好地记忆所学内容,58汇报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苔读后感300字精选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苔读后感300字篇1
假期里,我看了一本书,名叫《手绢上的花田》,作者是安房直子。
?手绢上的花田》主要讲:一个名叫良夫的邮递员给菊屋酒店送信,屋中只有一个老人,老人接过信后,把一个茶壶交给良夫。这是一个奇特的茶壶,只要把手绢放在茶壶上,就会出现五个小人,小人会在手绢上种菊花,酿菊花酒,酿好酒之后便会消失。老人让良夫替她保管茶壶,临走前,老奶奶告诉良夫要记住两件事:一是酿酒的时候,谁也不能看见;二是不要用菊花酒挣钱,如果打破约定就会出大事,会给良夫带来不幸。贪心的良夫和妻子不顾老婆婆的忠告,为了卖酒发财竟然每天叫小人酿酒,并把种菊花的手绢换成了桌布。他们用攒的钱买了一幢别墅,当他们为此欢呼雀跃的时候却发现他们也变成了酿酒的.小人,每天酿着菊花酒。
我们都要做正直的人,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占为己有,遵守自己的承诺,我们不要变成酿酒的小人。
苔读后感300字篇2
最近我看了《昆虫记》,几乎每看完一篇,我就会查找相关的资料,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蟹蛛了。
塑料似的身体,看起来憨憨厚厚的,比那些“黑色杀手”看着顺眼多了。我喜欢绿色的蟹蛛,看起来是那么的温婉如玉,玉色的外壳在阳光下隐隐发亮,露出一丝蜘蛛该有的冷芒。
不但外表很好看,品格也是相当不错的。蟹蛛妈妈为了生下孩子,不能进食。等到一群小蟹蛛欢快的爬来爬去时,它们浑然不觉角落的一具干尸……多么伟大的母亲!
小蟹蛛们爬上枝头,准备开始了它们一生的道路。一晃眼,只留下一道道亮晶晶的光芒……红蚂蚁是一种什么都不会干只会打架的蚂蚁。
红蚂蚁喜欢发动战争,去掳掠黑蚂蚁的儿女,把它们养在自己家里,等黑蚂蚁长大后就沦为红蚂蚁永远的奴隶,这些沦为奴隶的黑蚂蚁要为红蚂蚁寻找食物,抚育儿女,还要把食物喂到红蚂蚁的嘴里。我觉得红蚂蚁很懒惰、残酷无情,读到这里我很气愤。
每当红蚂蚁去掳掠黑蚂蚁时,黑蚂蚁总是勇敢地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儿女,尽力保护自己的儿女,使它们不受伤害。我觉得黑蚂蚁很勇敢,我很感动。
我还知道了一个知识:蚂蚁离开家去外边回来的时候都是按原路返回,因为它们是用记忆力和气味来分辨路线的。
苔读后感300字篇3
我看了一本世界上最愉快活泼的动物书,有炫耀修长脖子的长颈鹿,有野外猎手之王的豹子,有为了寻求爱情歌唱的青蛙,还有螳螂、蜜蜂、海狗,袋鼠,用喷墨抵御敌人进攻的鱿鱼以及以尖尖的刺针武装的刺猬、适合地下生活的鼹鼠何被四分五裂也不会死的海星。原来动物们有这么神奇的本领。他们生活这么快乐,这么神奇,真有意思!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世界上最愉快活泼的动物书》,这本书是我们的班主任管老师奖励我的。这本书主要写了关于动物的一些本领和生活特点。我感觉特别有趣!北极燕鸥飞行时成v字形对列能够节省能量;鱼儿睡觉时候眼睛是睁着的;兔子的长耳朵能起到雷达网的作用,还能为身体调节体温;鱿鱼喷墨是为了转移敌人的注意力。还有很多很多……
读了这本书,我从中了解了很多动物的知识。我要和这些动物交朋友,保护大自然。
苔读后感300字篇4
在寒假我看了一本名叫《虎娃金叶子》的书,这本书非常好看,里面有很多的哲理,通过小动物反映了人类之间的悲欢离合,使我懂得了人与动物的亲密接触和紧密的联系,而且里面的'小故事非常的有趣。
狒狒,大猩猩,老虎都是非常有趣的动物,它们之间都有阶级,以前我不知道,现在我知道了。狒狒,大猩猩,都有一个王,它就带领着这个群体,跟我们的主席差不多,这本书除了第一篇文章《虎娃金叶子》外,其余差不多都讲了阶级的事情,我不禁为那些处在群体最低等级的人生了怜悯之情。
那些高高在上的上流阶级老是欺负那些下流阶级的人,比如下流阶级的人必须给上流阶级的人整饰皮毛 ,下流阶级的人吃饭时只能吃残渣,真可怜,于是沈石溪便让别处做了一个金环,防止它们烂施权利,我非常高兴能给它们制了个金环,尤其是对那些下流阶级的小动物们,从此它们不再受欺凌了。
在这整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道理,就像第一篇故事,那个莫爷那么坏,原来世界上什么人都有,我也真心希望这些在下流阶级的人早日爬上高位,最好,就算登上高位也不忘过去的卑微,理解下流阶级人的一些苦楚,不要再应了这一句“他人即地狱”这句话。
苔读后感300字篇5
读了斯科特给英国公众写下的一封绝命书后,我就被他那坚强勇敢的精神深深地感染??
课文里,我知道了斯科特一行人在痛苦的打击下,继续向南极冲锋。但由于南极的寒冷、绝望的心情、贫乏的资源和无力的身体使他们长眠于白雪之下我心里产生了震撼,但我读了斯科特写的信后,这震撼就愈加强烈。
信里描写的重重困难震动人心;克服困难的勇气令人敬畏;克服后的欢喜令文字都活跃起来;失败后的挫败仿佛令书面都抹上一层灰尘,却将他们的大无畏的精神反衬的烁烁发光!
我突然发现这种精神无法用文字来表达,所以,我只能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
我很遗憾,也很无奈。为什么这样忠诚、勇敢、坚强的人不能活久点,让他们继续贡献国家?为什么上天这么嫉妒这些有才能的人?而我的疑问显得那么无力,我无法知道答案。我也为不能对这些英雄表
达我的敬仰之情而感到遗憾。
所以,我们要在心里铭记这些英雄。铭记他们的精神,铭记他们的贡献
苔读后感300字篇6
关于河西走廊的最初印象,来自于学生时代的历史课本和下发的《甘肃历史》《甘肃地理》等书籍,那时候便知道我的家乡酒泉就在这片神奇的走廊上,对沙漠、绿洲、戈壁、草原、红柳、胡杨、沙枣、红柳、芨芨草、骆驼早已司空见惯,但对河西走廊历史却一知半解,直到观看了这部央视拍摄的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并买来了同名书籍细细研读,才对这条走廊上跨越千年沧桑变化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系统的理解。
河西走廊指今甘肃的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地,东西长约1200公里,因位于黄河以西,又因其为夹在祁连山(亦称南山)与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之间的狭长地带,故被称为河西走廊。纪录片《河西走廊》如同一部记载河西走廊历史与文化的编年史,将漫漫历史长河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娓娓道来。
1868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踏进河西走廊,他首次将穿越中国西部的古老商路命名为“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便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正是河西走廊的开辟造就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没有河西走廊,就没有丝绸之路。
某年夏天,我们曾驱车前往位于张掖肃南的康乐草原,那里云淡风清、绿草如茵,让人想起了那首古代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西汉初年,生活在此地的月氏人被彪悍的匈奴人击败被迫西迁至阿姆河流域,与匈奴结下仇怨,同一时期的西汉朝廷,早已对匈奴的骚扰忍无可忍,得知这一情况,一个联合月氏左右夹击匈奴的宏大战略构想呼之欲出,河西走廊的历史也由此拉开大幕。
第一集《使者》就将目光投射到西汉,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黄金时代,日益强盛的西汉,想要一举解决强悍的北方邻居,将国家的战略纵深拓展到广袤的西部,为了实现断匈奴右臂的战略构想,汉武帝决定派使团前往西域联络大月氏,此行路途遥远困难重重,还要经过匈奴人控制的河西,必须要挑选出一位智勇双全的人来率领这支使团,宫廷侍卫张骞最终脱颖而出,他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凭借超乎寻常的信心、勇气和毅力,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历经千难万险,完成了凿空西域的伟大使命,他的这一壮举对后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诗人杜甫曾留下“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的诗句,即使在千年后,张骞的历史功绩依然还被人们广为传颂。
张骞完成了凿空西域的壮举,接下来将广袤富饶的河西纳入大汉的版图,却主要归功于年轻的将军霍去病和他麾下的将士们。第二集《通道》主要讲述的就是霍去病夺取河西、汉朝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全过程。英武的少年将军霍去病,和他战无不胜的青年禁卫军,将不可一世的匈奴人逐出河西,构建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和千年不绝的和平商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发动了旨在打通河西的战役,年仅19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率万余骑兵出击,给予盘踞于河西走廊的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部以毁灭性的打击,将河西划入西汉帝国的版图,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传说汉武帝听闻河西大捷龙颜大悦,赐御酒奖赏,霍去病将御酒倒入金泉与将士共饮,酒泉名称因此而来。霍去病去世后,他的陵墓被修成了祁连山的模样,以缅怀他在开拓河西过程中的不朽功勋。随后西汉王朝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武威、酒泉、张掖和敦煌四郡先后设立,其名称沿用至今,两关则是阳关和玉门关,均在现今的敦煌市境内,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到达敦煌之后出两关分为南北两路,两关自此成为了中原王朝通往西域的门户,关内关外驼铃声声,历经千年而连绵不绝。
尽管丝绸之路的开辟最初不得不诉诸战争,但是其通畅无论是对于中原王朝还是西域诸国以及更远的西方人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如果说张骞是丝绸之路的探路者,那霍去病则是这条商路的开创者,如果说张骞表现的是积极进取的探索精神,霍去病则将当时汉朝人勇敢无畏的尚武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正是那个欣欣向荣、勇于进取的时代成就了张骞和霍去病的辉煌人生。
第三集《驿站》讲述的是汉武帝之后,汉帝国在河西走廊设置驿站、屯垦戍边的故事。张开臂膀的汉帝国使西域变得触手可及,积极推进与西域各国建交或结盟已经成为了汉帝国的国家战略,在兵威之外,汉帝国先后派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与乌孙和亲,同时启动屯垦戍边,片中用诗意的语言形容将士戍边的情形“在茫茫戈壁滩上,士卒们一边守卫边疆,一边开荒种地,修渠筑坝,把沉睡的土地唤醒,让绿洲充满生机”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沿途的驿站发挥着巨大的稳定器作用,屯垦与戍边相互支撑,开创了汉与西域和平共荣的新局面,汉朝政府也由此把河西走廊变成了一条和平繁荣的通商之路。
河西走廊是战乱时代的世外桃源
第四集《根脉》讲述的是汉帝国崩溃之后,中原陷入长期战乱,河西走廊一时间变成了中原人躲避战乱的世外桃源。在此过程中,河西儒学独树一帜、异常繁荣,尤其是民间求学蔚然成风,河西走廊因此成为中国北方儒学文化中心,北魏建立后,随着中原政局的稳定,学者们陆续东迁。正如片中所说:“这是河西走廊对于中原王朝的回馈,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独特贡献。”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开启了长达二百七十多年战火频仍的五胡十六国和魏晋南北朝时代,如此乱世令中国传统文化蒙受巨大冲击,斯文扫地,伦理尽失,部分中原世族和百姓为躲避战乱来到河西。
此时的河西走廊,经过汉帝国近400年的经营,农耕、畜牧与商贸发达,是躲避战乱的世外桃源。郭荷就是从陇西迁到河西避难的儒学世家子弟,他在黑河河畔的张掖扎下根脉,崇尚儒学的河西子弟纷纷慕名而来,据说他教授的学生多达三千,规模堪比孔子。来自敦煌的郭瑀就是其中之一,他成为了郭荷的入室弟子,并将老师传授的学问融会贯通、著书立说,郭瑀也像老师郭荷一样,在临松薤谷收徒讲学,形成了崇尚学识的氛围浓厚。郭瑀还在学习之余带领弟子们在马蹄山上开凿石窟,逐步形成了今天的马蹄寺。但郭瑀毕竟是一位儒者,为实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他应好友之约出仕,却终因壮志难酬,逝于酒泉南山。他的弟子刘接过了他的衣钵,隐居深山、讲学著述,成为河西士林的领袖,后应西凉王李暠的邀请出山担任主管文教的官员,在西凉和之后的北凉的官学体系中不断充实自己,成为五凉时期学术著作最多的学者。河西走廊的百年风云,也被他记录在了十卷本的《敦煌实录》和《凉书》中。
河西儒学的异常繁荣与中原的战火连天形成了鲜明对比,以郭荷、郭瑀、刘为代表的河西学者,在风云际会的时代,坚守着一份属于学者的灵魂净土与儒学传承的使命担当,使河西走廊成为了当时北方儒学的中心,北魏成立之后,以儒学为代表的河西文化随之东渐,成为了日后灿烂夺目的隋唐文化的三大源头之一,国学大师陈寅恪说河西文化“蔚然为独立之一员,继前启后,实吾国文化史之一大业”。
河西走廊沉淀出享誉世界的艺术宝库
在第五集《造像》至第七集《敦煌》中,再现了河西石窟艺术从开始发端到走向繁荣,再到世界石窟艺术瑰宝敦煌莫高窟的诞生,让河西成为了令世人叹为观止的石窟走廊。
汉魏以来,河西走廊不仅是中国儒学的沃土,也是佛学的繁华地,从中国历史上开凿时间最早的天梯山石窟开始,河西的石窟艺术开始走向繁荣,祁连山成为石窟开凿的理想场所,玉门昌马石窟、肃南马蹄寺石窟、金塔寺石窟等一批佛教石窟相继开凿,这些石窟承袭了鲜明的西域色彩,并最早开始融合汉地艺术,成为西域佛教艺术传播到中国的第一站和驻泊地,但河西石窟艺术的巅峰,还要属蛮声海内外的敦煌莫高窟。
敦煌,一个令全世界为之侧目的名字,因神奇浩瀚的鸣沙山和博大精深的莫高窟而享誉世界。作为河西走廊上的一座边城,敦煌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沉淀出了令世界惊叹的艺术宝库。
公元344年的一个黄昏,和尚乐僔途径宕泉河谷时,看见鸣沙山在金光之中似千佛显现,认为是佛家圣地,于是留下来开窟造像,开启了敦煌石窟艺术的先河。此后的若干个世纪里,三危山下,鸣沙山畔、宕泉河谷的石壁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洞窟,一代又一代的僧侣、画匠们将他们的信仰和希望绘制在石壁之上。公元七世纪,中国历史进入了又一个强盛繁荣的时代,大唐王朝的富庶和开放,使丝绸之路迎来了自汉以来的第二个鼎盛时期,敦煌也成为史书中形容的“华戎所交一大都会”。对于雄才大略的“天可汗”唐太宗来说,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西域的安宁是国家战略的既定目标,在大唐的强力管控下,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的交流日渐繁荣。大唐的军队征服高昌回撤时,一部分工匠选择留在敦煌,其中就包括李工,他成为了莫高窟第220窟的画师之一。第220窟北壁所描绘的盛大舞蹈场面,被公认为具有“吴带当风”“满壁风动”的画圣吴道子的神韵。今天我们有幸到莫高窟瞻仰到的美轮美奂的壁画,都是那些不知名的画师们一笔一笔画出来的,史料中没有记录下他们的真实姓名,片中只能用李工作为代称。繁荣的唐朝贡献了莫高窟近一半的洞窟和壁画,尽显大唐文化的宏大辉煌。
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的一千年间,莫高窟、西千佛洞、东千佛洞、榆林窟等石窟群,形成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圣地与历史文化宝库。不朽的岩石赋予了佛像们接近永恒的气质,让千年后偶然到来的游山者们感受到超然物外的沉静与智慧。
河西走廊,砥砺奋进,继往开来
十五世纪以后,一个属于海洋的世纪悄然来临,明王朝杰出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90年后,葡萄牙人达伽马开始了西方人的地理大冒险,但明朝政府僵化消极的对外政策使丝绸之路在有意无意间走向凋敝,河西走廊也暂时归于沉寂。
1842年,曾经领导了虎门硝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路过河西走廊,在嘉峪关留下了“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的诗句。几年后,结束流放生涯的林则徐在湘江边的岳麓山下接见了一个叫左宗棠的年轻人,将他在西北的所思所想,连同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地图,托付给了眼前的一介布衣左宗棠,他说:“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
十几年后,阿古柏在沙俄的支持下入侵新疆,一切被林则徐不幸言中。已是封疆大吏的左宗棠,在朝廷的支持下,决定继承前人的遗志,从金城兰州出发,取道河西走廊收复新疆。他调集湘军进驻兰州,积极备战,指挥官兵修筑了一条从兰州直通河西走廊的道路,由于景色荒凉、气候干燥,道路两旁栽满了在河西随处可见的杨树、柳树和沙枣树,率领湘军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收复了伊犁之外的大部分失地,沙俄也被左帅和将士们决一死战的决心所震慑,不得不通过谈判将伊犁归还中国。凯旋归来的左宗棠,在嘉峪关城楼上豪情万丈地写下了“天下第一雄关”的牌匾,古老的关城,也再次向世界敞开了大门。随军的杨昌浚在《恭诵左公西行甘棠》中写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时至今日,河西人依然把当地的柳树称为“左公柳”,历经岁月的沧桑,古老苍劲的左公柳依然在河西各地郁郁苍苍地生长,造福今日的河西百姓。
第九集《苍生》讲述的就是这一时期的故事,河西走廊在19世纪所经受的磨难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过去时,进入二十世纪,这条古老的走廊也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新生。
?河西走廊》的最后一集是《宝藏》。20世纪中期,河西走廊迎来了真正的工业化浪潮。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了兰州、西宁后向河西走廊挺进,9月25日,玉门和平解放,祁连山下的老君庙油矿,成功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之中。28年前的1921年,地质学家温文灏派谢家荣到玉门一带进行油田地质调查,半年后《甘肃玉门石油报告》完成,引发了中国地质学界对河西走廊地区的关注,但由于时局动荡,玉门石油的勘探又被延后了16年。1937年抗战爆发后,孙建初带队前往玉门寻找石油,1938年8月11日,第一口井喷涌出工业油源,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起点。新中国成立后,玉门油田成为了河西走廊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发的宝藏,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诚如我们经常提到的那句话“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从玉门油田走出的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石油人,不仅为中国石油工业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是以铁人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人报效祖国。诗人李季有诗云“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就是对玉门油田和石油人的最好注脚。
除了玉门油田,河西走廊上的矿产资源开发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伴随着镜铁山和金川镍矿的先后发现,酒泉钢铁公司和金川公司成立,新兴有色冶金工业基地在河西走廊拔地而起,因矿产资源的开发而诞生了两座全新的城市——嘉峪关和金昌。茫茫戈壁上新的景观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奋斗的见证。进入新世纪,风电走廊成为了中国可再生能源的“陆上三峡”,途径河西的兰新高铁全线通车,河西走廊还是西气东输、西油东送的能源战略大通道。
河西走廊,因为丰饶,所以美丽;因为历史悠久,所以沉厚包容。2013年11月,“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包含河西走廊在内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河西走廊,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继往开来、砥砺奋进,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就像是该片结尾处说的那样:“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正在继续。”
苔读后感300字篇7
我看了《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里面讲的是,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穿好看的新衣服。他为了要穿得漂亮,把所有的钱都花到衣服上去了。每天都有许多外国人来到这。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说他们是织工。皇帝听到那两个骗子说的衣服,皇帝想,要是我穿上那么美丽的衣服,我就可以辨别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是傻的。
皇帝就叫他们马上开工,皇帝把所有的钱都给了他们,他们拿出两架织机来,装做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机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两个骗子说衣服造好了,两个骗子把衣服穿在皇帝的身上,皇帝穿着这样的衣服去参加游行大典。大家看到皇帝身上没有穿衣服,但不敢说实话,因为这样就会暴露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只有一个小孩子说皇帝没有穿衣服,最后大家知道皇帝真的没有穿衣服。
我们要象小孩子一样,敢于说实话,不要自欺欺人。
苔读后感300字篇8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多少年来,一直成为人们必读的经典书目。那么,这样的经典也肯定有着它历久弥新的魅力所在——是《西游记》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坚持,什么是团结,什么是不畏艰辛。
本书作者吴承恩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小时候的我,对《西游记》的认识还是很浅显的,只觉得故事中爱打抱不平的孙悟空、贪吃懒惰的猪八戒和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罢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领悟到了《西游记》作者的另一份用意。例如,作者笔下的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的艺术形象,不仅生动地体现了古代人民摆脱压迫的强烈愿望,而且也反映了人民为战胜邪恶、争得自由而不怕天,不怕地,敢于蔑视一切传统和权威的反抗精神。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作斗争的勇敢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或许,你看到了唐僧冤枉悟空,悟空回花果山的一幕;或许,你看到了猪八戒常常抱怨,说要回高老庄的一幕,但是,他们并没有留下师傅只身一人,他们是有情有义的。
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师徒四人历经各种艰难困苦,但依旧执着,锲而不舍,不言放弃。还记得六十一回合,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吗?为了扇灭火焰山之火,帮助老百姓,孙悟空又是变虫子,又是变牛魔王,足以可见孙悟空的机智。正是在取经途中遭遇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狮驼岭斗三魔等等的八十一“难”,方显坚持的可贵,方显师徒四人不畏艰辛的难得!
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师徒四人身上的品质着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坚持不懈,让我惭愧我做事时的虎头蛇尾;他们的团结一心,让我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他们的不畏艰辛,让我明白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
让我们一起捧起这本经典名著,在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里畅游,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吧!
?送给青少年的心灵鸡汤》的读后感800字
生命如花,但要懂得绽放,中华5000年的宏伟历史,早一步步消沉;现在,满是喧嚣的城市,车水马龙的大街,成了世界不变的伤疤,我们孕育于这其中,也变得嫉妒、冷漠,心灵深处的阳光早已被漫天的烟尘覆盖,谁能帮我们抹去着厚厚的尘土,让我们展翅翱翔!
有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是一颗紧闭的心灵。”心由境造,境从心生。心冷了,阳光便不再温暖,鲜花也不在灿烂;心暖了,冰川也会融化,飞鸟也会在回来。这本书,正是如此,它,给我端上了一碗一辈子用不尽的暖心的鸡汤,让我懂得了如何去爱,如何去拥抱整个世界!
绑住自己的,其实是你的心,不要因为别人的评论而畏缩不前,更不要因为长者的批评而一蹶不振,鼓起勇气,解放心灵的枷锁,冲破逼仄的障碍,你,将重获新生!暖暖的紊流像条条银丝从一个个故事之中流露出来,使我的`心如那浩渺瀚海,接纳着无数的欢乐。希望和美好,同时,更有了向前的勇气和力量,告诉自己:“你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沧海桑田,事变万千,但留在心中的那份美好不变,在我身边的这本书,不变!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烦忧、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志如灰。不要在年龄中惆怅,要在心灵中释怀,如此般,在花甲之年一切的虚无,恍惚都消失殆尽,换言之是金色之阳光,生命之歌唱。
抛开烦恼,驱逐心中的黑暗。
医生是为了治疗疾病而在,但有一种病,是我们为之而在,那就是心理疾病,心理医生也只不过是开导你,但真正关键的,是你自己的努力,学会包容一切,学会感受一切,随之是而来的,是沐浴在阳光下的无尽欢乐……
这其中的文章让我感触至深,作者在文章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将人生一分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犹豫”,后半段的人生哲理是“不后悔”。”我们人类的一大缺点就是太优柔寡断,有时在你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已经过去了许多事情,你也会因此失去许多本来可以得到的;而且,犹豫不决还会破坏你的自信,限制你的能力,犹豫不决是百弊而无一利,但并不是所有事都要当机立断,尤其是在你愤怒的时候去决定的某些事情,因为那时的你是不理智的,所以做出的决定大多是错误的,并且不可弥补, 所以忠告,要学会调整情绪,不要因莽撞而悔恨终身。不后悔;如果做了,已无可挽回了,那么不要后悔,因为后悔也无济于事,这时,你要尽量去弥补,而不是自觉颓废,既然做了,就要去面对,逃避是无能的表现,要自己看得起自己,“我,还没有被抛弃,还没有彻底的失败!”
靓汤悟语,如潺潺的水声,清脆悦耳,欢唱着流进了心灵的深处;有一天,我懂得了,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得到了多少,而在于自己留下了多少。“留下的”就是对他人的付出。得不到的不一定就是好的,珍惜眼前的,才是明智的。即使你坐的一座黄金屋,但你不懂得满足,一切,也只不过是徒劳罢了,只知道一味的索要,一味的拥有,却不懂得付出,那么,你永远也不会满足;如果,你懂得了付出,那么,你会收获你垂帘已久的满足,其实,满足的滋味,就藏在付出的怀抱里……
人生的旅程没有坦途,原本晴朗的天空也可能瞬间出现阴霾,一直明朗的心境难免也会飘过一片阴云。人生多坎坷,不要因小小的挫折而悲观,站起来,天空还是那么蓝;挺起胸,心境还是那么明朗。心灵鸡汤,让我寻找到了快乐的源泉;心里鸡汤,让我又充满了无限的勇气与自信;生命是有限的,但我们要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限的光芒!
它,是我生命中的又一本好书,抱着它,又一次感觉的了当年天真烂漫的小小学童,那么无忧无虑,那么招人喜欢;读完它,闭上眼,不让眼泪再次肆虐,才发现已经太久太久不曾发泄,,终恍如隔世般的感觉于,得到了濒临遗忘的解放……
生命的花朵,在这一刻,绽放!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