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汇报网 >思想汇报

介绍民族作文5篇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提高写作能力,使作文更加出色,作文能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以下是58汇报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介绍民族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介绍民族作文5篇

介绍民族作文篇1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杭州,牙牙学语的小孩子,背上书包的大孩子,额上爬满皱纹的老孩子,谁不是一看见高飞在天空的风筝就激动得不能自已。到了春节,随着卖风筝的生意逐渐兴隆,连小贩也跟着乐。

话说放风筝还跟过春节有一定的联系。春节寓意着一个新的开始,所以要辞旧迎新,大家通过风筝来“放晦气”。自古以来人们就希望以放风筝的形式避邪,而今大家更是借放风筝来表达对新年的祈盼。

据传,第一只风筝是我国巧匠鲁班受到鹞鹰盘旋的启发,“削竹为鹊,成而飞之”。汉代时,我国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开始用纸糊风筝,自此出现了“纸鸢”一词。后来有人使纸鸢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其身如筝,从此才开始叫“风筝”,而杭州人又把它称为“鹞儿”。

春节期间,只要天气好,南湖公园里就不愁没人放风筝。这不,今年春节不仅天气好,还带着几分暖意,大家都成群结队的不约而同来放风筝,于是乎我跟妈妈也去轧闹忙(凑热闹)了。

南湖塘上人真多,人们都仰着头紧盯着自己的.风筝。小孩子们看着天上芝麻大的风筝不住地拍手叫好;大人们拉着风筝线孩子似的一圈圈跑着;老人们坐在树荫下看着晚辈们尽情的玩耍,一根风筝线,仿佛把他们牵引回了孩提时代。

我也没闲着,等风力适足时,拿着风筝的提线,逆风向前跑,一边跑一边不时地回头望,直到风劲儿够大,才慢慢停下来放线。

线刚放了一半,正举着手机疯狂抓拍的妈妈突然大声叫道:“啊!风筝怎么停了呀!风筝快掉下来了!”我快速收线,并给予了风筝“人工风”,这才让它停止了翻江倒海似的大幅度动作。

我刚松一口气,风又好巧不巧的突然转强,风筝唱反调似的开始摇摆,我又手忙脚乱地开始放线,风筝才似利剑一般直上云霄。这时我才发现天上到处都是风筝,好似满天彩色的星斗。

其实放风筝不仅仅只是一项娱乐活动,更继承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活”文化遗产。“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介绍民族作文篇2

我特别钟爱于蒙古族,因为我流淌的血就是蒙古族的血统。蒙古人的大汗成吉思汗英勇善战,激励着他们的后代。望着英勇的前辈,我真是敬佩不已。

说起内蒙古的美丽,没有领略过它风光的人大概很难想象。且不说那雄伟的大青山,滔滔的黄河水,只看那无边无际的草原就足够让你留连忘返了。如果你夏天来到草原,看到的将是一泻千里的绿,平地是绿、溪水是绿的、线条柔美的小小丘也是绿的,到处都布满了绿色,直到和天际相联。在宽阔的绿野上,点缀着数以千计的.野花、姹紫嫣红把草原打扮得更加迷人。而那星星点点散布在草原上雪白的蒙古包与流动着的马群、羊群、牛群更加点缀着这幅美丽的画。

有时候,服装往往会体现出一个民族的信仰和特点。蒙古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蒙古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对于袍子的颜色,男子大多喜欢穿蓝色、棕色。女子则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女袍比较紧,以显示身材苗条和健美。蒙古人认为,像乳汁一样洁白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多穿于盛典、年节吉日时穿用;蓝色则象征着永恒、坚贞和忠诚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红色是像火和太阳一样能给人温暖、光明和愉快,所以平时多穿这样颜色的衣服。腰带则更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材。总之蒙古族服饰总体上表现为自然大方缺细琢精雕的沉稳风俗。

而蒙古族的白节就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白节又称新年。古代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色,所以又称春节为白节,在白节对蒙古人互相馈赠白色之物、互相抱吻,互送祝福。白节在腊月三十日晚上,全家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通常全家老少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家长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开始拜年。白节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哦!多么独特的蒙古族,我爱你。

介绍民族作文篇3

我的家乡景色迷人,物产丰富,每到过节时就分外热闹。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来到我的家乡看看这热闹非凡的元宵节。元宵节是在正月十五,过节时处处张灯结彩,人们把各种各样的灯早早地挂到灯会上,让人们参观。参观后便来到旺火旁,正转三圈,倒转三圈,保佑自己及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万事如意、顺心顺意!

随后,人们来到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的脚尖碰着脚跟,肩膀擦着肩膀都到广场观看节目表演。人们有的跳舞,有的唱歌,十分的热闹。

在元宵节这一天里,人们还要放鞭炮,尤其是那些十分调皮的小朋友们。每人拿着一支点燃的炮竹,兴高采烈地玩了起来,他们玩的都十分开心。

我们每家每户都像办喜事一样,红火而又美丽。在这一天里,人们还要吃元宵,吃的元宵里面还有不同的'口味。这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一样,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好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的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了。这广告可以不庸俗,干果店在元宵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处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在家里,还有: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一些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铛,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要吃元宵,过了元宵节可能就吃不到元宵了,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可是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节在正月十五就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着的时候。过了元宵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儿了。

介绍民族作文篇4

在我国北方,有着茫茫的大草原;草原上,散落着各式各样的蒙古包;在蒙古包里,有着勤劳、豪放的蒙古族。他们的性格豪爽,待人热情,有着“马背上的民族”之称。

蒙古族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总共有五百多万人,主要居住在我国的北方——内蒙古自治州。蒙古族中“蒙、古”二字,代表着“勤劳、勇敢”的含义。他们主要是养羊、养牛、养马为生。

蒙古族煮东西与我们大不相同。我们汉族一般是把肉、蔬菜切成片状,在放入锅中煮、或炒。而蒙古族一般把整只羊拔了毛后丢入锅中煮到六分熟,再用柴架起来点燃,又用一根木棍从羊头穿到羊尾,再架起来烤,火越来越旺,白羊变成了金羊,它表面浸出一层金黄色的油,亮闪闪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垂延欲滴。

蒙古人吃东西与我门不同,他们是直接用手抓、撕,再送入嘴中细细品尝,也有人用尖刀划一下,在撕下来吃,因此他们魁梧彪悍。

蒙古人是游牧民,在大草原上转悠迁移,因此没有固定的房子。于是,他们用厚帆布、木桩搭成的圆锥形帐篷,他便于携带,容易四处搬迁。

不必说蒙古族悠久的历史,只说他们豪爽的吃法和颇具特色的帐篷,就使我难忘。

介绍民族作文篇5

奶奶是个健谈的人,一些照片就能勾起她对往事的回忆,打开她的话匣子。

照片上是祖奶奶和奶奶在老家,她们站在一个像是用黑砖堆成的小塔旁,火焰从小塔的缝隙里冒出来。奶奶告诉我,这是老家过年时的习俗,叫点旺火。

人们在年三十的下午把煤或柴堆成塔状,到了晚上,全家聚在一起点燃,这就是点旺火。点旺火的由来和过年的故事一样。“年”害怕火、红色和响声,于是人们把煤堆或柴堆点燃,并放鞭炮来迎接新年,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奶奶还告诉我,旺火是空心的',在点燃之前还要先“盛装打扮”一番:在旺火堆上套上像拉花一样的装饰,贴上“旺气冲天”的字条,希望能烧光过去一年的不快,新的一年旺气冲天。

另一张照片里,爷爷奶奶伸出手,对着刚刚点燃的旺火。“年纪大了就喜欢‘烤旺火’,对着火烤一烤,不光身上暖和了,也寓意把身上的疾病带走,新的一年健健康康。”奶奶解释说,轻轻抚摸着袖子,好像在回味旺火的温暖。我看到她的眼里闪烁着一种顽皮和怀念的光芒。“过年的时候,每个单位也会堆一个大旺火,跟咱们国庆的时候每个省做一辆大花车似的。”奶奶补充到。“奶奶,我还听说人们要跳旺火,是吗?”“不不,我们老家不跳。”我注意到她的语气里夹杂着对故乡的骄傲。“但我们会围着旺火唱歌跳舞,放鞭炮。我小时候还喜欢在旺火上烤吃的。”奶奶的眼里又闪过那顽童般的眼神。

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点旺火,但照片上一个个大小各异,或是刚刚点燃,或是已经被火焰紧紧包围,或是即将熄灭的旺火,被火焰映红的一张张笑脸和奶奶讲述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我和奶奶约定,过年时回老家点旺火。

回家的路上,我仿佛已经看到了红彤彤的火焰,听到了人们的欢笑。我期待着回老家点旺火的那一天,期待着点亮更美好的生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局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总结5篇

关于幼师自我介绍范文5篇

空姐的面试自我介绍范文5篇

公司演讲自我介绍范文5篇

销售新人自我介绍范文5篇

小学生自我介绍的范文5篇

开学自我介绍演讲稿5篇

端午节的介绍演讲稿5篇

大学自我介绍的演讲稿5篇

开学做自我介绍的演讲稿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100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