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身想法得不到抒发时,我们都要认真记录好心得,优秀的心得体会可以让读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以下是58汇报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植物学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读植物学心得体会篇1
1、前??
通过一年植物学的学习,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野外实习。
我们接触大自然,了解到了生物的多样性。这次实习激发我们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的兴趣。
1、1实习目的与意义:
实习目的:
(1)通过学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2)学会识别植物的途径,增强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
(3)初步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4)学会利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
(5)搞清亚热带气候的湛江植物、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点;
实习意义:
(1)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
(2)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通过实习可以接触大自然,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4)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的兴趣。
1、2实习时间:20__年5月20日至20__年5月25日;20__年6月29日至7月3日。
1。3实习地点与实习地自然概况:
5月20日~5月25日:寸金公园,森林公园,校周边植物,校园内;
6月29日~7月3日:南亚热带植物公园,南方林木种苗示范基地;花卉公园;广东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渔港公园。
本次实习的地点主要为校内和湛江的周边地区。湛江地处北回归线的南侧,为南亚热带和北热带的交界地区,是三面临海的半岛,气候资源优越。年平均温度21℃以上,全年无霜,雨量充沛,植物资源较丰富,盛产热带、亚热带作物、农林牧业产品。该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较为规范,管理比较完善,符合本次实习的要求。
2、实习日程与实习内容:
5月19日:植物学课程实习动员大会,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方法讲授。
5月20日:常见观赏植物的形态分类特征观察与识别。
5月21日:常见野生植物的采集,制作与鉴定。
5月22日:山地植物的识别、采集、制作与鉴定。
5月23日:常见农田杂草的采集、制作与鉴定。
5月24日:鉴定与整理标本。
5月25日:休息。
6月30日:热带经济植物种类识别
7月1日:了解当地种苗培养技术,参观花卉市场。
7月2日:红森林生态调查,参观渔港公园。
7月3日:温习寸金公园,校内植物的鉴别。
7月4日:植物鉴别考试,实习资料整理,实习总结,撰写实习报告。
(1)植物标本采集与植物标本制作:
学习植物标本的采集方法。包括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识别,对采集部位的不同要求,野外采集保存方法等。
学习干制腊叶标本制作方法。包括:高等植物的标本选取,整形,野外资料记录,整理和标本编号,干制过程。
(2)农田杂草的物种调查:
学习和掌握植物样方调查的基本方法和过程,了解植物的分布规律。
(3)植物的常规分类鉴定:
学习借助《植物检索表》,《植物志》和其他资料,观察,分析标本形态结构特征,对植物种类进行准确的识别和鉴定。
(4)后期整理:
学习干制标本的后期制作,进行分类学实习资料的整理。
3、实习结果与分析:
(1)到寸金公园、森林公园、校内、南亚热带植物园、南方林木种苗示范基地,花卉公园等地进行实地考察的结果分析。
20__年5月20日至7月3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植物实习,对湛江植物的分布、植物种类等进行了考察,选择了寸金公园、森林公园、南亚热带植物公园、广东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等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考察。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论在知识面,还是在野外的生存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对亚热带的湛江植物、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点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其中的收获是认识了很多植物,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
寸金公园处于湛江市区内,座落在赤坎区西侧,是湛江的八景之一,是湛江市的亚热带园林式公园,是市区内保存得较有价值的“植物王国”。20__年5月20日至20__年5月21日两天,我们分组对寸金公园的植物进行了全面考察。在寸金公园的两天考察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首先我们进行了全面踏查,对公园里的植物进行全面的辨认,记录植物名称用途,且进行了全面整理。进行了两天的寸金公园考察后,我们认识了寸金公园内众多的植物种类,了解了其植物分布:公园里的植物以乔木为主。道旁主要是高大树木,譬如棕榈科的砂糖椰子,油棕,乔木类的大叶榕,萍婆,黄葛榕,石栗等等。湖里有睡莲,水棉等水生植物,阴暗潮湿的斜坡上长着密集的草本植物,蕨类……在这两天中我们也进行了标本采集和压制标本。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工具书的查阅,我们基本上认识了寸金公园的植物,并深入了解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植物,其植物的科属、种名、用途如下:(1)桃金娘科:桃金娘,全株药用,果可食用和酿酒。(2)使君子科:榄仁树,观赏植物,种子供炸油食用或入药,树皮与幼叶可作为染料。(3)棕榈科:大王椰子,庭院及行道绿化观赏树。(4)苏木科:洋蹄甲,木材供农具及家具用材,可作行道及庭院绿化树。(5)苦楝科:桃花心木,木材作农具及舟车等材料,作行道、庭院绿化观赏。
考察完寸金公园后,我们去考察广东省湛江东海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它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保护区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的一个自然保护区。我们听取有关人员作详细介绍和观察室内的红树林的模型、看到东海岛红树林的形成过程的录像对红树林进行了解。“红树林”名称的由来源于一种红树科植物——红茄,这种树的木材、树干、枝条、花朵都是红色的,其中树皮的部分可以提炼红色染料,马来人于是称它的树皮为“红树皮”,而中文名称则叫做红树林。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河口、海岸沼泽区域的耐盐性常绿灌木或乔木,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红树林是陆地过度到海洋的特殊森林,因随潮水涨落而出没,故有“海上森林”“海底森林”和“潮汐林”之称。而海岛红树林是“海上森林”。由于不同红树林种适应滩涂土壤条件、海水漫泡程度以及演替阶段不同,各个种都有特定生长区域,分布在滩涂的不同部位,在滩涂平面上形成与海岸带相垂直的生态序列。通过考察调查,我们得知红树林有红海榄、桐花、秋茄、木榄、白骨壤等品种。
在20__年5月22日至20__年5月25日,我们还分别对森林公园、校周围植物进行了考察。在这几天的考察中,认识了印度紫檀、金银花,虎刺梅,野生猪笼草等等。6月30号我们对南亚热带植物园进行了考察。导游带我们快速踏查了南亚热带植物园,真的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认识了很多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如:绞股蓝,疯痳树,指甲花等。我们不仅看到了很多珍贵的人工培育品种,而且看到了许多珍贵的野生植物品种,如印度紫檀、印度第伦桃、澳洲坚果、能改变味觉的神秘果,有特殊香味的百香果(鸡蛋果)、听到音乐会跳舞的跳舞草,世界最毒的植物之一——见血封喉等等。我们学到了许多在学校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特别是森林公园的植物、南亚植物园的奇花异果,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的眼光,使我们都不断称奇,都伫立在它们面前不想离开。我们这次实习的时间比较匆忙,很多植物还没深入了解,分析它们的形态结构的异同,进而了解它们所属的科属的特征。
通过这次实习,我印象最深的是豆科,因为它十分常见,又喜欢吃豆类食物。从它的根茎叶花果种子分析它的特征是木本或草本。常有根瘤。单叶或复叶,互生,有托叶,叶枕发达。花两性,5基数;花萼5,结合;花瓣5,辐射对称至两侧对称;雄蕊多数至定数,常10个,往往成两体;雌蕊1心皮1室,含多数胚珠。荚果。种子无胚乳。
(2)农田杂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经过周密的调查、细心的调查,我发现农田作物与杂草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作物叶变黄,被虫子吃。杂草分布过多,导致作物养分不足,生长状况不良。我觉得,适当的除杂草、除虫能改善作物和杂草、昆虫之间的营养关系,缓和竞争关系。这样才能使作物得到更高产量,更好的质量。
(3)标本的压制。
标本采集回来之后,首要的任务就是进行标本的压制和干燥,目的是迅速压干新鲜含有较多水分的植物标本,将其制成扁平的腊叶标本,保证植物的形态和颜色不起很大变化,并防止植株部分脱落。
1)标本整理和修剪的注意事项有:
①将标本折叠或修剪成与台纸相应的大小(长约30厘米,宽约25厘米)。
②将枝叶展开,反折平铺其中一小枝或部分叶片。调整植物体上过于密集的枝叶及花果(保留叶柄以表明叶片的着生方式和着生位置,花果部分不要重叠)。
③茎或小枝要斜剪,以便观察中空或含髓的内部结构。
④大叶片可从主脉一侧剪去,并折叠起来,或可剪成几部分。
⑤草本植物可折成v形或n形、w形。如根部泥土过多,则应整理干净后再压制。
⑥野外采集的弱软花朵花序可散放在餐巾纸或卫生纸中干燥;若为筒状花,花冠应纵向剖开。
⑦若果实过大可切成片状后干燥。
2)标本压制的注意事项:
注意调整由于标本的原因造成的凹凸不平,使木夹内的全部枝叶花果受到同等的压力。压制时应注意植物体的任何部分不要露出吸水纸外,否则标本干燥时,伸出部分会缩皱,枯后也易折断。在最初的几天,特别要勤换纸,每天应换干燥的吸水纸至少1-2次,标本基本上干燥了,则可隔天换一次,直至标本全部干燥为止。换下的湿纸要及时晒干或烘干,备以后使用。在换纸的同时,还应注意对标本进行继续修整,铺展枝叶,收藏脱落的花果和清除霉烂等。
由于之前有些事项我们没有注意到,例如大叶片可以剪成几部分,大的果实可切成片,因此我们组几乎没有大叶子标本,大的果实没有切片,整个压制,干燥不了,发霉坏掉了,或不敢要植物的果实。压制过程,我们并没有对标本进行继续修剪,霉烂清除得也不够。放假时,标本已基本干燥,但偏逢上南方的雨季,我们都回家去了,标本再没换过纸,一些标本因此坏掉了,但总的来说还算成功。
4、实习收获和感受:
这次实习我们达到了预期目的,虽然说有点辛苦,但收获匪浅。通过农田杂草物种调查综合实验,进行农田杂草样方调查,农田杂草物种调查;我大体上认识湛江周围的植物,尤其公园中的植物;学会了通过辨认植物的科属,进而辨认植物我们开阔了视野,巩固和深化了理论知识。在实习中,我们开阔了视野,巩固和深化了理论知识。培养了初步的野外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将所学知识在野外工作中运用,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同时我们还培养了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在互助中增进了友谊,锻炼了意志品质。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我还了解到:每一种植物既有与其同科植物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特性,因为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植物本身的特性来辨认它们,例如:桃金娘,水蒲桃等有自身各自特有的气味:木麻黄有退的鳞叶;对于同一科的植物则可以通过比较法来分辨,例如短长鱼尾葵可通过是否是簇生来区别:椰树树杆比假槟榔树杆光滑和节间较短等;通过对湛江植物分布的观察可以得出亚然带地区的植物埀直分布规律:阔叶林——灌木林——草甸区——水域;对于采集标本一定要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前提,可持续地采集。
整个过程,我一直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从没有把实习当作旅游,而是认真对待。在实习时,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作记录,不懂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请教老师。采集植物回来以后认真辨认和压制标本,记好实习日记。实习中,我认识了200多种植物,了解部分植物的用途,了解到红森林的作用:红树林由于特殊的位置、环境,注定其有特殊的作用。(1)红树林生长茂密,根系发达,相互交错,减缓风浪对海岸的冲击,保护堤坝基围。(2)红树林能净化水源,防止赤潮发生。(3)丰富渔业区,这为鱼类、无脊椎动物和腐生植物提供了栖息地。(4)药用价值:因富含单宁,它有收敛、止血等作用。(5)食物利用:海桑果实可直接生食,其它的经处理可食用、作软饮料等。(6)旅游业开发:由于红树林的特殊作用,可利用作环保宣传、科普教育等。在这次实习中,我们通过植物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的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的理论知识。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古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了更真切深刻的认识,实习的过程是难忘的,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知识要温故而知新,所以,我们有时间就得常逛逛公园,多跑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更多的生物知识。
5、实习意见和建议:
我们的野外实习没有真正到野外去见习,虽然经济不许可,但我还是觉得植物野外实习应亲临野外,亲临大自然。湛江地区的植物分布不是很集中,植物的种类不是很多主要是适应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植物。有一些情况令我们担忧,有些植物、植被,由于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遭到了破坏,树木被砍伐、红树林遭破坏等。在此,我建议加强植物保护区的管理,在各中小学加大保护植物的教育宣传力度,深入农村对村民进行保护大自然教育,加强环保意识,宣传开发的科学发展观,使开发利用应有序化,避免出现经济效益而破坏生态效益的情况;发展高新科技,人工研究与繁殖植物,实现物种的快速繁殖。还要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法制意识,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减少急功近利,经济利益的驱动的破坏行为。
政府要适当增加一些植物品质的引进,使湛江公园的植物更加丰富,成为科学考察、科学实验的试验基地。我们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去保护公园的植物,使湛江成为度假、旅游、休憩的场所。
读植物学心得体会篇2
为期一周的实习已然落下了帷幕,我依然回味其间点滴,现在有时闭上眼睛,一幕幕在脑海里就像过电影似的,很有趣儿。
起初对实习没抱有太大的热情,因为去外面实习必然要乘车,而我晕车,是特晕的那种,见到车就想吐。第一天清早乘车去鹫峰,车子走得可真慢呀,尤其是在盘山公路上蜿蜒蛇形时,我感觉我的胃都要出来了,我真的想跳车啦。
但是下车稍作休整之后,我顿时被鹫峰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平缓的山坡处处散发着绿的生机,迷人的花香沁人心脾,我还没来得及驻足欣赏,老师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汤汤席卷过来了。我这才意识到此次实习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于是只能打起精神,掏出纸笔,追随人流而去。山上的植物可真多呀,我一生也没见过这么多植物,更何况需要一一辨认。但是环顾四周,一个个同学如狼似虎,见到植物就挖,发现新的植株就抢,这场面近乎疯狂,我也等不及啦,拿起剪刀加入到第一波扫荡队伍中,所过之处,植株欲哭无泪呀,高大的乔木尚能自保,矮小伏地的要么被搜挖枯竭,要么惨遭践踏蹂躏,毕竟两个班五六十人呢,其破坏力真的不容小觑呀。老师寓教于乐,同学们对这也乐此不疲。整个过程中,我基本做到了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留心做记录,生怕记漏、记错任何一个种名儿,遇到特别的植株与同学相互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利用午饭间隙,将采集好的植物压成标本,并记好实习日记。第一天收获颇丰,我认识了116种植物,了解了部分植物的用途,譬如唇形科的益母草、北京黄芪,景天科的景天三七具有药用价值,而壳斗科的栓皮栎树干竟可以做暖壶塞子,最为有趣的是木兰科的鹅掌楸,也叫马褂木,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写情书,多么浪漫呀。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我通过对植物的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深切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滋味。第一天的实习是难忘的,用心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实习也对大家的体力与团队协作力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第一天的实习用“累”来概括,那么第二天的实习就应是疲惫了。第二天,目的地是北京植物园,本想乐游园一番,无奈天公不作美,自清早至傍晚淅淅沥沥的雨没有停歇,于是我们在雨中享受了这一场值得回味的特别实习。
雨中游北京植物园别有一番滋味,园子里的花真多,好多都是我从未见过,也不知道名字的花.感谢老师告诉我一些美丽的花儿的名字。有的同学显得格外兴奋,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一行人都停下脚步等他们,欣赏着他们“抢”镜头的如醉如痴的身姿。然而,植物园中奇花异草上百种之多,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拍不完的。那雨也来凑热闹,铺天盖地,千丝万缕地将植物园中风姿各异的树木和奇花怪草笼罩起来,满眼绿色一时间虽实犹幻,仿佛一位画界高手正在一幅巨大的画布前浓墨重笔地挥洒„„沿着细碎的沙土路慢慢前行,雨丝在伞面和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听起来很惬意舒心,周围很安静,几乎见不到游人,路两边栽植着等待辨认的树木,徜徉漫步间,转过一个慢坡,突然传来人语喧哗声,举目望去,竟是梁启超的墓,我们一行人怀着肃穆的心情瞻仰拜谒了伟人,随后继续寻找植物。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紫薇树,粗大干枯的主干顶端上,冒出蓬勃的翠色,抽出柔美的枝条,随风摆动,舞动着满树的艳丽和芬芳,真有枯木逢春,梅开二度的感觉。雨中植物园,别样的景致,别样的风情。
最后一天的野外实习是大觉寺,我们在这里已经很难发现新的植株了,已然没有的第一天的狂热,却也多了几分娴熟。信手拈来一段植株,我故作淡定的观察它的茎、叶、花、果实,有时拿出相似的标本对比一下,撕下叶子闻一下,看它是否有乳汁,并猜测它属于哪个科、哪个属,将它的主要特征反复在脑海中检索,恰好确认它的身份时心里会蓦地涌出一种成就感。大部分时光我们多听多看多问,不断重复旧的知识,也不停地接受新的知识,有时三两个人聚在一起,边看标本边翻阅资料,遇到两种极为相似的植物也会争论得面红耳赤,但乐在其中。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好奇探索,吐故纳新,这就是实习的乐趣吧。
在接下来两天的植物鉴别考试中,乐趣仍然层出不穷,这是一场人与植物两情相悦的走秀,但不在本文所涉之列,不可说不可说...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读植物学心得体会篇3
春华秋实,岁月潇湘。转眼为期一个月的园艺生产实习就过去了。在这次的实习中,我学的不仅仅是如何进行育苗管理,让我感触更深的是一种工作态度,一种观念,一种对园艺产业的认知,一种认识人生与自我的启迪。
这次的实践中,在积累成功经验的同时,我也在不断的认识自己的不足,吸取实践中得来的教训。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并且不断剖析自己以取得进步。我相信此次实习经历会对我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时间过的真快,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实习生活的总结以及一些心得体会。
实习是一种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都有益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对接受实习生的单位而言,是发展储备人力资源的措施,可以让其低成本、大范围的选择人才,培养和发现真正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亦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的公关手段,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如实习生)了解用人单位的文化和理念,从而增强社会对该组织的认同感并赢得声誉。
对我们而言,实习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早日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内容获取相关经验,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逐步完成职业化角色的转化,发现自己真实的潜力和兴趣,以奠定良好的事业基础,也为自我成长丰富了阅历,促进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读植物学心得体会篇4
起初对实习没抱有太大的热情,因为去外面实习必然要乘车,而我晕车,是特晕的那种,见到车就想吐。第一天清早乘车去鹫峰,车子走得可真慢呀,尤其是在盘山公路上蜿蜒蛇形时,我感觉我的胃都要出来了,我真的想跳车啦。 但是下车稍作休整之后,我顿时被鹫峰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平缓的山坡处处散发着绿的生机,迷人的花香沁人心脾,我还没来得及驻足欣赏,老师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汤汤席卷过来了。我这才意识到此次实习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于是只能打起精神,掏出纸笔,追随人流而去。山上的植物可真多呀,我一生也没见过这么多植物,更何况需要一一辨认。但是环顾四周,一个个同学如狼似虎,见到植物就挖,发现新的植株就抢,这场面近乎疯狂,我也等不及啦,拿起剪刀加入到第一波扫荡队伍中,所过之处,植株欲哭无泪呀,高大的乔木尚能自保,矮小伏地的要么被搜挖枯竭,要么惨遭践踏蹂躏,毕竟两个班五六十人呢,其破坏力真的不容小觑呀。老师寓教于乐,同学们对这也乐此不疲。整个过程中,我基本做到了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留心做记录,生怕记漏、记错任何一个种名儿,遇到特别的植株与同学相互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利用午饭间隙,将采集好的植物压成标本,并记好实习日记。
第一天收获颇丰,我认识了116种植物,了解了部分植物的用途,譬如唇形科的益母草、北京黄芪,景天科的景天三七具有药用价值,而壳斗科的栓皮栎树干竟可以做暖壶塞子,最为有趣的是木兰科的鹅掌楸,也叫马褂木,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写情书,多么浪漫呀。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我通过对植物的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深切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滋味。第一天的实习是难忘的,用心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实习也对大家的体力与团队协作力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第一天的实习用“累”来概括,那么第二天的实习就应是疲惫了。第二天,目的地是北京植物园,本想乐游园一番,无奈天公不作美,自清早至傍晚淅淅沥沥的雨没有停歇,于是我们在雨中享受了这一场值得回味的特别实习。
雨中游北京植物园别有一番滋味,园子里的花真多,好多都是我从未见过,也不知道名字的花。感谢老师告诉我一些美丽的花儿的名字。有的同学显得格外兴奋,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一行人都停下脚步等他们,欣赏着他们“抢”镜头的如醉如痴的身姿。然而,植物园中奇花异草上百种之多,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拍不完的。那雨也来凑热闹,铺天盖地,千丝万缕地将植物园中风姿各异的树木和奇花怪草笼罩起来,满眼绿色一时间虽实犹幻,仿佛一位画界高手正在一幅巨大的画布前浓墨重笔地挥洒。
沿着细碎的沙土路慢慢前行,雨丝在伞面和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听起来很惬意舒心,周围很安静,几乎见不到游人,路两边栽植着等待辨认的树木,徜徉漫步间,转过一个慢坡,突然传来人语喧哗声,举目望去,竟是梁启超的墓,我们一行人怀着肃穆的心情瞻仰拜谒了伟人,随后继续寻找植物。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紫薇树,粗大干枯的主干顶端上,冒出蓬勃的翠色,抽出柔美的枝条,随风摆动,舞动着满树的艳丽和芬芳,真有枯木逢春,梅开二度的感觉。雨中植物园,别样的景致,别样的风情。
读植物学心得体会篇5
实习日期:20___.7.19-7.22报告编写日期:20___年9月6日
带队教师:雷安平,仙湖植物园老师(校外)
摘要:被子植物可区分为草本和木本植物两大类。一般说的草,指的是草本植物,树指的是木本植物。草的茎柔软,没有年轮;树的茎坚硬,有明显的年轮。草本植物是较先进的植物,为各种草丛,滩涂中的昆虫,带给“衣食住行”。
关键词:草本植物,年轮,木本植物。
前言:
植物学的发展:(前人所做的努力)
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已有数千年。祖先透过他们的勇毅同智慧发现了各种草药的药理性,寒热性。进而治疗各种病人的病症,痛苦。这就是在我国的草本植物的发展。当今已是21世纪,让中医药继续发扬光大是各科学家,医生药师的重任。
在19世纪前国外发展得较我国慢,但当代发展地十分迅速。个性是近代与当代,植物学发展一日千里,新的代表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细胞生物学,引领植物学向更微观世纪进军。植物组织培养,植物pcr技术等在国外是较成熟的。
前人留下的问题:
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异同;植物体内的营养;草本植物为何高级于木本植物;
选“草本植物”的缘由:
草本植物,我们第一联想到草,草有很多用处。猪牛马羊等各类家畜也都吃草。竹子在日常生活处处可见,在我们中国还有竹子造的房屋。大自然中的野草不止是动物的食物,还能制造超多氧气,防止水土流失。
植物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它的开发利用,能给人类带来物质财富;但若违反自然规律地滥采滥用,则会破坏资源,毁灭资源,给人类生存造成威胁。因此,正确认识植物资源的特点,是合理利用植物资源的出发点。
好处与目的:
1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生物学的形态的鉴定技术和分类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生命科学的专业基础,以利于更好地学习和从生物学研究;为开拓,发展生态学,环境学等边缘学科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2掌握一般的植物分类的理论基础。能认识30-50科植物。掌握重要植物标本采集的基本方法。认识(海岸)草本植物的特征。
3一般掌握大鹏半岛生物群落的植物分布类型。牢固掌握生物生态学和生物群落学的理论及其资料。
材料与方法:
植物专用钳,尖头钳,镐子,塑料袋,大编织袋,“红白蓝”大麻袋。
采集方法:
一个同学用小镐子,铲那些地上长的成株的植物;一个同学手持尖头剪或植物剪,剪下一些路边的树枝条(就应尽量带有花和果);一个同学带着大编织袋,把同组同学采集下来的植物放入袋中。
辨别技巧:
辨别植物所属科目时:就应注意植株的各种形态上的区别:根状茎,块茎;贮藏根,寄生根;单叶,复叶;轮生,对生,互生叶。。。。。。
注意:以上的特征就能够辨别大部分的植物的科目了。
花的基本构成:花萼,花被,花瓣,萼片,花冠,雄蕊群,雌蕊,花托等等。
每种花的基本组成,不尽相同。这能够区分各种植物。
实习日志:
7月19日
在海边山路两旁(鹿咀山庄入口路两旁)采集各类植物。下午鉴别植物,粘上纸条(上面写有植物的种名和科名)
7月20日
在南澳高岭村路旁,直到其中一个七娘山入口处上山(田园乐生态花园),采集各类植物。下午鉴别植物,粘上纸条(上面写有植物的种名和科名)
7月21日
在青少年训练营地外采集各类植物。下午进行植物实习考核。(桌上摆有五株植物,在纸上写种名和科名)
7月22日返校
植株的枝条(带有花果)或全株粘上纸条(上面写有植物的种名和科名)
关于草本的问题:
植物生物多样性;
草本植物(herbaceousplant或herb)―――自由的百科全书
草本植物是一类植物的总称,但并非植物科学分类中的一个单元,与草本植物相对应的概念是木本植物,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但是偶尔也有例外,比如竹,就属于草本植物,但人们经常将其看做是一种树。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最显着的区别在于他们茎的结构,草本植物的茎为“草质茎”,茎中密布很多相对细小的维管束,充斥维管束之间的是超多的薄壁细胞,在茎的最外层是坚韧的机械组织。草本植物的维管束也与木本植物不同,维管束中的木质部分布在外侧而韧皮部则分布在内侧,这是与木本植物完全相反的,另外草本植物的维管束不具有构成层,不能不断生长,因而树会逐年变粗而草和竹子就没有这样的本领。相比于木质茎,草质茎是更进化的特征。
地球上已发现的植物中,草本植物占三分之二还多,大约有30万种,所有重要的粮食都是草,如小麦,大豆,高梁,玉米,稻米等。草本植物体形一般都很矮小,墙隅小草长不及7厘米,水稻、小麦也仅1米上下。
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少的植物。植株一般较小,茎干一般柔软,多数在生长季终了时,其整体或地上部死亡。
按草本植物生活周期的长短,可分为:
1.一年生草本(annual)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就可完成生活周期的,即当年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水稻、大豆、西红柿等。
2.二年生草本(biennial)第一年生长季(秋季)仅长营养器官,到第二年生长季(春季)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冬小麦、甜菜、蚕豆等。
3.多年生草本(perennialherb)能生活二年以上的草本植物。有些植物的地下部分为多年生,如宿根或根茎、鳞茎、块根等_器官,而地上部分每年死亡,待第二年春又从地下部分长出新枝,开花结实,如藕、洋葱、芋、甘薯、大丽菊等;另外有一些植物的地上和地下部分都为多年生的,经开花、结实后,地上部分仍不枯死,并能多次结实,如万年青、麦门冬等。
结论:
结论一:高等植物分类基础(营养器官/生殖器官)
我组所采野外植物的种类(草本植物):约为30个科
1.木兰科2.莎草科3.毛茛科4.十字花科5.藜科6蓼科7.葫芦科8.山茶科9.桃金娘科10.大戟科11.蔷薇科12.豆科(豆目的三亚科特征与区别)13.禾本科14.杨柳科15.桦木科16.壳斗科17.榆科18.桑科19.杜鹃花科20.木犀科21.芸香科22.无患子科23.24.马鞭草科25.唇形花科26.茜草科27.忍冬科28.菊科29.百合科30.兰科
鸡矢滕茜草科蒲公英菊科马兰菊科红车桃金娘科
珊瑚树忍冬科九结茜草科土荆芥金丝桃科野甘菊玄森科
黄牛木金丝桃科寄生藤檀香科。。。。。。
结论二:长得高的就是木本植物长得矮小的就是草木植物木本植物庞大些就是高级些
答:都是错误之见。无论草本还是木本,都是被子植物的一种。而草本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较高等的。
茎的角度来看,①草本植物是较进化的植物,茎较柔软,有些属种还可攀爬,以便缠绕住高大的树来使叶子“挂”得更高,以便进行光合作用。
叶的角度来看,①草本植物的叶多为对生或轮生(利于限度地进行光合作用),②叶形较复杂,复叶等较多形状(木本植物多为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若叶片有受损则整个叶片叶柄都“报废”)。
花的角度来看,①较多草本植物为单性花,减少了自花传粉的可能,持续杂种优势②有些草本植物甚至是雌雄异株,便于杂种优势③花被多数分化为蕚片和花瓣,使花的形状更优美,蕚片对花被有保护作用
生活型来看:草本植物大多数为一年生,优势是更新的次代多了。虽然每一代的生命短了,但是物种有新鲜的“活力”,其实这是先进性的体现。
编表如下:
初生的,原始的性状此生的,较进化的形状
茎木本草本
直立缠绕
叶常绿落叶
单叶全缘叶形复杂化
互生(螺旋状排列)对生或轮生
花被同形,不分化为蕚片和花被花被分化为蕚片和花瓣,或退化为单被或无被花
两性花单性花
整齐花
读植物学心得体会篇6
一、实习时间:年6月11日~12日
二、实习地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实习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x地区生态环境及垂直土壤分布差异条件对天然植被的影响。以及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作用。通过实地考察,熟练运用课本知识,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动手调查的能力,团队分工及其团队协作能力。
实习出行路线:南宁(都南高速公路至府城出口,经府城、雷江二级公路)——x旅游区大门区——x旅游区。
四、实习地概况
4、1、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及历史沿革
广西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西中部偏南的南宁市武鸣、上林、马山和宾阳四县交界处。保护区管理局设在武鸣县两江镇汉安村那江屯南侧。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0′~108°24′,北纬23°24′~23°30′。保护区呈西北至东南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21km,东西宽19km,一般海拔1200m左右,主峰龙头山在山体中部之武鸣与上林两县交界处,海拔1760、4m,相对海拔1563m,是广西中部最高的山峰。保护区总面积16994hm2,林地权属全部为国有。
1965年7月经自治区林业厅批准,成立x林场,归属自治区林业厅管辖,委托南宁地区林业局代管。
1975年自治区林业厅和南宁地区行署决定停止采伐天然林,林场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护森林资源。
1981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x林场改建为自然保护区,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x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属事业单位,隶属关系不变。
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8月隶属南宁市林业局主管。保护区人员编制218人。
4、2、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区类型
以北回归线上保存较完整的常绿阔叶林为特色,以保护多样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珍稀频危特有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以自然保护、科研教学、宣传教育为主要管理任务,适度开展多种经营和森林生态旅游。所辖部分区域是广西大学的实习科研基地,为此我们得以在此实习参观。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网络中,具有典型地带性特征的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境内保存着多样性山地混合森林和珍贵稀有生物物种资源,是不可多得的地带性生物物种基因库和生态系统平衡观测实验室。是广西中部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是科研、教学、森林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保护的对象有(1)保护北回归线上丰富多样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x生境多样性,植物群落也多样性。共有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等多个植被类型。并且保存着近6000公顷的原生植被,以桫椤、黑桫椤为代表的蕨类植物在x形成了较大面积的优势群落。(2)保护区域内丰富的物种资源及其基因。(3)保护桂中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
4、2、1、重要保护价值
x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或生物地理上具有突击的代表性,森林植被保存之好,植被类型如此之多,实在罕见。其多样性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价值在国际国内是较为少有的。x保护区是199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认定的中国40处具全球意义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基地。
x目前已知有植物209科764属2069种,野生脊椎动物有294种。x的动植物物种占广西已知种数的比例都在30%以上,形成了小面积高密度的生物多样性区域。是广西不同植物区系的交汇点,动物区系特征上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质。是林学专业学习和实习的基地。
4、3、保护区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各级zhèng fǔ 部门对x的保护工作历来十分重视,并得到了主管部门的肯定。年被授予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1999年被自治区环保局、林业局、海洋局、地矿局授予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同年,x保护区被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接纳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年得到“香港吴氏野生动物保护”的资助以及纳入了世界银行全球环境保护基金会资助项目;同时,本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南宁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快开发利用x的旅游资源,建设环x旅游圈,形成“北有桂林,南有南宁”的旅游战略决策;同年,x保护区由副处级事业单位提升到正处级事业单位。
五、实习情况
2、1、100m2记名样方调查
在离x大门入口2公里处,做一个100平方米的森林记名样方调查,在不同海拔高度处,观察记录各海拔出的植物种类。
该样方乔木层主要以马尾松为主,灌木层以桃金娘、岗松为主。有很强的热带植物指示性。还有木姜子、漆树、鸭脚木等混杂在群落中,草本层以铁芒箕最多棕叶芦次之。总体的植被覆盖率高达95%以上。该记名森林样方可以命名为马尾松-桃金娘-铁芒箕群落。
2、2线路踏查
在590米的鱼跃龙门处主要植物有八角(人工林)、马尾松、杉木等。灌木有野牡丹、山茶等。草本有许多蕨类植物。土壤为赤红壤。
在海拔900米的飞翔伞基地我们看到更多的山茶科的植物,马尾松相对减少。苔藓类增多。但依然有较明显的优势群落结构。土壤为红壤。
上升到1100米左右的橄榄大峡谷,山茶科及槭树等阔叶树非常多。有深山含笑、半疯荷、山虎楠、毛桂、粗皮桦、罗孚栲等。优势种不明显。土壤为山地黄壤。
在1200米左右的神奇之旅植被更加的多样化,有大头茶、甜椎、小叶罗汉松、船柄茶、银荷木、长叶木姜、基脉楠、吊丝红、羊角杜鹃、五裂槭、毛杨桐、蛇葡萄等等优势种极不明显。土壤为山地黄壤。
其间我们还可以看到非常难得一见的灌草带,在南方的土石山中竟然没有乔木先锋树种的演替现象。
六、实习收获与感受
夏日炎炎,细雨霏霏,我们乘车而上,在各个典型区域下车考察听老师讲解。如仙境般的感受让人异常兴奋。在低海拔的热带丛林看到虽有较大的人为干预。但完整的群落结果依然让人觉得清新自然。在鱼跃龙门观望点,我们看到武鸣盆地的壮观和美妙,向脊的山脉形成鲤鱼的样子在眼前跳跃。知道我曾经就读的广西民族高中所在的大致方位。猜想着我们高中年代看日出日落的那几座大山是否就是此山。一阵风吹来云蒸雾绕,有时梦境般的美妙。在飞翔伞基地和山花烂漫、灯笼花苑我们脚踩才、石灰石在朦胧的大雾中感受飞翔的心情。观赏着杜鹃花后凋零和生长。留下了密集的相机的咔嚓声。两次路过橄榄大峡谷和云龙佛光景点但都蒙在大自然的婚纱中,看着悬崖峭壁和上面长着的龙须草叶子上、不停地参出的泉水,感觉但丝丝的秋意。清风吹过,两侧的山体显现出高大魁梧的震撼力。步入神奇之旅,山上古木参天,偶有荒草连天。林中鸟叫虫鸣,兽走猿攀,几乎是人间的天堂,动植物的乐园。在北回归线纪念杯及科普走廊我们看到很多相关的知识和动植物气息。进入天书草坪,路上有不少的银荷、槭树和竹子。大片的碧草,酸甜的杨梅,矮化的杉木等等可以看到对面山上的微波转发站和最高的山峰在层层的烟雾中托着。大有凡人不可及之势。进入养生之旅,黄杞、檫木、石楠、青冈、樟树、红苞木、中平树等等。数不尽数的树木展现在眼前。其中有称化石铁杉的长苞铁杉,雄伟高大的x松等等,一路风景,一路学问。在园林设计和生态保护的双作用下,给我们学习和游玩的感受。前往金龟瀑布的路上,我们一路观看一路感叹。上百级的阶梯和不可思议的古木是我们的惊叹!回来的路上,我们进入知青林,测出了70、5cm的杉木,以及在我脚下留情竹叶青。
经过x的实习,深切体味到林业工作的不容易。通过本次实习,不但得到了森林生态学上的实践,同时,经过老师讲解,树木分类学、土壤学也得到了相应的实践和巩固,并且能够把学过的各个学科的知识都融合了进来。团队之间的协调和相互协助工作的经验也进一步得到提高。这次是去x风景区实习,让我有机会去接触国家自然保护区,还有经过x黄伍导游的解说,我们懂得了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x风景区的亮点之所在。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