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汇报网 >心得体会

学改革开放史的心得体会最新5篇

每个阶段都会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汇集经历与智慧的结晶的文字文本,58汇报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改革开放史的心得体会最新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改革开放史的心得体会最新5篇

学改革开放史的心得体会篇1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史是一部当代史,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新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由于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战胜了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与时俱进,永葆生机活力;也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我们在世界上把社会主义的旗帜举住了、举稳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这一创造性的伟大实践,深刻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使国家走向了富强,人民实现了富裕。从1978年到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24亿元提高到超过100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gop从226美元上升到10000美元,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基本为零,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8岁。所以,4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了,踏入中等发达国家的门槛,使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如果说,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历史新纪元,那么,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则开辟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国情,在逐步摆脱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这期间改革开放每前进和深入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明确和清晰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逐渐形成,这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当然,改革开放也是有成本和代价的。没有不付出成本的改革。改革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从长期看改革会让所有人受益,但短期可能会让一部分人承担代价。改革是一场试验,凡试验都可能有对有错,有成功有失败。每一阶段改革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突出的矛盾,但同时可能引出新的矛盾,因此,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中国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纠正失误、与时俱进的过程。

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把改革开放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就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所以,通过学习改革开放史,我们要敢于迎难而上,突破攻坚,掀起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热潮,奋力创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奇迹。

学改革开放史的心得体会篇2

一、成就来之不易。

二、经验弥足珍贵。

三、困难依然存在。

四、前景更加辉煌。

五、初心不能忘记。

改革开放的后30年,是安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最为迅猛的30年。这30年也是我与地震工作结缘的30年。1988年我参加工作,从肥东地震台一名观测员起步,到办公室、服务中心、监测中心,再到监测预报处,到如今走上局领导岗位,我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后30年里安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走过的光辉历程。这30年里,防震减灾工作逐步从过去单纯的监测预报向“三大工作体系”拓展,逐步从过去单纯的科学行为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拓展,逐步从主要依靠地震部门力量向各级政府领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拓展。地震速报定位由人工模拟记录,发展为如今的计算机快速定位人工校准,自动速报时间控制在2分钟以内,全省地震监控能力达1.0级,部分地区达到0.2级。1998年至2009年,我们连续12年蝉联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先进单位,2次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我们积极主动为城市建设和重大建设工程提供抗震设计建议,特别是2015年完成安徽省重大工程项目——引江济淮工程的地震安评任务。我们借助政府其他部门优势,引入社会力量,成立各支地震救援队伍,及时高效有序应对了汶川8.0级、玉树7.1级和省内肥东3.5级、安庆4.8级、霍山4.3级、金寨震群、阜阳4.3级等影响较大的地震事件。1995年安徽省率先在全国出台了第一部地方防震减灾综合性法规——《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开创了全国防震减灾立法的先河,此后又相继出台了2个省政府规章和2个地方标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震减灾法规体系。我们不断加快对外开放合作的步伐,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与中国科技大学地空学院联合成立安徽省地震科技创新中心,并与安徽大禹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签订科技创新合作协议,三方合作形成创新中心“产学研”布局。与省煤田地质局、华东冶金地质勘探局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地质构造勘查、活断层探测等方面深化合作。与中国移动、中国铁塔安徽省分公司等开展合作交流。全省上下坚持一盘棋、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防震减灾新格局……在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关键历史阶段,一个人一辈子能从事防震减灾这项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工作,是多么的难得。感谢改革开放,让我看到了这种可能,创造了这种可能,实现了这种可能。成就载入史册,使命更加艰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也处于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防震减灾事业提出了新要求和新需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矢志奉献于防震减灾事业初心从未忘记。我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协助好党组书记刘欣同志,紧抓当前国家应急管理改革和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良好机遇,乘势而上,坚持新时代安徽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定力,把防震减灾工作更好地融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大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目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改革开放史的心得体会篇3

学改革开放史的心得体会篇4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拓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它的成功开拓和不断发展,谱写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壮丽画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推动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改革开放也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合作、开放融通、改革创新的本质特征和强大活力。我们今天已经充分感受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现在进行回顾,仍然感到如同邓小平所说,我们的改革有很大的风险,但很有希望成功,这个风险值得去冒。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会不会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被吞掉,中国共产党会不会在开放大门打开后被腐蚀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会不会被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根本颠覆?这些担心一直伴随着我们,但我们战胜了这些疑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今天更值得去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能够最终战胜这些风险,成功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改革开放之所以是正确的抉择,就因为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的探索。除此之外,还有两条路,一是在强大的内外压力下被动开放,其结果必定是亡党亡国的全盘西化;另一条路是固守现状,结果必然是被时代潮流抛弃,最终如毛泽东所说,被开除球籍。我们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做到了以下三点:一是始终跟踪世界潮流,回应时代主题,追寻历史节拍,有着坚定正确的大方向;二是坚守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尤其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党领导改革开放;三是实行了正确的战略策略,包括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渐进式改革,把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检验改革成败的判断标准,建立大胆试、大胆闯和及时总结评价的试验方式及纠错机制等。

学改革开放史的心得体会篇5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了解历史事实、理清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得出历史结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四史,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四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学好四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回望源点,不断增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历史担当。

要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到理论上清醒和政治上坚定。

: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2024年高三教学工作总结最新5篇

活动开放日活动方案5篇

活动开放日活动方案精选5篇

活动开放日活动方案优秀5篇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总结5篇

幼师学心得体会最新6篇

读数学心得体会最新8篇

学保险心得体会最新6篇

学营销心得体会最新8篇

解数学心得体会最新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496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