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汇报网 >心得体会

读918事变心得体会5篇

通过实践,我们积累了许多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把我们读书实践后产生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对我们的成长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以下是58汇报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918事变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读918事变心得体会5篇

读918事变心得体会篇1

如果一个着名歌星在7月7日开演唱会,人们是参加七七事变纪念活动还是演唱会?

相比于那些抗战时的照片,人们是不是更喜欢看明星们的海报?

人们究竟会选择看抗战记实片还是软绵绵的言情片?

我不知道这一些问题在你心里又会有怎样的答案。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呵,你是否还记得1937年7月7日那一场轰轰烈烈的战斗。血和泪,耻辱和奋斗在那里交织。那不懈战斗着的是一个民族决不屈服的灵魂!

沧海桑田,转眼已过去84年。那些石狮子还是一如从前,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那场战斗中定格。

时间倒退84年。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在军事演习中失踪,要求进入桥东宛平县城搜查。中日双方正在交涉时,卑鄙的日军突然向宛平城开枪射击,接着又炮轰卢沟桥。我军用大刀、手榴弹等劣质武器多次击退日军攻势。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鳞阁和师长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但是毕竟我们的军事装备那样落后,7月30日中国驻军强忍悲愤撤离。

时间回到2007年7月7日,七。七事变84周年纪念日。我是一个90后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安静而舒适的环境中。从未遭遇过炮弹的袭击,从未嗅过硝烟的味道。但在今天,我见到了很多很多。

我看见那些年过80岁的老战士来到卢沟桥,他们看着那些死去战友的照片黯然泪下。80岁,他们依旧是战士。九个老人整齐的站成一排,喊着口号踏着步子,眼前好象浮现起昨日的硝烟。奋斗、不甘受辱、豪迈、坚强,这些情愫几乎要撑破我的心脏,轰的一下爆裂。

我看见那些飘满红色旗帜的纪念馆。往事已成历史,但有些东西绝对不能忘!那些精神那些耻辱都通通承载在一张张黑白照片一篇篇报道上。照片上战士们的眼睛里有火在燃烧。不屈不挠,要烧尽一切耻辱一切不甘!

我还看见,一些大学生在纪念馆里说说笑笑,丝毫没有感受到难过和耻辱。

我还看见记者在采访很多年轻人。记者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七。七事变么?”他们擒着一丝微笑回答到:“应该是跟抗日战争有关吧,具体的我不太清楚。”我不知道他们的微笑究竟是礼貌还是羞愧的表现。但是,这是最严肃的事情,它是我们每个国人都不能忘的事实。

更可笑的是,居然有人说七七事变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

七七这一天,我看到了很多。

七七事变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耻辱。我知道有一部分人是没有忘记的,但我还看到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忘了。

国耻不能忘。

非洲人没有忘记罪恶的黑奴买卖,日本人没有忘记美国丢向长崎和广岛的原子弹。但是我们中国人是不是偏偏要忘记我们原本不能忘记的七七事变呢?

读918事变心得体会篇2

xx年前,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竟开始攻击中国驻军,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当华北战事一天天扩大的时候,1937年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了进攻。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宛平城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抗日的序幕。

xx年前,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枪在卢沟桥畔打响。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承受了3500万同胞的伤亡、6000亿美元的损失。

xx年前的历史,已经离我们这一代人很远。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无数英烈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财富。

xx个春秋过去,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但历史的风雨怎能吹熄我们心中的卢沟桥的连绵烽火,和平的歌声中更不能隐去“七七事变”呼啸的枪声。卢沟桥的枪声是我们民族奋起雪耻的号角,是振聋发聩的警钟,是历史正义的惊堂木。面对侵略者的凶残狂暴,长期积弱受辱的中华民族,在枪声中警醒,在枪声中奋起,用正义的枪声宣告我们民族的浴火重生。牢记落的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

半年世纪的侵略史,让我们对日本充满仇恨,但这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许多的人眼里还只有仇恨,而仇恨背后的智慧和自信,却经常在盲目的自大中消失。时间转到现代、现在,日本向中国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而这种挑战与100年前不同,这一次是中国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强大,尽管离真正的强大还有很远,但至少我们看到了希望。这一次,日本更加聪明,更加狡诈,而中国如何不被日本牵着鼻子走,这才是中国人要做的,这是大智慧。

我们不能忘记那枪声,是因为有些本应该记住历史教训的人偏偏患上了历史的“健忘症”。日本侵华战争,明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3500万人伤亡的空前浩劫,一些日本政客和右翼分子却厚颜无耻地说日本是“受害者”,叫嚣“日本侵华是因为中国爆发了反日运动”,明明是对双手沾满中国和亚洲人民鲜血的战犯。却偏偏有人否认东京审判,不顾受害国人民的愤愤之情,再三崇拜那些罪恶的亡灵。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更警示我们要永远的记住那场战争,

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对当年带给中华民族深重苦难的那场侵华战争拒不认账谢罪,那个让中国人民蒙受耻辱的日子———“7.7”,注定不会从我们的记忆中淡化或抹去。有些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可以随风而去,但是对于曾经饱受日本侵略者蹂躏、伤亡了3500万民众的中华民族来说,往事怎能如烟?

日本右翼势力一直没有坦诚面对那段侵略战争历史。这种异乎寻常的顽固与反动经常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受害国家人民感到愤怒和难以理解,同时也成为日本与有关国家发展关系的一大障碍。

读918事变心得体会篇3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他猖狂的梦想,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三省,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致使东三省这个有着丰富矿产资源、物产资源,面积是日本三个大的美丽而富饶地方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在此后的14年中过着饱受凌辱的亡国奴生活。然而,对一个民族最严重的摧残不是摧残他的肉体,而是摧残他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惟一的根与魂。

90年后的今天,阳光依然明媚,微风依旧吹拂着我们的脸庞,可是这莫大的民族耻辱,莫大的冤屈如何去平复,这血汗深仇如何去偿还?古人说: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导致未来的灾祸,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今天,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能否清醒地坚守自己的文化家园?在外国文化大局入侵的今天,我们要如何守住我们自己的文化?在韩剧、美国快餐文化、日本动画大举入侵的今天,我们又要怎样教育我们祖国的下一代,使他们不受国外文化侵蚀,忘记自己祖国的文化?我想,大力开展爱国教育,教育国民勿忘国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对现在的背叛。我们怎能忘记,中华民族血的奋斗史!我们怎能忘记,九一八事变那段屈辱史!我们怎能忘记,那些浴血奋战光荣牺牲的爱国战士!这些,都是深深铭刻在中华民族历永远无法遗忘的过去。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前有韩国撞翻我渔船,后有日本逮捕我钓鱼岛渔民,中华民族,怎能不自立自强?中国人,又怎能忘记国耻?怎能不团结奋斗?同志们,让我们做一个不忘历史的中国人,做一个不忘国耻的中国人,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中国人,做一个为祖国奋斗的中国人!

读918事变心得体会篇4

情景之一,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的宋哲元之母84大寿之日,日本华北驻屯军派使者送来“国宝”级寿礼瓷瓶。宋母不悦拒纳。宋劝其母,委婉应付,暂收为妥。其母曰:“我没当过官,不知什么是“委婉应付”,但我信迷信,我怕死后灵魂进不了祖坟!”旋即起立,当着使者的面,把桌上的寿礼瓷瓶摔得粉碎,怒不可遏。浩然正气,令人起敬。翌日,宋军长召开军事会议宣布:坚决抗战!

情景之二,29军副军长佟麟阁,身先士卒,亲赴一线,他和赵登禹师长对话,佟说,我已准备把家中盖房用的木料做一口棺材,决心以身殉国。赵说,我连棺木都不要,马革裹尸,死又何憾!两位将领心昭天日,抗日战场俩人光荣殉国。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给其举行追悼会,北京现仍有麟阁路、登禹路,以永远彰扬其抗战功勋和为民族捐躯之英雄精神。

情景之三,北平南宛,中日战酣。29军将士大刀挥舞,日寇血肉飞溅,令人痛快。但日军败退,中日军队脱离接触后,日机飞临,炸得中国军队溃不成军,死伤惨重。佟副军长亲自用机枪打飞机,遭飞机炸弹击中血染沙场,情景惨烈,令人愤恨悲伤。看完电影,我联想起许多。

我有幸出生于抗战胜利之后,虽未亲身遭受战争苦难,但小时候曾多次听到母亲和年老人讲述抗战期间的事情。

为什么有4万万5千万民众的泱泱大国竟能任小小日本蹂躏呢?

残酷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受欺。所以,现在我们一方面要不忘屈辱历史,永远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我以为把该歌曲定为国歌是一个无比英明伟大的决策。另一方面要居安思危,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国力特别是国防实力。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美帝称霸,想打谁就打谁;日本一些人仍疯狂,叫嚣“入常”;“台独”势力抬头,图谋不轨。我们必须提高警惕,百倍戒备,绝不能让以前的悲剧重演,要让所有侵略者和台独、藏独分子闻风胆寒!努力建设一个富裕、强盛的现代化中国,试看天下谁敢敌!

读918事变心得体会篇5

83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点燃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怒火”,中国全民抗战由此“开端”。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灾难,超过3500万军民伤亡,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800余万劳工被强掳,这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彻底觉醒和顽强奋起,并由此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这一段“屈辱”的历史,一断“辛酸”的血泪,一段现代史上“悲怆”的一页,依然铭记在近14亿中国人民的心中,永不敢忘,也不能忘,更不会忘。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汇总。历史使人们能永远记住在过去的兴与衰的纪实,也能使人们在兴与衰的经历中总结出经验与教训,从而使自己能知道需要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今天,我们纪念“七七事件”,回望的决不是那“悲惨”的现场,也不是那“悲痛”的恸哭,而是要让近14亿中国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不能忘记82年前的今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不断从历史中获得智慧启迪,才能牢牢把握时代前进的新方向,奋力开创美好的新未来。

落后就会挨打——这是中国近现代史证明了的道理,更是百年来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做出巨大牺牲才得出的深刻教训。“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则国之大耻。”历史,总是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勾起世人的回忆和反思、传递精神和力量。每年七月七日,中国人民都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一“国耻日”,如此隆重地表达立场和传递信号,目的很明确,就是在于警醒近14亿国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砥砺奋进、振兴中华,自觉增强现代国防理念和忧患意识;也是用正义的行动痛击逆流,警告那些试图罔顾事实、篡改历史的卑劣者!

“七七事变”以来这段历史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过去,也激发了中国人民创造辉煌的潜能。面对侵略,亿万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在共产党员的带领下,前仆后继、视死如归,不屈服、不后退,用生命和鲜血,组成了不可跨越的“长城”,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潮流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冲在前,干在前,带领亿万中国人民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经历革命、建设、改革大潮的洗礼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红红火火,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到繁荣富强,直至今天中华民族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次次创造了属于中国人民发展神话、创造了属于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918的故事读后感优质5篇

918演讲稿800字通用5篇

918阅读心得体会6篇

918事故心得体会精选6篇

警察918心得体会6篇

关于918的心得体会模板8篇

918阅读心得体会优秀8篇

铭记历史918心得体会7篇

关于918的心得体会8篇

918事故心得体会参考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556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