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汇报网 >心得体会

中国的纸故事心得体会5篇

心得体会可以深化我们对人际关系的理解,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复杂性,58汇报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国的纸故事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的纸故事心得体会5篇

中国的纸故事心得体会篇1

如今,越多越多的人去阅读欣赏外国名著,小说,散文,而渐渐忘记了属于咱们中国自己的语言艺术,民族艺术,为了再次感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我阅读了《中国民间故事精选》这本书。

一开始,我并不了解民间故事。这本书的导读为我详细地介绍了,原来民间故事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创作和传播主要依赖于劳动人民之间的口耳相传。而民间故事传承的强大的力量,可以同风俗习惯相比拟,因为这是种靠行动、语言的集体传承,所以具有着不可估量的生命力,民间故事中的很多篇章成了后是作家创作的灵感和源泉。

怀着一份期待与激动,我开始从第一个故事细细阅读起,没翻几页便被深深地吸引了。整本书,有我很小时候就知道,并且常常听大人讲的故事,比如狼来了,东郭先生和狼,这些故事虽然十分简短,但却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许多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无一不性格鲜明,惹人喜爱,而且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可以让我们明白许多简单的小道理。比如狼来了就让我明白了小孩子不能撒谎,撒谎的后果就是羊都没了,经济造成严重损失。东郭先生和狼告诉我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我们不能轻易相信坏人,要时刻保持警惕心啊。书中也有许多让我感到无比的故事,比如宝莲灯,懂兽语的海里布。宝莲灯中,三圣母和刘彦昌这段超越界限,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的爱情让我震撼。沉香为了拯救母亲,不怕危险,历尽千辛万苦,更让我感动。懂兽语的海里布中的海里布也让我十分敬佩,他为了保证其他人的安全,不惜出卖了自己的密码,后来拯救了其他人,却牺牲了自己,成为了一尊石像。当然,也有许多我以前闻所未闻,让我大长见识的故事,比如李白求师,李白乃一代诗仙,在文学领域上可谓无人可敌,可他居然也为了寻找高人请教而放弃了欣赏美景,等待了五天五夜,这种虚心请教,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佩服。

读完整本书,我仿佛整个人已经融入了进去,去欣赏那些自然人文,同神仙鬼怪在一起。我也深深地被这些生命力顽强的故事所吸引,久久不能忘怀。我也相信,这些植根于民间的故事,可以口耳相传,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中国的纸故事心得体会篇2

12月17日凌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的中国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返回地球。这是人类时隔44年再次获得月球样本,见证了中国航天创造的新历史。

探月工程自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立项以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深空探测基础设施,继美、欧之后建成了全球布局的深空测控网,培养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积淀形成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

追逐梦想,是中国探月人永不放弃的精神图腾。星辰大海没有尽头,宇宙探索永不止步。中国探月人敢于梦想,也敢于创造,敢于仰望星空,也敢于俯首躬行。在探索浩瀚宇宙梦想的指引下,中国探月人肩负光辉的历史使命,承载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在起步晚、经验少的条件下完成一个又一个跨越,把我国探月工程不断推向前进。

勇于探索,是中国探月人矢志追求的坚韧品质。嫦娥五号作为中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共创下了五项中国“首次”,包括: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精确入轨、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高速再入返回、建立中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这是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展示,更体现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协同攻坚,是中国探月人亘久不变的优良传统。正如嫦娥五号任务相关负责人所说,这么大的系统要保证环环相连,就需要集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克服和解决问题。正是得益于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的通力合作,嫦娥五号完成了一场令人难忘的月球样本“采集-包装-转移-封装”的深空芭蕾舞并成功返回,为中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合作共赢,是中国探月人新时代的大国胸怀。嫦娥五号任务的圆满完成同样离不开以互利共赢为基础的国际合作。据官方消息,中国国家航天局已与44个外国航天机构、4个国际组织签署超过140多项空间合作文件,在月球与火星等探测任务中开展了广泛合作。嫦娥五号任务实施中,中方就与欧空局、阿根廷、纳米比亚、巴基斯坦等国和国际组织开展了测控领域的协同合作。

中国航天人探月逐星,成就辉煌,创造着一个个中国奇迹,刷新着一个个中国高度。未来,我们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奋斗,不负人民期盼,不负时代使命,在强大精神的引领下不断攀登空间探索科学高峰。

中国的纸故事心得体会篇3

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同时间赛跑 与病魔较量,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 中国力量 中国担当。

应当说,这次抗疫斗争,检验了我们党的组织力 领导力,检视了党员干部的向心力 战斗力,证明了全国人民的团结力 凝聚力,抗疫斗争让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更加熠熠生辉 炫彩夺目。

中国精神,彰显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我们当今时代的中国精神。中国的抗疫斗争所展现的中国精神,充分蕴含了民族团结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包含了攻坚克难砥砺前进的时代精神。应当说,中国精神是在这次突发重大疫情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显示了重要的中国文化软实力。

中国力量,体现中国速度中国效率,是胜利之源活力之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体现的是党领导的力量人民团结的力量,是上下同欲团结一心的力量,是白衣执甲各业驰援的力量,集体中展示的中国人民的力量。拥有上千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仅用十几天就建成,三个星期内建成16家方舱医院,大量医务人员医疗设备防疫物资源源不断地集中到武汉和湖北,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疫情防控彰显我国的制度优势行动能力,真正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如此,形成全社会的团结一致 协同高效,才有了抗击疫情的中国速度 中国规模 中国效率。应当说,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党员干部的英勇奋战中国各族人民的英雄气概,共同汇成了气势磅礴的中国力量,是我们取得胜利 战胜困难的胜利之源 活力之泉。

中国担当,折射大国风范 大国情怀,是应有之义无疆之爱。在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大道不孤,大爱无疆。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中国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毫不犹豫投入抗疫国际合作,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充分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 守道义”的大国形象 大国担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本着公开 透明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最大能力将医疗物资运往全球各地,有力支持援助了全球疫情防控。人类是相互依存普遍联系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中国以大国风范大国情怀,彰显大国担当,为世界抗疫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力量,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让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发扬光大,熠熠生辉,广大党员干部就要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各种危险困难和挑战,强化斗争意识增强斗争精神,百折不挠激流勇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不懈奋斗。

中国的纸故事心得体会篇4

一样的名字,不一样的对接。近日,嫦娥五号上升器与轨返组合体“牵手成功”,于38万公里之外上演最美“月宫之吻”,惊艳世界。而这令人振奋的画面背后,是千万航天人的拼搏奋斗。青年干部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需向航天人看齐,传航天精神,悟工作宝典,担青春使命,圆中国梦想。

以“矢志不移”为目标,锤炼最坚定的意志。捕获、收拢、转移,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八院805所历经九年攻关研制,上千次试验,突破关键技术难题,进行661次对接测试、518次样品转移测试,确保交会对接顺利。其中艰难,可想而知,但航天人不言放弃、披荆斩棘、直至功成。青年干部需向航天工作者学习,敢于直面挑战,以坚守理想的骨气、敢为人先的志气、迎难而上的勇气,于攻坚克难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立功增能的演练处,锤炼“宝剑锋自磨砺出”的坚韧意志,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以“精益求精”为标杆,追求最极致的细节。对接全步骤需21秒内完成,1秒捕获、10秒校正、10秒锁紧,装配精度要达毫米级,制造精度则要以微米级计量,每一毫秒,每一微米都可能导致失败,唯有坚持高标准,细心考虑、细致把握,最终方能分毫不差,完美对接。青年干部需学习嫦娥“牵手”经验,践行“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严格要求自己,从群众关切的小事做起,从事关大局的细节着手,精雕细琢,一丝不苟,逐字推敲,逐项打磨,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业务能力,于奋进新时代中实现自身价值。

以“躬身实践”为阶梯,涵养最深厚的实力。从2007年“嫦娥一号”迈出探月第一步,到2020年“嫦娥五号”九天探月时自动取样月面,一批又一批航天人前赴后继,日夜不息,潜心钻研,身体力行,不断提升交会对接技术,向世界展现中国航空航天的强大实力。青年干部从象牙塔到田间地头,缺少工作经验,欲展报国之志,需用双脚丈量基层的每一寸土地,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跋山涉水,走村串户,于火热实践中练就本领,从平凡工作中淬炼成长,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

中国的纸故事心得体会篇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回首2021年,意义非凡。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让我们一起向未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拼搏奋斗!

——编 者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学家林占熺——

奋斗科研一线 助力乡村振兴

林占熺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也是电视剧《山海情》里福建对口帮扶宁夏派驻专家的原型。

如今,年近八旬的林占熺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厚厚一本笔记本上,记录了他2021年的工作成果:试验菌草养羊进一步加深闽宁协作,黄河流域菌草护坡实验取得突破性进展,菌草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

2022年,林占熺计划探索将菌草用于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生产的新模式。他说:“新的一年,我将牢记嘱托,带着我的团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通过科研技术,让菌草成为造福更多人的‘幸福草’。”

(本报记者王崟欣采访整理)

“七一勋章”获得者廷·巴特尔——

服务牧民群众 建设富饶草原

自1974年扎根草原,廷·巴特尔便再未离开。从科学养殖、建设现代化新牧区,到发展肉奶加工、牧区旅游等,他带动牧民走上一条生态保护与致富增收之路。“我深切感受到牧区几十年来的变化,经过一代代接续奋斗,牧民们日子越过越红火。”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目前正收集牧民们意见,准备相关提案,将大家的心声带到全国两会。

(本报记者张枨采访整理)

全国劳动模范王克祥——

逐梦大江大河 托起巍峨大坝

2021年6月28日,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安全准点投产发电。大坝高耸,江水蓄势,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高速转动,运行一个小时,就能发出100万度清洁电能。

初见白鹤滩,干了几十年灌浆工程的王克祥曾犯嘀咕,“坝基处的玄武岩,就像一捆捆直立的‘筷子’,又松又脆。筑一座289米的高坝,谈何容易。”他带领团队,一次次调研、试验,攻克了世界级灌浆难题。“正是‘水电人’的艰苦付出、攻坚克难、全力冲刺,确保了首批机组安全准点投产发电、各项设备安全平稳运行。”

(本报记者王浩采访整理)

生态管护员乐尕——

坚守巡护岗位 呵护美丽家园

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乐尕被聘为草原生态管护员。如今,他对巡护沿线区域生态变化、野生动物分布状况了如指掌。

“我们主要对责任区生态状况、违法情况、火情灾情等进行监督和记录,逐级上报。同时,还要清点草场载畜量,开展政策法规宣传。”乐尕说,这里是澜沧江上游,也是三江源保护的核心地区,一点都马虎不得。

如今,在三江源,草场被网格化划分。从岩羊腾跃的高山峡谷,到鸟类翱翔的湿地湖泊,再到雪豹出没的草甸峡谷,成千上万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坚守在三江源巡护一线。

(本报记者贾丰丰采访整理)

“高原戍边模范营”战士周鑫——

强化使命担当 守护万家灯火

该营驻地平均海拔4800多米,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每年8级以上大风200多天。周鑫第一次参加巡逻时,暴雪遮天蔽日,30公里走下来,全新的战靴几乎报废。入伍3年来,他已穿坏7双作战靴。周鑫说:“靴子磨坏了,意志却越来越坚定。”

作为副班长,新的一年周鑫早早定下目标:要以身作则,训练工作都冲在最前面,跟班里的同志们一起努力钻研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水平,争取拿到嘉奖。

“我们在练兵备战中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当好守护家园的忠诚卫士!”周鑫说。

(本报记者李卓尔采访整理)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定宇——

推动资源下沉 满足健康需求

2021年,张定宇走访调研了多个县乡的医疗卫生工作,并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推动落实《湖北省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方案》。

“我们坚持预防为主,向大家推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防、筛、管、治、研方面提出具体防控措施,力争通过3—5年努力,使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等发病率和疾病负担明显下降。”张定宇说,“2022年,我计划把湖北103个县区都走一遍,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到基层,满足基层老百姓的卫生健康需求,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本报记者强郁文采访整理)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

朝着梦想奔跑 继续拼搏奋斗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们计划在太空“出差”半年,迄今已有两个多月,在太空迎接新年到来,对中国航天员来说是首次。“我们能在太空‘跨年’,背后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惧艰辛、攻坚克难的付出和努力。”叶光富说。

2021年,中国空间站全面进入在轨建造阶段,展现出的科技进步让人赞叹。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两艘天舟货运飞船为空间站送去“太空快递”,两艘神舟飞船将两批航天员送达“太空新居”,创造了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太空出舱、空间站首次开展“太空授课”等航天新纪录。

“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让我们把视线投向更辽阔的星空,眺望更美好的远景,继续朝着梦想奔跑,一起向未来!”王亚平说。

指令长翟志刚自豪地说:“逐梦九天,浩瀚苍穹留下越来越多中国足迹。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拼搏奋斗。遨游太空,飞天梦不失重;探索科学,新征程正启航。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本报记者余建斌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01日 03 版)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对中国发展的心得体会5篇

将辉煌中国观看心得体会5篇

中国强上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中国的光辉历程心得体会5篇

中国牛精神作文5篇

2024我爱中国作文5篇

叫红色故事心得体会5篇

健康中国活动方案5篇

中国新时代青年作文5篇

读故事心得体会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290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