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的内容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通过写下参加活动后的心得,我们能够更好地内化经验,从而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下面是58汇报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弘扬劳动精神的心得5篇,感谢您的参阅。
弘扬劳动精神的心得篇1
基层党员干部的“劳动节”
最美不过四月天,人间正道是沧桑,20__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注定有些特别。面对脱贫“攻坚战”叠加疫情“阻击战”的双重压力,有这样一支党员队伍,甘心放弃休假,甘愿舍去旅行,扛起责任、冲锋在前,坚守在抗击疫情的前线;有这样一群基层干部,离开城市闲适,抛下诗画美景,踏上广袤的田间地头,奔波在脱贫攻坚的路上。防输入、防反弹是他们的常态,抓复工、促复产是他们的日常,忙春耕、谋脱贫是他们的坚守……作为一名平凡的劳动者,他们将汗水洒在战“疫”路上,用脚步丈量为民情怀,用奉献诠释着基层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用行动奏响了基层劳动者之歌!这样的“劳”“动”“节”,值得你我铭记。
“劳”而不怨,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十年来第一个“五一”长假,也是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特殊长假,更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需要“劳”身焦思的“长假”。疫情发生以来,“宅”成为了全国人民的选择和状态,而随着花开“疫”散,出去“走一走”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广大民众的向往,可“风景虽好,却还没到摘口罩的时候”。因此,当无奈“与春挥手”的人们,迫不及待地想“与夏相守”之时,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五一值守”却早已排满了整个劳动节假期。他们是党员、是干部,也是平凡的劳动者,可恰恰就是他们主动放弃了假期,任劳任怨地成为“岗位坚守者”,慎始如终地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只因他们深知“当假期遇上疫情防控期,迎接好人员流动对基层疫情防控又是一次‘大考’,绝不能疏忽大意”。交通管制站岗、人员体温检测、公共设施消毒、人群聚集劝导、防疫知识宣传……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用自己的辛劳与汗水护佑着“劳动节”的安全,让人们“乘兴而来,安全而归”。假期虽好,风景虽美,殊不知那一道道坚守抗“疫”的“身影”最美!
“动”如雷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俗话说,“人间四月天,一年已过三。”从时间角度看,不足8个月、仅剩200多天,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倒计时”,正在进行“冲刺跑”。虽然距离胜利越来越近,但剩下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必须以“读秒”的紧迫感“雷霆”般地“动”起来,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不能耽误。而作为扎根基层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驻村的扶贫干部,他们更是深知“扶贫不分假日,攻坚不谈休息”,脱贫攻坚就是一场没有歇息的“接力赛”。对他们而言,节日坚守是一种常态,连续作战是一种习惯;看着《扶贫日志》上满满的“五一攻坚计划”,他们没有怨言、没有牢骚,有的只是“昼无为、夜难寐”的工作紧迫感和“朝受命、夕饮冰”的使命责任感。关键之年,战“疫”又战“贫”,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必须要“动”如雷霆,坚决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全力以赴、克难而进,确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节”廉爱民,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廉不廉,看过节”。这些年来,虽然“四风”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治理,但还是有极少数人企图借“过节”虚名行“四风”之实。“过节”也是“过检”,越是关键的时间节点,越会成为腐败多发高发的时间点,不少党员干部就是在“过节”这个“廉关”上“把持不住、摔了跟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共产党人的做人之本;洁身自好、克己奉公,是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基。”因此,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紧绷廉洁自律这根弦永远不能松,牢牢守住“廉关”,过好“廉节”,切实让“节”廉成为政治自觉,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同时,也要把爱民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成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的躬亲实践,转化成砥砺奋进新时代、万众一心加油干的无穷力量,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过好每一个“节”。
一勤天下无难事,春风十里颂奋进。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让我们大力弘扬劳动精神,以奋斗者的姿态不断谱写新时代的劳动之歌,用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辛勤劳动过好每个“劳”“动”“节”。
弘扬劳动精神的心得篇2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小组为单位的社区志愿服务,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在敬老院中,我们小组的同学毫不嫌脏。耐心、仔细地帮助老人们洗脚、剪指甲。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我们的幸福和自私。我们在那里尽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谈心,竭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我们还帮助敬老院的职工一起打扫敬老院。虽然我们满头大汗,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
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自己好棒。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次的集体公益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而现在,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讲钱,干活不讲报酬认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劳动”也变相要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意识地组织了我们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对于抵制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腐蚀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凿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公益劳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学校这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懂得了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公益劳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弘扬劳动精神的心得篇3
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改变着世界,劳动书写着未来。幸福是靠奋斗创造的,而劳动是奋斗的载体。依靠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依靠劳动才能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是创造美好未来的坚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劳动,贯穿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中。
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劳动的历史、一部创造辉煌的历史。走进新时代,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胜利,需要在倍加努力奋斗中赢取;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需要团结带领广大人民依靠劳动创造。历史和现实表明,必须付出辛勤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才能拥有美好未来。只有拿出实干苦干的拼搏精神、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攻坚克难的不懈勇气,不辱使命的过硬担当,才能让“日子越过越红火”,才能让“未来越来越美好”。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者,才是新时代的弄潮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轻轻松松可言,绝不会在敲锣打鼓中就能实现。越是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近了,我们就越不能懈怠,越要倍加珍惜、辛勤劳动、努力作为。时代怎样变迁、经济怎样发展、社会怎样进步,都改变不了勤劳才能致富、勤劳才能创造未来这一事实。广大劳动者,就应自觉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起来,与民族的兴衰荣辱牢牢结合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融入到推进国家的发展进步里,融入到时代前进的洪流中。当前,受到疫情影响,助力经济发展、解决民生难题、促进社会进步,需要我们每一个劳动者,坚持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自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积极奉献社会,不断凝聚起逆势而转、顺势有为、乘势向上的底气和本领,让奇迹在奋斗中创造,让生活在勤劳中向好,用实干奋斗书写更多发展新篇,谱写更加美好未来。
美好生活,需要在劳动中创造;美好未来,需要在劳动中书写。幸福从来不会等一等、望一望就会出现,梦想从来不会做做梦、想一想就变成现实。让劳动创造幸福,让劳动成就未来。
弘扬劳动精神的心得篇4
尊重劳动 尊敬劳动者 尊崇劳动法
一年一度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又到了。作为伟大国度、伟大时代的幸福公民,在享受带薪休假和美好生活的时候,劳动节的意义值得我们特别记取。
尊重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文明,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劳动进化了并不断进化着人类。劳动是人类文明之源,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改造了广袤的客观和主观世界,让生活越来越幸福,让世界越来越美好。劳动创造了厚重历史和火热现实,也必将打开充满希望的未来。因此,新时代,理应大力倡导劳动光荣理念,让其进一步深入人心;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人人都当身体力行。然而,霸权主义、帝国主义、单边主义、个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等腐朽思想和势力并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依然会通过强权压迫和资本剥削等手段来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依然会以高高在上、奢侈淫逸的姿态来蔑视、轻贱劳动,需要我们保持警惕。
尊敬劳动者。劳动者是一切社会财富的生产者、创造者,本当也是它的拥有者、权利者。然而,翻开历史,我们却看到,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长时间里都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无产者和受尽压迫、挨够剥削的弱势者。从“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哀怨到“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洞察,马克思疾呼“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这个颠倒的旧世界,开拓一个平等、公平、公正的新世界。于是才有了这样英勇卓绝的一幕: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与帝国主义统治者和资本家进行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在各国工人和第二国际的支援下,以巨大牺牲终于换来了有限的胜利,推动了人类文明和人民民主历史性进步。今天,国际上广泛隆重地庆祝这个节日,就是为纪念广大劳动者的这种伟大斗争精神和奋斗姿态。尊敬劳动者,因为他创造了一切;尊敬劳动者,因为他解放了自己;尊敬劳动者,因为他登上了历史舞台当家作主,按下了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伟大理想的启动键。
尊崇劳动法。现代劳动法律体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早期是站在统治阶级的角度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19世纪初,以对童工的使用年龄和工作时间作出限制为标志,现代意义的劳动法诞生了。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体系,是真正体现劳动者合法权益和对劳动者进行倾斜式保护的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当然,在执行中也还存在诸如霸王条款、格式合同、选择性执法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改革创新,打通“堵点”“疼点”,实现良法良治。总之,先辈的、英雄的劳动者们不仅用辛勤的劳作创造了富庶的物质文明,也用英勇的抗争开辟了独立、自由、平等、公正的精神文明。今天,我们除了感恩,更要传承好他们不怕牺牲、敢于拼搏、勇于奋斗的精神,更要守护好、捍卫好这个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下来的成果。新时代,尊崇劳动法应成为我们全体公民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向全体光荣的劳动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弘扬劳动精神的心得篇5
在众多辛勤的劳动者中,有一部分人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为表彰这些杰出的劳动者,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劳模”,其中的全国劳动模范是中国劳动者的荣誉称号。与此同级的还有“全国先进生产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他们的事迹被社会广为传颂。例如全国的劳动模范铁人王进喜,他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拼命、忘我的工作。他曾经冒着刺骨的严寒带头跳进冰冷的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住了井喷,最终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他的精神不仅感染了钻井队的队员,还传遍了全国,为中国的劳动人民树立了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榜样。而饶英跃、付海泉等知名劳动模范们也是在各自的岗位上艰苦卓绝地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不俗的业绩,以自身的劳动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精神正是我们需要的劳模精神。
劳模精神包含着热爱劳动、追求知识、努力创造的价值取向,这些取向都以劳动模范为承载者和实践者,是凝结劳模精神的导向。劳模精神,实际上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一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思维道德取向。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的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的思想与情愫。它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是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回首新中国走过的几十年风风雨雨,劳模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同时还展示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体现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无论时代变迁,每一个时期的劳模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但他们又有共同点,那就是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这些集中体现了中国广大劳动者的先进思想和精神风貌等优秀品质。劳模精神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劳模精神引领着时代精神,劳模价值创造社会价值。每一个时代的劳模都有其特点,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劳模精神的本质。
对于大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借助榜样的力量,学习榜样的精神,从而更好地在日后的学习中努力拼搏,刻苦学习。大学生在学习劳模、弘扬劳模精神之前,首先要从内心尊敬劳模及劳模精神,但同时也应认识到劳模精神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它就生长于每一个具有普遍优秀品质的劳动者的心中。我们在以后不一定皆能为劳模,但我们皆能践行劳模精神。从现在做起,踏实地学习、生活,做好自己当下的事情及本职工作,这就是我们大学生贯彻劳模精神的最基本方式。也许这样的劳模精神很平凡,但劳模精神的本质就是一种起于平凡的不平凡精神。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可以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尽心尽力、不留遗憾。劳模精神是一种水滴石穿的坚韧精神,没有惊涛骇浪的冲动,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终将放射出耀眼的光彩。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