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指把人生经历中的想法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写好心得体会也是能够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的,下面是58汇报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包粽子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包粽子心得体会篇1
“五月天,是端阳。插艾叶呀,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说的就是过端午节的情景。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相传战国时期楚国二闾大夫屈原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他的投江日——农历五月初五定为了端午节。每年一到这个日子,赛龙舟、吃粽子就是主要的活动。据说人们赛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不让河里的鱼儿不去吃屈原的遗体。
不过,在我外婆家,至今还保留着端午节吃粽子、戴香囊的习俗。每年端午节,外婆会给我们一家包粽子吃。她和我妈先去采摘一些新鲜的竹叶,清洗干净——先放进热水中煮一煮,同时将准备好的糯米浸泡好以后,外婆就开始包粽子了。每次她选取两三片叶子,左右捏住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手指捏住叶子的另一头轻轻地往里一卷,卷成一个圆锥体,接着往里面小心翼翼地放糯米,最后用棉线绑住。一个粽子“宝宝”就诞生了。外婆喜欢根据每个人的口味包不同的粽子:我喜欢吃白粽;妈妈喜欢吃肉粽;外公喜欢吃黑米粽……哪些穿着绿衣裳的宝宝在炉火上煮着,还没出锅呢,空气里就已经弥漫着粽子的香味了,叫人馋得直流口水,我恨不得立马拿出来狂吃。
端午节前夕,妈妈会给我在裤子或衣服上佩戴香囊。我的香囊是蓝色的,十分香,走到哪都能闻到。听妈妈说,香囊里面的艾叶和雄黄有辟邪驱瘟的作用。
我的最爱——端午节。就是这样欢乐、祥和的一天度过。
关于包粽子心得体会篇2
老人们说,端午节是门前悬挂的艾草,菖蒲,可以驱鬼辟邪,求得平安;青年们说,端午节是河上的一条条龙舟,可以尽情展示自己;小孩子们说,端午节是腰上挂着的一个个香袋,每一个都装有一个童趣的心。只要拥有过她的人,哪怕只听过她的故事,都会有刻骨铭心的感觉,我又岂能例外。
端午节是我们这块神州大地上的一个传统节日。到了那时,可热闹了!人人门前悬上艾草,挂上钟馗,有的地方还有赛龙舟,但这些还是吸引不了我,我最喜欢吃粽子,爸爸对我说,端午节包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不愿离开生他养他的故土,为了祖国,为了民族,投江殉国。我想,爱国主义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国家和民族团结支柱,屈原精神的伟大,在于他心忧天下,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包粽子首先要有箬叶。妈妈对我说,箬叶要到山上采,山上会有箬叶树,我和伙伴们,大人们一块儿去采箬叶,山上有人工栽种的.箬叶树,所以我们不用瞎瞄瞎撞,直接去采就行了。我每次都会与伙伴们竞赛,看谁采的多。箬叶采回家后,还得用剪刀剪去箬叶的两端,放在水里泡个一天半会儿的,才能包!有了箬叶还不行,还得有糯米和馅料,我家是吃荤的,所以当然是去买肉了!
肉买来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欠“妈妈“这阵东风了!妈妈包粽子前,当然要先把糯米搅匀,再依次放下三勺盐,两勺酱油,两勺味精,一勺辣椒粉,接着,才可以包。妈妈把箬叶折成三角形,流下一个空洞,先放一半糯米,再放下馅儿,然后又把糯米添满,再将箬叶包在糯米上,用线一绑,就形成了一个枕头形。我看着妈妈做了许久,做得糯米没了,馅料空了,才停下来。停下来后,我望着一个个粽子,真是直流口水呀!就催着妈妈快点煮几个,可妈妈说,一时半会儿也煮不熟,叫我先出去,我看着都直流口水,又怎么肯出去呢但妈妈一定要我先出去玩会儿,我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去。来到街上,我见到许多伙伴也在街上,我一问才知道,他(她)们也和我一样,都是被妈妈“赶“出来的。我们各自说着想象中自家的粽子应该是多么多么的好吃!
过了一会儿,我们各自怀着满腔喜悦回家了。早就唾沫流了“三尺“的我飞一般跑回家,一到门前就闻到了一阵阵扑鼻而来的香味,马上跑到厨房,早就把一路跑回家的疲劳抛到九霄云外了。我一看盘中正冒香气和热气的粽子,也不管烫不烫,随手抓起一个,还真烫,我一下子把粽子扔到这只手,一下子把粽子抛到那只手,一下子又这只手抓抓,一下子又那只手挠挠,可我毕竟是皮肉之躯,太烫了也受不了,就把粽子用衣服包起来,再用小刀将粽子切开,一下子香喷喷的气味扑鼻而来,我馋的一下子禁不住咬了一口,啊,回味无穷!我马上跑到街上,一会儿跑到这家,一会儿跑出那家,一会儿又蹦进了另一家,相互品尝着,各自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科技在发达,时光在飞逝,但端午节吃粽子习俗不会变。它将在神州大地上永远流传下去,越来越旺盛……
关于包粽子心得体会篇3
早晨,我一起床就闻到一股清香,于是连忙跑到厨房,一看原来是妈妈在包粽子。
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妈妈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妈妈告诉我包粽子,首先要把棕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
先把长长的棕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棕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温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粽子煮熟了,我吃着粽子便问;“妈妈,粽子是怎么来的?”妈妈说:“说来话长,屈原是我国一位的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在他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流放期间,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秦军攻破,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江身死。
因此,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鱼龙虾蟹吃掉,做了粽子投入江中。”听了妈妈的述说,我不禁敬佩起屈原来了。
关于包粽子心得体会篇4
一天,我放学回家,看见妈妈正在包饺子,我觉得很好奇,就请求妈妈教我包饺子,妈妈爽快的答应了。
首先,我拿了一个小面团,学着妈妈的样子,用手把它压平,然后用擀面杖赶起来,呵呵,怎么赶,也不能像妈妈那样顺手,费了好大劲,终于赶薄了。我用勺子盛了一勺饺子馅,放在面皮上,然后,用手把面皮对抵,学着妈妈的样子,左捏捏,右捏捏,可是捏了这边,那边露馅,捏了那边,这边露馅,弄得我是满手都是油,天哪!怎么也捏不好,费了好长时间,也没有包好。
我不由得着急起来,手都有些酸了。看着我的样子,爸爸走过来,不禁的大笑起来。我有些泄气。妈妈说:“来,宝贝我教你!”于是妈妈耐心地教起我来。我仔细的看着妈妈的手,看她怎么拿面皮,怎么放馅子,怎么捏边,然后怎么换手。
我看得很认真,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否则,还会包不好。终于,心里有底了,于是我重新拿起面皮,慢慢的包起来。不一会我的第一个“作品”出手成功了,虽然什么都不像,也没有妈妈包的那样饱满好看,但是,不管怎样它也是我的成绩啊,我依然很高兴。
我似乎有了信心,于是又包了第二个。果然,比第一个好多了,当然还是不能与妈妈的相比。但是我会继续努力,我相信一定会包的和妈妈包的一样好看。
饺子包好了,爸爸去烧水,准备下锅了。爸爸说“今天我们都尝尝,女儿包的饺子,好不好吃?”
水烧开了,一个个饺子像一只只大白鹅,扑楞楞地飞入了锅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不一会,饺子和水一起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声音。然后加水再煮,连续加三次水,饺子就可以出锅了。
爸爸妈妈都在吃我包的饺子,还直夸我包的好吃呢,我知道,我包的并不好,他们只是在鼓励我。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努力去做,一定会最好。
吃着自己包的饺子,比吃买的饺子开心多了。通过这次包饺子,我终于明白了一句话的真正含义“只要肯用功,铁杵磨成针”。
关于包粽子心得体会篇5
今天是端午节,我准备亲身体验一下包粽子。
奶奶在旁边为我指导迷津,她先叫我打米,然后把米洗得洁白无暇,然后将米放在清澈见底的水中泡涨,等到几个时辰后将米捞起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正在我望眼欲穿际,爷爷终于从街上回来了,背篓里装着来一大串竹叶。我兴高采烈地说:“准备好了,开始包粽子啦!”只见,奶奶将竹叶卷成了一个三角筒,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接着盖好叶子,用棉线缠好。一个完整的粽子就包好了。看奶奶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我也觉着奶奶的样子包了一个,可是三角形不像三角形,四角也说不上来。逗得奶奶哈哈大笑。
该上锅了,奶奶端着粽子,一个一个地把它们放下去。然后升起熊熊大火,一会儿就听见粽子在锅里唱起歌来。我忍住口水在旁边足足等了三个小时,终于听到奶奶揭锅盖的声音。我以闪电般的速度坐到椅子上,香喷喷的气味迎面扑来。奶奶还没有把粽子端上桌时,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抢了一个,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边吃还边自言自语地说:“真好吃!”
粽子真好吃,我爱吃粽子,也爱过端午节!
关于包粽子心得体会篇6
“包粽子了!包粽子了!”随着妈妈的叫喊声,我和妹妹连忙放下手中的平板电脑,急匆匆地跑到厨房去——包粽子,我们连忙忙了起来,时间倒流2个小时。
可妈妈准备工作还没做完呢,他们只好把准备工作交给了我们,这个准备工作呀,就是剥蛋,说说简单,做起来可难了我可没跟你开玩笑呢。妈妈微笑教我们:“你们要把蛋黄弄到这个碗里,蛋清弄得那个碗里。”我听后,连忙做了起来,我先拿起一个咸鸭蛋,在碗的旁边敲了几下,鸭蛋顿时裂开了一个横,刚挖开,鼻涕似地蛋清膨了我一声1,我把蛋倒到碗里,然后把蛋黄捞到另一个碗里,看我的办法不错吧,不过是妹妹给我的启发哦!可不听话的蛋弄得我手都粘粘的,好像抓了鼻涕似地,别提有多恶心了。哈哈,一个蛋黄剥好了,万事开头难,不过我还是剥的挺好的,一旁观看的妹妹也投入了,也剥了起来。起先,妹妹连蛋都挖不开,只好求助我,我给他掩饰了一遍,妹妹就会了,我和她越剥越起劲,不一会儿,就剥好了,妈妈和阿姨不得不竖起大拇指夸奖我们呢,我看看你,你看看我,我们不得不笑了起来。
接着是正式包粽子了,只见妈妈把碱水放倒米里,让米变得黄一些,妈妈示范了一遍,我就把碱水抢了过来,也亲自示范了一遍,妹妹看着那么有趣,也抢过来试了试,真的好好玩呀。妈妈先拿了一张竹子皮,卷成漏斗形,然后再里面装入一点点的米,放入一颗蜜枣,再装入米,咳,师傅没有,我们这些初学者也只能自学成才了,不过妈妈跟着别人包过几次,还会包一点,接着妈妈把竹叶折来折去的,然后绑好线,看着妈妈的演示,我也包了起来,可包着包着就散架了,唉!出师不利呀,只见妹妹也糊里糊涂地包起来,妈妈和阿姨包的粽子形状别提有多少了,有的像枪,有的有4个棱角,有的有3个棱角。我只能做前勤者,把米装入粽子里,折就交给妈妈了。我又包了起来,刚开始,我们大家包的都不好看,慢慢地,妈妈来了灵感,越包越像,可我根本学不会,帮帮大人干干活,不过,我刚绑了一个粽子,就不干了,咳,连绑线都这么难呀!因为绕来绕去,都快烦死人了。没过一会,我们大家包了好多,妈妈把一些粽子放的高压锅里蒸了又蒸,我和妹妹一个劲地催着粽子,可粽子跟我们作对似地,总是不能出炉。
等到3点左右的时候,粽子的味道弥漫在整个厨房间里,香香的,“哦!可以吃粽子了。”我和妹妹欢呼起来,妈妈把烧好的粽子拿了出来,黄黄的肉肉立刻站住了盘子,“哇!我们包的粽子真漂亮!”我们四个人一尝,味道好极了。我和妹妹挣着抢着吃肉粽,我们发自内心地笑了起来。
这次包粽子,让我尝到了“第一次”,也让我体会到了包粽子的累,干什么都没有那么简单呀!
关于包粽子心得体会篇7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举行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但是我最爱的是包粽子。早晨,我和妈妈去市场买粽叶、五花肉、糯米,绳子。妈妈先把糯米、五花肉,绳子洗干净,然后把五花肉切成小块,再把粽叶和绳子煮一煮,这样才能使粽叶和绳子变成柔软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来。
开始包粽子啦!妈妈先拿出两张粽叶,把它卷成一个圆锥形,放一些糯米,再放二三块五花肉,再放一些糯米盖好,然后再拿筷子搅匀、折好,再用绳子捆住就好了。我看完妈妈的示范后,就小心翼翼的开始学包粽子。我照妈妈教我的方法去做,可是我用力太猛,叶子碎了,但是糯米没漏出来。然后我用绳子把粽子捆紧,我想把粽子捆紧一些,结果叶子全碎了,米也漏了。在这混乱之中我没把粽子包好,却把糯好洒了一地。我并不灰心,俗话说得好一回生,两回熟吗,我又细心的包起了粽子。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终于包好了,我把它叫做“矮冬瓜”粽子,因为它很小,也很矮。
最后一步就是煮粽子了。过一个多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我找出我的“矮冬瓜”粽子,咬上一口,啊!真香啊,这种味道我到一辈子都忘不了,真是让我回味无穷啊!通过这次学包粽子,我体会到做任何事只要有诚心、细心、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得到你满意的结果。
关于包粽子心得体会篇8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