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汇报网 >工作汇报

小班绘本好饿的小蛇教案7篇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背景和文化差异,教案通常包括教学目标,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估策略等重要要素,以下是58汇报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绘本好饿的小蛇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绘本好饿的小蛇教案7篇

小班绘本好饿的小蛇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猜读画面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能乐意和老师一起讲故事并参与到猜想游戏表演中。(重点)

3、体验作品幽默、诙谐的风格的风格。(难点)

【活动准备】

“好饿的小蛇”ppt课件,小蛇、香蕉、苹果等图谱卡片,小蛇头饰

【活动流程】

一、出示故事的封面,激发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看,这个故事讲的是谁呢?

2、小蛇是怎么走路的?谁来学学小蛇的样子?

3、我们来猜猜小蛇他想干吗呢?(吃东西、跳舞、游戏……)王老师来问问他,小蛇说“我好饿啊,想吃东西。”原来啊这是一条好饿的小蛇,他想去找东西吃。猜猜看小蛇会找什么好吃的呢?(苹果、饼干、米饭……)那我们一起跟着小蛇去看看吧!

二、逐页出示故事图片,让幼儿进行分段猜读。

1、(出示第一张图片)你们发现了吗,这会儿小蛇的眼睛变成什么样子了?你们猜它发现了什么?(苹果)

2、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

3、(出示第二张图片)苹果怎么不见了,苹果在哪儿呢?(请幼儿回答)你怎么知道小蛇肚子里的是苹果呢?

5、(出示小蛇看到香蕉的图片)好饿的小蛇又看到了什么?翻页:小蛇吃香蕉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小蛇吃会后会说什么呢?(啊呜咕噜真好吃)

6、(出示小蛇吃掉葡萄的图片)(第三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它发现了一个好吃的东西……他说啊呜-咕嘟,啊真好吃!)你们猜猜,好饿的小蛇吃下了什么东西?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幼儿个别回答)

7、(出示小蛇看到菠萝的图片)第四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去散步会怎么样?看看小蛇的肚子变成了什么形状?猜猜看它吃了什么呢?(幼儿回答)往前翻页,从外形特征上验证答案。我们来看看小蛇到底是不是吃了菠萝呢。

8、(出示小蛇看到苹果树的图片)小蛇吃了很多东西,他说我还没吃饱,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你们看它又发现了什么?(幼儿回答)这回,它发现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你猜猜看,好饿的小蛇会怎么吃呢?苹果树这么高?(爬上去)小蛇扭来扭去爬上了树,啊呜咕噜真好吃。

9。(出示小蛇吃了大树图片)小蛇到哪儿去了?

三、完整讲述故事

1、看水果图片回顾故事内容

好饿的小蛇吃了好多东西啊。(一次完整地说出来,如:好饿的小蛇看到苹果、香蕉,葡萄、菠萝)

2、根据图谱(如图)把故事说出来

好饿的小蛇看到苹果,啊呜咕噜真好吃(香蕉、葡萄、菠萝、苹果树)说1遍

四、游戏《好饿的小蛇》

真棒!小蛇在教室内里还会发现什么好吃的东西呢?老师请几个小朋友上来找一找,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贴西瓜、草莓、鸭梨、橘子图片在墙壁上,鸭梨和草莓可用黑色的影子来表现,增加活动的挑战性)

小班绘本好饿的小蛇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感受、理解小蛇吃各种水果身体变形的故事情节。

2、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与形状,乐意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

3、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氛围,初步体验趣味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flash、ppt截图)一套,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好饿的小蛇》。

ppt:这条小蛇长什么样?看看,它在什么地方?它会干什么呢?

二、欣赏ppt课件,熟悉故事趣味内容。

1、观察小蛇吃苹果图片ppt: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森林里散步,它发现了什么?什么样的苹果?(教师小结苹果的形状和颜色)师:好饿的小蛇看到苹果会怎样呢?(幼儿自由想象回答)师:苹果哪儿去了呢?小蛇的肚子变成什么样了?(幼儿自由回答、请幼儿来指一指画面)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苹果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它发现了一个圆圆的苹果,小蛇“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苹果吞(念这个字的时候,略慢、强调一下,并理解吞的意思)到肚子里去了。

通过提问、模仿,幼儿集体学说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2、观察小蛇吃香蕉图片ppt:第二天,好饿好饿的小蛇又出去散步了,它扭呀扭呀,看看小蛇变成什么样了,你能猜出它吃了什么呢?

师:如果是香蕉,那香蕉是什么样子的?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香蕉的体态动作:它发现了一根黄色的香蕉,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3、观察小蛇吃掉葡萄的图片师: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这次小蛇会吃掉了什么呢?如果是葡萄,那葡萄是什么样子的?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葡萄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这次好饿小蛇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 “啊…呜”一口,“咕嘟”一下,“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一大串的葡萄全都吞到肚子里。

4、观察小蛇吃掉菠萝的图片ppt:,好饿的小蛇还是没有吃饱,它扭呀扭呀,这次它吃掉的又会是什么呢?瞧,这一次,小蛇变成什么样了?多奇怪的小蛇呀,小蛇到底吃了什么东西才变成这样奇怪的样子呀?

ppt:如果是菠萝,那菠萝是什么样子的?菠萝的头上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菠萝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是什么颜色的?

ppt:小蛇果然吃掉的是菠萝教师帮助幼儿归纳:菠萝的头上是绿绿的,长着许多长长的叶子;菠萝的身上是黄黄的、摸上去刺刺的,菠萝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菠萝的体态动作。

5、观察ppt小蛇吃掉树的图片。(教师重点引导,鼓励宝宝夸张表现。)ppt:第六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你们看它又发现了什么?这回,它发现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

ppt:小蛇到哪儿去了?(请幼儿来指指,小蛇的尾巴呢?头呢?)小蛇变成了什么?

师:小蛇真调皮。老师觉得很奇怪,小蛇是怎么把小树吃下去的?

引导宝宝用简单的语言讲出小蛇爬树、翻身、吞等等动作。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小树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小蛇真调皮,它扭来扭去,扭来扭去,爬上小树,爬到高高的上面,张开大嘴巴,“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整棵小树都吞了下去,变成了一棵奇怪的小蛇树。哈哈!

三、完整欣赏,体会故事的滑稽与幽默。

1、师:我们再一起看看小蛇吃了那些东西?

2、教师简单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体会故事的滑稽与幽默。

鼓励宝宝再次观察故事结尾处(小蛇背后)的小树林。

师:宝宝仔细看,小蛇背后的小树林好象有什么变化呀?怎么会少一颗树的?你们觉得这棵树好吃吗?

教师小结:真是一只好饿的小蛇,竟然连小树也吃掉了,它看见什么吃什么,吃了什么形状的东西,肚子就变成什么形状,真好玩,真有趣。吃饱了的小蛇呼呼大睡起来。

四、模仿小蛇找东西吃,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1、 看着小蛇吃了那么多的好吃的,老师也饿了也想找些好吃的东西来吃,你们想不想啊!那我们就学这小蛇的样子来找些好吃的好不好呀!

2、 (将水果放在的不同位置)请小朋友带上头饰,模仿小蛇进行情景表演。

3、 提问:你吃了什么,肚子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五、引导孩子,学习吃东西的正确方法。

1、你们觉得小蛇这样吃东西好吗?为什么?

2、教师归纳幼儿讲述内容,进行简单小结:我们小朋友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千万不能学小蛇,啊呜一口、咕嘟一下吞到肚子里,小肚皮要撑坏的。

六、幼儿模仿小蛇的各种动作,随音乐自由出活动室。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蛇的各种动作,在欢快、悠扬的音乐声中自由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兴趣浓厚,生动形象的ppt图片及动画,能提高幼儿融入活动的能力,但是有一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没有能够得到重视。

小班绘本好饿的小蛇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

2、乐意和老师一起讲故事,有初步的想象力。

3、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活动准备】:

自制课件ppt

【活动重难点】:

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体验模仿小蛇的乐趣。

一、引起兴趣。

师:今天想跟小朋友们分享一本图书!书里有一只小动物,你们猜是谁呢?(做扭来扭去的动作)原来是小蛇呀。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蛇吧?小蛇为什么要把嘴巴张的大大的?(因为它肚子饿了,它是一条好饿好饿的小蛇)

二、根据水果的特征,想象小蛇肚子的变化

1、师: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的在散步,(做扭来扭去动作)这时它看见一只圆圆的苹果,你们猜猜,它会怎么做呢?小蛇“啊呜——咕嘟!”一口吞下了圆圆的苹果,哈哈,小蛇的肚子也变得圆圆的。

小结:原来小蛇吃了不同的东西,肚子也会变成不同的样子。

2、好饿的小蛇又扭来扭去,只听“啊呜——咕嘟!”小蛇好像又吃了一样东西,小蛇的肚子变成什么样啦?(弯弯的、三角形的、刺刺的)你觉得小蛇可能是吃了什么?(弯弯的香蕉、三角形的西瓜、刺刺的菠萝)你怎么知道的?小蛇“啊呜——咕嘟!”一口吞下了水果(香蕉、西瓜、菠萝),哈哈,小蛇的肚子也变得。

三、回忆绘本内容,再次欣赏故事

1.回忆绘本内容:

师:今天小蛇都吃到了什么东西呀?吃完这些东西小蛇的肚子变成了什么样子?我们来学一学。

2、再次欣赏故事

师:这么好看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再看一遍?这次我希望小朋友们能跟老师一起轻轻地说一说这个故事。

四、引导幼儿学习吃东西的正确方法。

1、小蛇今天吃的东西多不多?那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吃太多的东西?为什么?

2、我们应该怎么吃呢?

小结:小朋友可不能像好饿的小蛇一样吃太多的东西,,因为吃太多东西肚子会涨涨的、很难受,我们小朋友吃饭要细细嚼慢慢咽,用牙齿把食物咬碎了再咽下去。

五、结束活动

师:你们看,小蛇现在在做什么呀?它的眼睛闭了起来,靠在石头上“呼~呼~呼~”的睡着啦。

小班绘本好饿的小蛇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味道等,感知物和形的匹配。

2、感受夸张滑稽的情境氛围。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蛇教具;苹果、香蕉、麻花、棒棒糖。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教师演示小蛇教具:小蛇觉得肚子好饿好饿,扭呀扭呀去找吃的了。

(二)观察讲述、

1、播放ppt1。

(1)好饿好饿的小蛇找到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苹果?

(2)你猜猜,好饿好饿的小蛇它会怎么做?

(3)好饿好饿的小蛇一口吞下苹果后会怎样呢?

2、播放ppt2。

(1)小蛇还是觉得好饿好饿,它又找到了什么?这是一根怎样的香蕉?

(2)好饿的小蛇一口吞下香蕉,你猜他的肚子会是怎样的?

(三)猜测游戏好饿的小蛇还是没吃饱,它扭啊扭到另外的地方去找吃的了。他又一口吞下了什么东西,你来猜猜它吞下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

(四)观察讲述。

1、 播放ppt3吃了那么多东西,小蛇有没有吃饱呢?最后由吞下了什么?结果小蛇怎样了?

2、教师:小蛇还会到别的地方去找吃的吗?我们跟着小蛇再去看看吧!

小班绘本好饿的小蛇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小蛇吃东西的有趣情节,学说故事中的短句。

2、知道吃东西的正确方法:不能狼吞虎咽、要细嚼慢咽。

活动准备:

?好饿的小蛇》课件、图片若干、袜子人手一只、小蛇游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好饿的小蛇》。

出示小蛇图片引出故事《好饿的小蛇》

二、借助图片讲述故事,学说短句:小蛇吃了xx变成xx蛇。

1、小蛇吃苹果: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发现了什么?(出示苹果图片)什么样的苹果?好饿的小蛇看到苹果会怎样呢?教师夸张的讲述小蛇吃苹果:啊呜一口,咕嘟一下;(出示吃下苹果小蛇图片)苹果哪儿去了呢?小蛇的肚子变成什么样了?

幼儿学说:小蛇吃了苹果变成苹果蛇

2、小蛇吃香蕉(方法同上)

3、小蛇吃葡萄:出示吃了葡萄的小蛇:这是一条什么蛇?它有可能吃了啥?

出示葡萄图片:教师与幼儿共同验证(看看葡萄的形状、颜色,说说葡萄的味道)

小蛇是怎样吃葡萄的?小蛇张开嘴巴“啊呜一口,咕嘟一下,”香蕉吃到了肚子里,小蛇吃了葡萄变成葡萄蛇。

4、小蛇吃菠萝(方法同吃葡萄)

5、引导幼儿看着图片完整说一说。

三、扮演小蛇玩一玩、演一演,在游戏中练习说短句:小蛇吃了xx变成xx蛇。

1、教师演示用袜子套在手上变成蛇妈妈。

2、引导幼儿徒手练习一次:找到洞洞——钻一钻——扭一扭。

3、幼儿每人一只袜子变成小蛇。

4、随音乐游戏,在游戏中练习说短句:小蛇吃了xx变成xx蛇。

四、欣赏故事结尾,感受作品的幽默与诙谐。

播放ppt1:过了一天,小蛇来到了树林,它发现了一棵苹果树,猜猜它会干嘛?播放ppt2:小蛇一口吞下了苹果树。

五、引导孩子学习吃东西的正确方法。

1、小朋友想一下为什么小蛇的肚子会变成它吃的东西的形状?小蛇它是怎样吃东西的呢?

2、教师归纳幼儿讲述内容,进行小结:我们小朋友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千万不能学习小蛇,啊呜一口吞下去,小肚皮要撑坏的。

小班绘本好饿的小蛇教案篇6

一、说教材

1、活动设计意图:

绘本《好饿的小蛇》内容简单、画面有趣。小蛇吃下东西后发出“啊呜、咕嘟”的情景具有趣味性,幼儿乐意模仿。这个绘本中没有很多文字的描述,但小蛇的滑稽搞笑画面,以及图书对故事连续性、动态似的表现,能深深吸引着孩子们,适合托班的年龄特点,因此我设计了《好饿的小蛇》这一课题。在活动中让孩子们以小蛇的角色贯穿整堂活动,教师以“蛇妈妈”的拟人化的口吻和幼儿一起参与活动。故事中小蛇蛇出乎常理的好吃,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同时结合《纲要》精神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尝试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让幼儿把自己溶入到游戏的角色中,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故事的体验和理解。并实施教育,让幼儿懂得吃饭要“细嚼慢咽”道理,使活动主题得到升华。

2、目标定位

(1)通过阅读故事绘本,感受理解小蛇吃水果的情景。

(2)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

(3)感受故事传达的幽默与滑稽的氛围,初步体验阅读活动的快乐。

本活动的重点是: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

活动的难点是: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

3、活动准备

幻灯片、葡萄图片、小蛇身体变葡萄形状的图片、菠萝图片、小蛇身体变菠萝形状的图片

二、学教法

1、情景创设法:利用教师扮演蛇妈妈、幼儿扮演小蛇,将幼儿引入到活动中,非常适合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极大地调动起孩子参与活动的欲望

2、多媒体课件法:我将这个绘本的图片拍摄成一幅幅漂亮的图片,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展示给幼儿看。

3、提问法:此教学方法是让幼儿在观察图片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将观察到的图片内容用准备、好听的话来讲述图片。教师可以采取随机提问的方法,用有效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内容。它能体现了教师对活动的调控能力。

三、说学法

1、讲述法:绘本教学以幼儿讲述为主,教师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利用有效提问帮助幼儿对画面内容进行讲述,并学习使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事物的颜色、形状等,以此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多渠道参与法: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因此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对绘本教学产生兴趣。

3、游戏体验法: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我就采用了游戏体验法,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参与画面中小蛇吃水果的各种场景,同时注重幼儿的语言表达,对吃水果时发出的“啊呜、啊呜”的声音进行表现。

四、说流程

1.出示小蛇吃东西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猜测。

提问:请你猜一猜小蛇肚子里吃了什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猜测)

2.教师根据课件生动的讲述故事

指导语:让我们一起完整的听一听故事,看看小蛇是究竟吃到了什么好东西。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蛇都找到了些什么好吃的东西?

总结:苹果是圆圆的、红色的;香蕉是长长的、黄色的;饭团是三角形的;葡萄是一串一串的、紫色的;菠萝是带刺的。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小蛇吃东西的样子。

双手分开表示小蛇的嘴巴,生动的表情表现“啊呜”和“咕嘟”这两个拟声词。

4.教师第二遍完整的讲述故事

(1)教师和幼儿共同分享图画书《好饿的小蛇》

(2)教师讲故事,幼儿进行大胆表演。

五、结束

讨论:最后小蛇会怎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后环衬和封底。

小结:小蛇吃饱了在呼呼呼的睡觉呢。

小班绘本好饿的小蛇教案篇7

课程分析: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比较差,无法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次活动设计了观察、表演、猜和说的环节,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小班故事绘本《好饿的小蛇》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内容简单,画面形象生动有趣,小蛇吃东西时:“啊呜-咕嘟,真好吃”,动作简单,充满童趣,孩子们容易模仿。因为他们平时都吃过苹果、香蕉、菠萝、葡萄,对它们很熟悉,他们都能说出这些水果的颜色和味道,所以他们感到学习是件容易的事,从而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兴趣。小班的孩子喜欢阅读故事绘本,他们喜欢看一些简单易懂的图画,尤其是小动物绘本,小蛇也是孩子们熟悉的动物,故事中通过小蛇走路的“扭来扭去”,让幼儿学习用自己的肢体模仿小蛇走轮的样子。小蛇贪吃的模样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并能模仿吃东西的动作,教会幼儿理解“吞”的'含义,懂得好吃的东西不能吃得太多,否则会生病的。

课程目标:

1.通过阅读故事绘本,鼓励幼儿用恰当的词语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

2.教会幼儿乐意模仿吃东西时“啊呜~咕嘟”的声音和模仿小蛇走路时扭动的动作。

3.鼓励幼儿能和同伴一起分享故事,体验阅读的快乐。

4.教幼儿理解“吞”的含义,教育幼儿懂得好吃的东西不能吃的太多太快。

课程准备:

1.绘本故事《好饿的小蛇》

2.《好饿的小蛇》ppt

课程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宝贝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这是谁呢?

2.向孩子们介绍书名、作者,并展示ppt;

3.师:小蛇肚子咕咕叫,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4.师:对,小蛇饿了,饿了就要去找食吃,今天我们就陪着小蛇一起去找食吃吧!

二、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想象

1.(1)师:第一天,一条好饿的小蛇在树林里扭来扭去,突然,他发现一个红颜色的、圆圆的水果,宝贝们猜猜看,是什么水果呀?(向宝贝们展示ppt)

(2)师:宝贝们喜欢吃苹果吗?是什么味道的?

(3)师:小蛇是怎样把苹果吃到的?(先示范做动作,然后教幼儿做)

师:它张开嘴巴,啊呜~咕嘟~真好吃!

(4)师:小蛇变成了什么?

(5)师小结:小蛇变成了一条苹果蛇,它吃饱了,高兴的回家了。

2.(1)师:第二天,好饿的小蛇又在树林里扭来扭去,突然它发现一个弯弯的、黄颜色的水果,宝贝们猜猜是什么水果?(向宝贝们展示ppt)

(2)师:香蕉是什么颜色的?吃起来什么味道?

(3)师:宝贝们喜欢吃香蕉吗?喜欢吃的举手~老师也喜欢吃香蕉!你们都喜欢吃水果,是个不挑食的好孩子!

(4)师:我们站起来学着小蛇吃东西的样子,把它吃掉吧!小蛇变成了一条香蕉蛇啦~

3.(1)师:第三天,好饿的小蛇在树林里扭来扭去,他看见浑身长满刺的、黄颜色的水果,小蛇还会吃掉吗?(展示ppt)

(2)师:这个菠萝好大啊,还长满刺,小蛇嘴巴要张的大大的,宝贝们和老师一起学着小蛇长大嘴巴把菠萝吃掉吧!

(3)请幼儿们表演小蛇吃菠萝的样子。

4.(1)师:第四天,好饿的小蛇又在树林里扭来扭去,它看见一串紫色的、一粒一粒的水果,宝贝们猜猜看是什么颜色的水果啊?(展示ppt)

(2)师:宝贝们喜欢吃葡萄吗?是什么味道的?

(3)请宝贝们和老师一起表演小蛇吃葡萄的动作。

5.(1)师:第五天,好饿的小蛇在树林里扭来扭去,它找到了什么呀?(展示ppt)

(2)师:这棵苹果树好大呀!小蛇的嘴巴要张到最大才能把它吃掉!

(3)师幼共同学着小蛇吃掉苹果树;

(4)教育宝贝们吃东西不能像小蛇一样一口吞下去,要细嚼慢咽,不能吃的太快。

三、师幼一起表演故事

1.师:小蛇明天还要吃东西,我们看看小蛇分别找到哪些好吃的?(展示ppt:梨、西瓜、樱桃等)

2.师:小蛇还能找到哪些食物呢?和老师一起到外面去找找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预防溺水安全教案7篇

小学劳动教育教案7篇

端午节幼儿教案7篇

119消防安全教案通用7篇

幼儿园音乐教案模板7篇

预防溺水安全教案最新7篇

119消防安全教案精选7篇

幼儿说课教案范文7篇

幼儿园音乐教案最新7篇

家风家训主题班会教案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288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