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汇报网 >工作汇报

旋转图形教案5篇

一份优秀的教案可以引入教学游戏和竞赛,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下是58汇报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旋转图形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旋转图形教案5篇

旋转图形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图形旋转的概念,能找出旋转图形中的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对应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经历对生活中旋转图形的观察、讨论、实践操作,使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掌握旋转的有关概念,探索和发现旋转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会准确找出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旋转中心、旋转角。

三、教学难点

对图形旋转过程中旋转角相等的理解,会准确找出旋转角。

旋转中心不在三角形顶点时旋转角的确定。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板书课题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图形的旋转”。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

2、出示学习目标

(1)、 通过实例观察,认识并描述图形的旋转。

(2)、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知道图形旋转的三要素(点、方向、度数)。

(3)、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出示生活图片

(一)图形的旋转,旋转中心,旋转角,方向

1、[演示]:演示生活中常见的转动,观察转动时各点的运动情况得到图形在转动时,位置始终不变的那一点叫做旋转中心。图形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区分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以及旋转的三要素。

2、由钟表的旋转,得到线段转动的旋转角,学生描述钟表的旋转,加深旋转三要素的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再由线段的旋转引申到几何图形的旋转,进一步得到: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和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二)感受生活中的旋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一定角度时,能与自身重合。

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三)、全课,巩固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了图形的一种运动----旋转。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1、课本习题2、3

2、动手操作:请设计一个绕一点旋转一定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

旋转图形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2、使学生经历从旋转的角度欣赏和设计图案的过程,体验旋转的应用价值,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感受与他人合作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增强对图形变换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教学难点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出示例2:下面中的转杆的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从中能读出哪些数学信息?

讲授新课

师生交流数学信息:

①转杆的打开和关闭都是绕着一个点旋转。

②转杆的打开和关闭旋转的方向正好相反。

教师强调: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相反的逆时针旋转。

提问:转杆的打开和关闭,分别是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

生观察图并交流观察结果。

师生交流后小结:

①转杆的打开是绕o顺时针旋转90°。

②转杆的打开是绕o逆时针旋转90°

2、重难点精讲

出示例3:你会把方格纸上的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吗?

你能在方格图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吗?先画一画,再与同学交流。

生尝试观察后师生交流:旋转直角三角形时,

先把直角的两条边分别逆时针旋转90°再连接两条边的顶点,得到旋转后的三角形。

旋转前后的三角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性质和大小都没有改变。

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究,你能说说如何旋转直角三角形,和旋转图形时要注意的问题?

师生交流后小结:旋转直角三角形时,

①先把直角的两条边分别逆时针旋转90°再连接两条边的顶点,得到旋转后的三角形。

②旋转前后的三角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性质和大小都没有改变。

课堂检测

看图填空。

钟面上的时针从6:00到9:00旋转了()

()千克的物品可以使指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

指针顺时针旋转90°,从指向a旋转到指向();指针逆时针旋转90°,从指向b旋转到指向()。

画出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3、下面的图形分别是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的?

(1)把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2)把四边形绕点b逆时针旋转90°

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

旋转直角三角形时,先把直角的两条边分别逆时针旋转90°再连接两条边的顶点,得到旋转后的三角形。

旋转前后的三角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性质和大小都没有改变。

作业布置

1、说一说,填一填。

分针顺时针旋转x度

2、预习第5、6页的有关内容。

教学反思

旋转图形教案篇3

一、游戏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幸运大转盘:转一转转盘上的指针,你想玩哪一种,看看你幸运吗?

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学会智慧地思考,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转盘上指针的运动方式,在三年级我们已经有一定了解,叫旋转。请看大屏幕(转杆的关和合),在小区门口看过这个转杆吗?转杆的运动方式是(学生一起说)师:对了,转杆的打开和关闭也是旋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旋转。(揭示课题:旋转)

二、探索线段旋转,体会旋转三要素

1、对比研究转杆的运动

(1)用手势来比划转杆的运动

转杆的打开、关闭是旋转运动,今天我们就以这个为例来研究。举起右手,用手臂来表示转杆,一起来做做打开、关闭的运动。

(2)讨论:转杆的打开与关闭这两次旋转运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你们觉的打开、关闭的运动完全一样吗?想想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同桌交流。

不同点:这两次旋转的方向不同。你们知道转杆关闭的方向叫 (顺时针方向)为什么叫顺时针方向呢?(显示钟面是时针的运动)那和钟面上相反呢?叫逆时针方向,这里转杆的打开是什么方向啊?伸出手一起来表示这两个方向。

相同点:都绕着一个点在旋转,这个点就是旋转的中心点。都旋转了90度。

(3)小结

刚才我们学了旋转重要的三个特点:中心、方向、角度。其实所有的物体的旋转都是这样围绕中心不是顺时针就是逆时针旋转的,都转有一定的角度,角度有大有小(显示旋转的图片时钟、折扇、风车)

2.巩固练习

刚才我们认识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你们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a、:多重的物品可以使台称上的指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演示将一袋盐放入盘中)取出物品指针又是怎样旋转的呢?

b、请看,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转盘呢!谁愿意和老师合作玩“我说你转”的游戏:(老师提要求,学生转动转盘)

请把指针从a点顺时针旋转90,转到( ), 再把指针从b点逆时针旋转90,转到( ) 。

要想清楚地知道一个物体是怎样旋转的,就得把这三方面说清楚。

结合三方面说说线段ab是怎样旋转的

线段ab绕( )点( )时针旋转( )度。

[为了帮助学生构建准确的概念,本环节从直观感知,动手演示,深化理解三个层次展开教学,并用动作的形象性来弥补语言描述的不足。学生在找一找、说一说、转一转中,深刻理解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

三、探索图形旋转90度,培养空间观念

刚才我们是把指针、转杆旋转90。你们知道吗?图形也可以旋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把一个图形旋转90度。(把板书补充完整:图形的)课件出示例2:

(1)问:谁知道“绕a点旋转”是什么意思?怎么转呢?(两种方向)

(2)先来顺时针的方向转,转到90度一块喊停。你们怎么看出是饶着a点旋转了90度的。(旋转前的ac到旋转后的ac是90度,有谁是从不同的边看出的吗?ab到ab。还能从别的边看出吗?其实bc边也是旋转了90度,只不过用bc来判断不直观,有点困难。所以聪明的你们都喜欢找ab、ac,ab、ac都是与中心相连的两条边。既好找又直观。

(3)在来看逆时针旋转90度,老师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请你们先在头脑里想象出旋转后的形状。用手势来表示。请学生来比一比。如果让你画出来你会画吗?试一试,说说你是怎么画的。交流有什么方法可以画的又对有快吗?确定一条边旋转90度,连到哪里有点困难,看来要找两条边然后连起来。这两条边是随便的两条边吗?都联着a点。画一画,验证转一下。

(5)巩固练习(“想想做做”2)

刚才大家通过动手、动脑,把三角形旋转了90,并画出旋转后的图形,现在你们想试试其他图形吗?

a、(课件出示题目)读题明确要求,请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片和三角形小旗,按要求在方格纸上旋转并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b、谁愿意上来给大家介绍你的做法?(展示、交流、评价)

c、(课件演示,图形旋转后画线,并标上弧线。)师:为了表示旋转的方向,还要在图形相对应的某一组对边之间画出弧线,标上箭头。(请学生在自己的图中标上旋转方向)

[将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90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在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与空间,从借助实物旋转到引导学生学会徒手旋转,设计了很多小环节,层层递进,使教学落到实处。既有独立操作又有合作探索,使学生在交流、展示、倾听和评价中逐渐探索出将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方法。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思维拓展(“想想做做” 3)

图形的旋转非常有趣,其中也有许多奥秘,请看下面三组图形。

1、读题,明确题意

2、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3、小组交流。(重点说几号图形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

4、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旋转图形教案篇4

设计说明

本课时教学的是图形的旋转,它是继轴对称、平移之后的又一种图形的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本节课教学内容灵活、丰富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学情实际,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了以下几方面:

1.创设游戏,激趣引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伊始,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将旋转知识融入到游戏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顺利进入对旋转知识的探索。

2.形象演示,加深理解。

教学中,充分利用实物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加强直观教学,加深学生对旋转的理解,突出旋转的三要素,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

3.动手操作,体验成功。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创设机会让学生做数学,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实现由直观向抽象的转化。学生讨论后独立完成画图操作,既使学生对旋转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又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同时通过作品展示,为学生创造了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时钟 方格纸

学生准备 方格纸 三角尺

教学过程

⊙创设游戏,引入新课

1.做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向后转,向右看,向前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做了这些简单的动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就躲在这里面呢!你能猜出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图形的旋转。

2.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生汇报:风扇扇叶、陀螺、旋转木马、钟表指针的转动等)

小结: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有很多,我们就从大家熟知的钟表开始研究吧!

设计意图:新课开始从游戏出发,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学习有机地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联系生活,探究新知

1.观察钟面,明确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意义。

小组活动:观察钟面,引导学生说说时针、分针和秒针是怎样旋转的。

(时针、分针、秒针都在绕着中心点旋转;秒针1分旋转1周,分针1时旋转1周,时针1时旋转1大格)

汇报总结:时针、分针、秒针旋转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相反的就是逆时针方向。

2.从实物到线段,认识旋转的特征。

(1)课件出示教材28页汽车进公路收费站的情境图。

出示问题1:汽车进入公路收费站时,横杆打开时是怎样运动的?尝试用手比画横杆旋转的过程。

课件演示横杆逆时针旋转90°的过程。

出示问题2:汽车通过后,横杆关闭时又是怎样运动的?尝试用手比画横杆旋转的过程。

课件演示横杆顺时针旋转90°的过程。

教师相应板书: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图示来表示横杆的打开和关闭。

(2)再仔细观察并想象横杆打开和关闭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

①想一想,横杆在旋转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旋转中心相同、旋转方向不同、旋转角度相同)

②物体旋转前后,什么没变?什么变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没变,位置和方向变了)

③要想把一个旋转过程描述清楚,应该说哪些方面?

(旋转物体、起止位置、绕哪一点、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3)尝试练习。

课件出示线段旋转图,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线段的.运动过程,你能说说图中的线段是怎样旋转的吗?

(这条线段绕点o逆时针旋转90°)

提问:旋转前后,线段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线段的位置和方向变了,线段的长短没变)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观察时钟以及横杆的运动过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观察这些实物是怎样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明确旋转的含义。接着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横杆的旋转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想象和表达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观察、比较、想象和交流,获得对物体旋转的基本特征的认识,进而找到准确表达物体旋转过程的方法,完成对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的建构。

3.动手操作,加深认识。

(1)课件出示教材28页“画一画”。

画出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画出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2)组织学生讨论画法。

(3)独立完成操作,同桌交流。

(4)展示作品,交流画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点、线的位置变化,确定旋转结果的正误。

(5)小结:在画线段的旋转时,首先要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以及旋转角度,然后借助三角尺画图。

旋转图形教案篇5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在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等充满童趣的情景中玩数学、学数学,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图形的旋转一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创设具体的生活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在预设时尽量为学生创造了一些极富趣味性的环节。例如,引入时的摩天轮,钟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旋转的要素!因为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对平移进行了系统地学习,并对旋转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但从数学的意义上讲,旋转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教学反思《图形的旋转一教学反思》。通过简单的观察指针旋转过程简单解决了旋转问题。通过让学生亲自拨动指针还隐藏了旋转角度的问题,为后面的教学环节降低了难度。

2、引导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数学教学应是活动教学,要尽可能地创设机会让学生“做”数学。在新授中,教师是这样预设的:让学生通过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等方法进行操作、探索,通过具体学具实践操作,认识图形的旋转,从而理解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本节课缺少对旋转意义的深入研究。学生对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掌握得比较好,也体会到了旋转后位置变了,形状和大小没有变。但课堂教学教师并没有进一步地引领学生深入研究,这也是因为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预设,特别是对图形旋转后的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相应地旋转了这一知识点,学生无论在直观上没有形象地感受,思维更没有得到提升,感觉到这节课学生对于旋转的理解比较浅显。从课内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旋转的意义是可行的,而且是很必要的。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面对的是个性迥异、聪明好奇的教育对象,因而教学中难免出现意外的变化,甚至会出现一些干扰教学的不协调因素。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课前预设是每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和保证。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劳动教育班会教案5篇

大班折小猫教案5篇

小学开学班会教案5篇

文明教案推荐5篇

蝉教案课后反思5篇

小班水果蹲游戏教案5篇

中班创意泥教案5篇

小学篮球教案5篇

演讲稿教案5篇

风教案小班反思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087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