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汇报网 >工作汇报

丰碑教案5篇

一份完善的教案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之一,为了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教师们需要准备的一份教案,58汇报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丰碑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丰碑教案5篇

丰碑教案篇1

设计概说: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至力于‘导’。”因此,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语言特色,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自主感悟,结合投影、录音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透过激情导入、音乐渲染和富有感染性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自读入境,“披文入情”,着重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由外表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比较、反复诵读、看图等方法,到达“不需要教”的最高境界。

教学目标:

1、透过人物的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深刻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资料,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2、学习作者按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3、在阅读中感受并继承革命者恪尽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4、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感受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直奔主题

20xx年10月22日是长征胜利72周年纪念日。为重拾长征记忆,弘扬长征精神,许多人加入了“重走长征路”的行列,亲身体验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感受革命者的英勇无畏。这天,让我们将纷飞的思绪拉回到那艰苦的革命年代,去聆听发生在一位老战士身上的感人故事吧!

二、品读文本,感知形象

你能找出文中直接描述老战士的段落吗?

1、①指名读这段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像画面。

②生交流看到的画面,师归纳

衣着、动作、神态(板书:镇静安详)

③结合图片齐读

2、①提问:老战士为什么会被冻僵呢?

②能从前面找出描述环境恶劣的词语吗?(板画:雪山)

③感情朗读描述环境恶劣的词语

三、自读自悟,感受情绪

老战士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被冻死了。如果你就是将军,应对自我的战士被冻死时,会有怎样的情绪呢?生交流。

1、将军应对这一幕时,有怎样的表现呢?请大家根据自学提示,自学3―12自然段

①出示自学提示(读、画、想、读),生自学3?12段

②生交流:你找到了哪些描述将军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情绪?

师出示前四个句子:

a: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b: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c: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貌十分可怕。

d:“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③请大家带着感情读读这些句子,想想从这些神态变化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④生读后交流(对军需处长工作失职的责备和不满;对战士深深的爱)

⑤指名读,评价,再读。

2、就在将军怒不可遏的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这个人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有怎样的表现?(板书:军需处长)(生汇报师随机出示第12自然段)

①请大家自由读第12自然段,想想你能从中体会到将军怎样的情绪?

②生交流(引导抓住重点词“愣住了、久久、深深、缓缓”体会)

③感情朗读此段:如果这一段感动了你,并且你愿意把这份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请你站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能够加上动作。

3、区别“愣了一下”和“愣住了”

①导:当将军听说有人冻死时是“愣了一下”;当明白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时,将军“愣住了”。同样是“愣”,有什么不一样吗?请联系上下文想想,同桌相互讨论。

②生交流,师总结。

③军需处长在部队中是干什么的?

④你能从他镇定安祥的表情中体会到什么?这是一位怎样的军需处长?(板书:舍己为人)

⑤配乐感情朗读第7自然段(齐读-范读-被感动的同学一齐读)。

4、①这样的军需处长是最可敬的!将军用了一个军礼向这位伟大的战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如果把将军的这一个军礼转化为他要对军需处长说的话,将军会说些什么呢?

②生交流(道歉感激表决心)。

③而将军此时却什么话也没说,他这些强烈而丰富的情感都包含于那一个军礼中。

配乐,饱含深情地再读第12自然段。

5、明确并学习作者以将军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描述军需处长的表达方法

6、理解“丰碑”

过渡:狂风大雪似乎也为军需处长送行来了,大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动画出示军需处长变成丰碑的过程及“丰碑“二字)

①“丰碑”是什么意思?在这儿指的是什么?(板画:石碑)

②为什么说“大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③生交流,师归纳总结,引导呼喊“丰碑”,升华感情

a。从形象上说:军需处长在冰雪中高大的形象看起来就像一座丰碑;让我们对着冰雪中的军需处长轻呼一声“丰碑”;

b。从精神上说:他那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不朽精神更是大家心中的一座晶莹的丰碑;让我们对着心中的军需处长高声地呼喊一声“丰碑”。

④此时此刻,我们的心中都矗立起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指板书)同学们,在你的心中,这座丰碑上写的是什么?

生自由书写碑文,交流;师出示对联“巍巍雪山埋忠骨,皓皓长空荡英魂“(置于丰碑图片两侧),引导齐读。

四、回归全文,升华情感

课文学到那里,让我们再回想一下文章的开头,将军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思索着,他似乎怀疑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能否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读到这儿,你认为将军找到答案了吗?(出示句子“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生齐读,体会着感情读

结束语:是的!胜利就属于这样的队伍!这座晶莹的丰碑不仅仅感染了将军,感染了整支革命队伍,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革命队伍中还有无数座这样晶莹的丰碑,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这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把这一座座晶莹的丰碑牢牢树在心中!同时也献上我们少先队员最崇高的敬意!(敬队礼)

丰碑教案篇2

一、平江区校长示范课

1、 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第十册

2、 授课时间: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3、 授课地点:平江实验学校电教室

二、教学要求:

1、 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2、 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 弄懂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四、课前准备:

1、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2、 小卡片,字幅。

五、教学过程:

(一)

1、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丰碑。《丰碑》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2、 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军需处长的: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3、 大家轻轻读这句话,想一想,提出一个问题。

4、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

(二)

1、 打开课本,我们先看课文开头。

2、 同学们注意,开头一段话中除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之外,突出交代了什么情况,用了哪些词语?

(三)课文开头具体描写了天气恶劣的情况,为下文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埋下了伏笔,因此在读书的时候,描写天气恶劣的词语要注意。

1、 行军途中,红军不光遇到了恶劣的天气,还会遇到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看下一段课文是怎样写的?

2、 这段话中连用了哪一个词语把它圈出来。

3、 “可能”一词连用了四次说明了什么?

4、 面临重重困难,作为部队的首长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

“能不能”一词表达了什么?

(四)

1、 接着下文写队伍中发生的一件事,请一个同学当警卫员和吕老师一起读下面的几句话。

2、 分角色读。

3、 “将军愣了一下”,“愣”是什么意思?

4、 注意这里是将军神态第一次变化。

5、 当将军快步走到前面,看到这样一幅动人的情景。(插图)

6、 说说你从画中看到的情景。

7、 看课文中怎样具体描写这幅动人情景的。

8、 在这段话中,划出令人感动的词语。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9、 这段话将一位老战士的形象写得十分具体、感人,怎么读好这段话呢?

(1) 教师范读

(2) 指名朗读

(3) 配音朗读

(4)指名背诵

(五)

1、 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被冻死的一幕动人情景后,神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看课文中怎样写的,读一读,划出有关的句子和词语。

2、对将军不同神态的描写文中国共产党有几处,你是怎样理解这些神态描写的?

3、 最后将军庄重地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表达了他什么感情?

4、 将军被军需处长一种什么精神感动了?

5、 课文描写将军神态、语言、动作的几段话,写得十分具体,生动,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感情。

(六)

1、“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读到这里,我们想一想,前面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七)

1、 朗读最后一段话:

2、 这段话共三句,哪一句用了反问句式?怎么读?

3、 为什么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

4、 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赞扬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已为人的精神,为了表达这一中心思想,课文详细描写军需处长被冻死时的形象,还通过将军神态变化的具体描写突出表达了作者对军需处长的崇敬心情。

(一) 再读读全文,想一想,还有什么问题。

(二) 作业:

1、 造句:

湿润——

晶莹——

2、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 概括中心思想。

4、 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板书:

22 丰碑

军需处长

毫不利已

专人利人

丰碑教案篇3

《丰碑》教案

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抄好词好句;

能力目标:深刻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学习作者按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继续的方法;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使自己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描写军需处长穿着、神态及将军神态变化的语句,体会将军前后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弄懂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为什么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激情导入:

路迢迢,寒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于1934年从江西福建出发,1935年到达陕北。历经艰难险阻。翻雪山,过草地,漫漫征途,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发生了多少感天动地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那艰难的岁月。一起走进《丰碑》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二、

感知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提示:

(1)自学字词,或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2、学生自学,检查交流

3、学生质疑,师板书有共性的问题:

a、将军为什么思索着: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b、老战士为什么会被冻死?他死时为什么神态那么镇定、安详?

三、细读探究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a

2、学生读后体会交流

3、师小结

二、研读领悟:

(一)、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的3—12节,用“——”划出描写老战士神态、穿着的语句,读中探究

1、指名读,说说这段话中哪些词用得好

2、老战士是谁?军需处长是负责管理什么的?他为什么穿得这么单薄、破旧?

3、军需处长明知道自己会被冻死,为什么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出示多媒体课件)()同桌讨论,再交流

4、你认为军需处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对他产生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自由说,师板书:舍己为人)

5、指导朗读第7

节(出示多媒体课件)

丰碑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有条理地将思想内容表达清楚的。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配乐导入。

1、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英雄儿女不惜抛头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将把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中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2、学生借助学习网站中“忆海畅游”网页自由选择浏览一下图片、录象或文字资料,加深理解时代背景

[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了,今天的孩子不容易理解革命先烈们的崇高精神。借助网络丰富的信息量,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自己浏览,对于理解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帮助。]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地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同时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讨论交流。

[讨论这个环节打开学生相互交流的闸门,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在读中获取的信息内容表达出来。]

三、再读课文 。

1、师: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再读课文,在文章开始和结尾处找出两个带问号的句子;

2、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后齐读。

3、第一句是将军的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呢?在课文中找一找。

4、学生找出四个“可能”后,师生合作读句子。

[在初读了课文之后,学生能很快地找到有关句子,同时,也有意识地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

师生合作读句子,把老师放在了学习的'合作者的位置上,是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既是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重点突破,精讲赏读。

1、(过渡)如此恶劣的环境,让所有人都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那么这支队伍有没有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

队伍在继续前进,展现在将军面前的是一幅感人至深的画面。

(cai课件出示画面,教师配乐感情朗读第七自然段。)

2、 师:下面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借助网页“自学天地”中“自学向导”“词语导航”的帮助进行自学,最后还可以选一段你认为最合适的音乐进行朗读。

3、学生自由学习,自主浏览网页。

4、学习小组交流自学收获和疑难。

5、交流反馈。

6、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你为这段选择了什么样的音乐?

(指名读;同学推荐读;全班模仿读)

7、面对着这样的感人画面,将军的神态发生了变化,再读读课文,找出描写将军神态的有关句子。

8、学生进入“自学天地”自由复制粘贴描写将军神态的句子,并思考将军为什么发怒?

9、(广播教学)根据学生回答,调用学生机。[]

10、师:将军指导这位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吗?这时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学生齐读这一段。

11、师问:将军由发怒到现在愣住了,这时他会想些什么?

12、师:将军的千言万语只能化作一个动作:敬了一个军礼。让我们带着对这位军需处长的敬意来读读这个自然段。

(配乐朗读)

[两个自然段的借助网页自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本环节教学设计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配上恰如其分的音乐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思考,动情地去学习朗读,发展语感,同时在思想感情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小组学习,强化了主动参与、相互交流,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思考,在相互交流中启发,情感和认识水乳交融,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群体的主体性和合作意识。体现了师生、生生、人机的多项互动。]

五、理解感悟。

1、(过渡)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同时课件出示插图)

同学们,你们见过碑吗?碑是刻着文字或图画,竖立起来作纪念物的石头。军需处长是一个人,为什么这时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同座位互相讨论。

3、交流反馈。

4、师:、同学们,可敬的军需处长,离我们远去了,并和高高的云中山化为一体,然而在人们的心中,他那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却像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高高矗立着,它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永远前进,让我们把对军需处长的深深敬意化成我们笔端的文字,请同学们打开网页中“童心飞扬”,在这儿有一座我们为军需处长建立的纪念碑,请你们为这座丰碑配上简短的题词。

(教师电脑监控学生,调用学生留言。)

5、谁能用肯定的语气来说一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6、师:对,我们的军队中有这样关心战士的将军,有这样无私忘我的军需处长,有这样勇于克服困难的战士们,胜利怎么会不属于我们呢?

[学生通过近一节课的学习、体会,对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充满了敬意,对于理解“丰碑”的含义自然是水到渠成。让他们书写题词,也使他们积淀的感情得以宣泄,同时也将写的练习落到了实处;交流题词,则使他们的情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六、总结拓展,升华中心

1、现在让我们进入“网海采撷”,去回顾一下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

2、生浏览网页,实现由课内向课外拓展。

3、总结:(再次出示插图)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座晶莹的丰碑。

[给学生们进入教师提供的网站自由浏览的时间,实现了由课内向课外的拓展,让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并且习惯使用这种工具。]

丰碑教案篇5

一、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是根据同名小说改写的。文章叙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文章以将军思想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先写将军对红军行军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考验的思索,为下文所发生的事情作了必要的铺垫和暗示;接着写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冻僵在雪地上时的激怒和对军需处长的责备;然后写将军得知冻僵的老战士正是军需处长时的震惊和对军需处长的崇敬;最后写在军需处长崇高精神的鼓舞下,将军率领红军战士继续前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

一是体会课文叙述的顺序;

二是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从军需处长的崇高品质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重点是在读懂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初步领会文章先抑后扬及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难点是理解“丰碑”的含义。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严峻、覆盖、晶莹、丰碑”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4、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

1、教学开始,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能够说出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围绕“思考。练习”

3、让学生重点反复朗读描写军需处长和将军神态的文字,讨论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文字集中体现在第7自然段。重点要让学生领会从军需处长那种坦然自若的神态中所表现出的坚韧刚强,把生命的希望留给战士把死亡留给自己,面对困难和死亡处之泰然的忘我精神。

描写将军神态的文字,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准确地找出来。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将军神态的变化以及这些神态变化所体现的不同思想感情。看到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将军脸色严峻,“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两腮的肌肉抖动着”。这些神态描写表现了将军两种不同的情感。有对军需处长工作的不满和责备,有对红军战士深深的爱。当得知这位冻僵的老战士正是军需处长时,“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这些神态、动作的描写体现了将军内心的巨大震动。又体现了将军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一是因错怪军需处长而感到深深愧疚,二是对军需处长崇高的敬意。将军的不同神态及所表现的感情变化,要让学生在细读课文的过程中仔细揣摩体会。教师加强启发引导,不要一股脑和盘托出,要提倡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认识光教案5篇

劳动教育班会教案5篇

大班折小猫教案5篇

幼儿西瓜教案5篇

小学开学班会教案5篇

文明教案推荐5篇

蝉教案课后反思5篇

小班水果蹲游戏教案5篇

中班创意泥教案5篇

小学篮球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143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