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汇报网 >工作汇报

水循环优秀教案7篇

个性化教育需要我们在教案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教案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指导和支持,58汇报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水循环优秀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水循环优秀教案7篇

水循环优秀教案篇1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以玩扑克牌的游戏说明摆放顺序重复出现。

2、今天我们将学习与循环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3、展示目标: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环节二

目标展示

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探索规律寻求新知。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环节三

学习新知

1.出示例7

(1)板书: 400÷75

让学生独立计算.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交流讨论:第一题可以除尽,2、3题的商除不尽,总也除不完.(4)建立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5)归纳总结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2.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老师指着400÷75的竖式提问: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

总结:我们所说的重复也叫循环,像5.333……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4、建立“循环节”的概念,指导循环小数的写法。让学生任意说出几个无限循环小数,教师板书:

5、老师指导书写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小数的循环部分只写出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圆点。

环节四

训练操作。

做一做第一题

矫正:强调循环小数的写法。

小组合作各小组以小组长为中心,把自学所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环节五

课堂小结

学习至此,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本节课我学会了什么?掌握不太好的是?

作业练习

1.课堂作业: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8题、第10题。

2.课外作业:

(1)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11题。

(2)算一算,想一想:10÷7的商的小数部分第100位上的数字是几?

水循环优秀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初步认识循环小数,会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能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循环小数的意义。

难点是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循环

1、故事引入。老和尚和小和尚讲故事......

2、学生举循环的生活现象的例子:

你们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循环的现象?(学生讨论后回答)

(感受循环)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把它称为“循环”(板书)。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循环的现象,如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每年都是按照这样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师:(概括)这样的重复不仅出现在生活中,我们的数学学习中也经常会出现这种有趣的循环现象,你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p27王鹏赛跑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意后,列出算式:400÷75

教师: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并指名一人板演,教师巡视。

师:像这样继续除下去,能除完吗?(可能永远也除不完。)怎样表示这种永远也除不完的商?这种商有些什么特点?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循环小数。(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认识循环小数

1、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师:刚才我们在笔算过程中发现这个算式有二个特点:

①余数重复出现“25”;

②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引导说出: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商是随余数重复出现才重复出现的。)

如果将400÷75继续除下去,猜一猜,商的小数部分第10位数字是几?第100位数字呢?(学生回答)

师:那么我们怎样表示400÷75的商呢?(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永远除不尽的商。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400÷75=5.333…,教师板书后加以说明:写这样的商一般要把重复出现的数字至少写两组再写省略号。)

师:我们所说的重复也叫作循环,像5.333…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小数,就叫做循环小数。

2、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

师:下面我们继续来研究循环小数,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28÷18= 78.6÷11=

(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订正时教师引导学生比较5.333…和1.555…,7.14545…

师:你们觉得这三个循环小数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 5.333…商的小数部分从第一位起一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1.555…商的小数部分从第一位起一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7.14545…商的小数部分从第二位起二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师提问:你们觉得像这样的算式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不除了?(引导学生说出:只要余数重复了,就可以不除了。因为像这样的算式余数循环,商也会跟着循环。)

师小结:你们说对了!像5.333…和7.14545…1.555…,这样的小数都是循环小数。你们能像这样写出几个循环小数吗?(请大家在1分钟内写出几个循环小数,看谁写得又对又多!)

讨论:究竟什么样的数就叫循环小数呢?(让学生尝试归纳什么叫循环小数,指名请几个学生说说,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第28页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学生齐读概念。学生读完概念后,教师在展示台上重点解释“循环小数”中的关键词。)

3、分析比较: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循环小数,哪些不是。

3.4666…( )2.354354( )1.4555( )

0.24382438…( )0.44222…( )

4、继续探索: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是?

3.4666…( )0.24382438…( )0.44222…( )

小结: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28页的“你知道吗?”,然后回答,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能结合一个循环小数给大家讲讲吗?(指名学生回答,集体交流)

教师结合具体的循环小数强调循环节的简便写法:写循环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写出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写上一个圆点。

如:5.333… 写作:5.3, 读作:五点三,三循环

1.555… 写作:1.5,,读作:一点五,五循环

7.14545… 写作:7.145, 读作:七点一四五,四五循环

5、建立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大家想一想,两数两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

请大家计算:15÷16= 1.5÷7=

结合学生的交流,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像0.9375这样的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像5.333…这样的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让学生开火车举例说说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各举一个)

6、辨一辨:所有的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吗?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写一写:根据循环小数的一般写法,写出它的简便写法;或者根据它的简便写法,写出它的一般写法。

7.307= 3.1435= 2.0505 3.143535…=

2、判断题:

(1)0.7777是循环小数。( )

(2)1.3>1.333 ( )

(3)2.07=2.07 ( )

(4)13.243243…可写作13.24。 ( )

3、比较大小。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师结合板书进行小结)

水循环优秀教案篇3

教学内容:p27、28例8、例9、课文,p30练习五第1、2题。

教学目的: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师谈活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说:……这个故事讲得完吗?为什么讲不完呢?(板书:重复出现)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和这个故事有相同的地方,首先我们一起到运动场上去看一看吧。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有些同学算着算着就停下了,发现了什么问题吗?(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1、余数总是“25”。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师板书)

3、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其他除法算式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请同学们算一算:28÷18 78.6÷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怎样样?能除尽吗?(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观察例8、例9的三道题,你们发现他们的异同吗?(不同点:一个是小数“3”的循环,另一个是小数“4”和“5”的循环。相同点: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板书:

(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

(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4、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并说一说理由。

0.999… 52.52525… 4.1677… 3.212121… 3.1415926…

学生评议。

5、介绍简便记法

除了用省略号来表示循环小数外,还可以用简便记法来表示。如5.333…还可以写作5.3,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

(52.52525…可能出现问题52.5252.52552.52,师生共同辨析)

6、看书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吗?”

7、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两种情况:1、商的小数部分位数是有限的,叫做有限小数;2、商的小数部分倍数是无限的,叫作无限小数。判断前面练习题中的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为什么?

学生有可能会质疑,结果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根据课堂或本班学生实际和学生共同分析。

二、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些概念的吗?

三、巩固练习

用计算器算出商后,说出商是什么小数,依据是什么?是循环小数的要求用简便方法写出来。

19÷111.08÷3.313.25÷10.6

四、作业:p30第1、2题。

课后小记:

学生在预习后提出如下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

1、这道题能除尽吗?

2、为什么它除不尽?为

3、计算结果该如何表示?

4、什么是循环小数?

带着这些疑问,本课的教学顺利地推进。这些问题也均在教学中得到了解决。

但在练习中出现了以下几种常见错误:

1、在竖式中在第一个循环节上也打了循环节的圆点。

2、在横式上照抄竖式结果时,虽然在第一个循环节上打了圆点,可却写了两个循环节。

3、在计算竖式时几个数字还未重复两次出现时,学生就经过推理判断出它是循环小数而不再继续往下除了。如:2。01212……学生除到2。0121时就发现小数位数第四位与第二位的数字相同,余数也相同而不再继续往下除了。

针对上述前两个错误,以后再教板书时我应强调格式与写法。特别是p28页下方的‘你知道吗”其中有关循环节的介绍及“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圆点”应让所有学生掌握。

水循环优秀教案篇4

练习要求: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练习重点:能根据需要正确地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教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

×÷÷17

×÷×

+198÷-

÷+×

×4+÷

-1-÷

2.把下面各数中的.循环小数用括号括起来。

..........

6666......0.......

⑴生独立用括号把循环小数括起来,再说一说什么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并检查自己括的对不对。

⑵集体订正。

⑶指出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为什么?

二、指导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用循环小数表示所得的商。

9÷112÷÷510÷7

集体订正时注意学生的两种表示方法是否正确。

2.练习七第4题。

生独立填在课本上。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的方法。

3.练习七第6题

生独立审题并按题目要求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三、作业

练习七第5题。

水循环优秀教案篇5

教学目标: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师谈活引入新课:

我班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和王鹏比比,(出示例题)。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1、余数总是25。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师板书)

3、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出示:281878.6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如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4、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

0.99952.525254.16773.2121213.1415926

学生评议。

5、介绍简便记法

如5.333还可以写作5.3、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

(52.52525可能出现问题52.5252.52552.52,师生共同辨析)

6、看书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吗?

7、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适时抛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并板书,判断前面练习题中的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使学生明确循环小数属于无限小数。

学生有可能会质疑,结果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根据课堂或本班学生实际和学生共同分析。

二、学生小结

三、巩固练习

水循环优秀教案篇6

教学内容:课本28-29页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循环节、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会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会区分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 =+=

+= 08=23+1=

?= =?=

?=9064 =?=270

2、计算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7781 1=2.。.。.。

= 15=。.。.。

二、新授。

1、教授循环节。

指着刚才计算出的:2.。.。.。、。.。.。告诉学生: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2.。.。.。的循环节是72,。.。.。的循环节是93。写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写出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各记上一个圆点。例如:

?.。.。:

?.。.。:

?.。.。:

巩固练习:

课本28页中间的做一做

2、教授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

比较:①。.。.。与②。.。.。有什么不同?

得出:①的循环节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②的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

告诉学生:循环节从小数第一位开始的循环小数叫纯循环小数。如。.。.。。循环节不是从小数第一位开始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如。.。.。

巩固练习:

1)课本p28。做一做。

2)做练习七的第4题。

让学生按要求取近似值。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七的第5题中第一行的2道小题。

让学生按照要求做题,巡视时,教师要注意学生怎样将循环小数表示成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否忘了用“?”号。做完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第6题。

先让学生审题后,按照题目要求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作业。

练习七第5题中第2行的2道小题。

课后:

水循环优秀教案篇7

一、设计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参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感悟算理——观察比较,概括方法——巩固练习,应用提高”等环节,使学生不断焕发“思维的活力”。

2、计算方法的掌握,计算技能的提高更需要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感悟。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从整体上看是一个系统,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为小数乘小数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不同的是,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点的定位稍显复杂。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设计要重视计算教学探索过程的有效开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经历独立尝试、思维交流、体验评价,理解感悟算理。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3、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导入,下面一幢宽敞漂亮的住房的平面图。

(1) 从图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

问题1,客厅有多少平方米?

问题2,厨房有多大?

问题3,主卧室有多少平方米?

问题4,书房多少平方米?

问题5,房间内过道多少平方米?

……

2、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你打算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过道:×;客厅:×;书房:×3;主卧室:×;厨房:7×;卫生间:7×;小卧室:7×3)

[设计意图: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是解决校园生活中的装玻璃问题,主要体现了新课标中“计算教学同解决问题紧密联系”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呈现的数据独立提出能解决的问题,并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这样不仅引起了新知和旧知的认知冲突,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比较所列的乘法算式,哪些是你解决过的,你是怎样解决的,哪些你还没有解决过?(揭示课题:小数乘小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所列算式的比较,不难发现算式中有我们会解决的整数乘小数的算式,如“×3,7×3”也有不曾计算过的小数乘小数算式。通过回忆和计算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启发学生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解决新问题;新知的对比认知也提高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掌握算法

1、教学新知,初步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引导谈话:根据以往我们计算小数乘法的经验,你觉得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时,是否也可以把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呢?“×”请学生尝试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并按整数乘法进行笔算。

思考:按整数乘法计算,请你猜一猜,算出的结果跟实际的结果相比会有多大分别呢?

(2)组织学生共同探究竖式计算算法和算理。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其中计算的道理。教师巡视让不同算法的学生上台板演。

请学生根据板演说一说的计算算理,并年顺势画上算理指示图。

讨论交流并小结: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实际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算出的结果和实际的结果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怎样把算出的结果转换成实际的结果呢?

2、独立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7×、7×”,根据自己的思考过程跟同桌说一说。

(2)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等于把一个因数乘10(或100),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100(或10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用积除以100(或1000)。

[设计意图: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注意从整数乘小数的计算入手,更是为了给接下来探索小数乘小数笔算方法提供一种技术支持——学生可以通过对整数乘小数笔算方法和转化思想的借鉴,从而确定相应正确的计算方法。并利用图示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三、进行比较,概括方法

1、引导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出示:×3 ××、7× 竖式

组织讨论:

(1)小数乘法算式题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2)通过比较,你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2、小结:小数与小数相乘,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设计意图:将学生做过的有代表性的习题作为研究的对象,来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具有可观性和对比性,利于小结出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这样处理,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又达到了省时、高效的教学目的。]

3、交流: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应该怎样计算小数乘小数?你能不能总结一下,这类小数乘小数的题应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概括一下方法。先怎么做的,再怎么做的。

4、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主动地抽象、寻找出小数乘小数的'运算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明确怎样点小数点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5、出示“×”,你能不能按照我们刚才总结的计算方法计算一下。看一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交流后组织小结出“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在下面各题计算的积里点上小数点的正确位置。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重点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及时的练习巩固了新知,在这个环节中注重了学生思考过程的交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化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习题1和2,重点落实“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决定积中的小数位数”的知识点,习题3主要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这堂课大家运用知识间的联系,探索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请谈谈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同学们要做个有心人,生活中有许多小数乘法的问题,希望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设计意图:渗透并启示学生要学会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自主地开展对自己学习的评价,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用数学,更喜欢数学。]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花教案优秀7篇

7.3事故心得体会优秀7篇

爱妈妈教案7篇

笔算除法教案7篇

元宵活动教案7篇

“理解”作文优秀7篇

玩滑梯小班教案7篇

农场作文优秀7篇

预防溺水安全教案7篇

物业合同优秀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396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