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编写的教案,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教案有助于教师在授课时保持思路清晰,不易偏题,以下是58汇报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我爱你,汉字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我爱你,汉字教案篇1
教学内容
赞汉字。
书法作品赏析。
教学目标
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
1、搜集喜爱的书法作品。
2、认真书写一篇楷体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中华汉字不仅是文明的使者,也是一种特殊艺术的载体,从古至今,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书法作品。
二、欣赏“阅读材料6”
1、出示王羲之与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2、学生初步欣赏这两幅作品并作出评价。
3、讲讲欣赏书法的一些方法:
⑴ 整体感知,如气势、神采、章法等。
⑵ 细微观察,如用笔、用墨,字的点画、结构、线条。
4、学生再次欣赏这两幅作品,作评价。
5、教师介绍这两幅作品:
王羲之的《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著名行书字贴,相传的本子共28行,324字。《兰亭序》书法艺术很高,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全称《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楷书四大书体之一。碑文28行,每行54字,共1512字。碑书字体严谨,用笔干净利落,瘦劲俊丽。历代学柳体字的人,多以《玄秘塔碑》为范本。
三、学习“阅读材料5”
1、自由阅读《赞汉字》。
2、用《赞汉字》一诗中的词语来赞美王羲之与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3、读诗文,讲讲词义:连缀、顿挫抑扬等。
四、小小书法展
1、师:在综合性学习中,你们搜集了优秀的书法作品,请展示出来,让我们尽情赏析吧!
2、学生出示自己搜集的.作品,交流互赏。
3、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互相赏析。
4、将学生搜集的或写的优秀作品贴在班上的展示栏里。
五、作业
背诵《赞汉字》。
我爱你,汉字教案篇2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通过《汉字真有趣》和《我爱你,汉字》两个实践活动,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培养了我们的能力,我们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也做了很多调查,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保存和处理这些信息呢?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搜集的信息、资料等,用撰写研究报告的方法来解决。
(板书课题)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研读研究报告,领悟写作要点。
1.认真研读《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思考:怎样撰写研究报告?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归纳:
(1)《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的写作思路: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
(2)研究报告首先要有一个标题。
(3)要写出研究的目的。
(4)要写清楚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研究方法。
(5)要把研究结果整理出来。
(6)要对研究结果进行简要的分析。
(7)研究性报告有多种形式,但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等内容是不可缺少的'。
三、充分讨论,准备撰写研究报告。
1.根据前一阶段搜集整理的资料,小组内讨论:
(1)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拟定研究报告的标题
(2)我们的研究的结论是什么?
(3)我们有哪些资料?可以怎样表达?
(4)我们采取哪一种研究报告的写法?
2.课堂交流讨论结果,相互借鉴启发。
3.取长补短,进一步讨论。
四、小组合作,撰写研究报告。
1.确定组内执笔的同学。
2.一边讨论一边拟写初稿。
我爱你,汉字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教学目标
1、认识“诣、殷、挫、抑、隶”等13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进学生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古老、丰富。
3、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努力学好汉字,继承和发扬汉字文化的优秀传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有感情地读课文。
2、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祖国的语言文字更是博大精深,它不仅历史悠久,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内涵。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爱你,中国的汉字》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认生字:
⑴自由读读课文,要求:
边读边认记生字,读通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⑵抽学生认读生字、词语,并随机理解“不受拘束、“浩瀚如海”、“凝滑如脂”等词语的大意。
2、再读文,知大意:
⑴请同学们再用心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⑵抽生说说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出示阅读提示:
默读课文,想想:
⑴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汉字的神奇、有趣、丰富?用“~~~”画下来。
⑵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将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用“──”画下来。
⑶将画出来的句子多读几遍,并在旁边批注你读后的感想,认真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感情。
2、小组交流,谈感受。
3、抽生全班交流,深化学生感受。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点评。
四、总结全文,完成作业
1、学生谈谈学完这课后的收获。
2、教师总结:
通过《我爱你,中国的汉字》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更多的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更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大家在学习中有了不少的收获。
3、作业:
将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抄下来。
我爱你,汉字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独特之处。
2.初步学会根据目的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根据主题,搜集有关信息,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选择与汉字有关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大家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进行了第一个阶段的综合性学习。下面我们将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
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资料,相信大家一定会了解更多的汉字。那么,在汉字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去了解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我爱你,汉字》。
二、整体阅读,了解汉字文化
1.自由读材料1—5,具体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
2.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材料1—5,想想这5则材料分别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2)除了上述5个有关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5.生汇报,教师点拨。
(1)《汉字字体的演变》: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教师可以再另找一两个汉字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汉字演变的规律。
(2)《甲骨文的发现》: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请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讨论。
(3)《书法欣赏》:学生仔细观察三种字体的不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然后教师再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
(4)《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5)《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自主学习,知道研究报告分为哪几个部分,这篇研究报告中是这样处理收集到的信息资料的。
三、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师总结:通过上面阅读材料的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更多的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更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下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方面的内容,学习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内交流信息
1.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每人简要地说说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2.组内汇总搜集到的所有资料。
二、学习处理信息
1.阅读研究报告《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1)这篇研究报告中是怎样处理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的?找到有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2)课堂交流。
①给搜集到的信息分类。
②筛选搜集到的信息,去掉与研究课题无关的部分。
2.对组内成员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
(1)讨论并确定分类的标准。
(2)阅读资料,分类。
3.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
(1)明确筛选的标准:首先,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去。其次,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没有。没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
(2)阅读资料,讨论、筛选。
三、形成初步观点
1.认真阅读资料,想想是否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组内成员充分讨论。
2.如果不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作出结论,就需要继续搜集资料;如果资料已经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太多也没必要。要注意是否有不同的观点,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四、补充资料
1.根据讨论的结果,明确需要进一步补充的资料是属于哪些方面的。
2.分头继续搜集资料,进一步分类、筛选、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观点。
五、充分讨论,准备撰写研究报告
1.根据前一阶段搜集整理的资料,小组内讨论:
(1)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拟定研究报告的标题?
(2)我们有哪些资料?可以怎样表达?
(3)我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4)我们应采取哪一种研究报告的写法?
(5)研究性报告可分几部分来写?
2.课堂交流讨论结果,相互借鉴启发。
3.取长补短,进一步讨论。
六、小组合作,撰写研究报告
1.确定组内执笔的同学。
2.一边讨论一边拟写初稿。
七、组内讨论,修改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的标题的表述是否清楚?
2.信息资料的表述是否准确?
3.语句是否通顺?
4.是否还可以用图表等方式更清晰、更直观地表达信息?
5.结构是否清晰?
6.格式是否正确?
7.修改、制作研究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研究报告的写作方式。我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指导学生怎样搜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使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完善。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我设计了一个根据所搜集资料的讨论环节,把学生喜欢的题目作为这次调查报告的题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撰写研究报告奠定了基础。
我爱你,汉字教案篇5
一、主题的产生
这又是一节作业评析课,我在黑板上了写了一个大大的”赢”,因为这次作业很多同学把这个字写错了,我正在气愤、苦恼之时,一只小手举起来了,是一向勤奋的张锐同学,我示意他发言,”老师,我知道怎么记住这个字。”我心中一喜,请他快说出来。”我爷爷常常说,少说费话(亡口)珍惜时间(月)不浪费钱财(贝)做一个平凡的人(凡)那就”赢”得了人生。我就这样记住了”一语惊醒梦中人,这充满生活哲理的语言,不但教会了学生做人的道理又记住了这个字的字形和字义。是呀,中国的汉字奇妙无比,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你看,“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当你落笔写下“人”这个字,不禁肃然起敬,并为“天”和“地”的创造赞叹不已。
平常我们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它传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在生活中,不仅是我们交际的工具,也是我们人性魅力的展示。我想,如果结合我们语文学科的特点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这对使我们的学生学好母语,了解汉字特点,感受汉字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是大有帮助的因此,我们就选定”我爱你,汉字”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社会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三、活动资源与方法
搜集阅读资料、开展社会调查研究、上网查询、欣赏与学习相结合
四、活动时间安排
第一课时: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三课时:分组活动。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调查、整理学习的资料。
第四、五课时: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五、活动过程
(一)、确定子课题,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一课时)
乌申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开课之初,我采用生动有趣的猜字谜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对了解汉字的兴趣。如:口中含玉确如玉(国)台下心实无心(怠)“二个口又是什么字?”三个口是什么字?四个口是什么字?五个口是什么字?六个口是什么字?七个口是什么字?八个口是什么字?九个口是什么字?十个口是什么字?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学生通过猜字谜,知道汉字是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的,孩子们这时学习兴趣倍增,教学气氛活跃,从而顺利进入了活动的主题。
“学贵有疑”,在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你还知道有关汉字的什么知识?你还想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在学生充分质疑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总结概括,产生了五个子课题:汉字的发展史、汉字对历史文化的作用、汉字之趣、汉字的书法艺术。现代人与汉字
(二)、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古代孙武曾说:“用兵之道,以计为首。”其实,我们无论办什么事情,事先都应有个打算和安排。在活动之初,就要让学生明白有了计划,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工作。
如:第二小组子课题是“现代人与汉字”他们制定的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4月15日
活动地点:社区内的各村
活动内容:
1、调查在家的村民的识字量
2、教社区里不识字的老人识字
3、搜集错字行动
成果展示:村民识字量调查表易错字对比表
分工:
组长:徐恒策
搜集资料:李主胜田野李煌宝
采访:吕棋
记录:田梦
指导识字的教师:全体组员
在学生制定好了计划后,我问他们:假如村里的人不想接受调查怎么办?假如老人们觉得自己老眼昏花,不愿跟你们学习汉字,你们将如何处理呢?这一问,把兴致勃勃的学生问傻了,于是,我告诉他们,制定计划不但要切合实际,更重要的是要设想到实际操作时的困难,并提前作好准备,学生们又互相演练起如何劝说他人了。
(三)、分组实践
学生针对自己所选的子课题,分组对子课题进行研究。在这一环节,人人有机会发表意见,人人有机会动手操作,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实践的过程中,是倾听者、指导者。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分工协作,明确共同的探究目标,明确动手前先动脑,教师要倾听孩子们活动中的收获并及时评价,不断调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