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汇报网 >工作汇报

科学吸水的纸教案5篇

教案的撰写需要教师对课堂气氛和学生反应的敏锐观察,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案中应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以下是58汇报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科学吸水的纸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科学吸水的纸教案5篇

科学吸水的纸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比较水滴在不同纸上的结果,能进行简单地实验记录;

2、能发现由于纸质的不同产生吸水速度和程度不同的现象,并运用此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增强对实验活动及探索事物的兴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玻璃缸,纸花,各种纸片,白纸两张;记录纸每人一份,水、布、箩筐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发现纸吸水的现象

1、出示纸花,现在把纸花放入水中,会有什么变化?(花打开了,花瓣湿了)

2、为什么纸花会在水中开放呢?

3、小结:因为纸会吸水,纸做的花吸了水以后就会开放了。

(二)比较水滴在不同纸上的结果

1、设疑纸都会吸水吗?教师交代实验方法:将水滴在纸上,耐心地观察一会,然后在吸水的纸旁作个记号;

2、幼儿操作实验,教师巡回观察;

3、幼儿讨论实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把幼儿的讨论结果贴到纸上,分成吸水和不吸水两类;

4、小结:生活中的各种纸有的吸水、有的不吸水,当水滴到纸的表面上,水马上消失了,或是慢慢地渗透进去了,那这些纸会吸水的;当水一直停在纸的表面上,那这些纸是不吸水的'。

(三)发现纸的吸水速度不同

1、设疑纸的吸水速度一样吗?

2、教师操作实验:纸的爬色比赛,幼儿观察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发现纸片有什么不同?请个别幼儿摸摸看看(厚薄、光滑粗糙之分);

3、小结:不同的纸吸水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材料不一样,吸水的速度也不同,比如餐巾纸绉纸很薄又粗糙吸水快而多,白卡纸光滑又厚吸水慢又少。

(四)选纸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人们根据需要制造出各种吸水和不吸水的纸,请选一选合适的纸;

2、天气热擦汗该选哪种纸?画水粉画该用哪种纸?包吃剩的食品如饼干糖果等该用哪种纸?并说明理由。

活动延伸:

生活中还有一些很特殊的纸,如不怕水的纸等等,在接下去的活动中我们进一步来研究。

活动反思:

孩子们发现生活中有着那么多不同的纸,感受到了纸的多样性,在实验操作中幼儿积极进行讨论,通过做实验得到求证,懂得要科学地对待事物,不能以主观意见代替实验结果。在活动中感知体验并能清楚得讲述结论,整个活动幼儿的整体状况都很好,积极主动的参与,兴趣浓厚。

科学吸水的纸教案篇2

一、教学目的:

1、激发幼儿探索欲望,从而萌发探索欲望。

2、知道蜡的主要特性:不吸水。

3、知道经过加工处理后纸杯的用处。

教学重点:激发幼儿探索欲望,从而萌发探索欲望。

教学难点:知道蜡的主要特性:不吸水。

二、教学准备:

1、在三个大盆里注满水,纸、笔、一次性纸杯。

2、每位幼儿一个折好的纸船。

三、教学过程:

1、玩一玩小纸船

提出问题:请大家看一看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呀?

幼儿回答:有装满水的大盆。

老师:小朋友们想玩一玩吗?如何玩呀?

请幼儿讨论选择地方玩。

提出问题:你们是怎么玩纸船的?你的船发生了什么?

小结:蜡不吸水,把蜡涂在纸上就好像给纸穿了雨衣,保护纸不破掉。

2、用纸折纸杯。

请幼儿观察用纸折的被子,提出问题:你们觉得纸杯可以装水吗?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让纸杯不漏水。幼儿讨论操作。

小结:蜡涂的厚薄均匀与否会影响效果,涂的厚均匀的不会漏水反之就要漏水。

3、纸杯的秘密

老师拿出另外一种纸杯,请幼儿观察比较,发现纸杯的秘密。

4、教学延伸:请幼儿回家找一找类似的现象。

科学吸水的纸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哪些材料能吸水。

2.萌发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学做观察记录。

活动准备:

1.空脸盆(放入活鱼)若干,周围摆放盛水的脸盆若干。

2.海绵、布条、绉纸、白纸、水彩笔芯、粉笔、塑料制品、彩色水、大白菜。

3.观察记录表,课件。 过程: 一、救小鱼 引导幼儿想办法给缺水的鱼送水,激发幼儿对材料吸水现象的兴趣。

活动过程

1.一一介绍操作材料,提问:你们觉得哪些东西能吸水,哪些东西不能吸水?

2.幼儿分组实验,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说这些材料都有什么变化,哪些材料能吸水。

3.和幼儿一起总结操作过程,使他们初步了解哪些材料能吸水。

4.引导幼儿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能吸水。

5.出示大白菜,引导幼儿探索大白菜能否吸水。

观看课件 播放大树和大白菜慢慢吸水的课件,幼儿观察植物吸水现象,初步了解植物是靠根和茎来吸收水分的。

记录、交流 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打“、/”或“×”)记录,进一步巩固相关经验。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科学吸水的纸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

2、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实验。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可比克罐子若干;实物海绵、水果网、小毛巾、沐浴球若干;餐巾纸若干;记录表一张;图片(海绵、水果网、小毛巾、沐浴球)各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可比克罐子

小朋友,这里有什么?

老师用一杯水倒进薯片洞洞,然后再从这里倒出来,会怎么样?

教师做实验,念咒语:“罐子、罐子、神奇的罐子;罐子、罐子、神奇的罐子;摇一摇。”

(教师做倒水的动作)

老师在罐子里放一样东西,它把水吸到自己的身体里面,你们猜一猜是什么?

幼儿自由猜。

2、今天老师带来许多材料,我们来看一看是什么?

出示实物海绵、水果网、小毛巾、沐浴球并相应出示图片。

3、幼儿做实验。请幼儿自由取一样物品做实验。幼儿念咒语:“罐子、罐子、神奇的罐子;罐子、罐子、神奇的罐子;摇一摇。”然后倒出来发生了什么?

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出示记录图)

4、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罐子里是什么材料?

5、出示一张餐巾纸,餐巾纸能吸水吗?下面我们来试一试。

(请小朋友把刚才的材料倒入前面的盆子)

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张餐巾纸,把餐巾纸放入罐子里,再看一看自己的水杯上有标记线,把水全部倒进去。幼儿念咒语:“罐子、罐子、神奇的罐子;罐子、罐子、神奇的罐子;摇一摇。”

刚才小朋友说餐巾纸是吸水的吗?我们来验证一下。把罐子的水倒进杯子,杯子的水怎么样?

师:如果用餐巾纸把杯子里的水全部吸完,该怎么办?

幼:多加餐巾纸。

师:你想加几张餐巾纸?

幼儿自由说。

师:请小朋友到前面拿餐巾纸,你想拿几张就拿几张?

幼儿再次做实验。

师:你用了几张餐巾纸有没有把杯子里的水全部吸完?

教师小结:吸水材料的多少与水量的多少是有关系的。

6、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是吸水的?

科学吸水的纸教案篇5

教材分析

本课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谁更容易吸水。这一部分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在四种不同的材料上滴一滴水,从侧面观察它们的吸水现象,分别用合适的方法描述水滴的变化和材料的细微变化,并以此判断四种材料吸水能力的强弱。第二部分:纸的观察。教科书用四幅图片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一张白纸。第三部分:造一张纸。这部分教(科书是通过图片的方式介绍古代造纸的过程的。第四部分:我们来造一张纸.这部分的主要活动有两个:1,经历用废报纸造一张纸的过程:废纸浸泡——找浆——抄纸——压平晒干。了解纸的构成方式:用纸纤维叠加而成;2,比较自己造的纸和平时所用的纸的区别,如厚薄不同,疏密程度不同.纤维长短不同(光滑程度不同)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吸水性的强弱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2.吸水性是材料的一种物理性质,不同材料的吸水性是不同的。

3. 纸、木头、塑料、金属四种材料中纸的吸水性最强,纸是由纤维组成的,纤维之间有许多空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同材料的吸水性是不同的。

2.通过画图的形式展示、促进对材料吸水性与其组成结构之间关系的认识。

3.运用适当的语言定性描述材料的吸水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不同材料物理性质的探究兴趣。

2.初步意识到我们可以用观察和测量的方法认识材料的物理性质。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画图的形式展示、促进对材料吸水性与其组成结构之间关系的认识。

教学难点:

通过画图的形式展示、促进对材料吸水性与其组成结构之间关系的认识。

教学准备:

学生: ① 纸片、木片、塑料片、金属片各一片 ② 杯子、水、滴管 ③ 放大镜、滤纸 ④红笔、红的彩色笔 ⑤ 实验单 ⑥大、小托盘 ⑦ 圆圈纸

老师:黑袋子(纸片、木片、塑料片、金属片各一片)、喷壶、圆圈纸、课件、磁铁、教鞭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选择合适的材料擦干黑板上的水,说明理由。

2、出示课题:它们吸水吗?

二、谁更容易吸水

1、想办法了解纸片、木片、塑料片、金属片是否吸水?

2、布置实验要求:(投影)

(1)用什么滴水?滴多少水?滴在什么地方?

(2)怎么看材料是否吸水?

(3)记录:用图画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人人能用语言描述看到的现象。

(4)做完实验,上交所有实验材料。

3、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后到黑板上张贴记录单。

4、学生交流。

5、讨论:

(1)通过刚才观察、交流,你们发现不同材料的吸水性一样吗?

(2)哪钟材料吸水性最强?其次是什么?塑料和金属呢?

(3)纸吸收的水到哪里去了?

三、纸的观察

1、猜测纸的组成和结构。

2、观察纸的组成和结构,画在记录单上。

3、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

4、归纳:纸是由纤维组成的。

四、课堂作业

完成活动手册

五、自我问答

1、纸是由哪个国家发明的?

2、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

3、介绍学生自己造纸的步骤。

六、作业安排:

1、小小设计师:设计制作一张有特色的纸。

2、小小收藏家:收集不同种类的纸,做成纸样标本。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科学真有趣教案模板5篇

科学小实验大班教案优质5篇

科学大与小小班教案通用5篇

中国的纸故事心得体会5篇

教案科学领域中班教案模板7篇

动物科学教案8篇

大班科学《空气》教案8篇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6篇

大班科学游戏教案6篇

动物科学教案优秀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470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