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可以记录自己的成绩,让自己更加清晰地认识和肯定自己的价值,通过欣赏他人的事迹,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以下是58汇报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个人感动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个人感动事迹篇1
1966年秋天,他出生在黑龙江依安县红星乡东升村一个普通农民家中。
家里兄妹6人,他排行老二。
上高中时,家里要同时负担5个孩子读书,懂事的他主动提出不住校,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当时全班52个学生,51个住校,唯独他跑校。
为此,父亲咬牙花100块钱给他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供他上学往返。
学校离家10公里,全是坑洼土路,天气好的时候,路都坑坑洼洼的不好走,遇到下雨天,路上积满了黑泥水,连下脚都很困难。
冬天更遭罪,路面结冰,非常滑,为了不迟到,他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去上学。
冬天即使不下雪,他骑车到学校时脸上、脖子上、身上都挂满了白霜,浑身湿透,所以同学们都叫他“小雪人”。
但是,无论天气如何恶劣,不管雨多猛、雪多大,他从未迟到或早退过。
因为初中就读的是农村学校,英语课只开半年,没有正规英语老师,中考时他的英语考了零分,但他还是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
当时全班考高中只考上五六个,他就是其中之一。
上了高中,为了高考英语不拖后腿,他在英语上下足了功夫,就连走路、干活时,都在背英语单词。
如今整个航天员队伍中,属他的英语最出色,大家都叫他“小诸葛”。
为了赚学费,他甚至在高中读书期间短暂辍过学,到附近砖厂打工。
可他始终没办法放弃学业,后来又回到了学校继续读书。
他的高中班主任说,好像一年四季都没有见他穿过新衣服,每天中午带的饭也只是玉米面大饼子,外加一些咸菜。
1985年,空军在依安县招飞行员,凭借强壮的体魄,他轻松过关。
进入航天员队伍以后,他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
神舟五号飞天时,他虽然没有入选任务梯队,但却把专业书籍找出来翻了一遍又一遍,写下了六七十万字心得体会,时刻为自己的梦想做准备。
他就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刘伯明。
个人感动事迹篇2
钱七虎是昆山人。作为中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创立者和防护工程科技创新的引领者,他矢志不渝,为国铸盾60余年。主持人的颁奖辞说:“什么才是安全,不是深藏地下、构筑掩体,是有人默默把胸膛挡在前面。什么才是成就,不是移山跨海、轰天钻地,是奋斗一甲子、铸盾60年,是了却家国天下事,一头白发终不悔。”
上世纪60年代,钱七虎以优异成绩从国外军事工程学院毕业,怀揣许党报国的坚定信念,回国投身现代防护工程建设事业。面对一项项世界级国防工程的防护难题,钱七虎带领团队勇攀科技高峰,建立了从浅埋工程到深埋工程防护、从单体工程到工程体系防护、从常规抗力到超高抗力防护等学术理论与技术体系,制定了我国首部人防工程防护标准,创建我国防护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了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工程防护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国防护工程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退休后,钱七虎仍活跃在国家战略防护工程建设前沿,积极为川藏铁路建设、渤海湾海底隧道论证建言献策。他一直心系家乡,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入自己在家乡昆山设立的“瑾晖”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他还积极为苏州科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贡献智慧。
个人感动事迹篇3
在广饶县广饶街道颜徐学校,有一位熠熠闪光的学校之星,他取得了许多荣誉:雷锋式的好少年、校礼貌之星、学习标兵、县三好学生……他脸上总挂着自信的微笑,明亮的双眸透着智慧,他充满爱心,自强自律,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以自己的行动不断地为胸前的红领巾增光添彩。他就是颜徐学校六年级三班班长xxx。
班级的领头雁
在学校,xxx同学对待学习一丝不苟、脚踏实地。每一次的作业都按教师的要求认认真真地完成;课堂上总能听到他独特的见解。学习上是大家公认的“领头雁”。“时间是挤出来的,我要多学习多锻炼自己,为学校争得荣誉。”xxx同学总是这样说。校内外的学习、活动常常忙得他不亦乐乎,但他总是充满自信地应对。在同学心中,xxx同学更是被大家公认的热心人。不管谁有困难,他都会伸出热情之手,她主动要求和差生做同桌,在学习上他们结对,帮忙鼓励他们。
家里的好孩子
在家里,他是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提起xxx,小区的居民无不啧啧称赞,因为他在家里孝敬长辈,和睦邻里,小小年纪就有了很好的口碑。妈妈做饭时,他总爱在一旁帮忙,淘米、择菜、打鸡蛋,都是他的拿手好活。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细心的他常常陪老人散步聊天。晚上,做完作业的他,为爷爷捶背,让老人开心。平时他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整理房间,洗衣服。有时老家有事,妈妈需要回去操办,他就自己一人在家,做饭学习,把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百善孝为先。他孝敬老人,体贴父母,得到邻里的由衷夸赞。
社区的小雷锋
在社会,他是一位热心公益、拾金不昧的小公民。他是学校礼貌志愿者,常带着几位小伙伴主动为社区做好事。捡拾绿化带白色垃圾,擦洗楼道栏杆,清理墙壁上的小广告等。“弯弯腰,捡出一片净土”。外出游玩、小区散步,他总不忘随手捡起地上的奶盒、纸屑,一言一行讲道德,举手投足见礼貌。
这就是美德好少年xxx,他全面发展,积极进取,奉献为乐,表现优异,是一位美德好少年。我们相信,xxx同学秉感恩之心,以爱心待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必须会演绎更多的精彩。
个人感动事迹篇4
“疫情当前,我们党员应当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这是我们作为党员的责任和义务。”__镇__村党员__说道。
__,出生于19__年,中共党员,退役军人,__镇__村__村民。20__年12月入伍,20__年底退伍,20__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前在部队上他是一名优秀的军人,遇到艰难险阻,主动迎难而上,毫不退缩,受到领导和战士的一致好评。
此次疫情防控战中,__积极响应村党支部号召,自愿投身到党员服务岗,主动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根据村党支部安排,__主动申请担任__村__路口疫情防控检疫点值班长。“我是退伍军人,又是共产党员,在这个特殊时候就应该主动作为,扛起担子!”。他带领其他党员群众搭帐篷、设检疫点,建立全村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口;布设告示牌、张贴宣传标语,为群众发放宣传告知书,引导群众科学积极应对疫情,主动防控;带领党员群众清扫道路积雪和村域环境卫生,最大力度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为带头做好表率,__连续值班多个昼夜。村党支部书记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建议让其他人员代替他轮流值班,让他换岗休息,他却说:“通过这几天的工作,我已经很熟悉检疫流程,经验更为丰富,在这个争分夺秒的非常时期,换掉一个人又需要重新熟悉工作流程,我是军人,身体素质好,还能继续坚持!”
疫情防控工作任务艰巨,每个坚守在一线的共产党员压力很大,但他们不退缩、不畏惧,责无旁贷地扛起了重担。“我在__村生活十多年了,我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我做这些一方面是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是真心实意想保护好村民,所以我做再多也不觉得累,心里很踏实。”谈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__眼神里透出军人的锐气和党员的自信。
疫情就是命令,党员就是先锋。像__这样的先进共产党员还有很多,他们奋战在全镇疫情防控一线,亮明身份、挺身而出、稳定民心,成了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充分发扬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正因为有了他们,全镇疫情防控工作信心百倍!
个人感动事迹篇5
35年来,她走得最多的路,是崎岖、坎坷的山村小路;
35年来,她想得最多的人,是天真、可爱的山村孩子;
35年来,她做得最多的事,是寂寞、艰苦的山村教学;
35年来,她心中始终笃定的一个目标,那就是教好深山的每一个孩子……,做一棵大树、守望那片深山。今天,她做到了,用35年的坚守做到了。
她就是2010年度“感动奉新士佳人物”,2011年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3年宜春市最美劳动者、道德楷模,2013年张丽莉式优秀教师,2014年全国模范教师龚全珍式好干部、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的女教师支月英。
一、山村讲台,默默地坚守
1980年,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通过考试,毅然选择宜春地区(现宜春市)奉新县澡下乡泥洋村小学当了一名深山孩子王,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不通班车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一到目的地,她发现那里比想象中的还要艰苦的多,学校地处奉新和靖安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这里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有20多里,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爬行。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老师象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做饭。
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前些年,教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过了一年又一年,家长们不但是看到支月英硬是坚持下来,还看到她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一个个送孩子回家,跟他们聊聊,像自己亲弟弟、妹妹一般对待,他们才信任这位姑娘了,于是议论开了,“嗨,这位姑娘靠得住,恐怕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风言冷语说的,莫想啊,你看咯,顶多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般好的姑娘啊!
二、孱弱身躯,为山村孩子遮风挡雨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她留在大山与一双双渴望知识大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经常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地说:“嗯,这姑娘不错,是位好老师……”当然,这个“好”不是短暂一两天、一月或是一年的,更不是一个、两人或几个人说了算的`,要得到长久的口碑并非这么简单。
八十年代初,她的工资只有二十几块,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支老师总是为学生垫付学费、买文具,有时甚至把自己买米买菜的钱都垫上了。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薄膜等,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
八十年代初,她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家长迟迟不让孩子来报名,支老师总是自己为学生垫付,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她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
两年后,她被提拔为校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既要承担比别的老师还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做好下面两个教学点的管理工作。
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浑身酥软。
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支老师走门串户,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硬是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
有一回,也是最后一回,母亲从老家来学校看她,看到女儿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老师对母亲说:“这里山好,水好,村民朴实善良”。母亲还是心疼地说:“你就净说好!”她只是望着母亲笑。其实她心里装满了对亲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尝不想尽享天伦之乐,但她把深深的爱藏在心里,客观现实没让她有这个机会。
三、忘记自我,心系山里娃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支老师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她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能够正常使用。更让人揪心的是,2003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几位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身患胆总管胆囊结石。住院几天,她心里想着学生,刚从医院出来,支老师又出现在教室里。
各级领导关心她,几次要给她调换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绝。
四、更苦环境,彰显着本色
2012年2月,组织上考虑到支老师年纪偏大,身体欠佳,决定再次调她到中心小学任教。就在此时,一个距离泥洋村十多里的更偏远山村——白洋村村民也是她当年的学生联名请求支老师到白洋村任教。既是校长、老师,又是保姆,上课教书、下课照应学生玩耍,家里人担心他的身体,总是说:“你也年过半百了,身体又不好,别的老师都往山外调,而你还往更远的深山里钻。”她乐呵呵地说:“三十多年都干过来了,何苦还要打退堂鼓呢?”她还说:“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里、山旮旯里的孩子谁来教育,山区教育谁来支撑。”她再一次做通家人的工作,承担起白洋教学点全部工作。
2月的山村,久雨低温,支老师除了教学工作,还经常在泥泞的山路上接送学生,孩子们进步很快,令家长们赞叹不已。
2012年暑假前,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问题,上级决定新建校舍。支老师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帮工人做饭,将丈夫也拉来帮忙,整个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2014年领导看到学校没有活动场所,决定再建新校舍,她又像建自家房子一样,再一次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当地老百姓说:“从未见过这样的好老师。”如今,崭新的校舍,宽敞明亮。家长们看到崭新的校舍,感动不已。
支月英的事迹感动了许多村民,2013年春节,在外打工的村民李自良回家过年,听着村里人述说支老师为学校为孩子做的点点滴滴,主动捐钱4000元为学校购置了一批新的课桌凳。
五、潜心学习,认真教书
为了教好书,支月英老师除了自学外,她每年都参加了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近几年,她一人一校,为了提高效率,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她采用了动静搭配的教学方法,即一个班级上课,另一个班级做作业。支月英老师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她眼里没有差生概念,她认为学生不能以好坏区分,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她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的教诲,像甘泉、像雨露滋润着每年一个深山孩子的心田。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整整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六、不灭红烛,大山的女儿
支老师现已年过半百,家人都希望她退休,好好休息,但村民们有许多的不舍,有的村民甚至问她,支老师,你退休后我们还要求你继续到这任教。她感动地回答:我是大山的女儿,如果身体允许,我就一直教下去。
支老师常常思量人生的价值,得失两衡,她觉得自己虽然没有别墅,没有宝马,但她感到自己活着心底比千万富翁还舒坦,当在千里之外创业的学子来看望她,亲切拥抱她的时候,这种幸福感有多少人能够品味到,这才是价值无限的享受,这才是涌动心弦的韵律,这才是青春奉献的报偿!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支老师虽然因身体状况有时力不从心,但她还是坚守自己岗位,夜晚还在灯下钻研教材,帮助学生做梦、圆梦,做一个智慧性的好老师,支老师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只是在山旮旯的小学平平凡凡地工作三十多个春秋,人的人生有多少个三十多年,而且是青春焕发的三十多年,她的故事感动了学生、同事和家长。
支老师的事迹感动着大家,党和人民也看到了她的付出。近十年来,她连续十年被澡下镇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评为镇、县优秀老师等。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