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的内容可以包括对影片摄影的评价,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水平, ,以下是58汇报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篇1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神舟十三号发射进入倒计时,“十,九,八……三,二,一,点火升空!”随着一声巨响,火箭笔直地冲入云霄,离开了地球表面。紧接着火箭开始抛弃小型助推器,然后火箭的外壳开始分离,“神舟十三号”的真面目这才展现出来。最后与大型空间站相连。
我还收看了航天员在太空的“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小餐桌,马桶,竟然还有洗澡的地方。我得知这次三位航天员将要在那里度过6个月,这比神舟十二号的时间多出了一倍!这不由得让我为之震撼!我们祖国的航天技术真强大!
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篇2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
半个多世纪前,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现如今,鲜艳的中国红闪耀太空。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航天梦”早已汇入伟大的“中国梦”,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惊鸿之笔。
“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览胜,“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一个个饱含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传承的任务,一次次展示着中国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展现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九霄逐梦再问天,阔步强国新征程。中华民族对无垠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创新和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不懈拼搏、自主创新,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
又是一载金秋十月,又是一度家国梦圆。这次太空之旅,不仅能刷新中国人在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我们更能和他们一起体验在太空过春节……科学探索再次与航天梦想在太空奏响协奏曲。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正如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出征前所说,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
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篇3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在电视前激动地欢呼起来:“航天英雄们又去太空探险啦!”
九霄逐梦再问天,阔步强国新征程。中华民族对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创新和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航天人们的艰苦奋斗,不懈拼搏,自主创新。科学家们和航天员们的毅力和决心值得我们的学习!我为我的祖国骄傲,致敬中国航天,期待神舟十四号凯旋归来!
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篇4
从仰望天空到直穿云霄,从抬头望月到探索宇宙,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华夏儿女们从未停止奔赴星辰的步伐。
此次神舟十三号将在太空驻留半年,中国首位女航天员王亚平将与她的同伴在太空过春节,留在地球的我们将收到首次来自太空的新春祝福,并且此次采用的是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此次载人飞行任务将会进行2~3次出舱活动等。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人类对太空的向往和探索从未停止脚步,今后,我们还会见证神舟十四,十五,十六等的发射。我相信每一次见证,都更加坚定了人民对国家、对未来的信心。日益雄厚的科技实力,不只是中国航天人代代接力、传承梦想的故事,也是人民更有信心,国家更有实力,民族更有希望的故事。
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篇5
今天早上,老师让我们看神舟十三号飞船的发射,我们每个同学都迫不及待的等待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了,当神舟十三号发射的时候,我们都很担心它不能送三位宇航员飞上太空与天宫一号连接,它点火时发出的火太大了,我心里暗想它会不会引起火灾呀?
随着神舟十三号成功飞上蓝天,我心中的疑团也一点一点的消退了,心中的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接着火箭上的两个小火箭落了下来,紧接着是外壳和一个副的推进器也落了下来,终于所有不必要的东西都落了下来,太阳能板也伸了出去,神舟十三号终于进入了预定的轨道,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了!所有的同学都在欢呼,因为这是中国对宇宙探索迈出的新一步,是中国对宇宙奥秘探索的又一个起点。
此时此刻,我又有了一个新的理想——当一名优秀的宇航员!
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篇6
甘肃发射卫星发射中心作为中国唯一具备载人航天发射能力的发射场,自此成为旅行的dream list上不可替代的一个目的地,当亲身见证神舟十三号火箭的成功发射,伴随着耳边巨大的火箭发动机轰鸣声,被定格的那一刻,美梦已成真,妙不可言,码高火箭少年团,一同见证这一生命中独特体验,此刻这分这秒,深深值得铭记!
近日,码高教育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共同发起了“星万里神舟闯星海”航天研学营已经启航!
来自全国各地的码高火箭少年团度过了一个忙碌而又收获满满的研学之旅。
16日凌晨,基地的孩子们近距离亲眼目睹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2f运载火箭震撼升空,送第二批航天员进驻中国空间站,见证航天员荣耀出征。
本次码高航天研学营提供的是火箭发射全景参观平台,俯瞰发射场,观礼vip位置,距离发射塔只有1.8公里!感受声音与视觉带来的双重震撼。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下方,有直径9米深18米的导流槽和蓄水池,导流槽将火箭尾焰导向侧方蓄水池,防止尾焰倒卷烧毁火箭,蓄水池则用来吸收发射时的热量并中和燃烧生成的有害物质,火箭发射瞬间就可以将下方存储的数百吨水蒸发殆尽!
近距离观看更加雄伟壮观,孩子和家长们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据媒体报道,本次是中国载人航天今年第二批航天员即将出征太空,据悉此次航天队伍将由三名宇航员组成,其中一名为女性宇航员,这将开创我国女宇航员的新历史。在此次航天任务中,他们将在空间站停留6个月的时间,完成空间站关键技术的相关验证工作,为下一步的空间站建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真实的感受卫星发射能极大地撼动孩子对航天成果的认识,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让孩子真切体会科学的力量,有助于帮助孩子建立以注重事实、逻辑分析、质疑和验证为方法论的科学思维!
航天营接下来的安排也非常丰富且有意义。
在近距离观看十三号载人火箭发射后,研学营的家长和孩子们走进神秘的基地探索,见证中国载人航天发射中心。
大漠戈壁 中国开辟走向太空的起点
1958年,酒泉东北的戈壁荒滩上开进了一支部队,一座航天城拔地而起!成为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世界三大发射场之一;先后完成了中国的第一枚地对地导弹发射、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远程弹道导弹、第一次"一箭三星"、第一次为国外卫星提供发射搭载服务、第一艘载人飞船等...我们将在这见证航天员出征。
在基地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参观游览载人航天发射架、火箭组装厂房、测发指挥控制楼。熟悉了基地环境,在飞向月球全景平台参观,俯瞰整个发射场,看到了雄伟的发射塔架,并留下合影。
在参观历史展览馆的时候,专业老师分享了一个航天研发的见闻趣事:在缺资料、缺设备的困境下,白天,科技人员顶着烈日扛水泥、搬砖头、打地基,进行各项建设;夜里,守着煤油灯啃书本、画电路图,拿着用罐头盒、三合板制作而成的简易模型展开研究。
经过基地的参观,孩子们早已对火箭的外观部件非常熟悉,制作火箭模型,需要动手和脑力思考结合,孩子们在组装过程中培养结构和推理思维,与同伴的合作还能让孩子的信心和成就感倍增。
在学习之余,研学营的家长和孩子们也没有错过酒泉当地的特色景点-金塔胡杨林。
漫步在如潮如汐,漫无际涯的金色胡杨林中,沉浸在金色幸福的遐想中,亲临其境,领略胡杨神奇的韵美,看到了胡杨品味了沧桑之美,领略了胡杨的顽强,感悟生命的绝唱。
“航天梦”已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和骄傲,码高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共同发起的“万里神舟闯星海”航天研学营是一次圆梦行动。
火箭少年团走进航天航空科技研学,在这里的亲身经历虽然短暂,却也弥足珍贵,不但亲眼见证了卫星发射,还了解了中国航天发展的历史,在团队中培养了集体意识,也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伴随着耳边巨大的火箭发射轰鸣声,一同见证这一生命中独特体验,值得深深铭记!
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篇7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1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续,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目前,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三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10月16日00时23分
刚刚,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22时50分
发射塔架顶部的第四组回转平台已打开,露出火箭逃逸塔。
22时25分
航天员在飞船返回舱进行发射前准备。
22时18分
3名航天员陆续通过飞船轨道舱进入返回舱。
21时56分
3名航天员到达发射塔架,准备进入神舟十三号返回舱,等待飞船发射。
21时43分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