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清楚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对自己的内心观点进行剖析,这样的心得体会才是优质的,写心得体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我们不断的更新自己内心的想法,以下是58汇报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2023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2023篇1
做为一名党务工作人员,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市直机关党工委组织的红旗渠学习考察。短短两天的“观、听、感”三位一体的学习考察,让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撼和洗礼。
观——“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没有任何现代化施工手段、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靠一锤一钎“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从太行山的山腰引漳入林,在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险滩峡谷之间历时十年建成的“人工天河”,这项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走在红旗渠干渠的堤坝上,看着绵绵流淌的红渠水,感受着红旗渠的宏伟壮丽,不禁为当年建设者们的超凡智慧、卓越胆识和顽强毅力所惊叹和敬仰。红旗渠绝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中华民族插在太行之巅的一面精神旗帜。
听——党校老师全面解读。林州市委党校老师用图文并茂的生动讲解为我们深刻阐释了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短短十六字的红旗渠精神,字字千斤重,那是林县党和人民的智慧和勇气、鲜血和汗水的结晶,那是一面永不褪色的伟大旗帜,历久弥新。我们不仅要将红旗渠精神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做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发扬者,坚定理想、激发热情、锤炼品格、苦干实干,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色业绩。
感——党员群众齐心筑梦。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各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同修渠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流成河”,这个感人至深的顺口溜是林县党员群众齐心筑梦的最好诠释。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与群众同甘共苦,就会形成实现中国梦的无声无形却强大有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2023篇2
9月9日厂党总支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实践发展观,“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章·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旗渠”。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十年艰苦奋斗,战胜种种困难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一部与大自然搏斗的壮丽史诗。红旗渠总长1525.6公里,林县人民一锤一钎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共动用土石方2229万立方米(相当于一道从哈尔滨到广州的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红旗渠建成后,形成了以红旗渠为主体,南谷洞、引上水库及其他引、蓄水工程作补充调节,能引、能灌、能排、综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网,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万亩,结束了林县世代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红旗渠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周恩来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红旗渠不仅是现代工程史上的奇迹,更是当代红旗渠精神的摇篮。修渠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1995年4月,视察红旗渠时指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要继续弘扬当年的修渠精神,把红旗渠精神代代传下去”。
参观红旗渠让我们深受教育,红旗渠精神既充满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又彰显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既承载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凸显了中国人民的理想和追求。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基本内容,以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为主要特征。人工天河红旗渠显示了中华民族精神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不论是在年仅27岁就牺牲在作岗位上的吴祖太身上,还是在开山炸石蹦掉三颗门牙的除险队长身上都清晰地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精忠报国的精神,这种精神有着巨大的震撼力和穿透力,闪耀着人文精神与理性主义的光芒。
今天我们学习继承红旗渠精神,就是要保持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就是要在工作中学习、落实发展观,努力做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就是要强化加快发展的使命感,要让红旗渠精神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红旗渠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的精神,看到了红旗渠就会使人重拾记忆,忆起那个时代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全党学习贯彻发展观活动中,红旗渠精神将引领我们战胜困难,鼓舞斗志,走向胜利。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2023篇3
为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谋发展”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政治建设活动,净化、升华党员干部的党性情操,提高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谋求发展的执政水平,提升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力,县委办公室思想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县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赴红色基地参观学习。
10月27日我们一行来到林州,参观游览了红旗渠展览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身身破旧的棉衣,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一锤、一铲,用两只手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创造了“世界第八大奇迹”。林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用坚韧的意志孕育、形成、发展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用拼搏的激情建设了今天繁华富强美好的林州。红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憾,林州人民战天斗地的豪情令人倾倒,林州的领导集体“敬业、为民、踏实、奉献”的党风正气更令人折服。
“敬业、为民、踏实、奉献”,不仅仅是红旗渠精神给予我们当代党员干部的的启示,也应成为我们为人做事的根本。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大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在新的征程中,红旗渠精神依然是激发我们净化党性、纯洁品行的有力精神武器,依然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依然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宝贵精神财富。学好红旗渠精神,就要做好四个“弘扬”。
一、弘扬爱岗敬业态度。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的超过了责任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林州的领导集体正是因为拥有强烈的爱岗敬业的态度,才能不畏艰难险阻,打破地域理念,勇敢正确制定引漳济林的鸿篇巨制;才能克难攻坚,带领林州人民脱贫致富,创造繁荣富强的新生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能只是一种口号,而应当成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谋事、干事、成事的执政原则,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发展,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执政责任。
二、弘扬执政为民理念。作为党员干部就应当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统一,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统一,坚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的统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努力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用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私无畏、身先士卒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关心群众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
三、弘扬踏实工作作风。踏实是一种工作态度,是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就是踏踏实实,就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以百折不挠的韧劲,以旺盛的工作热情,提前谋划,提高效率,保质保量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在工作中多动脑、勤思考,多动手、早行动,专业、务实地做好岗位工作,不抱怨、不折腾、不怠慢。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兢兢业业干好每一分钟,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多做好事、多做实事。把工作当作财富,把岗位当作事业的舞台,当作奉献社会的平台,科学客观地看待自身与工作岗位的关系,以端正认真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发挥表率作用,赢取人生最大的成功。
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怎样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讲无私奉献。奉献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私心杂念,多一些无私无畏;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推诿扯皮,多一些尽职尽责;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敷衍塞责,多一些真抓实干;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因循守旧,多一些开拓进取。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该将讲奉献进行到底,争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争做人民的好公仆。
红旗渠纪念馆“发扬自力更生、创新求实精神,用知识和智慧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的碑文,是林州人民“敢教天地换新颜”的豪迈心声,也应当是我们用昂扬的斗志、奋进的态度去开拓创新、求实求效、构建未来美好篇章的坚定信念。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2023篇4
二是坚持同人民在一起。要做到,为了人民干事创业,依靠群众干事创业。这让我有感于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是不论做什么都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实情、培养感情、激发热情、谋划事业。不管是我们的五个一流的创建活动还是平时的各项工作,都需要我深入调査,通过调查了解实际情况,才能根据上级政策,落实为群众感谢、领导夸赞的惠民之举,各方面都要身先士卒、勇作表率。红旗渠修建时,修渠民工每日的工作量都是由领导干部做过以后才定。红旗渠投资近亿却未发生一起贪污事件,修渠10年,未曾因为饥饿死过一个修渠民工。林县的领导干部真正做到了心系群众,不谋私利。
我们在工作中,也经常看到领导干部与我们一同深入一线,共吃工作餐,亲自到各项生产去监督进度,深入基层走访调查。这些正是心系群众的真实体现,是我们水文人永远都值得肯定和继承的闪光点。一方面是共启愿景,号召群众。这里说的不是画饼,光看不能吃,而是带给大家真正能受用的利益。毛泽东曾说过,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群众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就像我们工会组织,上下一心,一直在为职工谋福利,给职工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定时搞促进职工身心健康的活动,节日给职工发点慰问品等等,职工看的到,摸得着,就会有干劲接着努力,得到了就会更有干劲更加努力!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2023篇5
根据学习安排,我们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实地观摩了青年洞。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历史上的林县十年九旱,水是这里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在林县,走几里甚至几十里去取水,是每个家庭每天必做的一件事。为一担水,有的要耗费一个劳动力半天、乃至大半天时间。曾经为争夺河水、井水而引发的械斗在这里并不罕见。面对这样的情形,林州人民决定要改变现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新安排林州的山河。然而,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当中开凿一条长1500公里长的红旗渠,特别是在60年代,其面对的困难是我们今天所无法想象的。最让我震撼的,莫过于青年洞的开凿。青年洞是一条600多米长的隧洞,而且是开凿在悬崖峭壁上。太行山坚硬如钢的石英砂石,一锤下去,只能留下一个斑点,可想而知青年洞的开凿是多么的艰巨。因此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的光辉事迹和精神孕育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通过学习红旗渠精神使我体会到红旗渠其影响早已超越了工程本身。红旗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变革实践,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个永恒的精神坐标,是述说党和人民图存发展、追梦圆梦的中国故事。修渠过程中孕育出的红旗渠精神,不仅早已浸润在林县人的血液里,成为了一方民风,更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们党和国家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今天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局面。
身临其境参观了红旗渠,更深地领悟了红旗渠艰苦卓越的精神,使我更加坚定了共产党的信念,抛弃不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继续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高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一是要更加坚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红旗渠的修建,本身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20_年,我加入了12345热线这个大集体。6年来,秉持着“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忧”的工作理念,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解决了一批问题。在海门,群众有疑问、有难事、理不清的事找12345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海门12345热线的不断成长发展,是我们海门市委市政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的执政理念,坚定走群众路线的成果。
二是要更加坚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红旗渠在修建过程中,从设想、勘察、决策到修建,无不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没有这两者的辩证统一,红旗渠既不敢想,更建不成。今年4月开始,海门在全市上下开展“解放思想、追赶超越、争当先锋,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着力破除与新时代要求、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推动改革再深入、实践再创新、工作再抓实,在全市上下营造勇于自我扬弃、锐意攻坚克难、奋力开拓进取的浓厚氛围,为加快推进“强富美高”新海门的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这个活动既是学习贯彻____的具体举措,又是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的新体现。
三是要更加坚定党员率先垂范、无私奉献的价值导向。修渠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挥了表率作用和带头作用,凝聚了人心,形成了亲如鱼水的党群干群关系。群众与广大党员干部齐心协力,保障了修渠工程的顺利开展和最后胜利。由红旗渠精神联系到自己,作为12345中心的“一把手”,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在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时,要以红旗渠精神为动力、为榜样,不能存“得过且过、求稳怕烦”等心态,要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使红旗渠精神永活心中。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2023篇6
8月17日,部里组织观看了《红旗渠专题培训班汇报》,虽说未能亲身实地去感受红旗渠的宏伟壮观,但通过观看专题片仍然被修筑红旗渠的壮举所感动和震撼。无论是林县人民当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战天斗地的勇敢精神,还是谷文昌等同志心系群众、廉洁为政、勇挑重担、敢于担当的楷模形象,以及不畏艰难,一线为民的扁担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良多,深受感动,对发扬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
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就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更是被称为第八大奇迹。这是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坚定信念不动摇的体现,学习红旗渠精神就要坚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把握好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性质和宗旨。服从和服务于为人民的事业,进一步提高党性觉悟,增强四种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不为风险所惧,不被干扰所惑。
二要强化服务意识。
三要发扬创新精神。
林县历史以来就严重干旱缺水,正是当时时任县委书记杨贵勇于创新,敢打敢拍,力排众议,做出了要重新安排林县山河的壮举,绵延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才得以建成,彻底改变了林县人世世代代贫穷缺水的命运,也在这伟大的人造奇迹中孕育产生了红旗渠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奋发进取,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作为新时代共产党员,要靠我们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医梦。更要求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不墨守成规,积极进取,主动作为,热情服务,为庆安实现跻身全省综合实力强县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7月24日,内科系统党总支党员在魏书记的带领下来到了河南林州市参观了红旗渠那段震撼人心的历史,每个党员都被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
“红旗渠”宛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淌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中,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见证。“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
水是生命之源,而林州境内山多水少,居民苦极,土薄石厚,凿井无泉。每逢干旱,居民悬釜待水,有取水十余里外者。老弱妇幼抱瓮提罐,远道取水,人畜疲极。林县的史册中记录着漫长的岁月因干旱缺水而留给人们的灾难与贫穷。旧中国的林县人民面对干旱缺水的生存压力是何等之大。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历时数年,在太行山中用鲜血、汗水和生命修建了号称中国水长城的水利工程——红旗渠!壮志撼山岳,胆略泣鬼神!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红旗渠。
林县人民在艰苦的岁月里为了求生存引漳入林,跨越两省的崇山峻岭,利用有限的生产力改造大自然,重塑山河,这一伟大壮举,要何等的勇气和胆识,真正体现了共产党心系百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福利。带领林县人民战天斗地,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一群最朴实的人,用最简单的工具创造出了世界奇迹。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们,打动了我们,鼓舞了我们,心灵倍受触动、情操倍受陶冶、斗志倍受鼓舞、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
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我们将发扬红旗渠精神,踏实工作,用信念和实干精神投入到争先创优活动中,为医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2023篇7
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表述是:“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观看了纪录片《红旗渠》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个表述的科学性。我们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正是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人民群众和我们的党一起创造了这个奇迹。
作为一个生在红旗渠畔,长在红旗渠旁的教育工作者。我时时都在感受着红旗渠精神。首先我想阐述一下我感受到的红旗渠精神。
在上世纪60年代,有一群人,凭着一种精神、一种理想、一种信念,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们就是林县人民,修渠引水是林县人的梦,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修建红旗渠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林县人民把中华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结合起来,既继承了勤劳、节俭、勇敢的优秀民族传统,又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不畏艰险、科学求是的坚定信心和强大力量。红旗渠精神以自力更生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是伟大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代体现。红旗渠精神彰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精神内涵,代表着中国各民族的形象,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着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弘扬中国精神,就有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凝结剂和推进器,就有了超越自我,走向辉煌的强大精神力量。
实际上,红旗渠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精神。在当今社会,弘扬红旗渠精神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 红旗渠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红旗渠精神。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任何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致富、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骨气和胆识,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红旗渠精神。有梦想,才有力量。正如所讲的,“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为人民造福”.“中国梦”不是党和政府的一个口号,不是一个经济发展指标,而是由每一个国人的梦想组成的,这是一个永久的主题。因为生命延续不止,梦想传承便生生不息,而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民族奋斗,也随之延续不断。在国家当前的发展阶段,13亿国人的梦想就是“全面小康、国家富强”,当我们都在为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而奋斗时,也就为“中国梦”的实现献出了一份力。“中国梦” 必须造福于人民,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之花,离不开奋斗的汗水浇灌。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需要有13亿国人的共同努力,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民族的复兴与崛起,离不开13亿群众弘扬红旗渠精神,努力奋斗。
二、红旗渠精神是形成新时代精神的基础。
红旗渠精神是新的时代精神的基础, 影响着新的时代精神的思维品质和精神风貌。时代精神总是立足于现实实践的,总是在一定民族实践发展基础上形成的。正是因为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我们才能够摆脱困境,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之上, 我们才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是根源于现时代的社会实践的,具有时代性特征、实践性特征,但这种时代精神深层次上是由民族精神所决定和影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而红旗渠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
我们弘扬红旗渠精神,既要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承接,又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把红旗渠精神的优秀传统熔铸到时代精神中去, 红旗渠精神,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的思想文化之魂,必须使全体人
民拥有共同的思想、理想和信念、精神与道德规范。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坚持集体主义的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我们坚持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我们发展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其价值指向的重点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如果每个人都只是关注个人利益,无视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整个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社会秩序必然失范,最终也难以保证个人利益的实现。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继续弘扬红旗渠精神,发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导向,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联系当前实际,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党员干部,以红旗渠精神为动力,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在艰苦的环境中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从而获得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
四、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实干兴邦
同志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兴务实之风。求
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贯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红旗渠精神体现着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和作风。能否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思想保证。
讲,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红旗渠精神就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中国力量,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关键时刻,探讨弘扬红旗渠精神对于今天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十分必要。对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红旗渠精神,一是要心怀梦想,坚守信念;二是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三是要依靠人民,万众一心;四是要真抓实干,克难攻坚;五是要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50多年来,红旗渠不仅仅给我们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给
我们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弘扬红旗渠精神不断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入挖掘红旗渠精神,让红旗渠精神在当今社会释放更大的能量。当前,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秉承“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原则,深入弘扬红旗渠精神,将其融入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每一次感受红旗渠精神,都可以荡涤思想、震撼心灵、启迪思想、增强党性,红旗渠精神将指引我们实现每个人的梦想,将指引我们共同实现中国梦。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