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汇报网 >工作汇报

幼儿园大班蒙数教案最新6篇

编写具有实践性的教案可以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教案的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兴趣相关的学习内容,以下是58汇报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大班蒙数教案最新6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大班蒙数教案最新6篇

幼儿园大班蒙数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鲸鱼的特征以及它的习性。

2、学会用撕彩纸,揉彩纸,制作出鲸鱼。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报纸,a4纸,胶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用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鲸鱼。

— 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我在海里生存,我的宝宝要吃母乳长大。

— 我呼气的时候会喷喷泉,我是谁呢?

二、展??

1、谈谈鲸鱼。

— 你见过鲸鱼吗?

— 你在哪儿见到的鲸鱼?

— 看过鲸鱼后你有什么感受?

2、说说鲸鱼的特征和习性。

— 鲸鱼在哪儿生存?

—在水里生活的鲸鱼是动物呢?还是鱼呢?

(鲸鱼生子,母乳所以它是动物。)

— 鲸鱼有多大?

(鲸鱼的身子很大,是现存在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身长超过30m,胸鳍长达4m,刚刚出生的鲸鱼宝宝也有7m长的。)

— 所有的鲸鱼都是同一种类吗?

(鲸鱼被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有须子的鲸鱼就是须鲸,有尖锐的牙齿的鲸鱼就是齿鲸。须鲸有两个鼻孔而齿鲸只有一个。)

— 鲸鱼为什么会喷水呢?

(因为鲸鱼呼吸的时候会夹着海水一起呼吸。)

3、制作鲸鱼并研究制作材料。

— 如果想要制作出鲸鱼需要哪些材料呢?

— 用报纸和白纸怎样制作出鲸鱼呢?

4、用报纸和白纸制作鲸鱼。

① 把报纸和白纸(a4纸)撕好。

② 按照纸的种类把纸分开。 (报纸和报纸放在一起。)

③ 把纸揉在一起。

④ 用白纸粘在鲸鱼的肚子位置上其余部分用报纸粘上。

⑤ 粘纸的时候不要留出余白,紧密地粘好。

⑥ 用报纸表现出黑色的部分。 (鲸鱼的背部上)

三、结尾

1、让孩子们把完成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活动反思

?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知识性较强。课文介绍了有关鲸的大小,种类,进化过程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这篇课文很简单,学生在读一遍后,往往觉得他什么都懂了,没有吸引人的地方了。如果此时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一段一段去分析,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肯定会被刻板的教学程序消解的干干净净。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获得切实的言语训练,我在课堂上设计了很多生动的环节,比如看图片,吸引住了学生。我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他的学习成果。如,同学们通过读每一段,总结鲸的特点,并找出与之相关的句子。鲸生活习性这一部分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可以把自己当成鲸来介绍。可以画出来,可以表演,可以谈感受,在鲸吃食时,学生把鲸描绘的活灵活现,在鲸睡觉这一部分,学生的画更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特长,也使学生理解更透彻,体验也更深。他们自主选择正是他们自主意识,自主行为,自主能力的具体体现。

?鲸》这篇课文,最重要一点是要让学生感知说明的方法。我利用小黑板上板书第一自然段填空的内容,故意将数字擦去,改成"很重""很大""很长"等模糊的概念,让学生下课后与原文对比,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学生通过比较很容易发现,用上具体数字,能更清楚,更准确地了解鲸的特点。举例子,作比较,比喻等作用同理了。关于写作技巧这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文中说明的方法,让学生感知就可以了,我们不能贴标签,硬灌输。

在理解须鲸与齿鲸特点不同时,我采用表格形式,让学生从"牙齿""吃食""呼吸时的水柱"三方面填表对比,一目了然。并在理解"呼吸""睡觉"时采用简笔画,学生直观地理解了课文。做到了语文与美术,语文与数学的整合。

幼儿园大班蒙数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2。通过画柳树,学习运用毛笔的中锋、侧峰以及浓墨、淡墨的运用。

活动准备

1。柳树图片;《咏柳》语言cd。

2。水墨画用品:宣纸、毛笔、墨汁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咏柳》,出示柳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柳树的特点

提问:柳树树干是什么样子的?(有的树杆是在底下分叉成两大枝,每枝上再有分叉,这样的树杆比较粗而且形状比较弯曲。有的树杆是在上部分叉,这样的树杆比较细而直。)枝条看起来怎样? 你能数出有几条柳条吗?柳叶是什么样子的?

二、欣赏水墨画,认识画画工具

(一)教师出示一幅水墨画,引发幼儿对新的绘画方式的兴趣。

提问: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

(二)出示绘画工具,引导幼儿了解。

理解宣纸与白纸的不同,请幼儿进行比较。

了解墨汁的深浅变化(水稀释)。

如何正确的使用毛笔。

(三)教师示范画柳树,帮助幼儿分析柳树的绘画步骤和方法。

三、幼儿作画

(一)教师指导幼儿运用毛笔的侧峰,并蘸浓墨画枝干、柳叶;运用毛笔的中锋,蘸淡墨画柳条,注意画面的布局,及绘画时的先后顺序。

(二)播放语音故事《咏柳》,幼儿边听边作画,体验其中的乐趣。

四、组织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

幼儿园大班蒙数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蜈蚣是多足爬行动物。

2、掌握“蜈蚣行”游戏中的合作行走方式,发展幼儿下肢力量和动作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协作精神以及坚持性、竞争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

培养幼儿协作精神。

难点:

掌握“蜈蚣行”,游戏中的合作形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蜈蚣是多足的爬行动物。

2、物质准备:蜈蚣视频、蜈蚣图片、球四个、障碍物物若干个,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在教师的口令下做动物模仿操,进行热身。

“走走走、走成一个大皮球,走走走、变成小鸟飞着走,变成小鸟飞着走,变成青蛙跳跳跳,变成青蛙跳跳跳,变成小鸭摇摇摇,变成小鸭摇摇摇,变成小猫喵喵喵,变成小猫喵喵喵,变成螃蟹横着走,变成螃蟹横着走,起立站好踏步走。变成四队走一走,一二一,一二一,左右左,左右左……大家立定站站好。”

二、基本部分

小朋友们,你们刚才学动物走路学的太像了,你们真的是太棒了!那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

1、学习蜈蚣蹲行。

(1)出示蜈蚣的图片,让幼儿练习蹲行。

“咦,你们看,那是谁呀?快看看是谁在草丛里跑出来啦?蜈蚣说,小朋友你们刚才走的可真棒,可是你们会学我蹲着走吗?”

(2)幼儿自由练习蹲行。

(3)老师集中讲解,教会正确的蹲行方法。

(4)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再练习一下。

(5)幼儿根据老师口令的快慢来练习蹲行。

“刚才你们学蜈蚣蹲行,做得可真棒,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跟着老师口令的速度来走,老师的口令快,你们就快快走,老师的口令慢,你们就慢慢走。”

2、探讨两人合作蹲行。

(1)“你们走的可真棒,如果让你找一个好朋友合作,变成一条小小的蜈蚣,你们能不能走起来呢?”

(2)幼儿相互商量一下该怎么走。

“找一个好朋友手拉手在点子上站好,两人轻轻地商量一下该怎么走。”

(3)幼儿两人合作,练习蹲行,老师观察并指导。

“现在你们商量好了没有?那就和你的好朋友去练习一下吧。”

(4)幼儿集体交流两人合作蹲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谁愿意来告诉大家你和好朋友是怎么走的?”

“他们走的好吗?你们是怎么商量的?”

要是你们能加上口号走更棒?你们两个商量一下用什么口号。

(5)教师做一个小结,介绍合作蹲点的基本要点。

当两人学蜈蚣合作蹲行时,后面一个小朋友的手一定要扶住前面一个小朋友的腰,商量好先出哪个脚,再出哪个脚,喊着口令一步一步一起走。我们可以用哪些口令呢?(121、121、1234,左右左、左右左,哎哟哎、哎哟哎,等等。)”

那现在我请两位小朋友来给你们示范一下吧。(边说要点边示范)

3、尝试四人合作。

(1)现在小蜈蚣慢慢的长大了,变长了,这次难度加大了,小朋友们四人合作,走之前一定要商量好先出哪个脚,并要喊上口令。记住一定要抱住前面一个小朋友的腰哦。”

(2)幼儿四人合作练习蹲行,老师指导。

“我们一起四人一组站好,一起朝着前面走。”

(3)幼儿集中交流合作蹲行的过程中的情况。

“刚才老师发现有四个小朋友合作的很好,我们一起请他们来表演一下。”

“他们刚才走的整齐不整齐?他们先商量好先出哪边的脚?并喊上121口令,所以他们走的整齐”

我们走的时候也要这样。如果后面的小朋友没有跟上来,前面的小朋友可以停下来等一等。

(4)幼儿四人一组商量谁做排头,谁喊口令,先出哪个脚。

(5)幼儿再次练习。

“现在请你们跟好朋友像刚才你们商量的一样一起往前走,一直走到我面前。”

4、探索5-7人合作

(1)现在蜈蚣越来越大了,你们自由组队吧,我们一起来变成一个更大的蜈蚣。然后试试能不能走起来。(进行2~3次游戏)

(2)幼儿交流感受。

5、蜈蚣本领大

(1)现在蜈蚣长大了,要开始学本领了。你们能绕过树林送球回家吗?

(2)设计一个情景:过树林(障碍物)。

(3)放轻松的音乐。

(4)老师做本次活动的总结。

活动反思

?蜈蚣行》这个活动没有考虑到部分儿童个体差异的现象。在整个活动中,由于动作有一定的难度和强度,我们也能注意适时的利用谈话和示范的间隙,让小朋友休息并作适当的调整,应该控制幼儿的活动量。小朋友对活动内容非常感兴趣,活动过程中比较兴奋,如何用语言及时对各环节进行调控还应该多注意。

幼儿园大班蒙数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知道手掌、手指的形态可以变换出不同的手形。

2.能够认真观察手形、根据其特征进行想象,大胆彩绘出动物的手形。

3.愿意参与手形彩绘活动,体验手形创作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知道手掌、手指的形态可以变换出不同的手形。

难点:能够认真观察手形、根据其特征进行想象,大胆彩绘出动物的手形。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了解手的各个部位及名称,做各种手影游戏。

2.提前将左手掌、手指和手臂都涂上防护油以保护皮肤。

3.课件、油彩颜料、大小不同的毛笔、涮笔筒、围裙、抹布、背景音乐。

活动建议:

一、播放手影游戏视频,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播放手影视频,了解手部的不同造型

提问:你发现了哪些好玩的手形?你会变出什么手形?

2.请个别幼儿介绍变出的手部造型,并引导幼儿根据手形想象出动物形象。

小结:原来小手可以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手形,同样的手形转换方向,可以变出不一样的动物。

二、欣赏手形彩绘图片,大胆彩绘动物形象

(一)出示手形彩绘图片,观察多种手形彩绘作品

1.提问:你发现手形变出了哪些动物?

2.引导幼儿寻找动物的眼睛、头等不同的部位及外形特点。

小结:原来不同的手指、手掌可以变出动物不同的部位。

(二)教师示范手形彩绘步骤,掌握手形彩绘技巧。

1.教师运用顺口溜,示范手形彩绘的步骤

2.引导幼儿观察并巩固彩绘方法

(三)幼儿自主创作,教师观察指导

1.提出绘画要求:

(1)想好要变什么动物,变出动物的形象不要动。

(2)先找到眼睛的位置画固定好,每个小动物的眼睛、肤色、斑纹是不同的。

(3)大笔刷底色,小笔画细致的地方。

2.幼儿自主创作。

三、同伴相互欣赏,运用动物形象表演手偶剧。

1.个别幼儿展示手形彩绘作品。

提问:你的手形变出了什么动物?它有哪些特点?

2.同伴相互介绍并表演手偶剧。

小结:手形变出各种不同动物的'形象,还一起合作表演了手偶剧,我们的小手真能干。

活动延伸

组织进行一场简短的“手偶讲述”活动,展示自己的“创作风采”。

《手型彩绘》课后反思

通过组织《手型彩绘》这节美术活动,我感受到了孩子愿意参与创作活动的积极性,从开始的手影表演导入,到幼儿自己变手影;从手形的摆设,到彩绘的形象图片;从准备的活动材料,到孩子们自己的动手操作,我做到逐步深入,层层递进。又让孩子们在初步了解手型彩绘这一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利用手掌、手指形态变换出不同手型,并大胆运用色彩尝试手型彩绘,体验创作的乐趣,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有效性。另外,还通过引导幼儿欣赏课件,感受手型彩绘的艺术美,并引导幼儿发现“相同的手形可以彩绘出不同动物;相同的动物,可以摆出不同的手形”,打开了幼儿的创作思路,引导幼儿积极的创新。

幼儿园大班蒙数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和体验a段乐曲的平稳、b段节奏的跳跃和c段音乐的优美。

2、借助啄木鸟个大树捉虫的情节和动作,初步认识和感受乐曲和曲式结构,尝试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乐段的变化。

3、在分角色做运动时,注意与同伴进行眼神交流,体验合作运动的乐趣。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⒈音乐(完整的abc段、a段、b段、c段)。

⒉挂图。

⒊图谱。

活动过程:

⒈出示挂图导入故事,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

教师:

①这棵大树怎么了?(幼儿讨论)故事:

②在一个美丽的乡村里有一片苹果树,有些苹果树生病了,请来了啄木鸟医生,经过检查发现是蛀虫在捣乱,于是啄木鸟医生就"笃笃笃,笃笃笃"地把虫捉完了。苹果树的病治好了,又长出了茂盛的树叶,变得更美丽了。

⒉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乐曲的平稳和优美。

教师:

①老师为刚才为这个有趣的小故事配上一首音乐,让我们来欣赏吧!(第一遍欣赏音乐)

②老师为这首音乐制作了一张图谱(出示图谱)请你根据老师手指的图谱,完整欣赏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第二遍欣赏音乐)这首音乐可以分为3个部分?a部分讲苹果树生病了,b部分讲啄木鸟医生为大树治病,c部分讲苹果树的病治好了,啄木鸟高兴的飞来飞去。

③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们的右手食指跟老师手指图谱,欣赏音乐(第三遍欣赏音乐)。

⒊引导幼儿用动作参与欣赏。

问:

①啄木鸟是怎么给生病的大树检查的?(听a部分音乐,做检查的动作,如:由上到下均匀地抚摩树干等)

②啄木鸟又是怎么给大树治病的?(听b部分音乐,做捉虫的动作。)

③大树的病治好了,啄木鸟高兴得怎么样了?(听c部分音乐,做有节奏地做飞的动作。)

⒋欣赏音乐创编动作:

①请小朋友坐位置上扮演啄木鸟跟音乐做动作(教师指图,第一遍欣赏)。

②请一位幼儿到黑板前指图谱,其余在位置上扮演"啄木鸟"听音乐做动作(第二遍欣赏)。

③小朋友在坐位置上,找你旁边的小朋友分别扮演"大树"和"啄木鸟"听音乐做动作。(第三遍欣赏)。

⒌指导幼儿学习分角色听音乐表演。

幼儿在场地中间找空位置扮演角色听音乐做动作。(要求:幼儿自选角色:啄木鸟或大树,听音乐角色做动作,引导幼儿注意与同伴眼神的交流)。

⒍活动结束:幼儿欣赏音乐,扮演啄木鸟到操场上捉虫.

活动反思:

1、在农村幼儿园中,在一个幼儿教学班里,幼儿的实际年龄常常是有区别的,这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来进行备课,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2、注重对幼儿进行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的培养,能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空间,提供自主活动的机会,并适当的给予指导,重视对幼儿情感的'培养。

3、幼儿在活动中情绪积极,主动性强,能够获得一定的技能。

4、由于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很好地驾驭教学过程,较好地达成了活动目标。

5、教态自然,亲切,有情感交流,能理解和尊重幼儿。

幼儿园大班蒙数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多种的穿梭方法,提高身体的力量与协调性。

2.初步形成合作意识,并体验合作运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椅子、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椅上平衡

幼儿听音乐在椅子上行走。提醒幼儿可不断变化手臂动作,如叉腰、上举、侧平举、抱头、曲臂等。当音乐结束后在椅子上摆出各种造型,控制好身体平衡,不从椅子上掉下来。回来时走地上划的线,循环进行。

二、椅子方阵中的个人穿梭

要求:幼儿在穿梭时控制好身体,不能相互碰撞,也不能碰到椅子。

形式:

(1)同方向的奔跑穿梭(直线奔跑、s形绕行、侧向移动、下蹲快走)。

(2)不同方向的交替奔跑穿梭(直线奔跑、侧向移动、下蹲快走)。

(3)同方向的爬行穿梭(手足爬行)。

(4)不同方向的交替爬行穿梭(手足爬行)。

三、椅子方阵中的合作穿梭

探索两人配合穿梭(形影不离)。

要求:在两人连在一起的情况下在椅子方阵中进行穿梭,在穿梭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不能

分离,并探索多种形式的两人连接(教师根据幼儿在探索过程中所产生的动作形态进行归纳,其

中预设有手挽手穿梭、拥抱穿梭、贴背穿梭等)。

四、放松活动:伸拉放松——椅子瑜伽操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大班幼儿美术活动教案通用7篇

大班幼儿数学教案5篇

大班幼儿美术活动教案模板8篇

幼儿园大班工作计划最新6篇

幼儿园大班工作月总结范文最新6篇

小班音乐幼儿园教案最新6篇

大班睡觉教案6篇

大班螃蟹舞教案6篇

大班科学植物的根教案6篇

蒙数培训心得体会总结最新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101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